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17年科鲁兹价格及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零模

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基态

Cr

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B

2-

丁烯的键线式:

C

37

Cl

-

的结构示意图:

?

gggg

?

D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H

?

:O:O:

?

H

?

?

gggg

?

?

2?

2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酸性:

HClO

4

H

2

SO

3

H

2

SiO

3

C

.热稳定性:

H

2

O

H

2

S

PH

3

B

.碱性:

KOH

NaOH

LiOH

D

.非金属性:

F

O

N

3

.木犀草素有镇咳化痰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有

3

种含氧官能团

C

.能与

NaHCO

3

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B

.分子中碳原子均为

sp

2

杂化

D

.能与

Br

2

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4

.下列物质用途或变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FeSO

4

补血剂与维生素

C

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B

.明矾用作水处理剂

C

.将

SO

2

通入到

Ba

?

NO

3

?

2

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D

.铜丝加热后,伸入无水乙醇中

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卷第1页,共12页

A

.硫化亚铁和过量硝酸混合:

FeS?2H

?

?Fe

2?

?H

2

S?

B

.向

FeI

2

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Cl

2

2Fe

2?

?2I

?

?2Cl

2

?2Fe

3?

?I

2

?4Cl

?

2??

?2SO

2

?H

2

O?2HSO

3

?CO

2

C

Na

2

CO

3

溶液中通入少量

SO

2

CO

3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Ba

?

OH

?

2

NH

4

HSO

4

溶液以体积比

1:2

混合:

2?

Ba

2?

?2OH

?

?2H

?

?SO

4

?BaSO

4

??2H

2

O

6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仪器选择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

除去

Fe(OH)

3

胶体中的

Na

+

Cl

-

B

.图

可证明

SO

2

有漂白性

C

.图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

NaClO

D

.图

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

?

7

.甲酸在纳米级

Fe

3

O

4

?Pd

表面分解为活性

H

2

CO

2

,再经下列历程实现

NO

3

的催化

还原,进而减少硝酸盐污染。已知

Fe

(II)

Fe

(III)

表示

Fe

3

O

4

中的二价铁和三价铁。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催化剂处理成纳米级颗粒可增大甲酸分解的速率

B

.甲酸分解时,碳氢键和氧氢键发生了断裂

?

C

.在整个历程中,

1mol H

2

可还原

1mol NO

3

?

D

.反应历程中生成的

H

?

可调节体系

pH

,有增强

NO

3

氧化性的作用

8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12页

实验目的

分别测浓度均为

0.1mol?L

?

CHCOO

3

比较和

实验及现象 结论

?1

A

?

HCO

3

CH

3

COONH

4

NaHCO

3

溶液的

pH

,后者大于前者

-

K

h

?

CH

3

COO

-

?

h

?

HCO

3

?

的水解常数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

B

有二价铁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

C

2-

CrO

2-

4

Cr

2

O

7

相互转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

KMnO

4

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

K

2

CrO

4

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

黄色变为橙红色

平衡向生成

Cr

2

O

7

方向移动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

乙醇中含有水

无色气体

2-

化的影响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

D

有水

A

A B

B C

C D

D

9

.在卤水精制中,纳滤膜对

Ca

2+

Mg

2+

有很高的脱除率。一种网状结构的纳滤膜

J

合成路线如图

(

图中表示链延长

)

已知:

一定条件

+—NH

2

???????

+H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成

J

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B

MPD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峰

C

J

具有网状结构与单体

TMC

的结构有关

D

J

有亲水性可能与其存在正负离子对有关

试卷第3页,共12页

10

.我国科研人员将单独脱除

SO

2

的反应与

H

2

O

2

的制备反应相结合,实现协同转化。

单独制备

H

2

O

2

2H

2

O?O

2

?2H

2

O

2

,不能自发进行

2?

?2H

2

O

,能自发进行

单独脱除

SO

2

4OH

?

?2SO

2

?O

2

?2SO

4

协同转化装置如图

(

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

H

2

O

解离为

OH

?

H

?

,并向两极迁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反应

B

.产生

H

2

O

2

的电极反应:

O

2

+2e

-

+2H

+

=H

2

O

2

C

.反应过程中不需补加稀

H

2

SO

4

D

.协同转化总反应:

SO

2

?O

2

?2H

2

O?H

2

O

2

?H

2

SO

4

11

.由工业废铜泥

(

主要成分为

CuS

Cu

2

S

Cu

2

?

OH

?

2

CO

3

,含少量

Fe

)

制备难溶于水

的氯化亚铜,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灼烧

可将

CuS

Cu

2

S

等转化为

CuO

B

除杂

”①

过程中升高温度或增大

c

?

H

2

O

2

?

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流程中的

H

2

SO

4

可循环使用

D

还原

中每消耗

1mol

还原剂,理论上可获得

2mol CuCl

试卷第4页,共12页

12

c

2

的草酸

(H

2

C

2

O

4

)

0.10

mol?L

?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mL

浓度为

c

1

的醋酸、

溶液,得到如图滴定曲线,其中

c

d

为两种酸恰好完全中和的化学计量点。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由滴定曲线可判断:

c

1

c

2

B

.滴定过程中始终有

n(CH

3

COOH)=0.02c

1

+n(OH

-

)-n(H

+

)-n(Na

+

)

-

C

.若

a

V(NaOH)=7.95 mL

,则

a

点有

c(Na

+

)

c(C

2

O

2-

4

)

c(HC

2

O

4

)

c(H

2

C

2

O

4

)

D

.若

b

点时溶液中

c(CHCOO

-

)=c(CHCOOH)

,则

b

点消耗了

8.60mL

NaOH

溶液

13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铁上电镀铜的实验探究。

装置示意

电解质

实验现象

溶液

0.1mol/L

CuSO

4

+少量

H

2

SO

4

0.1mol/L

CuSO

4

+过量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气体减少,推测是由于溶液中

c

?

H

?

减少,且

Cu

覆盖铁电

...

+

阴极表面有无色气体,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有红色固体,

气体减少。经检验电解液中有

Fe

2+

阴极表面未观察到气体,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有致密红色

固体。经检验电解液中无

Fe

元素

极,阻碍

H

+

与铁接触

B

中检测到

Fe

2+

,推测可能发生反应:

Fe+2H

+

=Fe

2+

+H

2

、Fe+Cu

2+

=Fe

2+

+Cu

C

.随阴极析出

Cu

,推测

中溶液

c

?

Cu

2+

?

减少,

Cu

2+

垐?

+4NH

3

噲?

?

?

Cu

?

NH

3

?

4

?

?

平衡

2+

试卷第5页,共12页

逆移

2+

cCu

?

D

Cu

2+

生成

?

CuNH

,使得

??

中溶液的小,

Cu

缓慢析出,镀层更

??

3

?

4

?

2+

致密

14

.以

CO

2

H

2

为原料合成

CH

3

OH

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CO

2

(g)?3H

2

(g)?CH

3

OH(g)?H

2

O(g)

ΔH

1

CO

2

(g)?H

2

(g)?CO(g)?H

2

O(g)

ΔH

2

CO

2

的平衡转化率

(

X?CO

2

)

CH

3

OH

的选择性

(

S?CH

3

OH

)

随温度、压强变化如下:

已知:

S-CH

3

OH=

n

?

转化为CH

3

OH的CO

2

?

n

?

转化的CO

2

?

?100%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p

1

>p

2

B

400℃

左右,体系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C

.由图可知,

ΔH

1

<0

ΔH

2

>0

D

.初始

n

?

CO

2

?

=1mol

n

?

H

2

?

=3mol

,平衡后

X?CO

2

?30%

S?CH

3

OH?80%

,若

只发生

,则

H

2

的平衡转化率为

24%

二、结构与性质

15

Cu

(II)

可形成多种配合物,呈现出多样化的性质和用途。

(1)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氨水,得到

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析出

?

?

Cu

?

NH

3

?

4

?

?

SO

4

?H

2

O

晶体。

试卷第6页,共12页

更多推荐

反应,下列,溶液,实验,加入,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