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2022款长安逸动真实口碑)

?设计?计算?研究? 柴油轿车燃用不同替代燃料的排放特性研究★ 胡志远 李 金 李文书 谭丕强 楼狄明 (同济大学) 【摘要】对某款满足国Ⅳ排放要求的柴油轿车分别燃用国Ⅱ柴油、体积混合比分别为10%的国Ⅱ柴油一生物柴油 (Bl0)和国Ⅱ柴油一天然气制油混合燃料(G10),以及沪Ⅳ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国Ⅱ柴油比 较,燃用B10的柴油轿车CO、PM和CO:排放降低,NO 和HC+NO 排放略有增加;燃用G10的柴油轿车CO、N 、 HC+NOx、PM和CO 排放降低;燃用沪Ⅳ柴油的柴油轿车CO、NO 、HC+NO 和PM排放降低,CO 排放与国Ⅱ柴油相 当。 主题词:轿车柴油替代燃料排放特性 中图分类号:U464.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03(2011)05—0023—03 Study 0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of Diesel Car Fueled with Diierent fAlternative Fuels Hu Zhiyuan,Li Jin,Li Wenshu,Tan Piqiang,Lou Diming (Tongji University) 【Abstract]The emissions characteristics of a diesel car meeting the China national IV emission standard fueled separately with China II diesel,biodiesel with volume ratio of 10%(called B10),which is the mixture of China II diesel and biodiesel,gas to liquid(GTL)blended in China II diesel(called G10),and Shanghai IV diesel are tested and researched.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China II diesel,CO,PM and CO2 emissions of B 10 fueled diesel car are reduced,whereas the N and HC+NO emissions increase slightly;CO,NO ,HC+N0 PM and CO2 emissions of G10 fueled diesel car are reduced;emissions of CO,NO ,HC+NO and PM of diesel car fueled by Shanghai IV diesel is reduced,and CO2 emission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China II diese1. Key words I Car,Diesel,Alternative fuel,Emission characteristic 1前言 生物柴油具有十六烷值高、硫含量低、润滑性 好、可再生性好等特点【lJ。与石化柴油比较,发动机 燃用生物柴油燃料后,除N 略有升高外,PM、CO、 HC、CO:排放降低嗍。合成燃料是由天然气、煤或生物 质通过费托工艺生产的一种无色无味、基本不含硫 和芳香烃、十六烷值高达75—8O的新型液态燃料嘲。 天然气制合成油(gas to liquid,GTL)是合成燃料中技 术较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并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 和市场推广的燃料【3J。与石化柴油比较,发动机使用 本文对某国产柴油轿车分别燃用国Ⅱ柴油、体 积混合比为10%(90%为国Ⅱ柴油.10%为生物柴油, 简称为B10)的国Ⅱ柴油一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体积 混合比为l0%(90%为国Ⅱ柴油,10%为天然气制油 (Gas to Liquid,GTL),简称为G10的国Ⅱ柴油一天 然气制油混合燃料,以及沪Ⅳ柴油进行排放试验研 究,系统考察了生物柴油、天然气制油对柴油轿车排 放的降低效果。 2试验样车及试验方案 试验样车为某国产TDI 1.9L柴油轿车,发动机 GTL燃料后PM、NO 、CO、HC、CO2排放降低 。因此, 在柴油中混入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或天然气制合成 为水冷直列四缸四气门、双顶置凸轮轴、电控高压共 轨直喷涡轮增压柴油机,并配备废气再循环系统和 尾气氧化催化转换器。该柴油轿车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所列。不同燃油的主要理化性能指标见表2所列。 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市场上的柴油品质,降 低柴油轿车的排放。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8AA11A169)。 2011年第5期 一23— 

?设计?计算?研究? 表1柴油轿车主要技术参数 发动机额定功率(转速)&W(r/arin) 93(4 000) 发动机额定扭矩(转速)/N?m(r/arin) 271(2000) 压缩比 17.5 最高车速/kin?h 19O 变速器型式 6挡手动变速器 排放 国Ⅳ 表2试验燃料的理化指标 项目 国Ⅱ柴油 B1O G10 沪Ⅳ柴油 密度(20cc)/g?L 839.9 846.8 835.2 824.1 粘度(20cc)/mm ?S 4.597 4.697 4.456 4.286 硫含量 0.161 O.145 0.143 0.003 芳烃含量 30.0 27-3 27-2 23_3 初馏点温度/℃ 187.1 199.2 175.9 172.1 90%回收温度/℃ 338.1 343.1 329.4 332.4 终馏点温度/℃ 359.5 363.7 362.7 363.1 10%蒸余物残炭 <0.1 <0.1 <0.1 <0.1 十六烷值 51.2 52.4 52.9 58.6 C含量 86.24 86.93 85.78 84.60 H含量 12.95 12-35 13.44 14.28 0含量 0.57 试验系统主要包括一l0~45℃环境模拟舱、 SCHENCK汽车底盘测功机、HORIBA全流CVS采 样和MEXA一7000系列排放采样分析系统、超微量 天平。测试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所列。 表3排放测试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 参数 数值 环境舱 温度范围/℃ 一10-+45 最高车速/km?h 200 底盘测功机 最大牵引力,N 6 500 最大轴荷/kg 2 000 HC×10_6 0-5 000 CO×10-6 0—1 000 排放分析仪 COJ% 0-25 NO ×10-6 0—1 000 ̄10 分析精度 ±1 超微量天平 量程/mg 0 ̄5 000 分析精度/mg 0.001 排放测试依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3—2005)I型 试验NEDC循环进行。整个测试共持续1 180 S,由1 部(城区行驶循环ECE)和2部(城郊行驶循环EU. DC)组成。其中,l部由4个市区运转循环单元组 成,每个市区循环单元包含怠速、加速、匀速、减速等 一24— 15个工况,平均车速为19 km/h,有效行驶时间为195 S,理论行驶距离为1 013 km;2部由1个市郊运转 循环组成。该市郊循环包含13个工况,平均车速为 62.6 km/h,有效行驶时间为400 S,理论行驶距离为 6.955 km,最高车速为120 km/h。 3试验结果与分析 该柴油轿车燃用国Ⅱ柴油、B10、G10及沪Ⅳ柴 油的CO、NO 、HC+NO 、PM、CO 排放测试结果见表 4所列。 表4柴油轿车污染物排放试验结果 排放物 C0 NO HC+N0 PM CO2 国Ⅱ柴油 0.277 0.279 0.322 0.045 178 G10 0.269 0.266 0.303 0.031 l77 B10 0.275 0.286 0.326 0.035 175 沪Ⅳ柴油 0.269 0.2l5 0.255 0.019 178 国Ⅱ标准限值 1 0.9 0.1 国Ⅲ标准限值 0.64 0.5 0.56 0.05 国Ⅳ标准限值 0.5 0.25 O3 0.025 由表4可以看出,该柴油轿车燃用国Ⅱ柴油、 B10、G10、沪Ⅳ柴油后的CO排放满足国Ⅳ排放标 准限值。与国Ⅱ柴油比较,该柴油轿车燃用B10、 G10、沪Ⅳ柴油的CO排放分别降低3%、0.7%和3%。 CO是碳或烃类燃烧的中间产物和不完全燃烧的产 物之一,产生的原因包括可燃混合气温度过低、可燃 混合气局部缺氧等。生物柴油是含氧燃料,不但增 加了燃烧时氧的供给,而且使CO 被还原为CO的 机会降低。GTL的馏出温度较低,蒸发过程进行较 快,产生过浓区可能性较小,产生的CO排放较低。 同时,GTL、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高,着火性能好,能 进一步改善燃烧及降低CO排放。 由表4可见,该柴油轿车燃用沪Ⅳ柴油的NO 排放满足国Ⅳ排放标准限值;燃用国Ⅱ柴油、G10、 B10后的NO 排放超过国Ⅳ排放标准限值,但满足 国Ⅲ排放标准限值。与国Ⅱ柴油比较,该柴油轿车 燃用G10、沪Ⅳ柴油的NO 排放分别降低5%和 23%,燃用B10的NO 排放增加约2%。生物柴油富 氧,对NO 形成作用明显,使得NO 排放升高嘲。预 混合燃烧是产生NO 的主要阶段,由于GTL相对于 传统柴油具有十六烷值高、滞燃期短的特点,燃烧时 具有预混合燃烧比例减少,扩散燃烧比例增大的特 点,因此可以降低柴油机的NO 排放。 (下转第55页) 汽车技术 

?材料?工艺?设备? 品出现严重飞边情况。这也验证了Moldflow分析 对成型工艺提出建议及优化方案。特别在新产品设 中,当注射速率提高时,注射压力可适当降低,但锁 计前期应用Moldflow分析技术,从结构到材料都可 模力较高,反映到制品真正成型时,较大的锁模力会 通过模拟分析达到预测、分析、优化、验证的作用,从 引起制品边缘甚至在浇口附近出现严重飞边的现象。 而达到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提高一次成功 逐渐调整并使最大注射压力比原现生产用最大 率的开发目的。 注射压力提高13%fl ̄,制品的飞边现象明显减小,并 参 考 文 献 且无欠料现象。 丛穆,江梅.CAE技术在塑料仪表板成型性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论文,2007. 5结束语 2 江梅.丛穆,王国梅.塑料CAE模拟分析技术在汽车塑料 产品上的应用.第11届国际太平洋地区汽车工程会议论 通过运用Moldflow技术,在汽车注塑件材料更 文.2001. 改前对材料与结构的成型性进行预测分析,不仅能 (责任编辑文楫) 够提前预测更改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同时也能 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10年12月30日。 (上接第24页) B10有利于降低柴油轿车温室气体CO 排放。 由表4可见,该柴油轿车燃用沪Ⅳ柴油的HC+ NO 排放满足国Ⅳ排放标准限值;燃用国Ⅱ柴油、 4结束语 G10、B10后的HC+NO 排放超过国Ⅳ排放标准限 a.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某国产柴油轿车燃用 值,但满足国Ⅲ排放标准限值。与国Ⅱ柴油比较,该 沪Ⅳ柴油后,其CO、NO 、HC+NO 、PM排放均满足 柴油轿车燃用G10、沪Ⅳ柴油的HC+NO 排放分别 国Ⅳ标准排放限值。 降低6%和21%,燃用BIO的HC+NO 排放增加约 b.该柴油轿车燃用国Ⅱ柴油、BIO、G10的C0 1%。直喷式柴油机的HC排放来源于油束的过浓 满足国Ⅳ排放标准限值,NO 、HC+NO 排放接近国 区、过稀区以及油束碰壁激冷区。一般芳香烃含量 Ⅳ排放标准限值,PM排放超过国Ⅳ排放标准限值, 越少,滞燃期越短,HC排放越低嘲。同时,十六烷值 但满足国Ⅲ排放标准限值。 较高时,燃油着火性能好,滞燃期短,未燃碳氢和裂 C.燃用G10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柴油轿车的 解碳氢均较少,有利于减少HC排放。与柴油比较, CO、NO 、HC+NO 、PM排放;燃用B10可在一定程度 GTL的馏出温度较低,蒸发过程进行较快,产生过浓 上降低该柴油轿车的CO、PM和CO 排放。 区和油束碰壁激冷区的可能性较小,HC排放较低, d.燃用G10和BIO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柴油 其HC+NO 排放降低。生物柴油中芳香烃含量很少, 轿车的温室气体CO:排放。 十六烷值较高。HC排放较低,但由于该柴油轿车燃 参考 文 献 用B10的NO 排放升高,导致其HC+NO 排放也稍 1覃军,刘海峰,尧命发,等.柴油机掺烧不同比例生物柴油 有增加。 的试验研究.燃烧科学与技术,2007,13(4):335~340. 由表4可见.该柴油轿车燃用沪Ⅳ柴油的PM 2 Knottenbeh C.Mossgas“gas-to-liquid”diesel fuels—an 排放满足国Ⅳ排放标准限值;燃用国Ⅱ柴油、G10、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ption.Catalysis Today,2002 7 1(3- B1O后的PM排放超过国Ⅳ排放标准限值,但满足 4):437-445. 3 Heng H C.Suhaili I.The future of gas to liquids as a gas 国Ⅲ排放标准限值。与国Ⅱ柴油比较,该柴油轿车 monetization option,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2004 燃用G10、B10、沪Ⅳ柴油的PM排放分别降低32%、 (13):63 23%和59%。低硫含量、低密度、高十六烷值有助于 4武涛,张武高,方俊华,等.增压柴油机燃用天然气合成油 降低燃料的PM排放。GTL、生物柴油的芳烃含量较 排放特性的研究.内燃机学报,2006,24(6):489~493. 低,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减少了高温裂解组分,能够改 5梅德清,孙平,袁银南,等.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 善燃料燃烧,使得PM排放降低。同时,GTL、生物柴 性研究.内燃机学报,2006,24(4):331—335. 油和沪Ⅳ柴油的硫含量较低,使得PM排放降低。 6袁银南,江清阳,孙平,王忠.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 由表4可见,与燃用国Ⅱ柴油相比,该柴油轿车 特性研究.内燃机学报,2003,21(6):423—427. 燃用G10、B10的CO2排放分别降低1%和1.7%,燃 (责任编辑学林) 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11年1月22日。 用沪Ⅳ柴油的CO 排放与国Ⅱ柴油相当。燃用G10、 2011年第5期 

更多推荐

柴油,排放,轿车,燃用,燃料,生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