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发(作者:别克汽车小型suv价格及图片)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重卡行业简介 ............................. 4
1.1中国重卡的界定 ....................................................... 4
1.2 中国重卡行业销量回顾 ................................................. 5
1.3中国重卡行业技术水平分析 ............................................. 6
1.3.1 中国重型汽车主要技术引进情况 ................................... 6
1.3.2中国重卡畅销车型的技术现状 ..................................... 7
1.3.3 中国重卡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 10
第二章 中国重卡行业的相关因素 ...................... 11
2.1高速公路里程数的影响分析 ............................................ 11
2.1.1美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与重卡销量的关联性 ........................ 11
2.1.2 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与重卡销量关联性分析 .......................... 11
2.2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 .......................................... 13
2.3中国“五年计划”相关性分析 .......................................... 15
2.4 中国重卡的更换需求 .................................................. 16
2.5中国计重收费政策 .................................................... 16
2.6 中国国Ⅲ排放标准政策 ................................................ 18
第三章 中国重卡行业运行状况 ........................ 19
3.1 中国重卡行业市场规模 ................................................ 19
3.1.1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卡销量分析 ................................. 19
3.1.2 2007年中国重卡销量分析 ....................................... 20
3.1.3中国重卡月度销量分析 .......................................... 21
3.2 中国重卡行业成本 .................................................... 22
3.3 中国重卡行业产品价格 ................................................ 24
3.4 中国重卡行业重点子行业——半挂牵引车 ................................ 25
3.4.1 中国半挂牵引车销量分析 ........................................ 25
3.4.2 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结构分析 .................................... 26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3.4.3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集中度 ...................................... 27
3.4.4 中国半挂牵引车行业趋势分析 .................................... 28
第四章 中国重卡行业竞争状况 ........................ 30
4.1 中国重卡行业主要企业 ................................................ 30
4.2 2007年中国重卡行业集中度分析 ....................................... 31
4.3 中国重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32
4.3.1 中国重卡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32
4.3.2 中国重卡行业主要企业历史销量对比 .............................. 33
第五章 中国重卡行业趋势分析 ........................ 35
5.1 中国重卡行业前景分析 ................................................ 35
5.1.1 2008年下半年、2009年中国重卡行业市场分析 ..................... 35
5.1.2 中国重卡行业出口前景分析 ...................................... 35
5.1.3 中国重卡行业风险分析 .......................................... 36
5.2 中国重卡行业结构趋势 ................................................ 37
5.2.1 重型化 ........................................................ 37
5.2.2 半挂牵引车 .................................................... 39
5.3 中国重卡行业其他趋势 ................................................ 40
5.3.1 多轴化 ........................................................ 40
5.3.2 安全、环保、节能 .............................................. 40
5.3.3 整车功率逐渐提升 .............................................. 41
第六章 中国重卡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 42
6.1 中国重汽 ............................................................ 42
6.1.1 中国重汽公司简介 .............................................. 42
6.1.2 中国重汽重卡产品分析 .......................................... 43
6.2 一汽集团 ............................................................ 44
6.2.1 一汽集团简介 .................................................. 44
6.2.2 一汽集团重卡产品分析 .......................................... 44
6.3 东风汽车 ............................................................ 46
6.3.1 东风汽车简介 .................................................. 46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6.3.2 东风重要重卡车型介绍 .......................................... 47
6.4 陕汽集团 ............................................................ 48
6.4.1 陕汽集团简介 .................................................. 48
6.4.2 陕汽集团产品介绍 .............................................. 49
6.5 北汽福田 ............................................................ 50
6.5.1 北汽福田简介 .................................................. 50
6.5.2 北汽福田产品介绍 .............................................. 51
6.6 上海依维柯红岩 ...................................................... 51
6.6.1 上海依维柯红岩简介 ............................................ 51
6.6.2 上海依维柯红岩优势劣势分析 .................................... 52
6.6.3 上海依维柯红岩重卡产品规划 .................................... 53
6.7 包头北奔 ............................................................ 53
6.8 安徽华菱汽车 ........................................................ 54
6.9 安徽江淮汽车 ........................................................ 55
6.10 湖北三环 ........................................................... 57
第七章 总结 ........................................ 59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 中国重卡行业简介
1.1中国重卡的界定
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类,真正意义上的重卡是载重15吨以上的产品。但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定义,重型汽车是指载重量超过8吨的汽车,因此在重卡产销统计时,通常把8-15吨的卡车销量也计算在内,而载重在8-15吨的只能算作准重卡。相应的,重型卡车又有了标准重卡和准重卡的分类。如下表:
表1-1:中国重卡行业的界定
标准重卡
准重卡
载重
载重>15吨
15吨>载重>8吨
主要生产厂家
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北汽福田、上汽红岩、北方奔驰
一汽集团、东风汽车
按照用途划分,重卡还可分为完整车辆(整车)、非完整车辆(底盘)和半挂牵引车,本报告中所指的销量,除特别注明外,均指底盘+整车+半挂牵引车的数据;具体车辆介绍见下表:
表1-2:重卡子行业介绍
重卡市场
重卡
主要细分市场
重型载重汽车
半挂牵引车
重型载重汽车底盘
用途
用于长途公路运输、土方施工等方面
用于长途公路运输
用于制造工程机械
主要服务行业
煤炭、铁矿石等采掘业
公路运输方面盈利能力较强
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1-1:重卡子行业介绍
图片来源:重卡论坛
1.2 中国重卡行业销量回顾
“十五”计划的实施,给重型卡车行业带来了旺盛的产品需求。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五年高速增长,产品销量从2000年的82,184台迅速提高到2004年的370,795台,到达景气周期的高点。
2005年,受中国宏观调控、油价高涨等因素的影响,重卡行业业绩出现负增长,跌入景气周期的低谷。全年实现销售23.66万辆,同比负增长36%。
进入2006年,重卡行业开始恢复性增长,全年实现销售30.73万辆,同比增长30%。
2007年,重卡行业延续了2006年的增长态势,行业处于高度景气,共实现销售48.75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58.64%。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卡(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累计销售38.01万辆,同比累计增长48.38%。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1-2:2004-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卡行业年销售量变化
万辆6050403023.66201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上半年-36.2%37.0829.9%30.73销量同比增长80%58.6%48.7548.4%38.0140%20%0%-20%-40%-60%60%
1.3中国重卡行业技术水平分析
1.3.1 中国重型汽车主要技术引进情况
1983年,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前身)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整车制造技术(含发动机、变速器、车桥)。此次技术引进不仅让中国重卡行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中国重卡配套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中国重汽、重庆重汽和陕汽在斯太尔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许多新的专用车车型。2000年前后,一汽和东风开始准备进军重卡市场,北汽福田也开始筹备,引进日本三菱技术的华菱重卡也准备推向市场。中国重卡产品开始陆续推出。2008年中国重卡市场不仅有斯太尔系列的产品,解放奥威和J6、东风天龙、福田欧曼、柳汽霸龙、华菱重卡、江淮格尔发也都活跃在中国重卡市场上。
随着中国重卡产品的日益丰富,斯太尔系企业明显感觉旧有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开始引进、吸收国外重卡新技术。如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卡车公司合作,引进了生产线和技术,开发出HOWO重卡;陕汽引进德国曼F2000重卡技术,开发出德龙系列;重庆红岩与依维柯、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并引进意大利依维柯技术。对国外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让中国重卡有了质的改变。
表1-3:中国重卡行业技术引进情况
企业名称
中国重汽等
华菱重卡
中国重汽
陕汽
重庆红岩
引进的技术
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整车制造技术(含发动机、变速器、车桥)
引进日本三菱技术
与沃尔沃卡车公司合作,引进了生产线和技术,开发出HOWO重卡
引进德国曼F2000重卡技术,开发出德龙系列
与依维柯、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并引进意大利依维柯技术
一汽集团 德国奔驰技术(谈判中)
1.3.2中国重卡畅销车型的技术现状
1.天龙系列
天龙重卡是东风公司吸收全球技术研发的产品。该车所采用的D310驾驶室,有标准、加长和高顶三大类型。
表1-4:东风天龙4181A牵引车主要技术参数
车型
外形尺寸( mm、长*宽*高)
轴距 ( mm )
准牵引总质量(kg)
发动机
变速箱
前桥/后桥
燃油消耗率(/h)
DFL4181A
(6020/6370)*2500*3700
3400/3750
35555/35355
康明斯L340(排量:8900ml)
DC9J150T (机械式全同步器)
端拳式工字梁-7t / 460型(冲焊桥壳)
196
2.奥威系列
一汽解放的奥威驾驶室为意大利设计的全浮悬置、全钢一体式。该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动机的变化,发动机升级为8升机和9升机。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1-5: 解放奥威牵引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轴荷前轴/中后桥
外形尺寸(长*宽* 高 mm)
轴距 (mm)
最高车速(km/h)
限定条件下的燃油消耗量
(L/100km)
4200/2900
5973*2490*2890/3270
3300+1350
100
39
来源:汽车网
3 豪泺系列
中国重汽的豪泺7增加了4X2牵引车,发动机有290马力、336马力和371马力等机型。豪泺8增加了4X2、6X4牵引车,发动机功率为380马力。此外,豪泺8采用欧Ⅲ发动机。
表1-6:豪泺8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
驱动型式
6X4
8X4
8X4
8X4
轴距(米)
3.6+1.35
1.8+3+1.35
总质量/载质量
25T / 13T
31T /1 6T
发动机
325马力
325马力
325马力
325马力
备注
自卸车
带卧铺自卸车
带卧铺自卸车
带卧铺自卸车
燃油车底盘
1.8+3.5+1.35 31T / 16T
1.8+4.6+1.4 31T
来源:汽车网
4 德龙FC系列
陕西重汽的德龙FC系列重卡,配备康明斯ISM系列11L全电控柴油发动机,满足欧III排放标准,变速箱采用了12JS,扭矩输出大;驱动桥采用汉德13吨级加强型德龙专用桥。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1-7:陕西重汽2006年主打重卡的基本配置
总成名称 型号及参数
① ISM系列11升电控发动机, 305-440马力;
发动机
② MAN-D28系列;
③ 德龙发动机, 280-440kW;
变速箱
② 法士特F9、F10;
后桥
② 德龙加强型:军用斯太尔13吨双级减速驱动桥;
① 德龙系列:加强型驱动桥总成,单级减速驱动桥;
① 德国进口16档;
来源:汽车网
5 斯太尔霸王系列
红岩斯太尔霸王牵引车配装潍柴WD615系列发动机,采用伊顿富勒变速器,红岩铸钢桥单桥最大承载近40吨,并增加了ABS、GPS、电涡流缓速器等接口。
表1-8:红岩霸王牵引车(6×4)的主要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 (长*宽*高mm)
轴距(mm)
准拖挂车总质量(kg)
最高车速(km/h)
限定条件燃油耗(L/100km)
6686*2500*3650
2925+1350
27900, 25520
90
32~44
来源:汽车网
6 欧曼ETX
福田推出的欧曼ETX采用全钢结构一次性冲压成型的高顶宽体车身,其中牵引车、载货车等车身采用四点全浮式减震装置。车身的迎风面积为6.98平米(一般重卡为7.48平米),风阻系数较低,可节油12%-18%。
表1-9:欧曼ETX神舟(4X2)部分车型主要技术参数
汽车型号
BJ4141SJFJA-1
BJ4171SKFJA-9
BJ4171SKFHA
BJ4171SKFHA-1
驾驶室
2490单排带卧铺(高顶)
2490单排带卧铺(舒适版高顶)
2490单排带卧铺
2490单排带卧铺(高顶)
轴距(mm)
3400
3500
3500
3500
发动机
6C250
6C320
YC6G285-21
YC6G285-21
来源:汽车网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1.3.3 中国重卡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幅度很大。但是同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差距仍是明显的。国外的重型载货汽车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靠性和耐久性更高。国外先进企业的中重型载货汽车的保修期大多在60万公里左右,而中国保修期仅为10万~15万公里。国外只要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就基本不会出现故障,而中国的初期故障率则一直较高。
二.电子控制技术得到充分应用。国外为提高整车性能,特别是安全性和舒适性,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如ABS、ASR、电子稳定程序(ESP)、电控空气悬架、驾驶室电动前翻机构、电子控制制动器、电子控制变速箱、Telligent智能管理系统、巡航控制系统等等。中国载货汽车在电子技术应用方面基本空白。
三.个性化和人性化体现更充分。国外重型载货汽车充分贯彻个性化的理念,变型产品多,如沃尔沃公司FM系列就拥有3500种变型车;可选装置也较多。中国变型产品和可选装置相对较少。国外充分运用人体工程学理论指导产品开发,如戴-克的Actros车,驾驶室空间更大、内饰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长途旅行者感觉很舒适。中国虽然也在逐渐应用这一理论进行产品设计,但与国外差距较大。
四.结构性能更优。国外中重型载货汽车载重量明显增加,斯堪尼亚超重型牵引车总重54吨,联接总重250吨。曼和沃尔沃的参展车都有采用16挡的多挡变速箱。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第二章 中国重卡行业的相关因素
2.1高速公路里程数的影响分析
2.1.1美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与重卡销量的关联性
美国历史经验总结:高速公路网络建设高峰期,重卡销量不会停止增长。
图2-1:美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与重卡销量的关联性
来源:《中国重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006年9月,东风汽车,华钢,国金证券研究所
1956-1980年期间是美国高速公路网络建设的高峰期,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重型货车运输的优势显现,1980年以前也是美国卡车重型化的时期,其重卡销量处于高速增长之中,1963年至1979年之间其重卡年均复增速为7.7%。1980年以后,美国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完善,重卡行业增速也出现起伏,1979年至1999年之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3%。
2.1.2 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与重卡销量关联性分析
中国的重卡销量与高速公路里程之间同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显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示,高速公路里程每增加1公里将会产生7辆重卡的年需求量。
图2-2: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与重卡销量走势比较
来源:汽协、交通部、国金证券交易所
表2-1:中国重卡销量与高速公路里程回归分析
来源:汽协、交通部、国金证券交易所
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5.36 万公里。2004年,国务院通过“中国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到202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如果加上各省市区编制的高速公路网络规划,最终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将达到15万公里;根据中国交通部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将新建高速公路2.4万公里,“十一五”末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5万公里,以此计算,中国重卡年需求级数为50万辆左右(不考虑出口)。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2.2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
将重卡销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GDP等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
图2-3:中国重卡销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关性
来源:汽协,统计局,交通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2-4:中国重卡销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量相关性
来源:汽协,统计局,交通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2-5:中国重卡销量与GDP(现价)相关性
来源:汽协,统计局,交通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2-6:中国重卡销量与公路货物周转量相关性
来源:汽协,统计局,交通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表2-2:中国重卡销量与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数据的统计相关性结果(过去16年数据)
Multiple
R
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量
GDP(现价)
公路货物周转量
87.2%
76.1%
74.3%
Y=-61282+1.91X(GDP)
Y=-225037+58.66%X(公路货物周转量)
85.5%
85.0%
R
Square
73.1%
72.3%
Adjusted R
Square
71.2%
70.3%
Y=-11148+3.49X(固定资产投资)
Y=15401+16.14X(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量)
线形关系(Y=重卡销量)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作为国家基础建设和公路物流运输的主要生产资料,重型卡车的年需求量与中国GDP、固定资产投资额等宏观经济指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2.3中国“五年计划”相关性分析
每个“五年计划”周期内,重卡的销量都会随上述经济指标一起进入新的平台,被称为重卡的“需求级数”,07 年重卡销量的走势与2002 年(也就是“十五”规划的第二年)非常的相似。
图2-7: 2002年与2007年中国重卡销量走势对比
来源:汽协、国金证券研究所
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二、三年,都是中国各类大型基建项目开工的高峰年,因此重型卡车的需求级数往往会在第二年开始进入新的平台。十五期间,中国重卡总销量是127万辆,较“九五”期间增长460%,年需求级数达到30万辆的水平,预计“十一五”期间,重卡的年需求级数将达到50-60万辆的水平。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2.4 中国重卡的更换需求
当重卡行使超过100万公里后,就需要开始大修,而长途运输对卡车性能要求又相对较高,因此当重卡行使100万公里后,车主就会开始考虑换车。假设平均一辆重卡年行使里程在20-25万公里,那么在使用4-5年后,重卡进入换车周期。
从卡车需求来看,卡车消费主要是集中在换车需求上,每年的卡车需求中有超过60%的需求是由换车需求引起的。由于中国卡车保有量的基数非常高,因此未来每年都会有超过85万辆卡车需要进行更换,而这种更换需求具有相对的刚性。
2004年起载重15吨以上的重卡才开始成规模的进入中国市场,而且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之前中国载重15吨以上的重卡消费仍是以首次消费为主。由于2003、2004年销售的重卡将在2008年集中进入报废期,假设2004年销售的标准重卡有25%在2008年进行报废,那么就会产生3万辆的更换需求,仅这些需求就占到2007年标准重卡销量的10.2%。
2008、2009年更新需求的出现无疑会对载重在15吨以上重卡销售保持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假设重卡在购买四年后有25%需要进行更新,可以预测2008-2011年每年的更换需求(不作复合统计,即08年更新需求只计算04年的重卡,不包括其他年份,依此论推):
表2-3:中国2008-2011年重卡更换需求预测
时间
2004
2005
2006
2007
年销售量(万辆)
37.08
23.66
30.73
48.75
时间
2008
2009
2010
2011
预期更换需求(万辆)
9.27
5.92
7.68
12.19
2.5中国计重收费政策
计重收费政策主要是为了治理超载。具体收费方法是:以收费站实际测量确定的车货总重和行驶的里程为依据: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2-4:中国计重收费的具体方法
车货总质量
总质量≤20吨
20吨≤总质量≤40吨
总质量≥40吨
收费标准
按基本费率计算收取车辆通行费;
20吨及以下部分,其费率按基本费率计收;
20吨以上部分,按基本费率线性递减到基本费率的50%计收;
20吨及以下的部分,其费率按基本费率计收;
20吨至40吨部分,按基本费率线性递减到基本费率的50%计收;
超过40吨的部分,按基本费率的50%计收;
附: 车货总重超过公路承载能力认定标准30%以上的部分,按基本费率的3倍线性递增至5倍计重收取车辆通行费;
公路计重收费实施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有12个省市全面实行计重收费政策,9个省市部分实施计重收费政策。2008年预计还有5-6个省市将推行计重收费。
表2-5:中国2003年-2007年实施计重费的省市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河南、江苏、青海
山东、安徽
云南、宁夏、湖南
湖北、江西、陕西、天津、河北、福建
四川、甘肃、重庆、广西、广东
相对于小载量卡车,重卡在油耗上平均每吨载重耗油有很大幅度降低,可节约50%左右。计重收费实施之后,卡车超载将受到重罚,而不超载又难以承受高油价,因此计重收费的实施促使卡车消费向重型化发展。油价的攀升使这种趋势更加强烈。
中国在2003年开始实施计重收费,从2006年开始计重收费在中国开始全面推广。当计重收费在中国大范围实施后,重卡在2006、2007年的销量增长分别达到29.5%和58.6%。正是由于计重收费大大加重了车主的超载成本,它的推广使得重卡销售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向着重型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2.6 中国国Ⅲ排放标准政策
根据中国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的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中国重卡新车型将正式执行国Ⅲ标准,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重卡将不能上市销售。国Ⅲ标准的执行将给重卡行业带来以下方面的问题:
? 发动机技术水平。国Ⅲ的实质是使发动机从机械式向电子式转变,其中最核心的是升级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而这一技术仅限于国际通用的电控高压共轨。
? 成本增加。实施国Ⅲ将会使重卡价格普遍上涨,预计重卡产品将整体上调10%~15%。因此,尽快研发新型发动机,尽量降低制造技术成本,将成为各大重企急需解决的问题。
? 柴油油品适应性。在油品适应性上中国短期内还无法匹配。假如国Ⅲ车长期使用国Ⅱ燃油,很有可能损坏车辆性能,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
? 售后服务水平。国Ⅲ车使用的是国外技术电子式发动机,一旦发生比较复杂的故障,维修很麻烦。
为了应对国Ⅲ标准的执行,07年以来,中国各大重卡企业争积极引进先进发动机,推出新品。
表2-6:中国各企业应对国Ⅲ标准的措施
企业
一汽、东风、中国重汽
陕汽
应对措施
推出了国Ⅲ“金王子”系列重卡发动机
以潍柴动力蓝擎WP10N和WP12N国Ⅲ发动机为主,成功开发多种车型,已解决了燃油喷射技术、专业服务配套及油品适应性三大瓶颈问题
北汽福田
重庆重汽
确定与康明斯成立合资发动机工厂
与上汽、依维柯合资后,发动机生产在合资范围之内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第三章 中国重卡行业运行状况
3.1 中国重卡行业市场规模
3.1.1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卡销量分析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卡(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累计产量为37.16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9.79%;累计销售38.01万辆,同比累计增长48.38%。
其中,总质量>32吨的重卡整车累计销售820辆,同比下降30.21%;19吨<总质量≤26吨区间的重卡整车累计销售3.27万辆,同比增长45.41%;14吨<总质量≤19吨区间的准重卡整车累计销售1.06万辆,同比增长141.58%。
表3-1: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卡整车市场(不含半挂牵引车)销量情况
总质量≥32吨
19吨<总质量≤26吨
14吨<总质量≤19吨
销量(辆)
820
32700
10600
同比增长
-30.21%
45.41%
141.58%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08年5月份中国重卡(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单月产量为64833辆,同比增长32.35%。销售71762辆,同比增长43.37%,重卡产销持续快速增长;与4月份相比,重卡产量环比下降18.76%,销量环比下降22.45%。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3-2:2008年5月中国重卡市场销量情况
总质量≥32吨
19吨<总质量≤26吨
14吨<总质量≤19吨
重卡非完整车辆
半挂牵引车
销量(辆)
65
6429
1941
32749
25213
同比
-74.31%
42.83%
198.62%
37.21%
43.17%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3.1.2 2007年中国重卡销量分析
2007年整车销量9.31万辆,同比增长69%,底盘销量21.66万辆,同比增长35.76%,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半挂牵引车,销量达到了17.78万辆,同比增长91.86%,合计增长65.54%。
图3-1:2007年中国各类型重卡销售量累计同比
万辆6050403035.7%20100整车底盘半挂牵引车合计69.0%91.8%2006年2007年58.6%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3-2:2007年中国重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整车19.1%半挂牵引车36.5%底盘44.4%
3.1.3中国重卡月度销量分析
2008年5 月份重卡增速已出现回落,3月至5 月份,重卡行业销量分别达到89,558 辆、81,868 辆和71,762 辆,不仅增速达到67%、52%和43%的高峰,而且销量也达到历史高点。重卡在3-5 月份实现高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III 执行导致的提前消费,另一方面在于雪灾以后的重建投资需求旺盛。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3-3:2006年01月-2008年05月中国重卡历史销量及销量增速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
图3-4:2003年01月-2008年05月重卡月度销量(单位:万辆)
3.2 中国重卡行业成本
? 从2007年下半年中国钢价出现了持续上涨,据统计,截至2008年5月钢价综指和热卷指数分别同比增长了48%和33%,较2008年1月初分别增长了27%和21%,钢材的持续上涨对重卡生产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3-5:上海市场热轧板2006年04月-2008年04月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物资采购网
图3-6:上海市场冷轧板2006年04月-2008年04月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物资采购网
图3-7:上海市场热镀锌卷2006年04月-2008年04月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物资采购网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 此外橡胶涨价也对生产带来压力,以前重卡轮胎每条售价为900元,2008年6月已经涨到了1300元,以1辆重卡使用11条轮胎计算,则轮胎涨价将使每辆重卡的生产成本增加4400元,增加生产成本约2.3%。
图3-8:中国橡胶2004年01月-2008年05月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
? 此外,国Ⅲ标准的推行将提高重卡行业10%-15%的成本。
3.3 中国重卡行业产品价格
为了应对成本上涨,2007年下半年开始,重卡企业集体涨价。在本轮的重卡涨价潮中,陕汽重卡价格上调了3500~6000元左右;北汽福田欧曼分两次涨了7000元;江淮格尔法重卡整体价格上调幅度大约在6000元左右;一汽解放J6重卡涨了6000元、奥威上调了5000元、悍威8×4上涨了5000元;重汽6×4和8×4的重卡价格也都上调了3700元。具体情况见下表: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3-3: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部分重卡价格调整情况
企业名称
陕汽
北汽福田
江淮格尔法
一汽解放
重汽
价格调整
重卡上调3500~6000元
欧曼分两次上涨7000元
整体上调幅度大约在6000元左右
J6重卡涨6000元、奥威上调5000元、悍威8×4上涨5000元
6×4和8×4重卡上调了3700元
行业平均涨价幅度约为2.7%,重卡提价能适度减缓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但很难完全抵消,预计2008年重卡企业毛利率很有可能出现下滑。由于整车厂净利润率在4%左右,因此毛利率的波动可能会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3.4 中国重卡行业重点子行业——半挂牵引车
3.4.1 中国半挂牵引车销量分析
? 2006年下半年,半挂牵引车结束了上年低迷的走势,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截至2006年底,半挂牵引车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64.18%,销量增幅高于商用车行业49.95个百分点,高于汽车全行业39.05个百分点。
? 2007年,半挂牵引车延续了2006年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累计销售17.78万辆,同比增长91.86%,增幅高于商用车行业69.61个百分点。
? 2008年上半年,半挂牵引车市场需求维持快速增长,共销售13.84万辆,同比增长47.58%。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3-9:2006-2008上半年中国半挂牵引车销量
万辆1614121上2006下2007上2007下2008上0%-10.9%-20%4.215.0620.2%9.48.38销量同比增长100%85.8%13.8480%65.2%60%40%20%
3.4.2 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结构分析
? 2007年半挂牵引车销售17.78万辆,其中:准拖挂车总质量≤25吨系列销售0.20万辆,同比增长46.53%;25吨<准拖挂车总质量≤40吨系列销售14.60万辆,同比增长95.65%;准拖挂车总质量>40吨系列销售2.98万辆,同比增长78.62%。
图3-10:2007年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结构
总质量>40吨17%总质量≤25吨1.1%25吨<总质量≤40吨82%
? 2008年上半年半挂牵引车销售13.84万辆,其中:25吨<准拖挂车总质量≤40吨系列在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幅也高居各半挂车品种首位,销售12.08万辆,同比增长56.50%,占半挂牵引车销售总量的87%;40吨>准拖挂车总质量系列增幅居次,共销售1.74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万辆,同比增长12.77%;准拖挂车总质量≤25吨系列市场需求呈明显萎缩,仅销售186辆,同比下降83.95%。
图3-11:2008上半年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结构
总质量>40吨13%总质量≤25吨0.1%25吨<总质量≤40吨87%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预测,半挂牵引车的市场结构中,总质量≤25吨系列市场已经基本不存在,25吨<准拖挂车总质量≤40吨系列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加强。
3.4.3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集中度
在半挂牵引车生产企业中,累计销量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占销售总量的90%以上,这五家企业分别是:一汽、重汽、陕汽、东风和福田。
2006年,一汽、重汽、陕汽、东风和福田分别销售2.46万辆、2万辆、1.54万辆、1.29万辆和1.13万辆,2006年,上述5家企业共销售8.42万辆,占半挂牵引车销售总量的90.83%。2007年,一汽、重汽、陕汽、东风和福田分别销售4.80万辆、3.31万辆、3.13万辆、2.63万辆和2.87万辆,截至2007年底,上述5家企业共销售16.74万辆,占半挂牵引车销售总量的94%。2008上半年,一汽、北汽福田、东风、陕汽和重汽五家企业共销售12.91万辆,占半挂牵引车销售总量的93%。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3-12:2006-2008上半年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集中度
100%90%80%70%60%50%40%30%20%10%0%2上9.2%12.2%13.9%16.6%21.6%26.5%6.0%16.1%14.8%17.6%18.6%27.0%7.0%16.0%其它17.0%16.0%15.0%29.0%福田东风陕汽重汽一汽
3.4.4 中国半挂牵引车行业趋势分析
? 半挂车销量将持续增加 2010年半挂车有望占载货车50%的市场。
中国半挂车市场年需求在17万辆左右,预测最大年需求量可达40万辆以上。半挂车系列产品是专用汽车行业发展可以上规模的产品之一,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商用运输车的主要产品为半挂车系列产品,这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7年,中国半挂车的市场份额占全部载货车的37%左右,与发达国家半挂车市场占有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预计2010年,半挂车占全部载货车市场份额将达到半数以上。
? 未来重型半挂车将成主旋律
“十一五”期间,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加速发展重型半挂车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重、中、轻型车比例构成将趋于合理,重型半挂车、半挂系列半挂车将得到明显发展,同时经济性、动力性、环保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特性将成为今后半挂车发展方向。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由于受公路条件和底盘生产的限制,中国专用汽车一直以中型车为主,重型车生产量的比例至今依然偏低。然而,汽车重型化是方向,重型厢货半挂车应该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如半挂牵引车比普通货车运输效率要高出几成,油耗也相对低不少,这两种车型如果处在同一规格,牵引车的自重要比普通货车轻1吨-3吨,因此在拉货时,它就可以多拉1吨-3吨,计重收费措施的实施无疑直接刺激了半挂牵引车市场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据有关部门对“十一五”末期的市场预测,到2010年重型货车需求量将达到65万辆以上,重型厢货半挂车市场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中国即将出台的大型车辆运输收费政策,必将拉动中国厢式半挂车需求出现较大增长。同时随着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厢式半挂车将成为行业必然的采购需求。由于市场对重型厢货半挂车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高新技术开始在重型厢式半挂车上得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形势下用户对重型厢货半挂车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第四章 中国重卡行业竞争状况
4.1 中国重卡行业主要企业
中国重卡行业主要企业的产销量分析如下:
表4-1:中国重卡生产企业2008年1-6月累计销售排名
排名
1
2
3
4
5
企业名称
一汽
东风
中国重汽
陕汽
北汽福田
销量(万辆)
8.67
7.94
6.96
4.34
3.71
6 上海依维柯红岩 1.75
数据来源:汽车市场 制表:盖世汽车网
表4-2:2007年中国重型货车前十家企业产销对比
企业名称
中国重汽
北方奔驰
安徽江淮
东风汽车
湖北三环
福建新龙马
中国一汽
陕西汽车
精功镇江
北汽福田
生产
25133
10519
8383
6342
5224
4727
4517
3204
2733
1884
销量
26151
10093
9061
6007
5074
4727
4501
3338
2646
1806
产销比
1.040505
0.959502
1.080878
0.947178
0.971286
1
0.996458
1.041823
0.968167
0.958599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4-1:中国重卡行业主要企业重型货车2006、2007销量对比
单位:辆30006年销量07年销量26830650中国重汽北方奔驰东风汽车中国一汽陕西汽车安徽江淮湖北三环精功镇江北汽福田
4.2 2007年中国重卡行业集中度分析
数据显示,2007年重卡累计销售48.75万辆。
从行业销售数据看,中国重汽以9.98万辆的销量排名首位;一汽以累计销售9.62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第三至第七名为东风(8.87万辆)、陕汽(6.01万辆)、福田(5.66万辆)、上汽依维柯红岩(2.40万辆)、北方奔驰(1.51万辆)。此外,排在第八至第十名的华菱(1.12万辆)、江淮(1.02万辆)和湖北三环(0.59万辆),其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07.02%、235.56%和94.56%。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4-2:2007年中国重卡行业集中度分析
北方奔驰3.1%上汽依维柯红岩4.9%其他公司9.6%中国重汽20.5%福田11.6%一汽19.7%陕汽12.3%东风18.2%
中国重卡行业前三家企业占有约60%的市场份额,前五家企业占有约82%的份额。其中前三家企业实力相当,各占20%左右。
由于陕汽、北汽福田、北方奔驰、安徽华菱等公司近年来增长率都居高不下,市场分额不断上升,对中国重汽、一汽、东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未来重卡行业的竞争有加剧的趋势。
4.3 中国重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4.3.1 中国重卡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中国重卡行业随着多年的自我发展、技术引进与对外合作,已经发展壮大,以解放、东风、斯太尔三大技术体系为代表,形成了年产销量近38万辆的世界最大的产业群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截止2008年上半年的竞争格局为:
(一)第一梯队:一汽、东风、重汽。市场份额各在20%左右,拥有较大的规模、成本、网络、服务优势。
(二)第二梯队:陕汽、北方奔驰、北汽福田、上汽依维柯红岩。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争实力,增长速度也很可观。
(三)第三梯队:华菱、包头北奔、江淮格尔发等,所占市场份额很小,但销量正在迅速增加。其中华菱重卡凭借其三菱的技术背景,星马改装车行业的第一品牌,正在快速进入市场。
4.3.2 中国重卡行业主要企业历史销量对比
图4-3:2006年01月-2008年05月中国主要重卡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
图4-4:2003年-2007年前8月中国重卡行业前6名市场集中度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数据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4-5:2003年-2008上半年中国重卡行业 5大企业销量变化
2008年上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024681012北汽福田陕汽东风一汽重汽万辆14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产销快讯
2003-2007年间,东风汽车与一汽集团的主导地位正在下降,中国重汽异军市场分额由8%增加到21%,已经与东风、一汽相差无几,甚至有超过的势头。陕汽、北汽福田市场份额也有所上升,重庆红岩在2007年与上海依维柯重组之后竞争力也将会有很大提高。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第五章 中国重卡行业趋势分析
5.1 中国重卡行业前景分析
5.1.1 2008年下半年、2009年中国重卡行业市场分析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卡(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累计产量为37.16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9.79%;累计销售38.01万辆,同比累计增长48.38%。
08年下半年重卡产品销量继续增长值得期待,但增速将明显放缓,下半年来自海外市场的销量增长有助于重卡整体市场销量平稳增长;预计受国III排放和行业淡季因素影响,08年第3季度销量同比极有可能出现下滑,但在第4季度将恢复增长。
预计08年第3季度销量同比下滑15%左右,第4季度同比增长超过20%,2008年全年有望实现超过25%的增长。
09年重卡产品的细分市场景气程度将出现分化,半挂牵引车、矿产品采掘和矿产品中短途运输用自卸车仍将保持较高销量增速,此外,海外市场销量仍将高速增长。
受上述三个方面因素的驱动,09年重卡产品市场仍将持续增长,但是增速显著放缓。在半挂牵引车、矿产品采掘和矿产品中短途运输用自卸车产品市场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将获得高于重卡行业整体水平的销量增速。此外,2009年出口将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动力。
5.1.2 中国重卡行业出口前景分析
重卡行业的出口规模一直呈较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5-1:2002-2007年前7月中国重卡出口规模变化(单位:辆)
数据来源:汽协 注:此图只包含2007年前七月的数据
2009年出口将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动力。从出口地区来看,远东、中东、东南亚、南美和非洲是中国重卡出口的主要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由于石油收入的增加,当地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同时由于中国重卡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比俄罗斯领先3-4年,因此在这个地区的拓展前景非常好。
2007年出口约占到标准重卡销量的10%。由于未来几年中国重卡出口增速有望维持在30%左右,因此预计2008年出口占比将达到15%,2009年这个数据有可能达到20%左右。
5.1.3 中国重卡行业风险分析
行业风险主要来自于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已知的明显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货币政策从紧。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防止2008年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这对商用车市场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
2005年的经验告诉人们,中国货币从紧的调控政策,势必对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卡车市场造成极为不利的重大影响。200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资源紧张,信贷过度扩张。2005年上半年,中国对过热行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新增项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目投资减少,重卡市场随之陷入低迷,而且出现了8年中的首次负增长,而且下降幅度高达近40%。
? 第二是信贷利率提高。由于2008年消费信贷政策将发生较大变化,利率提高必然会抑制部分需求,这对卡车市场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据统计,现有约40%-50%的卡车买家都是通过贷款方式购车的,在唐山以及陕西、内蒙古的交界地区,绝大多数车主均采用这一方式购车。
? 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重卡产品的实际需求下降;更加严厉的流动性控制措施出台,影响重卡行业的有效需求;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重卡产品销售毛利率的下滑程度高于预期。
5.2 中国重卡行业结构趋势
重卡替代中重型卡车、半挂牵引车替代普通载货车是行业调整的两大结构趋势。
5.2.1 重型化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增长和计重收费的实施,重型卡车在运输效益方面的优势促使行业产品结构向重型化方向发展。
中国于2003年开始治理超载,此前重卡销量比重最大的是总质量在14-19吨的“准重卡”,截至到2007年底,准重卡销量比重由04年的40%下降至17.3%,取而代之的是19吨以上产品,对应载重吨位变化是由8吨以下向12吨以上发展。
重卡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以40载重吨重卡为例,其油耗要比4辆10吨重卡节约50%,运营成本只有4辆卡车的25%,平均车速在100公里/小时,一旦燃油税实施,15吨以上重卡的经济效益优势会更加明显,行业重型化的趋势将一直持续。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5-2:中国历年中、重型卡车销量(单位:辆)
来源:汽协,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统计口径为总质量6吨以上的所有载货汽车,包括底盘、整车和半挂车
图5-3:2004-2007年中国各种总质量的重卡市场
100%90%80%70%60%50%40%30%20%1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8%19%8%23%2%18%2%34%总质量>32吨32%42%56%47%26吨<总质量≤32吨19吨<总质量≤26吨14吨<总质量≤19吨40%27%23%17%
总质量≤19吨的重卡所占销量的比重不断下降,由2004年的40%下降到2007年的17%;而19<总质量≤32吨的重卡所占的销量比重则不断上升,其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5.2.2 半挂牵引车
以半挂牵引车为主的集装箱式专业化运输方式是中国未来公路重型货运的发展方向,而计重收费是加速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图5-4:2006-2008上半年中国半挂牵引车销量
万辆1614121上2006下2007上2007下2008上0%-10.9%-20%4.215.0620.2%9.48.38销量同比增长100%85.8%13.8480%65.2%60%40%20%
图5-5:2006-2008上半年中国重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00%90%80%70%60%50%40%30%20%10%0%2上17.1%19.1%11.9%49.5%44.4%50.9%33.4%36.5%37.2%半挂牵引车重卡底盘重卡整车
2007年,半挂牵引车销量以91.86%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重卡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其占行业销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28%上升至07年的36.5%。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2007年,中国半挂车的市场份额占全部载货车的37%左右,与发达国家半挂车市场占有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预计2010年,半挂车占全部载货车市场份额将超过半数以上。
5.3 中国重卡行业其他趋势
5.3.1 多轴化
为治理超载,中国于2004年开始执行新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GB1589-2044),其最重要的影响是对汽车及挂车单轴最大轴荷进行限制,每侧双轮胎的非驱动轴的轴荷不得超过10吨。
载货车最大承载能力(总质量)≈载货车轴数×单轴轴荷,以6×4普通载货车为例,其车轴数量为3根,满载状态下,该车总质量≈30吨=3×10吨/轴(实际上三轴货车允许最大总质量为26吨,计算公式为估计值)。
因此该标准的实施对超载的源头——载货车进行限制,如果用户希望单车载货量上升,就必须增加车辆的车轴数量,而“牵引车拖头+多轴半挂车的”的运输方式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也和发达国家公路货运集装箱式、多轴化的运输模式相似,是中国鼓励的发展方向。在各企业2006 年的新车型中,6x4、8x4、10x4等多轴产品明显增多。
5.3.2 安全、环保、节能
2007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发展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中国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实行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中国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
实施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改进计征方式,提高税负水平。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汽车行业而言,体现了中国鼓励生产和消费节能、环保型汽车,将对节能、环保型汽车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将逐渐改变企业对汽车产品的研发设计理念,转变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这将极大的改变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同时《方案》的颁布也保证了05年发布的《车用压燃式、气体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V阶段)》(GB17691-2005)的实施。
5.3.3 整车功率逐渐提升
中国重卡发动机功率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升级,已由200多马力上升到300多马力,正在向400马力以上发展。一些企业还计划装用排量和功率更大的机型。
发动机向大排量和大功率方向发展,是为了满足用户提高运输效率和收益的需要。可以预见,在“十一五”期间的重卡市场上,是否具有10升-12升大功率发动机,是决定产品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第六章 中国重卡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6.1 中国重汽
6.1.1 中国重汽公司简介
中国重汽是中国最大的重卡生产商,在重卡领域中国市占率第一。母公司重汽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卡车制造的企业,其前身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成立于1956年。
公司2003年通过借壳小鸭电器实现上市(2003年12月31日,重汽集团以旗下部分重卡资产与小鸭电器完成资产置换)。2006年,公司对集团定向增发收购其持有的桥箱公司51%的股权以及部分HOWO项目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形成了重汽A股主要经营实体与资产。
2007年底,重汽集团将包括63.8%的公司股权、100%的商用车公司、100%的济南动力(发动机+车桥)、技术中心、设计研究院以及财务公司等资产注入重汽香港,完成整体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将重卡产能由10万辆提升至15万辆、发动机产能由10万辆提升至16万辆以及研究开发、中国外市场开拓和归还前期贷款等。
中国重汽A股公司主要资产为100%的卡车公司和51%的桥箱公司,主要产品系列包括HOWO、斯太尔王、斯太尔及黄河等。公司业务较为简单明晰,主要从事整车的生产装配以及车桥、车架等相关部件的生产,收入和毛利的96%以上来自于重卡整车相关业务。
2005年,中国重汽先后投入2亿元,历时近两年时间,在中国率先成功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废气再循环技术研制的国Ⅲ柴油发动机,而且价格还比国外产品要低1万元以上。
截至2008年7月,中国重汽已经申请的专利有800多项,已经批准的专利有近700项。” 通过自主创新,中国重汽已经拥有九大系列2700多种车型,2004年中国重汽整车出口还不到60辆的,2007年出口已达15000辆,占当年中国重卡出口总量的60%。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6-1:中国重汽基本情况
资产总额
地理位置
重卡品牌
150亿元
山东省
HOWO、斯太尔王、斯太尔、黄河王子、黄河少帅、金王子、豪骏、豪泺等
2007年重卡销量(市场份额)
2007年重卡销量排名
9.98万辆(20.47%)
第一
6.1.2 中国重汽重卡产品分析
中国重汽主要生产和经营HOWO、斯太尔王、斯太尔、黄河王子、黄河少帅、金王子、豪骏、豪运等系列牵引车、自卸车、特种车、各种改装车以及汽车发动机、车桥、变速箱、钢圈、传动轴、汽车内饰、座椅等汽车总成零部件。
2007年重汽的重卡销量99819辆,同比增长65%,在中国重卡市场占据20.5%的市场份额。2008年上半年公司重卡销量为6.96万辆。
图6-1:中国重汽2003-2008上半年重卡销量
万辆12111.3%10864.4842.122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上-2.9%4.355.9536.8%32.1%67.7%6.969.98销量同比增长120%100%80%60%40%20%0%-20%
表6-2:2007年中国重汽产品收入结构(单位:万元,%)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 毛利率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整车
配件
合计
1557652
118339
1675991
1362731
102712
1465443
194921
15627
210548
14.3
15.2
14.4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6.2 一汽集团
6.2.1 一汽集团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27家,控股子公司16家,其中包括一汽解放等全资子公司和一汽轿车、一汽夏利等上市公司及一汽-大众汽、一汽丰田等中外合资企业。资产总额1098亿元,员工13.33万人。
2007年实现销售140万辆、销售收入1880亿,列“世界最大500家公司”第385位;“中国机械500强”第1位。公司品牌价值达到424.21亿元。第一汽车累计产销中、重、轻、轿、客、微各类汽车1000余万辆,在巩固和发展中国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建立起全球营销和采购体系。
表6-3:一汽集团基本情况
资产总额
地理位置
员工数量
主要重卡品牌
2007年重卡销量(市场份额)
2007年重卡销量排名
1098亿元
吉林省
13.33万人
一汽解放J5(奥威、悍威、大威、骏威)、J6等
9.62万辆(19.64%)
第二
6.2.2 一汽集团重卡产品分析
公司重卡产品主要是解放系列重型车。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6-4:一汽解放六代产品演进过程
名称 描 述
第一代 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卡车CA10型4吨载货汽车驶下总装线。从CA10系列到CA15系列,“老解放”生产了整整30年,总计生产128.15万辆。
第二代 1986年7月,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第二代解放汽车CA141开始垂直换型生产,将中国汽车工业带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代 1995年5月,第三代J3解放五平柴CA150PL2卡车全面推向市场,开创了一汽商用卡车长、平头两大系列并举的新格局。
第四代 上世纪90年代末一汽推出了解放重型九平柴CA1170P2K1L2和十六平柴CA1260P2K1T1L2卡车系列产品。一汽产品进入了准重型行列,使解放由单一的中卡企业逐渐向重型化发展。
第五代 2004年7月15日,“解放”第5代产品“奥威重卡”推出。在解放奥威投放市场之后,解放J5平台自主产品解放悍威、大威、骏威系列卡车相继投放市场,形成低端、中端、高端三个卡车产品平台。
第六代 2007年7月,高端重卡解放J6隆重下线,投放市场的解放J6具有“六高一低”的优势,即“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和高寿命、高动力性和高承载能力、高舒适性和高平顺性、高安全性、高操纵性、低油耗”。
在自主研发解放J6的过程中,一汽共计取得创新技术300多项,申报中国国家专利197项。
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入1880亿,全集团解放系列中重型车共计销售15.5万辆。其中,重型卡车销售9.6万辆,同比增长47.4%。2008年公司前5个月公司重卡销售100159辆,同比增长32.3%。
图6-2:一汽集团2003-2008上半年重卡销量
万辆141210831.5%642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上-55.3%5.564.46-19.8%9.4712.45销量同比增长115.7%140%120%100%9.628.6756.2%80%60%40%20%0%-20%-40%-60%-80%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6.3 东风汽车
6.3.1 东风汽车简介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已陆续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事业为主)、襄樊(以轻型商用车、乘用车为主)、武汉(以乘用车为主)、广州(以乘用车为主)等主要生产基地。
截至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768.9亿元(RMB),净资产339亿元(RMB),在册员工10.6万人。东风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比例为7:3,其中卡车产品覆盖了微、轻、中、重型货等,并使用东风品牌。
东风与沃尔沃的合作正处于谈判中。如果二者成功合作,将引起重卡行业格局的重大改变。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表6-5:东风汽车基本情况
总资产
地理位置
员工数量
重卡品牌
重卡技术
2007年重卡销量(市场份额)
2007年重卡销量排名
768.9亿元
湖北省
10.6万人
东风天龙、大力神新一代、优迪狮、霸龙、
日产技术
8.87万辆(18.19%)
第三
2007年东风公司重卡销售9.6万辆,同比增长47.4%。2008年上半年东风公司销售重卡8.67万辆,居行业第一位。
图6-3:东风汽车2003-2008上半年重卡销量
万辆12108.358617.4%4-6.4%2-26.3%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上20%0%-20%-40%7.226.7631.2%9.88.877.9460%40%100%77.6%80%销量同比增长
6.3.2 东风重要重卡车型介绍
2006年5月东风商用车公司推出 “东风天龙”和“大力神新一代”重卡产品。
“东风天龙”集东风、雷诺、日产柴技术于一身,是东风、日产合资的一项重要成果,旗下涵盖80个车型300多个品种,产品线从原来的中重卡已经全面扩展到了重卡领域。通过近一年的市场导入,“东风天龙”各项性能指标在与国际知名品牌卡车的对比测试中,都表现出了竞争优势,已被中国不少用户作为进口车理想的替代品。
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研究报告
到2007年八月为止,“东风天龙”累计销量突破13000辆,和东风重卡大力神新一代已出口到伊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越南、俄罗斯、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
东风商用车重卡“东方天龙”等系列的推出加剧了重卡的市场竞争,改变了中国重卡市场格局,进一步稳固了其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龙头地位。
6.4 陕汽集团
6.4.1 陕汽集团简介
陕汽集团占地面积389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2.85亿元,从业人员一万五千余人,具有完整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检测调试、市场营销和零部件生产制造体系。陕汽集团已拥有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等16个参股控股子公司。
近几年陕汽集团经过大规模的建设规划和技术改造,使公司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集群不断扩大。2005年占地2700亩,投资19.8亿元的中国一流并与世界接轨的商用汽车产业园顺利建成投产,该产业园包括投资5000万美元的康明斯发动机合资项目、重卡公司、车桥公司等,拥有德国AFT驾驶室内饰装配宽滑板全自动流水线、德国引进的全套一级整车安全检测线等9条现代化流水生产线。
近几年陕汽集团以每年平均50%的高增长速度成长为中国知名的汽车企业集团。2007年陕汽集团共完成汽车产销量7.5万辆,其中重卡60090辆,同比增长84.58%,产销实现翻番,市场增长率再次蝉联中国第一。200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重卡4.34万辆,位于行业第四位。
更多推荐
重卡,中国,行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