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雷克萨斯rx2023)

悬挂系统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专用工具...........................................................................18-2

组件位置索引....................................................................18-3

充气轮胎的液体密封胶的提取...........................................18-5

车轮定位...........................................................................18-7

车轮轴承轴向游隙检查......................................................18-11

车轮径向的检查................................................................18-11

车轮螺栓的更换................................................................18-12

球头的拆卸.......................................................................18-14

球头防护套的检查/更换.....................................................18-15

减震器的报废....................................................................18-16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车轮轴承的更换............................................18-17

转向节球头的检查.............................................................18-24

转向节球头的更换.............................................................18-25

上臂的更换.......................................................................18-29

下臂的拆卸/安装...............................................................18-31

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18-34

稳定杆的更换....................................................................18-35

减震器/弹簧的拆卸和安装.................................................18-36

减震器/弹簧的拆解、检查和重新组装...............................18-39

后悬挂系统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专用工具

序号 工具编号 工具名称 数量

07GAD-SD40101 1

组件位置索引

前悬挂系统

上臂

更换,见18-29

球头

球头防护套的检查/更换, 18-15

转向节/轮毂/车轮轴承(磁性编码器)

转向节/轮毂的更换,见18-18

车轮轴承的更换,见18-21

转向节球头

检查,见18-24

更换,见18-25

球头

防护套的检查/更换,

18-15

减震器/弹簧

减震器的报废,见18-16

拆卸,见18-36

安装,见18-37

拆解、检查与重新组装,见18-39

稳定杆

更换,见18-35

稳定杆联接装置

拆卸/安装,见18-34

下臂

车轮螺栓

拆卸/安装,见18-31

更换,见18-12

配合衬套的更换,见18-33

318-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组件位置索引()

后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

减震器的报废,见18-16

拆卸,见18-56

安装,见18-57

拆解、检查与重新组装,见18-59

上臂

更换,见18-49

球头

防护套的检查/更换,见18-15

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磁性编码器)

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见18-45

转向节的更换,见18-46

稳定杆

更换,见18-55

稳定杆联接装置

拆卸/安装,见18-54

下臂B

更换,见18-53

下臂A

更换,见18-51

控制臂

更换,见18-52

车轮螺栓

更换,见18-13

18-4

充气轮胎的液体密封胶的提取

说明:

· 轮胎气泵用于无备用轮胎的型号,而非备用

轮胎。

· 在轮胎充气时使用的液体密封胶必须从内部

提取和收回,过期的气泵和提取的密封胶必

须进行回收以利于环保,因为其含有乙二醇,

属于一种工业浪费。(经销商的联系电话和地

址都标注在瓶上。)

注意

不要处理填满液体密封胶的轮胎。

1. 举升车辆,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到合适

的位置(1-7)

2. 将轮胎放气。

3. 在底部关闭阀门(A),将阀门橡胶部分推入推

进轮胎中。

注意

使用这些工具时,避免损坏车轮。

说明:重新组装轮胎时,更换新的阀门。

更换

4. 把轮胎放在工作台上,并将其竖起。

注意:小心不要使液体密封胶从排液孔(B)

泄漏。

5. 用空瓶(A)提取液体密封胶。通过排液孔,将

管子插进轮胎,直至管端浸入液体密封胶(B)

中。

6. 将空瓶放在比轮胎低的位置,将液体密封胶

泵入瓶中。为了完全排空轮胎中的液体密封

胶,可以摇动轮胎或者进行其他操作。

()

18-5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充气轮胎的液体密封胶的提取()

7. 如图所示,将充满液体密封胶的瓶子(A)的管

子弯曲并捆绑。

8. 如果再次使用轮胎,则要擦净排液孔周围的

液体密封胶,固定平板,更换阀门。

说明:

· 擦净液体密封胶,使得轮胎的边缘与车

轮边缘的配合部分以及胎边保持干净。

· 损坏部分如轮胎的爆坏,可能填充有液

体密封胶,根据损坏的程度,这些损坏

部分可能不易发现。

· 如果使用瘪气轮胎驾驶,则需经常检查

轮胎压力,并且当发现异常情况(轮胎内

空气压力降低)时,则使用标准轮胎进行

更换。

18-6

车轮定位

所需专用工具

轮胎定位仪表附件,

64 × 60 mm 07MGK-0010100

调节车辆的悬挂系统,可获得正确的前束和后

束。

车轮定位前的检查

为了对车轮定位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调节,必须检

查以下项目:

1. 释放驻车制动,以获得精确的测量值。

2. 确保未对悬挂系统进行过改装。

3. 确保燃油箱装满燃油,且备胎或临时维修工

具箱、千斤顶以及工具在车辆上就位。

4. 根据轮胎状况检查轮胎尺寸及充气压力。

5. 检查车轮及轮胎的径向振摆(18-11)

6. 检查悬挂系统球头。

? 球头防护套的检查(18-15)

? 转向机球头的检查(18-24)

7. 进行定位检查之前,确保拆下车辆所有额外

的负重物,且任何人不得在车辆内部停留(

驶员或助手)

8. 使车辆上下跳动数次,以稳定悬挂系统。

9. 检查转向柱是否位于中间倾斜与伸缩位置。

前主销后倾角的检查

1. 举升车辆前部(1-7),并拆下车轮罩。

说明:拆下车轮后,从内部推出铝轮毂上的

轮罩。

2. 将转角仪置于前轮下方,再将一块与转角仪

厚度相等的板放置在后轮底下,然后放下车

辆。

说明:确保车轮置于转角仪和板上的车辆与地

面相平齐。

3. 将车轮定位仪表附件(A)和外倾角/主销后倾

角测量仪安装在轮毂上,并施加前制动。

4. 将前轮向外转动20°,然后转动调节螺钉,使

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测量仪气泡位于0 °

5. 将车轮向内转动20°,并且在气泡处于中心位

置时读取测量仪主销后倾角的角度值。

前轮主销后倾角:

配备16英寸轮胎:3?43’

+10

’-50’

配备17英寸轮胎:3?47’

+10

’-50’

配备18英寸轮胎:3?52’

+10

’-50’

(左右两侧的最大差值:0 ° 30’)

? 如果测量值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测量前外倾

角角度。

? 如果测量值不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检查悬挂

系统零组件是否弯曲或损坏。

()

18-7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车轮定位()

前轮外倾角的检查 后轮外倾角的检查

1. 转动前轮,使其处于直线行使位置。 1. 举升车辆后部(1-7),并拆下车轮罩。

2. 举升车辆前部(1-7),并拆下车轮罩。 说明:拆下车轮后,从内部推出铝轮毂上的

说明:拆下车轮后,从内部推出铝轮毂上的

盖。

3. 将车轮定位仪表附件(A)和外倾角/主销后倾

角测量仪安装在轮毂上。

4. 在测量仪气泡位于中间位置时,读取车轮外

倾角的角度值。

前外倾角角度:

配备16英寸轮胎:0° 02’ ±30’ 配备17英寸轮胎:-1°00’±30’

配备17英寸轮胎:0° 00’ ±30’ 配备18英寸轮胎:-1°12’±30’

配备18英寸轮胎:-0°03’± 30’

(左右两侧的最大差值:0° 30’)

? 如果测量值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测量后外? 如果测量值不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检查悬

倾角。 挂系统零组件是否弯曲或损坏。

? 如果测量值不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检查悬

挂系统零组件是否弯曲或损坏。

18-8

盖。

2. 将车轮定位仪表附件(A)和外倾角/主销后倾

角测量仪安装在轮毂上。

3. 在测量仪气泡位于中间位置时,读取车轮外

倾角的角度值。

后外倾角角度:

配备16英寸轮胎:-0°50’±30’

(左右两侧的最大差值:0° 30’)

? 如果测量值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测量前束。

前轮前束的检查/调节 后轮前束的检查/调节

1. 将方向盘固定在中间倾斜与伸缩位置。将方1. 释放驻车制动,以防止测量值不正确。

向盘轮辐对中,并固定住。

2. 车轮保持直前方向,检查前束。

前轮前束角:0±2 mm (0±0.08 in.)

? 如果调节符合要求,则进行第3步。

? 如果调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后束的检查/

调节。

3. 使用扳手固定拉杆端部的平面部分(B)的同

时,旋松自锁螺母(A)转动两个拉杆(C)

至前束符合规定值为止。

4. 调节后,固定住拉杆端部的同时拧紧自锁螺

母。如果未扭结或错位,则重新定位齿条端

防护套。

5. 进行后束的检查/调节。

说明:在相反的方向以相同的规格,调节左

右车轮,获得正确的前束,并保持方向盘的

水平。

2. 检查前束。

后轮前束角:2±2mm (0.08±0.08 in.)

? 如果调节符合要求,则进行第3步。

? 如果调节不符合要求,则测量转向角。

3. 固定后部控制臂(B)上调节螺栓(A)的同时,

松自锁螺母(C)

更换

4. 使用一个新的自锁螺母进行更换,并轻轻拧

紧。

说明:拧紧之规定扭矩之后,一定要使用新

的自锁螺母进行更换。

5. 转动调节螺母调节后轮前束,直至前束符合

规定值为止。

6. 固定住调节螺栓的同时,将自锁螺母拧紧至

规定的扭矩。

()

18-9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车轮定位()

转向角的检查

1. 举升车辆,将转角仪置于前轮下方。再将一

块与转角仪厚度相等的板放置在后轮底下,

然后放下车辆。

说明:确保车轮置于转角仪和板上的车辆与

地面平行。

2. 施加制动的同时,转动方向盘至左右锁定位

置,然后检查两个前轮的转向角。

转向角:

配备16英寸车轮:

向内:39?04’±2?

向外(参考)31?33

配备17英寸车轮:

向内:38?58’±2?

向外(参考)31?28

配备18英寸车轮:

向内:36?59’±2?

向外(参考)30?23

3. 如果测量值不在规定值范围内,调节前束时,

将拉杆螺纹段两侧弄平。如果正确,但转向

角不在测量值范围内,则检查悬挂系统零组

件是否弯曲或损坏。

18-10

车轮轴承轴向游隙检查 车轮径向的检查

1. 举升车辆,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适当

位置(1-7)

2. 拆下车轮。

3. 安装适当的平垫圈(A)和车轮螺母,并以规定

扭矩紧固螺母,以使制动盘/鼓牢靠地紧抵轮

毂。

前部

后部

4. 放置千分表,使其顶住轮毂凸缘;

5. 通过向内、向外移动制动盘/鼓,测量轴承的

轴向游隙。

车轮轴承轴向游隙:

前部/后部0-0.05 mm (0-0.002 in.)

6. 如果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值大于标准值,则

更换车轮轴承或轮毂轴承装置。

说明:测量前轮径向振摆时,用手慢慢转动车轮

另一侧。

1. 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检查车轮是否扭曲或变形。

3. 如图所示,放置千分表。然后,转动车轮测量

轴向振摆。

前后车轮轴向振摆:

标准值:

钢质车轮: 0-1.0 mm (0-0.04 in.)

铝质车轮: 0-0.7 mm (0-0.03 in.)

维修极限: 2.0 mm (0.08 in.)

()

18-11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车轮径向的检查() 车轮螺栓的更换

4. 如图所示,重新放置千分表。然后,测量径

向振摆。

前后车轮径向振摆:

标准值:

钢质车轮:0-1.0 mm (0-0.04 in.)

铝质车轮:0-0.7 mm (0-0.03 in.)

维修极限: 1.5 mm (0.06 in.)

5. 如果车轮径向振摆不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检

查车轮轴承的轴向游隙(18-11),并确保

制动盘/鼓与车轮内侧的接合面是否清洁。

6. 如果轴承游隙符合规定值,但车轮径向振摆

大于维修极限,则更换车轮。

18-12

所需专用工具

球头拆装器,28 mm07MAC-SL00201

注意

· 不要使用锤子、气动或电动冲击工具来拆

卸和安装车轮螺栓。

· 小心不要损坏车轮螺栓的螺纹。

前部

1. 拆下前轮毂(18-18)

2. 采用液压装置将车轮螺栓(A)与轮毂(B)

开,采用液压附件(C)或等效工具支撑轮毂。

说明:在安装新的车轮螺栓之前,将螺栓与

轮毂的配合表面清洁干净。

压力机

3. 在对齐轮毂孔的花纹表面与车轮螺栓的同

时,将新的车轮螺栓插入轮毂中。

说明:

· 清除车轮螺栓周围的所有油污。

· 确保车轮螺栓安装时与轮毂盘表面垂直。

4. 采用液压装置按压车轮螺栓,直至车轮螺栓

肩完全固定就位。

5. 安装前轮毂(18-18)

说明:如果安装车轮时不能拧紧车轮螺母到

规定的扭矩,则成套更换前轮毂。

后部 4. 使用车轮螺栓将键槽面(C)与轮毂孔对齐的同

1. 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

在适当位置(1-7)

2. 拆下制动盘。

? 后盘制动型(19-55)

? 盘式制动型后鼓(19-56) ? 确保车轮螺栓安装时与轮毂盘表面垂直。

3. 使用球头拆装器(C)从轮毂(B)上分离车轮螺

(A)并保持球头拆装器钳口(D)与车轮螺栓

垂直(18-14)

说明:

? 如果拆卸器与车轮螺栓之间的角度不是直

角,则转动调节螺栓(F)(E)重新调节球

头拆装器。

? 安装新的车轮螺栓之前,清洁螺栓与轮毂

的配合表面。

时,将新的车轮螺栓(A)插入轮毂(B)使用垫

(P/N 94101-12800或等效工具)(E)调节测

量值(D)然后安装螺母(P/N 90304-SC2-000

或等效工具)(F),并用手拧紧。

说明:

? 清除车辆螺栓与螺母螺纹端的润滑脂。

? 不要安装作为工具在车辆上使用过的螺母

与垫圈。

5. 拧紧螺母,直至车轮螺栓完全装入轮毂。不

要超过最大扭矩值。确保螺栓与轮毂之间没

有间隙(G)

扭矩极限:

108 N·m(11.0 kgf·m, 79.6 lbf·ft)最大值.

6. 安装制动盘:

? 后盘制动型(19-55)

? 盘式制动型后鼓(19-56)

说明:

? 安装车轮时,如果不能将车轮螺母拧紧至

规定扭矩,则成套更换后轮毂轴承装置。

? 安装车轮之前,清洁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

车轮内侧的配合表面。

18-13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球头的拆卸

所需专用工具

? 球头拆装器,32 mm 07MAC-SL00101

? 球头拆装器,28 mm 07MAC-SL00201

注意

一定要使用球头拆装器断开球头。不要采用敲

打壳体或球头连接件任何部位的方式将其断

开。

1. 将六角螺母(A)安装在球头螺纹(B)上。确保六

角螺母与球头销端齐平,以免损坏球头螺纹

端。

2. 如图所示,将润滑脂(A)涂抹在调节螺栓上。

这样,便于安装专用工具,并防止损坏压力螺

(B)的螺纹。

18-14

3. 如图所示,旋松压力螺栓(A),安装球头拆除

装置。小心地将棘爪插入,注意不要损坏球

头防护套。通过转动调节螺栓(B),来调节棘

爪游隙。

说明:将安全带(C)牢固地系在悬臂或辅支架

(D)上。不得固定在制动管或导线线束上。

4. 调节调节螺栓后,确保调节螺栓顶部处于图

中所示能够让棘爪(E)绕枢轴旋转的位置。

5. 使用扳手将压力螺栓拧紧,直到球头销从球

头销孔上弹松。如必要,松开球头销时,施

加渗透型润滑剂。

说明:不要在压力螺栓上使用气动或电动工

具。

6. 拆下专用工具,然后从球头销端部卸下螺母,

并将球头销从球头销孔中拔出。检查球头防

护套,如有损坏,则进行更换。

球头防护套的检查/更换

所需专用工具

?45 mm

070AG-SJA0300

?39 x 41 mm

7. 前部转向节球头或后部上臂球头:转动球头

防护套卡夹导轨(A),调节深度,直至直至其

基底正好位于防护套底部的凹槽圈(B)之上。

07974-SA50700

1. 检查球头防护套是否老化、破损、开裂或内

部防护套润滑脂泄漏。

说明:

? 如果球头防护套破损且渗漏润滑脂,则成

套更换相应的零件。

? 如果球头防护套老化或开裂,但未渗漏润

滑脂,则进行第2步。更换相应的球头防

护套。

2. 断开相应的球头接头,并拆下零组件,包括

球头在内:

? 前部转向节(18-18)

? 前部上臂(18-29)

? 后部上臂(18-49)

3. 拆下防护套卡夹与防护套。

4. 在新的防护套内部与凸缘(A)处填充润滑脂。

不要使防护套与壳体之间的配合表面(B)

上润滑脂。

5. 在基座(C)填充新的润滑脂。不要让灰尘或其

它异物进入防护套。

6. 将防护套安装在球头上,然后轻轻地挤压,

排除空气,然后清除球头销(D)锥形部位的润

滑脂。

然后将卡夹(C)滑在球头防护套卡夹导轨之

上,并使之在防护套上就位。

8. 前部上臂球头:使用调节螺栓(A)调节球头防

护套卡夹导轨,直至其基底正好位于防护套

底部的凹槽圈(B)之上。然后将卡夹(C)滑在球

头防护套卡夹导轨之上,并使之在防护套上

就位。

9. 安装防护套之后,擦净球头销暴露部位的润

滑脂。

10. 安装所有拆下的零件。

18-15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

减震器的报废

减震器内有加压状态下的氮气和机油。

在报废前须将压力释放,以防止报废时发生爆

炸和可能产生的伤害。

在释放减震器压力时,务必戴上护目镜,以防

止金属屑进入眼中。

将减震器水平放置并使减震器轴处于伸展状态,

2-3mm (0.078-

0.118 in.)的孔,以释放气体。

前减震器

后减震器

18-16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车轮轴承的更换

组件分解图

转向节

检查是否变形和损坏

车轮轴承(磁性编码器)

更换

卡环

前转向节环

检查是否变形和损坏

更换

挡泥板

检查是否腐蚀、变形和损坏。

如果锈蚀,则将其更换

球头防护套

检查是否老化和损坏

卡夹

槽形螺母

开口销

更换

前制动盘

检查是否磨损、损坏和锈蚀

平头螺钉

前轮毂

检查是否损坏和开裂

轴螺母

更换

在螺母支持面涂抹少量机油

()

18-17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车轮轴承的更换()

所需专用工具

? 球头拆装器,28 mm07MAC-SL00201

? 轮毂拆装器,42 mm07GAF-SD40100

? 轴承拆装垫块,72 x 75 mm07746-0010600

? 拆装导柱,15 x 135 L 07749-0010000

? 轴承拆装垫块,78 x 90 mm 07GAD-SD40101

? 支承座,73 x 78/82.6 mm 07965-SD90100

转向节/轮毂的更换

1. 举升车辆前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卸下车轮螺母和前轮。

18-18

3. 拆下制动软管支架装配螺栓(A)

4. 拆下制动卡钳座装配螺栓(B),并从转向节上

拆下卡钳总成(C)为防止卡钳总成或制动软

管损坏,使用一根金属短线将卡钳总成悬挂

在底盘下方。不要过分扭结制动软管。

5. 从转向节上拆下轮速传感器线束支架(A)与轮

速传感器(B)。不要断开车轮传感器插头。

6. 撬起锁片(A),然后拆下轴螺母(B) 11. 从转向节球头上拆下开口销(A)然后拆下槽

更换

7. 拆下前制动盘(19-24)

8. 检查前轮毂是否损坏与开裂。

9. 拆下拉杆端球头开口销(A),然后拆下螺母

(B)

说明:安装时,拧紧螺母后再安装新的开口

销,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部。

更换

10.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转向节上断开拉杆端球

(18-14)

形螺母(B)

说明:安装时,将新的开口销从车辆前部与

后部插入球头销孔,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

部。连接球头之前,检查球头销孔的方向。

前部

前部

更换

12.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下臂上断开转向节球头

(18-14)

说明:

? 安装拆卸器时小心不要损坏球头防护套。

? 不要压入或锤击下臂,或在下臂与转向节

之间撬动。可能会损坏球头。

()

18-19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车轮轴承的更换()

13. 从上臂球头上拆卸开口销(A)然后拆下槽型

螺母(B)

说明:安装时,将新的开口销从车辆前部与

后部插入球头销孔,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

部。连接球头之前,检查球头销孔的方向。

前部

更换

14.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下臂上断开转向节球头

(18-14)

15. 将轮毂向外拉出时,使用软面锤轻敲驱动轴

端部(C),从转向节(B)上拆下驱动轴外侧接

(A),然后拆下转向节/轮毂。

说明:

? 要将驱动轴的端部拉出,这样会使内部

驱动轴接头脱落。

? 安装期间,在车轮轴承和传动接头的结

合面上涂上润滑脂(16-19页第1)

18-20

16.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转向节/轮毂,

注意下列事项:

? 首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

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

矩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

重量。不要将千斤顶顶住转向节球头销。

? 安装转向节时,小心切勿损坏球头防护

套。

? 连接球头之前,对球头销、球头连接孔的

螺纹区与锥形区以及槽形螺母的螺纹区

与配合面进行脱脂。

? 先将槽形螺母拧紧至较低的规定扭矩,再

将其拧紧到使凹槽和球头销孔刚好对正

为止。切勿通过旋松槽形螺母进行校正。

? 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轴螺母。

? 安装轴螺母之前,需将少量平衡轴机油涂

抹在螺母的贴合面上。拧紧后,用冲头冲

击轴螺母,使其肩缘靠紧驱动轴。

? 安装制动盘之前,将前轮毂配合面与制动

盘内侧清理干净。

? 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内

侧清理干净。

17. 检查车辆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

18-7)

车轮轴承的更换

1. 使用轮毂拆装器和液压压力机将轮毂(A)

转向节(B)分离。使用液压压力机或等效工具

等附件(C)固定转向节。注意不要使挡泥板

(D)变形。当压力机卸压时握住轮毂以防止其

滑下。

压力机

2. 使用轮毂拆装器、市场上有售的轴承分离器

(C)以及压力机将车轮轴承内座圈(A)从轮毂

(B)上拆下。

压力机

3. 从转向节(C)上拆下挡泥板(A)与卡环(B)

4. 使用轴承拆装垫块、拆装导柱与压力机将车轮

轴承(A)从转向节(B)中压出。

压力机

5. 重新组装前,使用高燃点溶剂彻底清洁转向节

和轮毂。

()

18-21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车轮轴承的更换()

6. 使用旧轴承(C)、钢板(D)、轴承拆装垫块、支7. 检查前部转向节环(A)是否损坏或变形,必要

承座与压力机将新车轮轴承(A)压入转向节时将其更换。

(B)

说明:

? 安装车轮轴承,使车轮传感器磁性码(E)(

)朝向转向节的内侧。

? 擦掉磁性码表面的机油、油脂、灰尘、金

属碎片及其他异物。

? 磁性工具不得靠近磁性码表面。

? 装入车轮轴承时,小心不要损坏磁性编码

器表面。

压力机

内部

18-22

说明:如图所示,安装新的前部转向节环时,

将转向节环的槽口部分(B)与转向节球头附

近的开口处对齐(C),并将转向节环突出部分

(D)中间与转向节上的车轮传感器孔(E)中间

对齐。

8. 将卡环(A)牢固地安装到转向节(B)内。

9. 安装挡泥板(C),并将螺钉(D)拧紧至规定扭

矩。

10. 使用轴承拆装垫块、拆装导柱、支承座和液

压压力机将轮毂(A)安装至转向节(B)。注意

不要使挡泥板(C)变形。

压力机

318-2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球头的检查

注意

在检查球头时,车辆会剧烈的震动,确保采用合

适的千斤顶正确地支撑前面的支架(1-7)

1. 举升车辆,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合适的

位置(1-7)

2. 检查所有的螺栓、螺母以及悬挂组件上的衬

套,确保无任何松动、老化和损坏。

3. 用手握紧轮胎(A)的底部,上下移动检查是否

有不正常的噪声和抖动。

说明:

· 如果球头出现异常,则更换转向节球头(

18-25)

· 球头的异常可能由不正常空隙(B)引起。

18-24

4. 检查球头防护套(A)是否出现老化、损坏、

纹,以及套内是否有润滑脂泄漏。

说明:

· 如果球头防护套出现润滑脂泄漏,则更

换整个下球头(18-25)

· 如果球头防护套没有滑脂泄漏,而是出

现老化和裂开,更换新的球头防护套(

18-15)

转向节球头的更换

所需专用工具 1. 举升车辆,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到合适

? C形架 070AF-S5A0310

? 气锤附件 070AF-TA00310

? 垫块,53 x 50 mm070AF-TA00320

?62 x 50 mm

的位置(1-7)

2. 拆下前车轮。

DP77070AF-TA00330

? 球头拆装器,28 mm 07MAC-SL00201

说明: 4. 从转向节上拆下轮速传感器线束支架(A)与轮

? 使用气锤时,确保空气压力机储罐中充满空

气,且储罐上的压力表值高于440 kPa (4.5

kgf/cm , 64 psi)

? 如果转向节球头上有涂漆标记(A),则成套更

换转向节。涂漆标记指示已经更换球头。

3. 配备HID灯型:如果拆卸左侧球头,则断开悬

挂行程传感器与下臂(22-307)

速传感器(B)。不要断开轮速传感器插头。

5. 撬起锁片(A),然后拆下轴螺母(B)

更换

()

18-25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球头的更换()

6. 从拉杆端球头上拆下开口销(A),然后拆下螺

(B)

说明:安装时,拧紧螺母之后安装新的开口

销,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部。

更换

7.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转向节上断开拉杆端球头

(18-14)

8. 固定装配螺栓(B)的同时,拆下减震器叉架装

配螺母(A),然后拆下装配螺栓。

说明:使用新的减震器叉架装配螺栓与新的

装配螺母,重新组装时,固定螺栓并拧紧螺

母。

更换

更换

18-26

9. 从下臂上断开稳定连杆装置(18-34)

10. 从转向节球头上拆下开口销(A)然后拆下槽

型螺母(B)

说明:安装时,将新的开口销从车辆前部与

后部插入球头销孔,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

部。连接球头之前,检查球头销孔的方向。

前部

前部

更换

11.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下臂上断开转向节球头

(18-14)

说明:

? 安装拆卸器时小心不要损坏球头防护套。

? 不要压入或锤击下臂,或在下臂与转向节

之间撬动。可能会损坏球头。

12. 将轮毂向外拉出时,使用软面锤轻敲驱动轴

端部(C),从转向节(B)上拆下驱动轴外侧接

(A),然后拆下转向节/轮毂。

说明:

? 要将驱动轴的端部拉出,这样会使内部

驱动轴接头脱落。

? 安装期间,在车轮轴承和传动接头的结

合面上涂上润滑脂(16-19页第1)

13. 从转向节上拆下前部转向节环(A)

说明:安装时,安装新的前部转向节环。确

定转向节环与转向节上的车轮传感器孔的

位置(18-22页第7)

更换

14. 拆下防护套卡夹(B)与防护套(C),然后清除

球头外露部位的润滑脂。

15. 将气锤附件安装在市场有售的气锤(A)上,

于拆卸球头。

说明:确保附件正确地安装在气锤上。

16. 使用球头附件与气锤(C)向上推球头,从转向

(B)上拆下球头(A)

说明:

? 拆下球头时,按照设备制造商说明书使用

气锤。

? 拆下球头时,调节球头壳体与附件之间的

缝隙,以便于拆下球头。

()

18-27

前悬挂系统

转向节球头的更换()

17. 将附件放置在新的球头(A)之上,并将球头基

座附件放置在转向节(B)之下,然后安装C件,并注意以下事项:

架。

18. 拧紧C形架压力螺栓(C)直至球头肩缘完全

落入转向节内。

19. 使用黄色的油基涂漆标记,如图所示,在转

向节球头顶部作上标记(A)

说明:涂漆标记用于确认转向节是否已经更

换。不要更换有涂漆标记的球头;必须更换

转向节(18-18)

18-28

20.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所有拆下的部

? 首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

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

矩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

重量。不要将千斤顶顶住转向节球头销。

? 安装转向节时,小心切勿损坏球头防护

套。

? 连接球头之前,对球头销、球头连接孔的

螺纹区与锥形区以及槽形螺母的螺纹区

与配合面进行脱脂。

? 先将槽形螺母拧紧至较低的规定扭矩,再

将其拧紧到使凹槽和球头销孔刚好对正

为止。切勿通过旋松槽形螺母进行校正。

? 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轴螺母。

? 安装轴螺母之前,需将少量平衡轴机油涂

抹在螺母的贴合面上。拧紧后,用冲头冲

击轴螺母,使其肩缘靠紧驱动轴。

? 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内

侧清理干净。

21. 检查车辆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

18-7)

22. 配备HID灯型:如果拆卸左侧球头,则进行

前大灯初始位置学习程序(22-288)

上臂的更换

所需专用工具

球头拆装器,28 mm 07MAC-SL00201

1. 举升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拆下前车轮。

3. 拆下前减震器/弹簧(18-36)

4. 从上臂球头上拆下开口销(A),然后拆下槽形

螺母(B)

更换

5.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转向节上断开上臂球头(

18-14)

6. 拆下上臂装配螺栓(A),然后拆下上臂(B)

更换

7. 安装上臂(A),并轻轻地拧紧新的上臂装配螺

(B),然后连接转向节,并轻轻地拧紧槽形

螺母(C)

说明:

? 安装转向节时,小心切勿损坏球头防护套。

? 连接球头之前,对球头销、球头连接孔的

螺纹区与锥形区以及槽形螺母的螺纹区与

配合面进行脱脂。

更换

8. 将一个千斤顶放置在下臂之下,并举升悬挂

装置直至上臂球头顶部(D)与翼子板切口点

(E)之间的间隔为40 mm (1.6 in.),然后以规

定扭矩拧紧上臂装配螺栓。

说明:临时拆下前部内翼子板,以测量间隔

是否符合规定(20-237)

9. 降低千斤顶。

10. 安装前减震器/弹簧(18-37)

()

18-29

前悬挂系统

上臂的更换()

11. 将千斤顶放置在下臂之下,并举升悬挂装

使其承载车辆重量。

12. 以规定扭矩拧紧上臂球头的槽型螺母(A)

说明:

? 先将槽形螺母拧紧至较低的规定扭矩,再

将其拧紧到使凹槽和球头销孔刚好对正

为止。切勿通过旋松槽形螺母进行校正。

? 将新的开口销(B)从车辆前部与后部插入

球头销孔,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部。连

接球头之前,检查球头销孔的方向。

前部

更换

13. 清洁制动盘与车轮内部之间的配合表面,然

后安装前车轮。

14.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进行调节(18-7

)

18-30

下臂的拆卸/安装

所需专用工具

? 球头拆装器,28 mm 07MAC-SL00201

? 衬套拆装器,070AF-TA00100

? 衬套接收器套件,070AF-TA00220

拆卸/安装

1. 举升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拆下前车轮。

3. 拆下前挡泥板(20-238)

4. 配备HID灯型:如果拆卸左侧球头,则断开悬

挂行程传感器与下臂(22-307)

5. 固定装配螺栓(C)的同时,拆下减震器夹紧螺

(A)与减震器叉架装配螺母(B)然后从减震

器与下臂上拆下减震器叉架(D)

说明:

? 安装时,将减震器装置上的校准锁片(E)

入减震器叉架槽(F)内。

? 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减震器叉架装配螺

栓与新的装配螺栓,并在固定螺栓时,拧

紧螺母。

更换

更换

6. 从下臂上断开稳定杆联接装置(18-34)

7. 从转向节球头上拆下开口销(A),然后拆下槽

形螺母(B)

说明:安装时,将新的开口销从车辆前部与

后部插入球头销孔,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

部。连接球头之前,检查球头销孔的方向。

前部

前部

更换

8.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下臂上断开转向节球头(

18-14)

说明:

? 安装拆卸器时小心不要损坏球头防护套。

? 不要压入或锤击下臂,或在下臂与转向节

之间撬动。可能会损坏球头。

()

18-31

前悬挂系统

下臂的拆卸/安装()

9. 拆下下臂装配螺栓,并拆下下臂(A)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下臂装配螺栓。

更换

更换

18-32

10.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下臂,并注意下

列事项:

? 首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

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

矩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

重量。不要将千斤顶顶住转向节球头销。

? 安装转向节时,小心切勿损坏球头防护

套。

? 连接球头之前,对球头销、球头连接孔的

螺纹区与锥形区以及槽形螺母的螺纹区

与配合面进行脱脂。

? 先将槽形螺母拧紧至较低的规定扭矩,

再将其拧紧到使凹槽和球头销孔刚好对

正为止。切勿通过旋松槽形螺母进行校

正。

? 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

内侧清理干净。

11. 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

18-7)

12. 配备HID灯型:如果拆卸左侧球头,则进行

前大灯初始位置学习程序(22-288)

配合衬套的更换

1. 拆下下臂。

2. 在下臂底部配合衬套对准标记(B)旁边画上对说明:小心不要损坏下臂上的衬套孔内部。

准标记(A)

说明:配合衬套有专门的安装位置。转动下

臂,使其底部朝上。将衬套识别标记(C)面朝

上,并位于下臂上的锁片(D)附近。然后,将

衬套与下臂上对准标记对齐。

如图所示,如果对准标记消失,则对齐下臂

与衬套的角部(E)

对准标记位置

对齐角部(参考)

前部

3. 使用衬套拆装器、衬套接收器套件(垫块A)

及液压压力机压出配合衬套(A),并拆下下臂

衬套(B)

压力机

()

18-33

前悬挂系统

下臂的拆卸/安装() 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

4. 清洁配合衬套(A)与下臂(B)之间的配合表面。

压力机

车辆上部

垫块B

垫块A

5. 确保配合衬套的安装方向正确,并将衬套对

准标记与下臂对齐,然后使用衬套拆装器、

衬套接收器套件(垫块AB)以及液压压力机

将衬套压入下臂。

说明:

? 从下臂底部压下衬套。

? 安装之后,检查衬套外套筒(D)的凸起部分

(C)是否穿过下臂衬套孔(E)

6. 安装下臂。

18-34

1. 举升车辆前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拆下前车轮。

3. 使用六角扳手(D)固定住球头销(C)的同时,

下自锁螺母(A)与凸缘螺母(B)然后拆下稳定

杆联接装置(E)

更换

更换

4. 将稳定杆联接装置安装到稳定杆(F)与下臂

(G)上,使球头销组件位于移动范围的中心。

说明:稳定杆联接装置上有一个涂漆标记

(H)。左侧稳定杆联接装置使用黄色涂漆标

记,右侧稳定杆联接装置使用白色涂漆标记。

5. 使用六角扳手固定住球头销的同时,安装新

的自锁螺母与新的凸缘螺母,并轻轻拧紧至

规定扭矩。

6. 清洁制动盘和车轮内侧的配合表面,然后安

装前车轮。

7. 进行车辆试驾。

8. 试驾5分钟之后,再次以规定扭矩拧紧自锁

螺母。

稳定杆的更换

1. 举升车辆前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拆下前车轮。

3. 从转向节上断开拉杆球头(18-19页第9)

4. 从稳定杆上断开两根稳定杆联接装置(

18-34)

5. 拆下凸缘螺栓(A)与衬套支架(B)然后拆下衬

(C)与稳定杆(D)

说明:安装时需将稳定杆上的涂漆标记(E)

衬套侧对齐。

向外

左侧驾驶型

右侧驾驶型

前部

前部

6. 安装稳定杆。

说明:

? 注意稳定杆的左右方向。

? 注意衬套与衬套支架的安装方向。

7.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拆下的零组件,

并注意下列事项:

? 将稳定杆连接至稳定杆联接装置时,参阅

“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18-34

)

? 安装车轮之前,清洁制动盘或制动盘与车

轮内侧的配合表面。

8. 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18-7

)

18-35

前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的拆卸和安装

拆卸

1. 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拆下前车轮。

3. 拆下轮速传感器线束支架装配螺栓(A)

4. 在固定装配螺栓(C)的同时,拆下减震器夹紧

螺栓(A)与减震器叉架装配螺母(B)然后从减

震器与下臂上拆下减震器叉架(D)

更换

更换

18-36

5. 拆下前支柱装配螺母(A)

更换

6. 从减震器顶部拆下减震器装配螺母(B)。不要

使得减震器/弹簧在自重下下降。

7. 拆下减震器/弹簧(A)

说明:小心不要损坏车身。

安装

1. 将减震器/弹簧(A)安装在车身上,使校准锁片

(B)朝内。

说明:小心不要划伤车身。

2. 松弛地将新的减震器装配螺母(A)安装在减震

器顶部。

更换

3. 松弛地安装前支柱装配螺母(B)

4. 将减震器叉架(A)安装在驱动轴上部,并安装

在下臂(B)上。将减震器装置上校准锁片(C)

安装在减震器叉架凹槽(D)内。

更换

更换

5. 松弛地将减震器夹紧螺栓(E)安装在减震器叉

架上。

6. 使用新的减震器叉架装配螺栓(F)连接减震器

叉架与下臂,然后轻轻地拧紧新的装配螺母

(G)

()

18-37

前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的拆卸和安装()

7. 将千斤顶放置在下臂之下,并举升悬挂装置

使其承载车辆重量。

8. 固定装配螺栓的同时。以规定的扭矩拧紧减

震器夹紧螺栓与减震器叉架装配螺母。

9. 以规定的扭矩拧紧减震器顶部的减震器装配

螺母与前支柱装配螺栓。

10. 安装轮速传感器线束支架(A)

11. 清洁制动盘与车轮内侧的配合表面,然后安

装前车轮。

12. 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

18-7)

18-38

减震器/弹簧的拆解、检查和重新组装

组件分解图

自锁螺母

更换

减震器装配垫圈

检查是否变形

减震器装配衬套

检查是否弱化和损坏

减震器装配轴环

减震器装配座

检查是否变形

减震器装配衬套

减震器弹簧

检查是否损坏

检查是否弱化和损坏

弹簧装配垫

检查是否老化和损坏

缓冲板

防尘罩板

缓冲块

检查是否弱化、被油污染

和损坏

防尘罩下部装配座

检查是否老化和损坏

防尘罩端/套筒

检查是否老化和损坏

减震器装置

检查是否漏油、漏气以

及是否运行顺畅

前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的拆解、检查和重新组装()

说明:根据制造商说明书的规定,压缩减震弹簧

时,使用市场有售的支柱弹簧压缩器(Branick

MST-580A7200型或等效工具)

拆解

1. 使用六角扳手(B)固定住减震器轴的同时,压

下减震弹簧,然后拆下自锁螺母(A)。拆下螺

母时,切勿用力压减震弹簧。

更换

2. 释放支柱弹簧压缩器的压力,然后按照组件3. 测试时,检查是否有漏油、异常噪音或卡滞

分解图所示拆解减震器。 等现象。

18-40

检查

1. 重新组装所有部件,减震弹簧除外。

2. 用手按压减震器总成,检查减震器在整个工

作行程内压缩和伸展是否顺畅。释放压缩力

时,减震器应该始终伸展顺畅。若伸展不顺

畅,则表明漏气,则应更换减震器。

重新组装

1. 对齐锁片(C)与凹口(D),在上弹簧底座(B)

安装上弹簧装配衬垫(A)

2. 参考组件分解图,将除减震器装配垫圈与自

锁螺母之外的部件安装在减震器装置上。

3. 使用支柱弹簧压缩器压缩减震弹簧,不要过

度压缩弹簧。

4. 将减震弹簧的下端(A)与减震器装置上的防尘

罩下部装配座以及下弹簧座的阶梯形部分

(B)对齐。

5. 将锁片(A)固定在弹簧装配衬垫上,面朝前方

但朝向车辆内侧。

前部

前部

6. 如图所示,将减震器装配座(C)上的突出部位

(B)的角度与减震器装置底部的校准锁片(D)

对齐。

()

18-41

前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的拆解、检查和重新组装()

7. 安装减震器装配垫圈(A)与新的自锁螺母(B)

更换

8. 使用六角扳手(C)固定住减震器轴,然后将自

锁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9. 从支柱弹簧压缩器上拆下减震器/弹簧。

18-42

后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

组件分解图-后盘制动型

转向节

检查是否变形和损坏

垫圈

检查是否变形和损坏

O形密封圈

更换

后制动盘

检查是否磨损、

坏和锈蚀

挡泥板

检查是否腐蚀、变形和损坏,

果锈蚀,则将其更换

轮毂轴承装置(磁性编码器)

检查是否运行顺畅和磨损

平头螺钉

()

18-43

后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

组件分解图-后鼓盘式制动型

转向节

检查是否变形和损坏

垫圈

检查是否变形和损坏

驻车制动蹄总成

O形密封圈

更换

后制动盘/

检查是否磨损、

坏和锈蚀

垫板

检查是否腐蚀、变形和损坏。

如果锈蚀,则将其更换

轮毂轴承装置(磁性编码器)

检查是否运行顺畅和磨损

平头螺钉

18-44

所需专用工具

球头拆装器,32 mm 07MAC-SL00101

说明:图示为后盘制动型车辆,与后鼓盘式制动

型的不同操作程序除外。

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

1. 举升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拆下车轮螺母与后车轮。

3. 完全释放驻车制动杆。

4. 后盘制动型:松开驻车制动拉线调节螺母(

19-8)

5. 后盘制动型:从臂(B)上拆下凸缘螺栓(A)。然

后从拉杆(C)上断开驻车制动拉线。

6. 拆下制动软管装配螺栓(A)

7. 拆下卡钳支架装配螺栓(B),并从转向节上拆

下卡钳总成(C)。为防止卡钳总成或制动软管

损坏,使用一根金属短线将卡钳总成悬挂在

底盘下方。不要用力扭结制动软管。

8. 拆下两个垫圈(A)

说明:安装时,确保将垫圈安装在制动卡钳

支架与转向节之间。

9. 拆下制动盘:

? 后盘制动型(19-55)

? 后鼓盘式制动型(19-56)

()

18-45

后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

10. 安装轮毂轴承装置(A)O形密封圈(B)

更换

11. 检查轮毂轴承装置是否损坏与开裂。

12.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轮毂轴承装置,

并注意下列事项:

? 重新组装过程中使用新的O形密封圈。

? 后盘制动型:安装制动卡钳之后,确保

下臂B与驻车制动拉线之间的间隔大于5

mm(0.20 in.)

? 安装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之前,清洁轮毂

轴承装置与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之间的配

合表面。

? 后盘制动型:调节驻车制动(19-8)

? 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

车轮内侧之间的配合表面清理干净。

13. 检查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调节(

18-7)

18-46

转向节的更换

1. 拆下轮毂轴承装置。

2. 后盘制动型:拆下挡泥板(A)

3. 后鼓盘式制动型:拧松驻车制动拉线调节螺

(19-9)

4. 后鼓盘式制动型:断开驻车制动杆驻车制动

拉线(19-66)

5. 后鼓盘式制动型:从垫板(A)上拆下驻车制动

拉线装配螺母,并拆下驻车制动拉线(B)

6. 后鼓盘式制动型:拉动驻车制动拉线,并从

垫板上将其拆下,然后拆下垫板与驻车制动

蹄总成。

7. 从上臂球头上拆下锁销(A),然后拆下槽形螺

(B)

说明:如图所示,安装时,拧紧新的槽形螺

母之后安装锁销。

更换

8.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转向节上断开上臂球头(

18-14)

说明:

? 安装拆卸器时小心不要损坏球头防护套。

? 安装时,使用千斤顶举升悬挂装置,连接

球头(18-50页第9)

9. 从转向节上拆下轮速传感器(A)。不要断开轮

速传感器插头。

10. 使用六角扳手(C)固定球头销(B)的同时,拆

下自锁螺母(A),然后断开转向节稳定杆联

接装置(D),并拆下制动软管支架(E)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自锁螺母。

更换

更换

11. 拆下减震器下装配螺栓(F)

说明:重新组装期间,使用新的装配螺栓。

()

18-47

后悬挂系统

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

12. 拆下控制臂装配自锁螺母(A)与垫圈(B) 14.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转向节,并注意

说明:重新组装期间,使用新的自锁螺母。

前部

更换

13. 拆下下臂A装配螺栓(A),与下臂B装配螺栓

(B),然后拆下转向节(C).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装配螺栓。

更换

更换

18-48

以下事项:

? 首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

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

矩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

重量。

? 安装转向节时,小心切勿损坏球头防护

套。

? 连接球头之前,对球头销、球头连接孔的

螺纹区与锥形区以及槽形螺母的螺纹区

与配合面进行脱脂。

? 先将槽形螺母拧紧至较低的规定扭矩,再

将其拧紧到使凹槽和球头销孔刚好对正

为止。切勿通过旋松槽形螺母进行校正。

? 后鼓盘式制动型:调节驻车制动(19-9

)。稳定地施加驻车制动10次,然后再

次进行调节。

? 装车轮之前,清洁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车

轮内侧的配合表面。

15.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进行调节(18-7

)

上臂的更换

所需专用工具

球头拆装器,32 mm 07MAC-SL00101

说明:图示为后盘制动型车辆,与后鼓盘式制动

型的不同操作程序除外。

1. 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

在适当位置(1-7)

2. 拆下后车轮。

3. 拆下后减震器/弹簧(18-56)

4. 完全释放驻车制动杆。

5. 后盘制动型:拧松驻车制动拉线调节螺母(

19-8)

6. 后盘制动型:从臂(B)上拆下凸缘螺栓(A)。然

后从拉杆(C)上断开驻车制动拉线。

7. 拆下制动卡钳支架装配螺栓(A),然后从转向

节上拆下卡钳总成(B)。为防止卡钳总成或制

动软管损坏,使用一根金属短线将卡钳总成

悬挂在底盘下方。不要过分扭结制动软管。

说明:如果拆下,则确保重新组装垫圈(C)(

18-45页第8)

8. 从上臂球头上拆下锁销(A),然后拆下槽形螺

(B)

说明:如图所示,安装时,拧紧新的槽形螺

母之后,安装锁销。

更换

()

18-49

后悬挂系统

上臂的更换()

9. 使用球头拆装器,从转向节上断开上臂球头

(18-14)

说明:

? 安装拆装器时,小心不要损坏球头防护套。

? 安装时,在转向节与下臂A的连接点之下放

置一个千斤顶,并使用千斤顶举升悬挂装

置,连接球头。

10. 拆下车轮转速传感器线束支架(A)

18-50

11. 拆下上臂装配螺栓(A),然后拆下上臂(B)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装配螺栓。

更换

12.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上臂,并注意下

列事项:

? 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

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重

量。

? 安装转向节时,小心切勿损坏球头防护

套。

? 连接球头之前,对球头销、球头连接孔的

螺纹区与锥形区以及槽形螺母的螺纹区

与配合面进行脱脂。

? 先将槽形螺母拧紧至较低的规定扭矩,再

将其拧紧到使凹槽和球头销孔刚好对正

为止。切勿通过旋松槽形螺母进行校正。

? 后盘制动型:安装制动卡钳之后,确保下

B与驻车制动拉线之间的间隔大于5

mm(0.20 in.)

? 后盘制动型:调节驻车制动(19-8)

? 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车

轮内侧之间的配合表面清理干净。

13.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

18-7)

下臂A的更换

1. 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

在适当位置(1-7)

2. 拆下后车轮。

3. 拆下驻车制动拉线装配螺栓(B)

更换

上部

更换

4. 拆下下臂A装配螺栓,然后拆下下臂A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装配螺栓。

5.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下臂A并注意下

列事项:

? 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

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重

量。

? 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车

轮内侧之间的配合表面清理干净。

6.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

18-7)

18-51

后悬挂系统

控制臂的更换

1. 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

在适当位置(1-7)

2. 拆下后车轮。

3. 从转向节侧拆下控制臂装配自锁螺母(A)与垫

(B)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自锁螺母。

更换

前部

更换

外侧

更换

4. 在框架上标记调节螺栓(C)与调节凸轮板(D)

的突出位置。

5. 固定调节螺栓的同时,拆下自锁螺母(E),然

后拆下调节凸轮板、调节螺栓与控制臂(F)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调节螺栓与新

的自锁螺母。

18-52

6.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控制臂,并注意

下列事项:

? 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

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重

量。

? 将调节螺栓凸轮宽表面与调节凸轮板朝下

放置。

? 拧紧自锁螺母时,将调节螺栓与调节凸轮

板上的突出位置与框架上的标记对齐。

? 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车轮

内侧之间的配合表面清理干净。

7.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18-7

)

下臂B的更换

1. 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

在适当位置(1-7) 列事项:

2. 拆下后车轮。

3. 配备HID灯型:如果拆卸左侧下臂B,则断开

悬挂行程传感器与下臂B(22-307)

4. 拆下下臂B装配螺栓,然后拆下下臂B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装配螺栓。

更换

更换

5.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下臂B并注意下

? 先安装所有零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

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

之前,举升悬挂装置,使其承载车辆的重

量。

? 盘制动型:确保下臂B与驻车制动拉线之

间的间隔大于5 mm(0.20 in.)

? 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车

轮内侧之间的配合表面清理干净。

6.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18-7

)

7. 配备HID灯型:如果拆卸左侧球头,则进行

前大灯初始位置学习程序(22-288)

18-53

后悬挂系统

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

1. 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

在适当位置(1-7)

2. 拆下后车轮。

3. 使用六角扳手(D)固定住球头销(C)的同时,

下自锁螺母(A)与凸缘螺母(B)然后拆下稳定

杆联接装置(E)

更换

更换

4. 将稳定杆联接装置安装到稳定杆(F)与制动软

管支架内的转向节(G)上,使球头销组件位于

移动范围的中心。

说明:

? 稳定杆联接装置上有一个涂漆标记(H)。将

稳定杆联接装置上的涂漆标记向后对齐。

? 安装时将稳定杆联接装置端部与上部位置

的涂漆标记对齐。

5. 安装新的自锁螺母与凸缘螺母,使用六角扳

手固定住球头销的同时,将自锁螺母和凸缘

螺母拧紧至规定的扭矩。

18-54

6. 清洗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车轮内侧的配合表

面,然后安装后车轮。

7. 进行车辆试驾。

8. 行驶5分钟后,将自锁螺母重新拧紧至规定

扭矩。

稳定杆的更换

1. 举升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下列事项:

2. 拆下后车轮。

3. 从稳定杆上断开稳定杆联接装置(18-54

) 杆连接至稳定杆联接装置(18-54)

4. 拆下凸缘螺栓(A)与衬套固定架(B)然后拆下

衬套(C)与稳定杆(D)

说明:安装时,将稳定杆上的涂漆标记(E)

衬套侧对齐。

前部

5.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稳定杆,并注意

? 注意稳定杆的左右方向。

? 注意衬套的安装方向。

? 参阅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将稳定

? 安装车轮之前,清洁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

车轮内侧的配合表面。

6.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18-7

)

18-55

后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的拆卸和安装

拆卸

1. 举升车辆后部,并使用安全支架将其支撑在

适当位置(1-7)

2. 拆下后车轮。

3. 向下折叠后部座椅靠背,然后拆下盖(A)

说明:使用平口螺丝起子拉起盖下的锁片

(B),然后释放卡钩。

18-56

4. 从减震器顶部拆下减震器装配螺母(A)

更换

5. 使用六角扳手(C)固定球头销(B)的同时,拆下

自锁螺母(A),然后从转向节上断开稳定杆联

接装置(D),并拆下制动软管支架(E)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自锁螺母。

更换

更换

6. 拆下减震器下部装配螺栓(F)

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装配螺栓。

降低后悬挂装置,然后拆下减震器/弹簧(A)7.

说明:小心不要损坏车身。

安装

1. 降低后悬挂装置,并将车身内的减震器/弹簧

(A)固定,减震器底部的焊接螺母(B)朝上。

说明:

? 小心不要损坏车身。

? 确保减震器安装方向正确。

前部

2. 松驰的安装新的减震器装配螺母(A)到减震器

顶部。

更换

()

18-57

后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的拆卸和安装()

3. 松弛地将新的减震器下部装配螺栓(A)安装在

减震器底部。连接稳定杆联接装置(B)至制动

软管支架(C)与转向节,并松弛地安装新的自

锁螺母(D)

更换

更换

4. 在转向节与下臂A的连接点之下放置一个千

斤顶,并举升悬挂装置使之承载车辆重量。

5. 使用六角扳手(F)固定球头销(E)的同时,以规

定扭矩拧紧减震器下部装配螺栓与自锁螺

母。

6. 以规定扭矩拧紧减震器顶部的减震器装配螺

母。

18-58

7. 安装盖(A),并将后部座椅靠背固定在原始位

置。

8. 清洗制动盘或制动盘/鼓与车轮内侧的配合

面,然后安装后车轮。

9. 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

18-7)

减震器/弹簧的拆解、检查和重新组装

组件分解图

自锁螺母

10×1.25mm

29N.m(3.0kgf.m,)

更换

减震器装配垫圈

检查是否变形

减震器装配衬套

检查是否弱化和损坏

减震器装配轴环

减震器装配座

检查是否变形

减震器装配衬套

检查是否弱化和损坏

减震器弹簧

检查是否损坏

弹簧装配垫

检查是否老化和损坏

防尘罩板

缓冲板

防尘罩端/套筒

检查是否老化和损坏

缓冲块

检查是否弱化、被油污

染和损坏。

防尘罩下部装配座

检查是否老化和损坏

减震器装置

检查是否漏油、漏气以及

是否运行顺畅

()

18-59

后悬挂系统

减震器/弹簧的拆解、检查和重新组装()

说明:根据制造商说明书的规定,压缩减震弹簧

时,使用市场有售的支柱弹簧压缩器(Branick

MST-580A7200型或等效工具)

拆解

1. 压缩减震弹簧,然后在用六角扳手(B)夹住减

震器轴的同时拆下自锁螺母(A)拆下自锁螺

母时注意不要过度的压缩减震弹簧。

更换

2. 从支撑弹簧压缩器上释放压力,然后按照组

件分解图所示拆下减震器。 等现象。

18-60

检查

1. 重新装配所有零组件,除了减震弹簧之外。

2. 用手压缩减震器总成,并检查全行程是否运

行顺畅、是否具备压缩性与伸展性。释放压

力时,减震器应运行顺畅与连续。如果运行

不顺畅或连续,则漏气且应该更换减震器。

3. 测试时,检查是否有漏油、异常噪音或卡滞

重新组装

1. 将锁片(C)与凹口(D)对齐,将弹簧装配垫

(A)安装在减震器装配座(B)上。

2. 组件示意图安装将所有零件安装在减震器

装置上,除减震器装配垫圈、自锁螺母以

外。

3. 使用支柱弹簧压缩器,压缩减震弹簧。不

要过度压缩减震弹簧。

4. 将减震弹簧的下端(A)与减震器装置上的

防尘罩下部装配座以及较低的弹簧底座的

阶梯件(B)对齐。

5. 如图所示,将减震器装配座(B)上的突出部位(A)

减震器装置底部的焊接螺母(C)角度对齐。

左侧 右侧

前部 前部

6. 安装减震器装配垫圈(A),并松弛地安装新的自

锁螺母(B)

更换

7. 采用一个六角扳手(C)夹紧减震器手柄,将新的

自锁螺母拧到规定的扭矩。

8. 从支柱弹簧压缩器上拆下减震器/弹簧。

18-61


更多推荐

本田雅阁2019款报价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