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东风悦达起亚自动挡价格)
龙源期刊网
吉利熊猫:经典源自个性
作者:张天金
来源:《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09年第14期
吉利熊猫以仿生设计,打造出汽车版“熊猫”,同风靡全球的甲壳虫一样,“熊猫”同样拥有
着足够吸引大众眼球和调动大众热情的经典元素。
2008年11月18日,吉利熊猫在广州车展宣布全国上市,这是吉利战略转型后的第一款全
新车型,也是第一款挂上“雄鹰”新车标的吉利汽车。
顾名思义,吉利“熊猫”应当与国宝大熊猫有着很深的渊源。事实上,它们不止是同名同
姓,吉利熊猫简直就是活脱脱的汽车版“熊猫”。
仿生设计:原创的个性
何为仿生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有选择地应用自然万物的形、色、音、结构
等特征原理进行设计,表现出形似的效果和神似的内容。
严格说来,吉利熊猫是全球第二款仿生设计的汽车,第一款正是大名鼎鼎的大众甲壳虫。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甲壳虫以可爱的外形、经典的设计、实用的功能风靡全球,累计销量
超过2300万辆。
就仿生学的角度而言,“熊猫”的设计并不逊色于甲壳虫。被三角形黑边紧紧包住的圆形大
灯,设计在眼圈内侧的转向灯,硕大的前脸进气口,构成了憨态可掬的熊猫脸,两个后视镜就
像熊猫的两只小耳朵。黑眼圈大灯、大嘴、小雾灯的组合,像极了《功夫熊猫》主人公阿宝的
笑脸。不光前脸神似,在“熊猫”的尾部,设计师还别出心裁地将一大四小的五个灯巧妙地设计
在尾灯中(出自:业务员网:),形成了一对维妙维肖的“熊猫脚印”。和外型
相呼应的是,熊猫的内部设计延续了同样的风格,几乎看不到任何硬硬的直线条,圆弧的中控
台,圆润的仪表盘,圆形的空调出风口,甚至连座椅米黑色的搭配都酷似熊猫花纹,勾勒出不
亚于外观的卡通效果。
用注意力经济的观点评价,熊猫的设计赚足了大众眼球,不管你是否会选择熊猫,被它吸
引眼球是毫无疑问的。更重要的是,同奇瑞QQ、比亚迪F0、双环小贵族等其他自主品牌车型
龙源期刊网
相比,熊猫是原汁原味的原创设计,在熊猫身上,消费者很难找到那种似曾相识的尴尬和遗
憾,除了可爱,熊猫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
据吉利汽车公开的信息,熊猫已经申请并通过的外观专利10项、实用型专利21项。通过
熊猫,吉利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自主品牌设计之路,既不是盲目的模仿,一味仿造知名品
牌的成熟车型;也不是简单地将设计交由第三方。在全程深度参与的过程中,吉利牢牢把握住
了“熊猫”的原创中国风格。
秀外慧中:用实力说话
相较于外形的精彩,吉利在熊猫的技术、配置和工艺上同样用足了功夫。
安全是最大卖点。过去,消费者在选择小型车的时候,最大的顾虑往往来自于安全配置的
马虎。由于小型车的竞争主要来自于价格,导致安全配置一减再减,安全性能无法得到根本保
障。而熊猫从设计之初,就明确以C-NCAP四星级评定为标准,同时满足U-NCAP的安全法
规要求,目标是为消费者呈献出最高安全级别的小型车。同市场上的同级别车型相比,熊猫
“六气囊+侧气帘”的安全配置在微型车上出现尚属首次,先进的车身底盘技术,前后保险杠都
有加强梁和锯齿溃缩区,车身的四门、两侧、顶部都增加了防撞钢梁,A、B、C柱均使用了
叠加的高强度钢板。
熊猫上市的时候,吉利骄傲地宣称,出于安全的考虑,熊猫的车身重量比同类小车重
115KG。在2008年8月份的C-NCAP摸底碰撞测试中,熊猫得到了41.6的高分,这也是国内
市场所有微型车中的最高得分。
更好的第一印象。熊猫搭载1.3L直列4缸16气门DOHC发动机,而不是1.0L排量,有
着吉利“田忌赛马”的战略意图,不仅排量较之同级别竞争对手有明显优势,动力性能和可靠性
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同时,相比印象当中的国产车,熊猫的做工可谓”精细”不少。从外观上
看,熊猫钣金和塑料部件的组合非常精致,接缝均匀;熊猫的内饰,不仅各种塑料件的质感不
错,各部件的连接也都较为缜密。此外,熊猫也没有忽略储物空间带给乘客的便捷,全车多处
的储物空间可让车主分门别类存放多种物品。种种而言,熊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对自
主品牌既有的负面印象。
为了保证熊猫品质,吉利前后共投资6亿多元,对厂房、生产线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改
造,采用国际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引进电脑智能化操作工艺,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这些都从根本上保证了熊猫的品质。
龙源期刊网
战略转型:走精品路线
时间回溯到2007年1月9日,吉利正式启动360万全球征集新车标活动。虽然,此前有
着自主品牌近乎集体的换标行为,但因为360万的天价和吉利的高调,外界对此的关注度远远
超于其他。很长一段时间内,吉利换标都是各大搜索引擎的热门词汇,媒体和公众对于吉利的
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11月6日,在吉利成立21周年之际,由东方神鸟朱雀幻化
而成的吉利新车标正式发布,寓意“雀起东方、雄视寰宇”。
从形式上看,吉利的换标是一次品牌形象过于低端的自我救赎,因为过去的产品过于低
端,吉利的产品一直被消费者认为价格低廉、品质不佳,这极大地阻碍了吉利品牌形象的改良
和产品价值的提升。更进一步地讲,此次换标,拉开了吉利战略转型的序幕。
1997年,秉承“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理念,吉利在李书福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的汽车
梦想。在经过300多个日夜的努力后,第一辆吉利“豪情”汽车下线,因为受到各方面条件限
制,当时的“豪情”几乎就是手工作坊中敲敲打打的产物,市场情况可想而知。
车造好了,却卖不出去。要撬动市场,可供吉利选择的方法,只有低价。吉利“豪情”的价
格几乎颠覆了当时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价格体系,吉利以最迅捷的方式,从低端切八中国汽车
市场。
此后,始终处于市场边缘化的吉利,在技术并不具备足够优势的情况下,制造了大量的热
点事件,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包括:与丰田汽车沸沸扬扬的美目标志之
争,与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一起飞越布达拉宫广场,“中国第一跑”吉利·美人豹的下线等等。
但是,在舆论和公众聚集的背后,即便销量在持续增长,保有量不断增加,却始终难掩吉利品
牌过于低端、产品过于低廉的尴尬。
不改变这种局面,吉利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甚至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2008年5月,吉利正式对外宣布进行战略转型,目标是实现“成本领先向品牌创新”、“低
价取胜向技术领先、品质领先、客户满意、全面领先”、“以效益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企
业利益高于一切向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等四个方面的转变。
2008年,吉利战略转型收获丰硕。
1月,吉利向全球展出了自主研发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可在汽车爆胎后
0.3秒发出预警告信号(人的反应是在2秒至3秒钟后),使高速行驶的汽车平稳减速到40码并
发出避难信号,从而避免发生方向失控、打转撞击等伤亡事故。
龙源期刊网
6月,54辆可实现汽油和天然气两种燃料任意切换的吉利双燃料车,驶下宁波基地的生产
线。这种双燃料车可综合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75%左右,使用天然气时比使用汽油节约费
用35%至50%。
7月10日,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吉利远景在汽车碰撞测试中获得四星安全评定,成为我
国首款获得四星碰撞等级的自主品牌轿车。
转型显然是值得肯定的,市场给予了热烈的响应。2008年,吉利全年企业实现整车销售
22.18万辆,其中出口4.12万辆,同比增长42%国内销售16.93万辆,以远景、金刚、自由舰
为代表的吉利“新三样”成为销售主力,自由舰更是在12月份一举突破万辆,熊猫上市当月,
也有2000辆的斩获。
危中觅机:以个性突围
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危险正在蔓延。熊猫的上市,可谓是生不逢时,
如何打动那些变得更加保守的消费者,这比仿生学更加考验吉利。个性设计之上,吉利选择了
同样个性的营销。
借势“熊猫”热。2008年,一部名为《功夫熊猫》的好莱坞动画片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
“熊猫”热。一方面,那个笨手笨脚的阿宝让人乐不可支,把熊猫的憨态可掬演绎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好莱坞的阿宝在征服中国观众的同时,又让大家在欢笑之余怅然所思,东方创意的
枯竭让人感叹唏嘘。
在阿宝热潮进入第一个高峰期后,各大主流门户网站和汽车网站,不约而同地登出一则消
息,吉利汽车即将上市一款名为“熊猫”的A级小型车,车型设计极似熊猫。一时间,相当一部
分公众对于阿宝的关注在潜移默化间被转移到吉利熊猫之上,吉利建立起自己的“熊猫热”。
对于“熊猫”,吉利巧借阿宝之热,实打自主创新之牌,不仅以最小的成本成功转移熊猫热
让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更以自主创新的设计赢得了公众更多的赞誉和期许。
渠道新升级。“熊猫”上市之前,吉利在全国已经拥有300多家销售网点,其中不乏功勋卓
著的元老。为了“熊猫”上市,吉利向全国发出“征集令”,不仅针对现有的经销商团队,更把视
线放在了已有渠道以外。
吉利要求“熊猫”的经销商,除了常规的硬性条件之外,更加看重经营理念和经营能力,一
定要精,要有特色,要有创新精神,要有好的经营理念。在新的渠道,“熊猫”仅仅是“新吉利”
龙源期刊网
的开始,今后每年都会有新的产品加入雄鹰品牌系列,全新构建的渠道网络所承载的不仅仅是
“熊猫”一款车型,而是一系列更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
把竞争机制引入渠道,吉利不仅改变了品牌的标识,也改变了既有的渠道管理和服务水
平,“熊猫”不仅是产品的升级,也是渠道和服务全面提升的开始。
用网络吸引眼球。“熊猫”诞生之初,吉利在营销传播中就特别注重对网络媒体的运用。借
势《功夫熊猫》,在吊足公众胃口之后,一张张关于“熊猫”的“谍照”被有计划、有步骤地曝
光、上传到各大网络社区。公众好奇心的驱使,使得尚未上市,“熊猫”就获得了广泛关注。
“熊猫”上市后,吉利广泛整合各大门户汽车频道、汽车专业媒体、社区论坛、车友博客、
网络评论员、网友视频自拍等多种网络平台和传播形式。同时,吉利还策略性地选择了部分意
见领袖以文字评论的形式呈现在网络口碑传播,打造热度空前的网络“熊猫热”。
不打价格战。“熊猫”将指导价定在了4,侣万元~5.18万元,比较同级别车型,比亚迪F0
的价格区间是3.69万元~4.69万元,长安奔奔是3.89万元~4.89万元,奇瑞QQ3是3.68万
元~4.38万元。价格公布之后,舆论和消费者普遍的观点是,“熊猫”的价格有点贵。但在吉利
看来,“熊猫”贵得有理由,除了拥有更加可爱的外形,更加丰富的配置,更加先进的技术,更
加强劲的动力。吉利还为“熊猫”做出了三年10万公里的保修承诺,这也就意味着,“熊猫”日
后的使用成本相较而言,理应更低,吉利有足够的信心来支撑“熊猫”的价格。
更关键的是,吉利不愿意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换标的目的,转型的意义正是致力于品牌
价值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作为全新全球鹰品牌的首款产品,“熊猫”继续低价策略,只会证明
转型的失败。
更多个性选择。在吉利为汽车“熊猫”制作的上市宣传片中,首先出来的是调皮的熊猫脚
印,然后是机灵灵的大眼睛,鲜活的画面中,熊猫的核心理念“爱colors、爱show、爱play、
爱happy、爱in、爱me”陆续闪现,处处洋溢着个性。
不仅设计充满趣智,“熊猫”连车型命名都透着一种可爱劲儿。根据配置不同,“熊猫”分别
叫做功夫版、灵动版、乐动版、无敌版,和《功夫熊猫》当中那些大师的风格如出一辙。而颜
色也非常丰富,暴力黄、魅力红、幻想银、诱惑绿、纯情白,较之其他车型,这些跳跃、年轻
时尚的颜色,成为个性的重要组成。
隐于个性之下,是吉利所倡导和追求的more SAFETY、more LOVE,更多安全、更多关
爱的核心理念,个性不是简单的炫,实力才是真的内涵。
制造购买冲动。金融危机以来,消费心理普遍趋于保守,汽车消费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
迷,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齐齐陷入困境当中,中国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亦无法独善其身。在此
背景下,制造购买冲动,调动消费意愿,甚至“冲动型”地消费,变得非常现实而迫切。
龙源期刊网
冲动购买又被称之为非计划购买,是指顾客最终购买的商品是之前根本没有预定或意识到
的商品,顾客的冲动购买决策是在进入购物场所之后才形成的。
在影响顾客冲动型消费的因素当中,产品因素排于首位。从这个角度分析,吉利以仿生设
计的“熊猫”来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无疑是极具战略性的,而消费者也极易在第一时间被
“熊猫”可爱的外形、可观的内在所打动。
在消费意愿和抉择的过程中,“熊猫”有足够多的条件去刺激并调动潜在的消费冲动。
近日,美国《商业周刊》在综合车型尺寸、发动机性能、排放系统、耗油量等标准之后,
排出了“世界最小车”榜单,吉利熊猫名列第七位,足以从一个侧面印证吉利“熊猫”所取得的成
功。
对于吉利来说,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更多推荐
吉利,汽车,设计,消费者,品牌,市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