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传祺gs3毛病一大堆)

2{}13年11月 湖北体育科技 NOV.2 c】13 第32卷第11期 Hubei Sports Science V0I_32 No.1 1 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与发展对策研究 P0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Messes Taekwondo under the Taekwondo Hall Model 王崇才,陈慧玲 WANG Chongcai.CHEN Huiling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情况进行 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体育场馆模式下的现代体育项目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馆模式;跆拳道运动;推广;对策 中图分类号:G88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3X(2013)1 1-0956—02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sses Taekwondo under the Taek— wondo hall model by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measures.It aim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dern sport event development under the sta— diums mode1. Key words:Taekwondo hall model;Taekwondo;popularization;countermeasure 跆拳道运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其发展速度之快 令人瞩Et,在其不断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道馆模式是至关重 要的传播方式。在品式、实战技术、段位升级,礼仪道德等方 面都为跆拳道运动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体育 的一种载体,道馆模式下跆拳道项目成功的发展历程对现代 体育项目在道馆模式下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之 处。 1.2.3访谈法 通过走访湖北省武汉市多家不同规模的跆拳道馆及多位 专家教练,了解发现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运动发展中的相 关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2分析与讨论 2.1道馆模式概述 所谓“道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人群通过教练的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湖北、湖南、山东、等较具代表性的5()家跆拳道 道馆为研究对象。 导进行教学形式的场所。其场馆的规模有大有小,小规模的 道馆大约在100—200 m2左右。而大规模的约在400—800 m2左右。道馆内悬挂国旗、会旗、会标、张贴“礼仪廉耻、忍耐 克己、百折不屈”等类似标语,其专门设有适合本项目练习器 械设备,道馆环境舒适,一般在各城市的中心段、小区、与体育 场所附近。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消费水平及其健身、休闲的 需求为人们的娱乐、健身休闲等提供的便利的健身场所。 而所谓“道馆模式”是指通过“道馆”这一场所对社会各个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大众跆拳道运动推广中的有关 特性。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北京市、湖北省武汉市、荆州市、黄石市、襄阳市,湖南 群体传播体育健身知识,进行跆拳道学习与训练,宣扬跆拳道 精神、理念的一种以企业参与,有偿服务,按市场规律运作,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会员制经营模式。各道馆针对自身的特 省长沙市,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等所跆拳道馆发放问卷55 份,回收问卷5()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100 色、服务对象年龄层次、竞技水平的差异等进行技术、文化精 神、道德礼仪等完善的分级分段制度教学。甚至还会根据不 同群体的需求而开设:跆拳道、武术、太极拳、散打、瑜伽、健身 操等专项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以“身心兼修,德艺并重”为道 收稿日期:2013-05—11 第一作者简介:王崇才(1954一),男,湖北十堰人,高级管理工程师,研 馆精神。在锻炼学员强健的体魄的同时,培养学员顽强、果 断、自信、坚毅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 意志品质,练就克己礼让、宽厚待人的道德品质。道馆模式主 要目的是向社会进行运动项目的精神及文化内涵的传播,是 一究方向:体育场馆管理.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0 Sport Depart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17(} ?种十分巨大的社会体育健身平台。 956? 第11期 湖北体育科技 第32卷 2.2道馆模式下跆拳道运动推广的特征 2.2.1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播 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推广的核心特征就是注重跆拳道 文化与跆拳道精神的传播。跆拳道是一种以形体活动为表现 形式的文化,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文化流变中逐渐成 为了一种有形的、外现的民族文化象征。道馆模式下大众跆 拳道运动有技术修炼、道德宗旨、礼仪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人 练中寻找健康,放松心情,体悟人生,充实自己的生活。 3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3.1 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运动推广现状 据中国跆拳道官方网站显示,目前在中国跆拳道协会注 册道馆超过千家,会员近5O万名,但与一些跆拳道运动开展 较早的国家相比,无论是道馆的数量、规模、人数、师资水平上 都有不小的差距。文章试从办学规模、投资金额、学员人数、 们通过对跆拳道精神宗旨和礼仪文化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 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教养,不断的感悟到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 跆拳道精神。也能让人们在道馆模式的跆拳道训练过程中树 教练结构等方面对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运动推广现状进行 分析。 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跆拳道运动的 文化和百折不屈的精神内涵。 2.2.2注重规范的礼仪 “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 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 完整的程序,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重要 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 准的重要标志。无论是跆拳道还是其他武技运动,作为社会 文化的一部分,亦应守礼。跆拳道运动讲究“以礼始,以礼 终。”他们以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礼体现自己的道德修 养和人格品性。其在道馆模式中的规范礼仪具体可表现为: 训练时进入场馆后以端正的姿态向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 练、和长辈的次序依次敬礼,每次与同伴或队友合练时也要向 对方行礼。运动时道服松开,要停止运动,转身背向国旗、会 旗和教练员及同伴整理道服,整理好后方可转回。还有就是 离开道馆时要向国旗敬礼,要与馆长、教练、同伴行礼再见等。 通过道馆模式下学习跆拳道的规范的礼仪,可以让每个练习 者发自内心地去实施礼仪规范,并能在长期练习和比赛中逐 渐将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行为 上的变化和改进,从而达到跆拳道礼仪生活化。使练习者在 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做到彬彬有礼,谦虚待人。这也是对东 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2.2.3严格的分级分段制度 在道馆模式推广过程中制定一套规范的分级分段制度更 有利于大众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人们通过练习考试晋升高的 级别和段位,可以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兴趣,不断的投身到 跆拳道运动中来。跆拳道在段位升级方面分为十级九段,即 从腰带上区分级别高低,腰带颜色从白、黄、兰、红、黑相应等 级依次升高,而黑带则分为一至九段。其通过每一次的考试 晋级、都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而这相关方面的费用也能对执教 群体的收人有所保障,使他们能更好的投入到教学中去。 2.3道馆模式下服务对象 在农村乡镇因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人没有条件进 入道馆里面去接受训练,所以道馆模式开展所服务的人群目 前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段、小区、还有体育场所的附近。进 入道馆练习的主要人群都是不同年龄段的白领、学生其大都 是以青少年人群为主。也包括一些小孩。随着人们物质文化 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选择进入各种场馆健身的人 数也越来越多,其中女性群体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他们主 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去道馆接触各种运动的训练,从训 3.1.1道馆办学规模 在走访中一些道馆普遍反应:办学规模和道馆场所的选 择对道馆的初期建设发展极其重要。在被调查的5()家道馆 中从跆拳道馆的建筑面积来看,400 m2以上规模的6家占调 查总数的12 ,有39所跆拳道馆面积在200—400m2之间占 调查总数的78 。不足200 m2的5家,占被调查总数的10 由此可见,我国跆拳道馆经营规模差别较大,大部分道馆的 经营规模集中在200—400 m2之间。很少有超过1 000 m2以 上的办学规模,这主要与道馆投资者的经济实力和对道馆发 展的前景是否自信有关。 3.1.2投资金额方面 从表2可以看出,在投资金额上有4所道馆在20万元 人民币以下,占28 。其投资金额在40—60万元的有8所, 占16 。而主要的投资金额在20—40万之间,有28所,占 到了被调查总数的56 。这主要是因为道馆的投资方式主 要以个人投资或合伙经营的方式为主,很少有社会力量和企 业资金参与投资有关。 3.1.3学员人数 从跆拳道馆会员人数来看,会员人数在100—200人的 跆拳道馆的数量较多,占被调查对象的52 ,200—400人之 间的有12所占被调查对象的24 ;500人以上的跆拳道馆 有8家16 。大多数跆拳道练习者集中在极少数的跆拳道 馆。这与道馆的环境规模、信誉、周边交通、教练水平等因素 有极大关系。如果道馆环境良好,讲究信誉,交通便利、师资 水平高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道馆中来进行锻炼。 3.1.4教练结构 调查发现:目前道馆教练的来源主要是体育院校的学生 和退役运动员,其中有60 以上是兼职,只有30 是全职。 这样就会造成教练员队伍临时聘用较多,水平良莠不齐、流 动性大、受道馆效益的影响较大等问题,从而造成部分教练员 责任心不强,产生教学质量和效果普遍较低的状况。 综上所述:跆拳道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体 育项目之一,发展形式良好。它通过道馆、学校等模式在我国 城市中蓬勃开展。但各地道馆在办学规模、师资结构、学员人 数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差异,发展状况并不均衡。 3.2相关对策 3.2.1借鉴国内外同类项目道馆建设的经验 充分借鉴国内外同类项目道馆模式开展与推广的成功经 验,不断的改革创新。努力创出一条属于具有中国特色跆拳 (下转第955页) ?957? 第11期 湖北体育科技 第32卷 的工作。2011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法》为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国家层面立法 的保障,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一个新阶段。但仍需 强调的是,我们要特别重视法律与规章的可操作性,比如法律 内容的细致、规范和标准的量化方面。 规律保护,充分重视保护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方 筹集资金并处理好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并加强法律保护使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进一步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口].江西社会科 学,2010(9):22. 6结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体育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体育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既不能急功近利,将其当成赚钱工具, 也不能好大喜功,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成各级政府 的政绩工程。因此,在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 们要有科学的保护态度,我们应以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颁布 的系列有关非物质文化的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准确把握体 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按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 [2]付弘.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应当界定的几个问题 口].青海社会科,2008(4):178. [3]春潮.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吉林体育学 院学报,2010(3):14. [4]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 学,2010(9):23. [5]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几个问题[N].河北日报,2010—6—1(1). (上接第957页) 技跆拳道。大众跆拳道是以跆拳道精神、文化为核 Ii,,以身 道运动道馆模式发展之路,加快促进现代跆拳道运动与当代国 际体育运动发展的接轨进程,以跆拳道运动的独特魅力吸引大 众,培育和推进跆拳道运动营销市场,使之成为一种既有竞技 性、观赏性、娱乐性,又蕴藏无限商机的产业化的发展效益和内 容价值,从而促进跆拳道运动的大众化、市场化的全面发展。 加大跆拳道运动在大中城市广泛的普及与推广。通过“道馆” 的形式将跆拳道运动向大众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跆拳道 运动,加大道馆办学规模,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和大企业参与投 体为载体,以技术修炼为形式培养优良品质的一项体育健身 项目。跆拳道馆在教学中应加强跆拳道文化的传授,提高会 员的道德修养。研究结果表明,跆拳道馆在快速发展过程 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管理水平高、服务好、教学 效果突出的跆拳道馆,不仅生源多,而且有较好的社会声 誉,这部分跆拳道馆具有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 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反之,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资和管理,从而为人们学习普及跆拳道运动提供便利。 4小结 道馆作为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场所,其道馆模式主要的 形式就是通过社会大众进行大众跆拳道运动的普及与传播, 3.2.2规范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力度 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湖北省有几百家规模大小不一 的跆拳道道馆,但其中只有20 的道馆是经过相关主管部门 正规注册的,其经营方式也绝大多数属于个体私营。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各跆拳道馆的生存与发展,往往与经济利益联 系在一起,他们在为争夺生源,抢夺市场分额中,不可避免 地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这就要求行政主管部f- ̄111大管理力 其发展应该遵循市场准则和行业管理规定,并且可以考虑吸 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到道馆建设和管理中来,形成 集团式和连锁式经营。通过跆拳道项目利用道馆模式发展取 得的成绩,可以得出跆拳道运动只要保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 加以借鉴国外其他同类项目在道馆模式下发展推广的成功经 度,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为了牟取暴利而非法经 营,不讲诚信的道馆。 验,现代跆拳道运动采用道馆模式进行大众化推广的前景是 十分广阔的。 3.2.3加强师资管理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师资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与效果,跆拳道馆的师资来源 大多数是以体育院校学生和退役运动员为主加上本馆的高带 色会员做为补充,且主要以兼职为主。 参考文献: [1]庞俊鹏,徐金岩.论大众跆拳道特征及道馆教学方法口].搏击? 武术科学,2010(6). 师资队伍并不稳定并且缺少专业的教练资格培训,没有 中国跆拳道协会颁发的段位证书和跆拳道教练资格证书等。 [2]杜秀群.山西省跆拳道馆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学之友, 2006(7). 在思想、素质、技术水平、训练方法上均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3]边文洪.江苏省跆拳道馆经营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 息,2010(3). 有碍教学训练质量与效果的提高。所以,加强师资的培训和 继续教育,建立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是跆拳道馆在目前的发 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4]王守都.浅谈跆拳道俱乐部的推广对散打运动的普及借鉴[J]. 吉林体育学院报,2005(3). [5]王素芳.跆拳道礼仪谈口].中华武术,2008(2). 3.2.4调整教学内容加强跆拳道礼仪教育 道馆模式下跆拳道运动推广的是大众跆拳道,有别于竞 ?955? ● 

更多推荐

跆拳道,道馆,运动,模式,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