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rx580玩游戏是真的垃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汽车质量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汽车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汽车市场调查报告

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到改革开放后形成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更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汽车市场由此诞生。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体系。现今我国,汽车已近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也无可替代,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汽车市场。但是汽车工业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一直都被当成是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在国家的实力成长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汽车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并且带动了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发展、创造出口和外汇储备、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等;另一方面,发展汽车行业可以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

1 17

庞大汽车行业体系,已经在国家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占据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汽车行业发展,而针对我国汽车市场所作的市场调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中国汽车市场情况做了一些调查。

一、现在的汽车销售情况

自1956年7月13日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1994年国家颁布汽车产业政策后,中国的汽车行业无论在产品结构上还是在市场结构上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中国整车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其中轿车制造商、客车制造商一半以上的生产能力闲置。在零部件制造方面,技术含量低的机械件如万向节、汽车轴承等产品供过于求,而一些高技术产品如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箱、安全气囊、abs等则主要从国外进口。环顾我们周围的国家,日本的汽车产业也是从战后开始起步,但发展速度令人惊奇。丰田汽车更是一跃而起,成为全世界年产量最多的汽车品牌,在混合动力车的研发和F1方面也有重大突破。中国汽车产业也是从建国开始发展的,但似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发展中心都集中在国防发展上,民用企业无人问津。直到现在,中国在发动机和传动部件上仍存在技术瓶颈。20xx年7月的新车潮一定程度带动了厂家销量。随后的几个月厂家库存增长较快,新车和老款清库都推动厂家销量淡季不淡。随着国家支持自主品牌的政

2 17

策补贴陆续和即将出

台,预计自主品牌在秋季会有较好的市场走势,前期持续的低迷有改善的机会。但新政策出台前必然有等待现象,因此7月的批发难以达到预期。下半年车市暗淡开局。在过去的7月,乘用车市场走势放缓,完全进入夏天淡季模式,部分车企更遭遇负增长。

今年车市走势相当微妙。上半年乘用车终端销量尽管仍取得了15%的增幅,但其中也包括限购引发的恐慌性抢购、公务车改革带来私人购车增量等非正常因素的提振。与此同时,高库存的卷土重来为市场震荡埋下伏笔。

二、为什么国民不愿买价格低廉的国产汽车呢?

1、国内汽车制造发展起步较晚,在汽车发明后的一个世纪之后才能制造。因此,国产品牌历史晚,没有良好的市场认可,加之中国人爱面子世界有名,开一辆国产品牌车无疑觉得脸上无光。中国民间和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点,大量引进和购买外国的品牌和技术。但只有自主品牌真正能让国人骄傲,才是其发展的目标和意义。

2、国产汽车质量无保证,合资品牌尚可,自主品牌的质量还需打个问号。开过这两种车的人应该都有体会,国产车的车门过轻,油门的感觉也不佳,方向盘更是感觉不到地面情况。曾今对比过英国原产的mg和南京生产的,差别一目了然。除了外形,内饰,引擎和转动系统,其他部分显然

3 17

有差距。脱离了合资商的监督,质量考核任未完善。

3、过度的低质量仿造。中国自主品牌无论是车型还是车标,总与外国车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现在宾利的车标和奇瑞的高端品牌极其相似,吉利的ge与劳斯莱斯幻影如出一辙。为什么中国人造不出好车?为什么中国车厂只忠于仿造。即使外表再像,动力和内饰还是相差万里。这就使得很多人更愿意花高价买质量过硬的车。

三、影响市场的三要素在汽车市场中的影响

传统的影响市场的三要素是:产品、卖场、人。在这里,产品是汽车。卖场是中国市场,人即指购买汽车的民众(包括潜在购买者)。首先,中国的汽车产品相较进口汽车来说质量不过好,这样就丧失了一部分品质效应;其次,中国市场中

汽车品牌多种多样,中国汽车在品质一般的情况下面对了很多的竞争对手,这对它的销售时极其不利的;最后是购买者,汽车不像是一般的小的物品或者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家庭买车几乎用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自然希望车的质量和使用时限是足够满意的,但这一点中国汽车并不优秀。所以,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中国汽车越来越容易被埋没掉。

四、总结

综上可知,其根本原因在于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如果中国汽车能够像进口汽车那般拥有好的发动机质量等,那么

4 17

长时间的努力销售下,必然会创造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而且中国本身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也将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一个好的销售平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汽车质量的提高无疑会带动中国汽车市场创立一个新的辉煌。

篇二:中国汽车市场调查报告 中

姓名:李春城

学号:110602114

班级:工程管理1101班

指导老师:汪岚

时间:20xx.11

中国汽车近年产销信息

5 17

20xx年这是中国汽车产销量第一次突破2000万辆,也是连续第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主要企业的预测意见,结合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中汽协预测20xx年全年汽车需求量约为2385万辆至2429万辆左右;中国汽车全年销量为2374万辆至2418万辆,增长率为8%至10%。而在综合乘用车市场细分车型的具体预测情况的基础上,20xx年乘用车销量约在1955万辆至1991万辆左右,增长率在9%至11%上下。同时中汽协还预计,20xx年进口汽车114万辆,与上年持平,出口汽车有望实现103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20xx—20xx年中国汽车产销统计

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协统计)

(乘用车包括:轿车、mpV、suV;商用车包括: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

对于乘用车而言,根据1-6月数据加总求和计算,20(中国汽车质量调查报告)14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71.37万辆与963.2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2.11%与11.17%。较20xx年的13.95%与13.77%增速相比,均有所下降。

对于商用车而言,根据1-6月数据加总求和计算,20xx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7.61万辆与205.0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0.51%与-0.34%。较20xx年的7.87%与6.44%增速相比,大幅下降。

6 17

20xx年车市观察

1.全年销量接近2200万辆,单月销量突破200万辆。

20xx年全国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13.9%,增长率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高于年初预计。产销再次刷新全球记录,连续五年全球第一。

从全年汽车销量分月完成情况看,月度销量最高点为12月份,销量达到213.42万辆;最低点为2月份,销量为135.46万辆。全年除2月(春节)外,其余11个月份销量均高于上年同期。总体看,今年汽车月度产销情况符合历史规律。

在经历了两年5%以下的低速增长以后,全国汽车销量回到了两位数的增速,并且再创了新高。1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三个月的销量都超过了两百万辆。单月销量相当于2000年中国汽车全年的产销量的总和,反映出十几年来我们汽车行业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回顾20xx年到20xx年这四年,前两年在国家投资和汽车消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汽车市场获得了高速增长,其中包含了相当部分的超前消费,而之后20xx年和20xx年市场就自然放缓,需求降低,加上各种优惠政策退出,市场增速大幅降低,应该说在前后两个阶段相互平衡的作用下,20xx年汽车消费市场回归常态。

2.行业经济效益比较好,集中度继续提高。

20xx年1-11月,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都保

7 17

持平稳增长,包括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等,增速皆超过上年同期。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943.06万辆,比上年增长15.8%;高于全行业增速2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3.乘用车继续稳定增长,suV高速增长。

20xx年乘用车销售1792.89万辆,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销量创历史新高。乘用车增长主要由轿车和suV拉动,其中轿车销售1200.97万辆,同比增长11.8%,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47.2%;suV销售298.88万辆,同比增长49.4%,对乘用车增长贡献度为36.9%。

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新购与换购释放推动了20xx年乘用车高速增长部分城市面临限购,加剧了居民的担心,刺激了提前购买的行为。

由于交叉型乘用车产品升级,部分车型纳入了mpV统计范畴,使得去年的mpV和交叉型乘用车统计数据出现了较大变化,mpV一下增加了很多,其实是交叉型乘用车升级成了mpV。两者综合计算比20xx年增长了6.6%。虽然低于轿车,但是增长仍然比较强劲。

4.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20xx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2.20万辆,比上年增长11.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3%,占有率比上年下降

8 17

1.6个百分点,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源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另外产品竞争力依然不够强。国外品牌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8%、16.4%、12.4%、8.8%和3.1%,市场份额与上年比较,除日系微弱下降外,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美系增长最为明显。

5.商用车重新回到了增长的状态。

商用车在20xx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20xx年和20xx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20xx年终于实现了正增长,销售405.52万辆,同比增长6.4%,相比上年只有客车增长的情况,今年载货车也回归了增长的状态。客车类销量增长10.2%,货车类销量增长5.8%。

商用车产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xx年商用车分月完成情况基本符合历史变动规律。1~2月份产销水平较低,3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点,之后逐月下降,7月到达一个低点,从8月开始逐步回升。除2月由于春节因素影响外,其余各月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客车市场的增长主要由轻型客车拉动,增长贡献度达到97.3%;大型客车的增长贡献度为

4.8%,而中型客车销量低于上年。货车市场分车型看,重型、轻型货车销量高于上年,增速分别为21.7%、3.6%,增长贡献度分别为71.7%、34.1%,成为拉动货车增长的主要

9 17

动力;中型和微型货车低于上年,分别下降1.8%和4.1%。

6.汽车出口回落,进口小幅增长。

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20xx年汽车整车出口97.73万辆,低于100万辆,同比下降7.5%。其中乘用车出口59.63万辆,同比下降9.8%;商用车出口38.10万辆,同比下降3.5%。乘用车中轿车下降,其余车型增长;商用车中货车出口下降,客车增长。20xx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实现了百万辆突破,但是到了20xx年由于国际环境出现了很多变化,例如国际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其他国家货币贬值,以及伊拉克等国家局势的影响,使得全年汽车出口下降。前11个月,汽车整车出口目的国排前十位国家依次是:阿尔及利

亚、俄罗斯、智利、伊朗、秘鲁、哥伦比亚、埃及、伊拉克、乌拉圭和乌克兰,分别出口11.21万辆、8.41万辆、7.16万辆、5.02万辆、3.73万辆、3.45万辆、3.22万辆、2.87万辆、

2.85万辆和2.72万辆。上述十国共出口50.64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58.1%。

7.日系车恢复正常。

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常态化加上日系车20xx年加大了促销活动和产品宣传,日系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获得了恢复,已经由年初的下滑回归到正常的市场份额状态。

10 17

20xx年上半年车市观察

1、德系品牌继续领跑

作为表现一直抢眼的德系品牌,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德系品牌轿车销售175.12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8.47%。其中大众旗下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分列乘用车企业排行榜前两位。统计显示,上海大众1-6月累计销售940478辆,同比增长19.9%,摘得国内乘用车市场上半年销售冠军;一汽-大众1-6月销量为906208辆,位列第二。

尽管整体汽车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德系品牌车企增速依然强劲,其中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分别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速度,两家车企的半年业绩均超过了全年170万辆的半数。此外,20xx年以来销售数据一路领跑的上海大众,上半年累计销量领先优势依旧明显,比第二位的一汽-大众高出了34270辆。

2、日系品牌持续低迷

相比德系品牌,虽然日系品牌销量有所反弹,但由于各家车企都在今年制订了较高的增长目标,各家车企的半年业绩完成率并不理想。

丰田全年预期目标销量是110万辆,同比增长近20%。然而今年上半年,丰田在华累计销量仅为46.59万辆,同比增长11.7%。虽然距离半年完成50%全年目标尚有差距,但

11 17

随着6月新卡罗拉以及7月雷凌的上市,丰田预计新车发力之后销量将反弹;自从新一代奇骏suV今年3月上市以来,逐渐成为推动日产增长的主力,日产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销量62.04万辆,同比增长14.6%,超额完成了半年目标;随着阿特兹和昂克赛拉两款新车发力,马自达6月在华销量大涨37%,今年上半年在华国产车销量达到98852辆,同比增长19.8%,接近完成全年20万辆目标的半数。

3、自主品牌形势严峻

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去年9月起已经历十连降,以至于中汽协用“很不好”总结自主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63.03万辆,同比增长1.78%,占所有品牌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68%,但市场占有率却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48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轿车的不佳表现尤为突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36.82万辆,同比下降15.3%,在全部品牌轿车中占有率为22.24%,同比下降5.41个百分点,而6月20.91%的市场占有率更是创下自20xx年以来的月度新低。

国内政策动态

1、工商总局研究决定,自20xx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

权经销商备案工作。

12 17

2、工信部:编制《中国制造2025》剑指工业强国。

据悉,此次规划的关键词与“向工业强国转型”相关,并将形成注重顶层设计的《中国制造2025》,再加上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规划的“1+x”模式。此外,规划将借鉴德国版工业4.0计划,围绕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

3、国务院:9月起免新能源车购置税。

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自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4、公车改革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取消一般公务车。

7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方案规定:(1)取消一般公务用车;(2)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3)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4)中央国家机关今年完成改革。

5、国务院:取消新能源地方目录完善车企准入。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决破除新能源

13 17

汽车推广的地方保护,制定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政策,加快研究确定20xx—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政策,争取于20xx年底前向社会公布。

6、电动车准入望年内出台拟向非汽车生产企业放行。

7月3日,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已经起草了电动车市场准入政策,最早有望年内获批。

7、发改委:出台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扶持性电价政策。《通知》明确提出,对经营性集中式充

篇三:【精品完整版】20xx年中国汽车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20xx年11月】

一、汽车增幅低、suV持续高增长

20xx年4月、5月汽车销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20xx年1-5月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2.1%,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6.4%,商用车已连续五个季度负增长。20xx年刜以来汽车销量增幅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1、轿车规模大幅萎缩、suV持续高增长

20xx年1-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6.4%,销量增幅进一步回落。suV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48%,mpV

14 17

销量增幅为18%,轿车及交叉型乘用车产销规模萎缩。

20xx年1-5月乘用车比去年同期净增加销量51.3万辆,其中suV贡献净增量71.5万辆,从20xx年以来suV净增量逐年上升,suV净增量于20xx年首次超过轿车;20xx年1-5月轿车净减21.4万辆,20xx年轿车净增量就仅为36.7万辆,呈现急剧下降态势;mpV与交叉型车呈此消彼长态势,事者销量之和同比持平。

15年1-5月主要乘用车企业销量增幅较高的依次为江淮汽车(+74%)、吉利(+41%)、广汽本田(+39%)、长城汽车(+30%)、长安自主(+23%),销量下滑幅度较大的乘用车企业为一汽大众

(-7.6%)、上海通用(-5.5%)、北京现代(-3.5%)、东风日产(-8.4%)、东风本田(-7%)。

2、受益于积极推suV新品,自主车企表现佳

20xx年1-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6.4%,分国别看,自主品牉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3%,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8%提升至42%;法系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7.6%,份额持平略增为3.7%;日系乘用车销量同比增2.6%。德系、美系、韩系乘用车销量均同比下滑。

从20xx年前5月的轿车销量数据看,目前我国轿车份额最高的依然是德系,为29.4%,日韩系销量同比略有增长,日系轿车份额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自主/美系/法系销量

15 17

同比下滑,市占率下降。

从20xx年前5月的suV销量数据看,suV行业销售依然火爆,20xx年1-5月销量增幅为47.7%,自主品牉和法系suV份额上升,尤其是自主品牉表现突出,销量增幅高达101.5%,份额从20xx年同期的40%升至54.4%。

法系suV销量增幅高达148%,但其基数低,目前份额仅3.8%;美系suV销量增幅达40%,份额同比略降为9.1%;

德系、韩系suV因缺乏新品刺激销量同比下滑,日系suV销

量同比增幅亦较低。

3、乘用车企超越行业依然得靠suV新品

近年来,依靠快速大量的新品推出,自主suV在20xx年1-5月获得了翻番式增长。

20xx年前5月,销量排前十大的suV车型中自主占了7席,分别是长城的哈弗h6及哈弗h2、江淮瑞风s3、长安cs35及cs75、北汽银翔幻速、奇瑞瑞虎,余下的三席为大众途观、日产奇骏、通用昂科威。

4、未来乘用车企suV新品投放情况

目前看,suV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各乘用车企也将加大suV产品投放。

5、卡车低谷已现、将进入缓慢复苏通道

20xx年1-5月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7.3%为146万辆,

16 17

客车/卡车销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8%/-20%。

由于投资与信贷增速下行,作为生产资料的商用车产销量同比增幅持续下行,20xx年1-5月重卡销量同比大幅下降33%,中轻卡亦同比大幅下滑。我们认为中重卡产销同比大幅下滑主要与投资下行相关,轻卡产销同比大幅下降主要与国四排放标准升级有关(20xx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禁止产销国四标准以下卡车)。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总体来看,工业生产的微弱改善已经在制造业投资上有所显现,房地产投资受销售好转的拉动也将逐步企稳,此外,5月份之后发改委再度启动大规模基建项目的批复,基建投资的高增长有望持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逐步趋稳,并有望在下半年回升。

目前看,卡车销量增幅的低谷应已出现,20xx下半年卡车销量增幅将逐步趋稳。

17 17

更多推荐

汽车,中国,销量,增长,市场,乘用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