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4万左右买什么车好)

——梁思成

(1901—1972)

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

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

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英雄

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

学方面贡献突出。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那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亡命

日本的第三年,原籍广东省新会县。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

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占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

础和浓厚的兴趣。当时,正是甲午之战和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

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他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大

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梁思成在学习期间,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兴趣广

泛。他爱好美术和音乐,经常为校刊画插图,被聘为美术编辑,他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军乐

队,担任过乐队队长和第一小号手;他还爱好体育,喜欢踢足球。梁思成也很关心政治,五

四运动时,他是清华学校“义勇军”等爱国组织的中坚分子。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

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

国不得不推迟一年。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

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

历史,参观占代文物,把著名占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192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硕士

学位。接着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入研究生院,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感到

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

察建筑。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

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

古代建筑的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

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1938年1月到达昆

明,1939年,又搬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乡下,这时,营造学社的经费来源断绝,有时连

工资也发不出。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

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

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

下,他率领营造学社的少数同仁坚持在抗日战争后方继续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直至抗日

战争的胜利191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

系。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1948年,被选

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

外,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

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

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梁思成还积极参加

了国家的政治领导活动,曾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第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代会常务委员。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病逝于北京。

决心写出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

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

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

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

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只有少数外国学者对它们进行过一些考察,而国内

学者反而无力从事研究,甚至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都要依靠国外编著的书刊,这

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状况。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怀着激昂的爱国热诚,奋

然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

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

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

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

择北京故宫作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

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

录。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

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

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

及修茸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

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

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

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

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

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

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使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

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

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

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

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占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般

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

更多推荐

建筑,研究,中国,进行,参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