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女士款30万左右的车-2015款起亚k5图片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北京现代悦动2009款)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变化及走势
1.1人民币汇改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
和双重汇率制三种汇率制度,详细经历如下:
从1949年到1952年采用用浮动汇率制度。
从1953年到1973年,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汇率保持1美元兑2.46元人民
币的水平。
从1973年到1980年,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
“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
元兑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约39%,英镑汇率
从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约42%。
从1981年至1984年,人民币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
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
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
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兑美元由
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
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从1985至
1991年4月,人民币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
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
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
1 / 6
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从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期间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
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8.7。这时期人
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
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1994年起,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
元人民币较窄的范围内
2.1%。央行同时还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
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
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
汇率弹性。
1.2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趋势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
升值超过30%。按照升值速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第一
阶段时间从
2005年7月到2008年年中,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短短三年,升值幅
度超过20%。第二阶段时间从2008年年中到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缓
慢升值,大约在两年间升值幅度超过1.2%。第三阶段时间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
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加快,大约一年间升值幅度为6.8%。
xx人民币中间价
8.50
8.28
8.07
8.008.00
7.82
2 / 6
7.62
7.50
7.36
7.00
6.88
6.506.846.836.83
6.806.65
6.47
6.37
6.002005年12月2006年6月2006年12月2007年6月2007年12月
2008年6月2008年12月2009年6月2009年12月2010年6月2010年12月
2011年6月2005年7月
2011年
102.我国汽车工业分析及发展趋势
2.1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集团)
在长春动工兴建,从1953年到1982年,这30年间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
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从1983年到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
万辆增长到100万辆(106.2万辆),汽车老产品实现全面换型,引进了一大批
商用车新产品,增加了微型客货车品种,轿车工业开始起步,汽车产品结构发
生了改变。1983年我国第一家合资公司北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2010年汽车销量达到1806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2.2我国汽车工业的主要特点
2000年到2010年之间,我国汽车行业有以下特点:
3 / 6
首先、汽车销销量呈现告诉增长态势。从2001年到2010年,汽车产销量
年综合增长率达到22.6%。
2001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34万辆,2005年为576万辆,2009年为1364
万辆,同比增长45%,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2010年销量为
1806万辆,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0%,而2000年这一比重还不到5%。汽车工
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612亿增至2010年4.05万亿,增长了10多倍。
第二、自主品牌汽车取得一定成果,但市场压力巨大。1997年国内最大的
民族汽车品牌奇瑞公司成立,1998年吉利汽车成立,2003年深圳比亚迪进入汽
车行业,1996长城汽车开始生产皮卡。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已经具备了整车
设计和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总成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并实现了自我配套。
但面临合资品牌汽车产品向下延伸的竞争,市场压力非常大,2011年前9
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由46%逐步减少到42%,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第三、汽车进出口规模进一步加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由
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10年汽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
过55%。其中进口车市场表现十分突出,共进口各类汽车81万辆,金额306.4
亿美元,同比增长100%。汽车出口方面金额5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
第四、中国汽车零部件海外收购将成趋势,中国企业为了获得新的市场份
额和技术诀窍,对收购西方配件企业很感兴趣,而被并购企业也希望借助中国
的低成本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根据公开消息,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已经在
西欧地区收购了34家企业,总交易规模高达77.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五倍。
88.9%和89.5%的零部件采购自外资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整车企业52.8%
的零部件采购于外资、合资零部件企业。我国汽车生产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2010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58辆,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08年世
界平均水平为144辆/千人),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2008年美国823辆/
千人、意大利689辆/千人、澳大利亚685辆/千人、法国598辆/千人、日本
591辆/千人、英国580辆/千人)。
4 / 6
除少数特大城市汽车市场增长受到约束外,我国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
汽车消费市场仍在成长中,稳定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
台和有力支撑。
未来汽车市场的增长不大可能和过去十年的爆发式增长。过去的十年是我
国汽车市场从保护式向开放式发展的主要阶段,汽车产品质量提高、品种层出
不穷以及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民收入的增长,促使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异常火
爆,十年产量增加8倍、产值增加10倍。未来汽车工业仍将保持较高速增长,
但出现这种多种因素叠加,形成爆长的可能性不大。在汽车消费上,也不大可
能复制欧美发达国家高拥有量的汽车消费之路。实际上,汽车工业平稳较快发
展应该是行业共同的愿望。
3.人民币升值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因素
3.1人民币升值对汽车价格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在很大程度上使进口的汽车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下降,国外
采购零部件的合资品牌汽车成本也会相应下降。尤其是,绝大部分依靠国外进
口零部件的日系车、美系车和德系车。其中,中高级轿车反映会比较明显,中
高档合资品牌车型国产化程度较低,主要是通过进口散件到中国进行SKD或
CKD组装生产。由于这类车进口零部件比例较大,最高能达到60%,整车成本
下降较多。然而,对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而言,由于对国外零部件采购比例不
大,人民币的升值会相对抬高其成本。
3.2人民币升值对汽车进口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降低国内企业兼并收购海外企业的的成本,中国汽车
集团近年来一直在逐步扩大海外并购,如南汽收购罗孚,吉利收购VOLVO,北
京海纳川收购英纳法等。
3.3人民币升值对海外并购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降低国内企业兼并收购海外企业的的成本,中国汽车
集团近年来一直在逐步扩
5 / 6
人民币升值势必增加出口汽车的成本,这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整车和散件出
口是一个重大打击,对自主品牌开拓海外市场非常不利。中国的汽车企业出口
车型都集中在经济型轿车领域,与其他行业国际市场相比,在汽车领域中国仍
然走的是廉价路线,人民币升值必然引起汽车出口价格上涨,不利于国际竞
争。
总之,人民币升值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得到好处的是合资品牌企业,他们
从国外采购的零部件成本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得到减少。受到打击的是国内的
自主品牌车企,一方面,合资品牌从国外采购的成本减少了,可以降低产品价
格,从而可以在价格上打压自主汽车品牌。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增加了自主
品牌汽车出口成本,压缩了出口市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人民币汇改历程》,2010.10.23
[2]中华机械网,《“十二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11.5.23[3]中国汇率网
[4]盖世汽车网
6 / 6
帝豪博越suv价格-07年沃尔沃s40怎么样
更多推荐
5万以下新皮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