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宝马三系图片)

稳态工况法(ASM)排放性能检测的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节从第五十条至第六十七条,阐述了机动车船的排放要求及管理要求,与上一版相比,不仅在法条数量上几近翻一倍,内容上也基本对所有现行法条作出修改。

近几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秋冬季节几乎每天都被一片厚重的阴霾所笼罩,这也使得“空气质量”“PM25”等词成为媒体常态话题。雾霾袭城,大雾笼罩下,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引发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在带给人们生活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噪声污染、有害气体排放、大量固体废物产生和交通事故等。其中汽车排放的废气是一种流动分散污染源,它常常聚积在繁华地带和居民集居的地方。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 1 / 10

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CO、CO2、HC、NO、Pb及SO2等。由于汽车排放物的排放高度在地面附近,处于人们呼吸区域,严重污染人类生活空间及呼吸层的同时,还容易形成雾霾层。

随着汽车保有量井喷式的增长,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方法也与时俱进,过去的怠速法、双怠速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体健康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要求,而稳态工况法(ASM)尾气检测应运而生。它是在底盘测功机上,以滚筒代表汽车行驶路面,以加载装置反映汽车行驶阻力,以飞轮模拟汽车行驶惯量,通过控制功率吸收装置单元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匀速和加速工况,实时分析车辆在*****和*****(GB*****-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附录B211)两个工况下尾气排放的污染情况。

*****工况:经预热后的车辆加速至25.0km/h,测功机以车辆速度为25.0 km/h,加速度为1.475 m/S2时的输出功率的50%作为设定功率对车辆加载。工况计时器开始计时(t=0s)。车辆以250 km/h±1.5 km/h的速度持续运转5s,如果底盘测功机模拟的惯量值在计时开始后持续3s超出所规定误差范围,工况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t=0s)。如果再次出现该情况,检测将被停止。系统将根据分析仪最长响应时间进行预置,(如果分析仪响应时间为10s,则预置时间为10s,t=15s)然后 2 / 10

系统开始取样,持续运行10s(t=25s)即为ASM 5025快速检查工况。*****快速检查工况结束后继续运行至90s(t=90s)即为*****工况。

*****工况检测结束后车辆立即加速至40.0km/h,测功机以车辆速度为40.0 km/h,加速度为1.475m/s2时的输出功率的25%作为设定功率对车辆加载。工况计时器开始计时(t=0s)。车辆以40.0 km/h-1.5km/h的速度持续运转5S,如果底盘2000功机模拟的惯量值在计时开始后持续3s超出所规定误差范围,工况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t=0s)。如果再次出现该情况,检测将被停止。系统将根据分析仪最长响应时间进行预置,(如果分析仪响应时间为10s,则预置时间为10s,t=15s)然后系统开始取样,持续运行10s(t=25s)即为ASM 2540快速检查工况。*****快速检查工况结束后继续运行至90s(t=90s)即为ASM 2540工况。

采用ASM稳态工况法对尾气含量进行检测,是希望更准确地检测出汽车尾气各个工况下的排放状况,尽量减少环境、人、设备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汽车的排放情况作出科学、公正、准确的检测判定。本文重点分析影响ASM稳态工况法检测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车辆登录信息的影响及对策

1.1生产日期、基准质量对检测限值的影响及对策

3 / 10

在稳态工况法检测中,每辆车都有它“特定”的检测标准限值。生产日期、基准质量的不同,排放检测的限值及加载功率也不相同。举例:江苏省地方标准DB*****-2006(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规定。

对于2000年7月1日以前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和2001年10月1日以前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稳态工况法试验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1。

对于2000年7月1日起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和2001年10月1日起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稳态工况法试验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2:

从表l和表2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车型,由于生产日期不同,其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可能并不相同,这一点在车辆信息录入时务必引起重视,不能随意录入车辆出厂日期,否则极有可能影响排放标准限值。

车辆在检测过程中测功机加载功率的大小,是由基准质量决定的,由下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工况设定功率值P为:

为了防止生产日期和基准质量输入错误,应才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①建立车辆型号库。车辆检測信息录入时,车辆基准质量自动直接从数据中调取,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

②加强检测信息复核。对于车辆检测信息复核有以下几个方 4 / 10

面:一是登录员录入车辆信息时,务必认真校核录入信息与车辆出厂合格证、车辆产权登记证书、行驶证等相关资料的一致性;二是检验员在检测前,应核对车辆与登录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应及时纠正;三是授权签字人把好最后一关,发现信自录入错误,及时纠正信息,并重新检验车辆。

1.2燃料类别的影响及对策

排放测试结果因进行稀释校正及湿度校正,而稀释校正即为排放试验的CO、HC、NO测量值乘以稀释系数(DP)予以校正。

因此,在车辆基本信息录入时,燃料类別不能录入错误。双燃料车辆检测时,检测系统输入的燃料类別一定要与检测工况下燃烧的燃料一致,避免稀释修正的错乱。登录员在检测信息输入时,务必要把车辆信息核实正确,否则一旦登录错误,整个检测数据、判定结果将全部失真。

2轮胎的影响及对策

轮胎的影响可分为轮胎花纹深度和轮胎气压的影响两个方面。轮胎花纹深度会影响轮胎滚动半径的大小。在车轮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轮胎滚动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车轮行驶的线速度。相同的线速度下,轮胎滚动半径越小,轮胎的转速越高,发动机的转速必然提高。因此,同一检测速度,即使采用同样的挡位,发动机因轮胎的滚动半径大小不相同,必然会导致发动机转速不相同,输出功率不相同,进而影响尾气排放检验结果。因此,在车 5 / 10

辆检測前,检查轮胎滚动半径是否符合要求非常重要。

轮胎气压对滚动阻力影响很大,轮胎气压低时在硬质滚筒上轮胎变形大,滚动时迟滞损失增加,从而增大了车轮阻(滞)力。在检测过程中,滚动阻力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该功率的增大,必然增加发动机的负担,增大尾气排放值。为了减少该项所引起的检測误差,要求车辆在尾气排放检测前必须将驱动轮轮胎气压充至标准气压。另外,轮胎气压对轮胎滚动半径也有影响,轮胎气压高,滚动半径大,轮胎气压低,滚动半径小。

3检测步骤的影响及对策

3.7车辆预热的影响及对策

案例:冬天,一辆注册日期为2016年的观致1.6LMT致享型轿车,整备质量为1320kg,行驶0.2万公里,*****检测结果其中NO为1425×10-6,限值为1300×10-6,判断结果为不合格。询问车主使用情况后,让其车不熄火,尽快的复检一下,结果NO的值下降为132×10-6,检测通过。

上述案例是车辆在检测前没有充分预热好的显著特征,特别是三元催化装置的预热。三元催化剂最低要在350℃时才能工作,温度过低时,转换效率急剧下降;而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最佳的工作温度)是400℃到800℃左右,过高也会使催化剂老化加剧。NO经过三元催化装置的催化,还原反应后排出排气管;如果此 6 / 10

时三元催化剂的温度低于活性温度就起不到催化的效果,导致NO的值异常高。

案例中让发动机不熄火,尽快安排复检,是因为该车已经在ASM工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负载运行,相当于已经对发动机预热,达到理想工作温度,此时三元催化装置很好发挥催化作用,让NO经过还原反应后,使大部分的NO被转化为N2排放出来,因而NO值能降的很低。

不少检测纠纷往往因此而起。在甲检测机构检测,尾气排放数值很高,不合格;到乙检测机构检测,同样的检测方法,车辆没有经过任何维护,尾气排放一下子就合格了,并且数值很低,有甚者两家检测的NO数值相差几十倍。因此,尾气排放检测的公正性在社会上收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和质疑。如果发动机不预热,还会导致HC异常高。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检测驾驶员在检测前一定要预热好车辆,使其各总成的热状态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

检测机构可在发动机上安装冷却液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试仪器,通过与计算机联网,由检测系统判别并监督,当温度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测试温度时,则检测程序终止,这样可有效的保证每辆车的正常检测温度。

3.2附属装备及档位的影响及对策

7 / 10

空调、暖风及音响等附属装备会消耗发动机功率及油耗,因此,驾驶员在对车辆进行检测前,应关闭空调、暖风、音响等影响发动机负载的附属装备。

安装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前进档进行试验。如果2挡至3挡的换挡速度区间在40km/h左右,应将变速器的挡位至于2挡,否则检测速度不能控制,导致检测时间延长。

安装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二档,如果二档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低于45km/h可使用三档。检测过程中,未能正确使用对应的检测档位,会使发动机超负荷运作或产生大量积碳,使排放的尾气含量偏离正常的检测值。

如果检测速度在技术要求的区间范围内,而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会致使燃烧的中间产物CO的大量产生,同样会使排放的尾气含量偏离正常的检测值。

因此引车员在检测过程中不规范操作,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检验机构应注重提高引车员的工作业务水平,加强监控,确保检测工作的严谨性。

4检验设备技术状态的影响及对策

4.1底盘测功机技术状态的影响及对策

底盘测功机的内阻会严重影响尾气排放检验结果。该内阻需要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料,影响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值。

因此,底盘测功机应每天进行日常预热、寄生功率滑行试验 8 / 10

和加载滑行试验等,使其传动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符合正常工作要求。此外,应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力和速度标定,正常情况下每一年由第三方监督检验计量机构进行标定,保证总吸收功率误差在HJ/T291-2006《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规定的技术范围内。

4.2尾气分析仪技术状态的影响及对策

尾气分析仪光学平台有一定正常工作温度,通过预热来保证。如果不进行预热,将不能正常检验尾气成分。部分厂家的尾气分析仪有跳过预热的功能,这是不可取的。

4.3环境参数采集的影响及对策

GB*****-2005里要求,ASM稳态工况法需配备湿度计、温度计、气压计等测量装置,每天须根据湿度计、温度计、气压计的显示值校准分析仪上面的环境参数值。因为NO测量值除稀释校正外还应同时乘以相对湿度校正系数可kH予以修正。

由上式可知,湿度、温度、气压对湿度校正系数kH的影响,特别是湿度,湿度变化越大,则kH的修正就越大,NO的检测值被放大缩小的就越大。晴雨天的湿差大,特別要注意对环境参数的校准。

5结论

本文针对影响稳态工况法排放性能检验的因素,分析其成因及预防对策。从上述因素来看,人在检验过程中的因素是最重要 9 / 10

的因素。只有参与检验的人员有足够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方能保证检验过程不失真,只有检验过程不失真,检验结果才有真实可言。

能够影响ASM稳态工况法检测结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还需加以具体的分析,找出影响ASM稳态工况法检测结果的内在因素,使检测结果更具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

10 / 10

更多推荐

检测,排放,车辆,影响,工况,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