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途观停产了还值得买吗)

汽 车 词 典

1

.三元催化转换器 2.涡轮增压器 nic o

8.5V(5-VALUE) 及FF 、RR、FF、4WD 12.导流板与扰流板

13.轿车车身 速度控制系统 15.汽车巡航系统

19.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 20.共轨技术 21.为什么要采用共轨技术呢? 22.增压中冷技

术 23.人机工程学

1.三元催化转换器

催化转换器(Catalytic Converter),又叫催化净化器。该装置安在汽车的排气系统内,其作用是减少

发动机排出的大部分废气污染物。三元催化转换器由一个金属外壳,一个网底架和一个催化层(含有铂、铑

等贵重金属)组成,可除去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和NOx(氮氧化合物)三种主要污染物质的90%(所

谓三元是指除去这三种化合物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当废气经过净化器时,铂催化剂就会促使HC与CO氧

化生成水蒸汽和二氧化碳;铑催化剂会促使NOx还原为氮气和氧气。这些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只有在温度达

到250℃时才开始进行。如果汽油或润滑油添加剂选用不当,使用了含铅的燃油添加剂或硫、磷、锌含量超

标的机油添加剂,就会使磷、铅等物质覆盖于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催化层表面,阻止废气中的有害成分与之接

触而失去催化作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元催化器“中毒”。

2.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

(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

再送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

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涡轮增压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

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

增压器的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这意味着一台小排量的发动机经增压后,可以产生同较大排量发

动机相同的功率。柴油涡轮增压直喷式发动机就是一个例子,因为活塞顶的造形是一个凹陷式的碗状设计,

燃油会在气缸内形成一股螺旋状的混合气,这样空气和燃油混合就会更加充分,燃烧更理想,因此不但提高

了动力输出,降低了油耗,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废气的排放。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涡轮增压也不例外。发动机

在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后,工作中产生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平均温度将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发动机的机械性

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提高进气温度,因此增压发动机一般都要配备一个进气制冷装置,以

降低进气温度,这就使得发动机体积和重量增加。

即多功能车、多用途车或小型客货车,是“Multi-Purpose Vehicle”的缩写。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

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故称多功能汽车。目前国产MPV有上海别克GL8和海南马自达Premacy等。也有的人

傅昌洪 第 1 页 2013-4-3

把多功能车叫做RV(Recreational Vehicle),中文意思即“休闲车”。RV可以包括四轮驱动车、吉普车、

小型越野车和旅行房车,只要有充裕的乘坐和载物空间,再加上一点休闲的味道都可以称之为RV。MPV的设

计是以轿车结构为基础的,因而它具有接近轿车的舒适感受,而且MPV拥有一个完整宽大乘员空间,这使它

在内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车厢内可以布置下8个人的座位,还有一定的行李空间;座椅布置灵活,

可全部折叠或放倒,有些还可以前后左右移动甚至旋转。MPV适合各类用户使用,公司可用于中短途商务旅

行,职工交通车等。MPV更适合家庭使用,平时上下班,周末购物,假日里全家大小亲朋好友一起到郊外旅

行,一辆MPV就可以轻松应付。MPV的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使它日渐风靡世界。

nic

即手动/自动一体化变速箱,手动/自动可自由转换,自动调节发动机转速和挡位,同时拥有手动变速箱

的驾驶乐趣和自动变速箱的便利性。它除了具有自动变速箱的D、3、2挡位外,只要把排挡杆推往左边,即

可以上下拨动完成进、退挡。此时驾驶员可以随意选择挡位,不受限于自动系统的自动挡位选择,为了避免

错误换挡所造成的发动机损伤,Tiptronic系统即使在手动模式下操作,若发动机转速过高而驾驶员仍未换

挡,电脑将适时介入执行换挡;相反,驾驶员在不适当的发动机转速下换挡,电脑也会立刻作出判断,避免

对车造成损伤。

o

即永久四轮驱动,它能够把发动机的动力时刻有效地分配到四个轮子上,配合托森(Torsen)机械式中央

差速器确保四个轮胎都有路面抓地力。正常行车状况下,quattro系统会以50:50分布前后轮动力,在坏路

情况下系统可以自动调整至25:75或75:25,当左右轮在接触不同路面情况时,EDL可对即将打滑的一边车

轮加以制动,把过剩的动力传至另一边轮胎。

即电子稳定系统,是“Electrolic stability program”的缩写。当车子在非常极端的操控情况下,如

高速躲闪障碍物的情形下,ESP系统会在极短时间内收集包含了ABS(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及ASR(启动防滑

系统)等系统的庞大数据,并加上方向盘转向角度、车速、横向加速值及车身滚动情形,再以电脑记忆中的

基准值作一比较后,指示ABS等各有关系统作出适当应变动作,目的就是要使车子遵从驾驶人意愿的方向行

驶,这时即使驾驶人不断改变行驶路径,电脑也能持续运算,并以对个别车轮增加或降低刹车力的方式,维

持车身的动态平衡。

指全铝框架结构,是“Aluminum Space Frame”的缩写,它具有安全、可回收、重量轻的特点。轻质的

铝合金车身使车体重量大大减轻,与相同体积的钢铁相比,重量可减轻30%至40%,这意味着更低的油耗和

更佳的动力性能,此外,铝合金车身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回收再利用,合乎环保要求,框架结构还可以提高

车体的安全性,保护车内设施,同时,设计周详的车体可以大幅降低意外发生后的维修费用和困难,但由于

目前铝提炼和加工技术的限制,使得成本比较高。

8.5V(5-VALUE)

这是多气阀技术的一种,5气阀发动机采用“3进2出”(也就是每个缸有3个进气阀,2个排气阀)设计,

由于进、排气面积的极大化,五气阀发动机能提供良好的油气混合条件,有更佳的燃烧效率,结果就是更高

傅昌洪 第 2 页 2013-4-3

的动力输出、平缓的扭力曲线和经济的燃油消耗,当然,这些都只有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效果才明显。在低

速阶段,2气阀发动机和5气阀发动机的性能区别不大,而且多气阀必然采用双凸轮轴,发动机的复杂程度

也响应加大,对工艺水平要求就很高,维修也不是很方便。

MPV是“多用途车”的英文缩写,又称APV。在中国它有一个直观、生动而形象的名字——子弹头,或

许是因为它独特的外形。

MPV诞生于年代,在美国许多青年人特别钟爱日本小轿车,或许是因为它比美式大轿车更精致、经济、

实用。但是几年后他们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原来又比较宽敞的日本小车就显得有些局促了。美国人天性喜欢

长途旅行,夏天带着妻子、儿女,还有自己的宠物、行李,离开城市到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当时的旅行车

早已出现,但貌不惊人,若强调其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这几项综合性能,它就不太理想了,在这种形势

之下,MPV的流行看起来是十分合理的了。

尽管MPV的车身重新设计,拥有独一无二的子弹头风格,但方正的车身还是能够叫你想起单厢面包车。

但是为什么它会如此受人欢迎呢?

第一,MPV的设计是以轿车结构为基础,一般采轿车底盘,因而它具有接近轿车的舒适感受。其发动机

的装置打破了单厢面包车的发动机都装在车厢内这个特点,而将发动机横置装在车头内,因而可以缓冲来自

前方的碰撞从而提高前排乘员的安全。

第二,MPV的单厢式车身设计洽谈室它有面包车一样的乘载空间。车厢内可以布置下8个人的座位,还

有一定的行李空间,所以非常适合一家人外出长途旅行。车厢内的座椅布置灵活,可全部折叠放倒或部分折

叠,历而可以提供一个大的载货空间,可以为假日外出购物服务。

MPV的车身设计还融入了低风阻流线型的赛车风格,因而具有赛车的享受,叫人兴奋不已的子弹头外观

更让人感到无比的刺激。

MPV如此的流行,引得世界各国况相研制MPV车,其中有美国的道奇卡拉旺和顺风的航海家,还有福物

风之星和雪佛兰鲁米娜等。在欧洲雷诺也推出性能优越的ESPACE太空车,以其优良的操作性和多样化的游

乐功能而傲视群雄,在全欧占近半数的份额,其还拥有一款顶级MPV太空车——BITURBO QUADRA,配备A610

赛车发动机,堪称MPV中的法拉利。欧洲的其他公司跃跃欲试,德国大众与福特共同开发的MPV即将推向市

场,还有意大利菲亚特、法国雪铁龙-标致也要共同开发MPV,并将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在亚洲的日本有丰

田的大霸王等。广东湛江三星公司已数次进口组装了2000多辆日本MPV,如今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又将与中国

南方汽车公司合作生产MPV,并将形成6万多辆的年生产规模。

及FF

FR与FF表示汽车的驱动方式。FR指汽车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方式。FF指汽车是前置发动机前轮驱

动的方式。

这两种驱动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呢?

FR车把发动机安放在车身前部,以纵置式为主。动力由发动机通过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传给后轮,

驱动汽车。一般中型车和动动型轿车采用的较多。FR车具有优良的起步加速性和爬坡能力,发动机维修方便,

傅昌洪 第 3 页 2013-4-3

传动系和操纵系比较简单。由于传动轴长,增加了汽车质量,并且在车厢内通过,有凸起通道。

FF车把发动机纵向或横向安放在车揣前部,为了节省窨,一般以横置式为主。动力从发动机通过变速器

差速器直接传给前轮。没有传动轴,车厢内也没有凸起通首,4轮独立悬架更可以提高舒适性和改病况坏路

上的操纵性。具有明显的不足转达向趋势,环行运动时稳定性好,但前轮具有驱动和转达向两种功能。结构

复杂,制造成本高,FF车在上坡时也容易打消。

加速特性

汽车在停车状态急起步时由于惯性车辆前部上抬,后部下沉。急起步时与此相反。后部下沉,使后轮无

形中加大载茶,增大了轮胎对地面的压力(接地压)和路面的摩擦,从而后轮不会空转,形成了强劲的驱动

力。FR车是后轮驱动,所以无论在行驶中急加速或上坡时起步,加FF车好。

环行特性

汽车在高速环行时FF车的转向和驱动同时在前轮上,转向轮胎受强劲的驱动力作用,减弱了接地力,

轮胎沿惯性方向行进,沿环行外侧滑行。这种现象称为漂出(drift),形成不足转向。若在高速时突然抬

起油门,接地力复原,前轮行进方向与前相反,汽车沿环行的内侧滑行。

FR车在高速环行时与FF车理由一样。开始时驱动轮侧滑。由于是后轮驱动,继之车身后部向外侧滑出。

这种现象称为旋出(Spin)。形成过度转向。在后轮急加速,后轮急制动时都会发生这种现象。

总之,在驾驶FR和FF车时一定要注意以上现象的发生,确保安全行驶。FR车在前轮改变方向转向时,

路面的凸凹不平对前轮产生阴力而受卡。这时,后轮仍按直行方向驱动,汽车受到阻力,车身后部势必沿环

行外侧滑移。尤其在雪路和泥泞路上,很难按前轮指向行进。

坏路行驶特性

FR车在前轮改变方向转向时,路面的凸凹不平对前轮产生阻力而受卡,这时,后轮仍按直行方向驱动,

汽车受到阻力,车身后部势必沿环行外侧滑移。尤其在雪路和泥泞路上,很难按前轮指向行进(见下图)。

FF车转向与驱动都由前轮进行,汽车能按前轮指向行进,车身后部不会旋出,在雪地或泥宁路上也能安

全平稳直行。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强侧风时仍能高速平稳行驶。

、RR、FF、4WD

先给您一串英文字母,FR、RR、FF、4WD这就是汽车的四种性格。

FR——前置发动机后驱动方式,是轿车采用的主流,其结构是来自位于车身前部的发动机的力,经变速器传

递给传动轴,再驱动后车轮。FR方式让您的座椅有良好的加速性及卓越的爬坡能力,但有一点让您不称心,

就是在座仓内形成遂道状突起,安装传动轴。

RR——后置发动机后驱动方式,有宽松的室内空间和强劲的驱动力,但后行李箱狭小和路状差的道路上操纵

性不好是其弱点,还有最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能让车身重心靠近中心,使急转变也能有稳定的转向性能,

在跑车中多用RR方式。

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方式。此种布置使室内空间加大,重量减轻,前后车轮均可采用独立悬挂,平顺

性能提高,在路况差时有良好的操纵性,FF亦有横置和纵置之分,现多横置,FF仅有的缺点就是转向机构

布置困难。

4WD——四轮驱动方式。该方式越野性能良好,爬坡能力无法比拟,但能耗过高,造成能源浪费。

傅昌洪 第 4 页 2013-4-3

12.导流板与扰流板

现代轿车的经常时速已达100公里左右,最高时速更达200公里以上,因此轿车的车身设计既要服从空

气动力学,要有尽量低的空阻系数,又要采取措施,在车身的前后端安装导流板和扰流板,以保证轿车的行

驶安全。

在空气动力学上,有法国物理学家贝尔努依证明的一条理论:空气流速的速度与压力成反比。也就是说,

空气流速越快,压力越小;空气流速越慢,压力越大。例如飞机的机翼是上面呈正抛物形,气流较快;下面

平滑,气流较慢,形成了机翼下压力大于上压力,产生了升力。如果轿车外型与机翼横截面形状相似,在高

速行驶中由于车身上下两面的气流压力不同,下面大上面小,这种压力差必然会产生一种上升力,车速越快

压力差越大,上升力也就越大。这种上升力也是空气阻力的一种,汽车工程界称为诱导阻力,约占整车空气

阻力的7%,虽然比例较小,但危害很大。其它空气阻力只是消耗轿车的动力,这个阻力不但消耗动力,还会

产生承托力危害轿车的行驶安全。因为当轿车时速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升力就会克服车重而将车子向上托起,

减少了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车子发飘,造成行驶稳定性变差。

为了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汽车设计师除了在轿车外型方面做了改进,将车身整体向前

下方倾斜而在前轮上产生向下的压力,将车尾改为短平,减少从车顶向后部作用的负气压而防止后轮飘浮外,

还在轿车前端的保险杠下方装上向下倾斜的连接板。连接板与车身前裙板联成一体,中间开有合适的进风口

加大气流度,减低车底气压,这种连接板称为导流板。在轿车行李箱盖上后端做成象鸭尾似的突出物,将从

车顶冲下来的气流阻滞一下形成向下的作用力,这种突出物称为扰流板。

还有一种扰流板是人们受到飞机机翼的启发而产生的,就是在轿车的尾端上安装一个与水平方向呈一定

角度的平行板,这个平行板的横截面与机翼的横截面相同,只是反过来安装,平滑面在上,抛物面在下,这

样车子在行驶中会产生与升力同样性质的作用力,只是方向相反,利用这个向下的力来抵消车身上的升力,

从而保障了行车的安全。这种扰流板一般安装在时速比较高的轿跑车上。目前不少轿车都装有导流板和扰流

板,藉以提高轿车的性能。

13.轿车车身

早期的轿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首次制成了全金

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复盖件组成,

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汽车车身从整体上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两种。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发动机、传动系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悬

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

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上,也有少部分的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傅昌洪 第 5 页 2013-4-3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

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这种承载式车身

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

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悬置装置,装配容易等优点,因此大

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例如我国生产的一汽奥迪、上海桑塔纳等国产轿车均是承载式车身。

提到轿车车身,不能不提及轿车车身的组合装配法。目前轿车车身都是采用金属构件和复盖件的分块组

合,将各种预先制好的结构件和复盖件,用焊接和铆接的方式进行组合装配。各个车身的构件,例如风窗立

柱,门立柱、门上横、前后冀子板、前后围板等零部件,除外型要严格符合设计要求外,其配合尺寸也要求

一丝不苟。这些零部件中的很大部分都是冲压出来的,需要依靠高质量的模具来保证。所以说,一辆优良的

轿车不但要有好的设计技术,更要有好的工艺制造手段。

速度控制系统

现在许多轿车都有速度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又称为巡航控制系统(Crusle

Control System),缩写为CCS。CCS这种名称被大多数装置速度控制系统的汽车所采用,实是有点牵强附

会。因为“巡航”这一单词只用于飞机和船舶上,从来只有航空、航海之称,没有航陆或航地之说。可能速

度控制系统是从飞机或船舶移植过来,或是外来英文就是如此,因此汽车行业也就将错就错,就有CCS的称

谓。在我国有些汽车上,CCS的中文释义是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加上“定速”两字就比较明白了。

速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减轻驾车者疲劳的装置。当汽车在长距离的高速公路行驶时,启动速度控制系统就

可以自动将汽车固定在特定的速度上,免除驾车者长时间脚踏油门踏板之苦。另外,还有节省燃料和减少排

放的好处,因为汽车都有对应的经济速度,当驾驶者将速度控制系统调置在经济速度上就可以起到省油的作

用。

美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速度控制系统自从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应用以来已经广泛使用在汽车上,欧

洲和日本多数中高档轿车都装有速度控制系统。国产轿车上海帕萨特、上海别克和广州雅阁也都安装有速度

控制系统。

顾名思义,速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速度控制,当按下车速调置开关(Set)后,就能存储该时刻

的车速并能自动保持这个车速。当不需要速度控制时,只要踩下制动踏板,速度设定功能就会立即停止,但

是速度信息继续存在。如果要恢复速度控制,按恢复开关(Resume)就能恢复原来存储的车速,汽车又能按

照这个速度行驶。

速度控制系统除以上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增加以下功能:加速(Accelerate)或减速(Coast)功能,继

续按动开关进行连续加速或者减速,以不按动开关时的车速进入速度控制系统。还有低速自动消除功能,当

车速低于40公里/小时以下,系统的存储调置速度会自动消失并不能再恢复。

傅昌洪 第 6 页 2013-4-3

速度控制系统是一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使用车速传感器,将车速信号输入ECU(电子控制单

元),再由ECU输出指令控制油门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可以根据行驶阻力的变化自动调节发动机节气门

开度,使行驶车速保持稳定。

以现代汽车的电控式速度控制系统为例,它是由指令开关、车速传感器、ECU和油门执行器四部分组成。

指令开关一般安置在组合开关上,多数开关有3个档位:“调速/定速”、“断开”和“恢复”。按下

开关不动,车速就会连续增加,当放开开关,此时的车速就是速度控制系统的调置车速。

车速传感器与车速里程表驱动装置相连,其输出信号直接反馈至ECU。

ECU是速度控制系统的中枢,在这里每种车型最平顺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都由设计者编程确定。ECU根据

指令车速、实际车速及其它输入信号,经数据处理之后发生输出信号驱动步进电机控制节气门开度。

电动油门执行器一般采用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根据ECU的指令调整节气门开度,节气门位置由传感

器反馈到ECU。一旦速度控制系统开启,节气门就被“锁定”,当汽车阻力增大(上坡)和车速减低时,控

制节气门开度增大,反之减小,使汽车能保持一定速度行驶。

15.汽车巡航系统

首先,汽车巡航系统要与目前汽车市场上泛指的“巡航系统”区别开来,否则很容易混淆不清。现在很

多轿车或RV车上都自称有“巡航系统”,但它们这些“巡航系统”仅是控制车辆速度的一种装置,也有些

称为“自动定速巡航系统”。而行业定义上的汽车巡航系统,是指从简单的定位帮助到路径确定的所有装置,

比目前泛指的“巡航系统”内容要广泛及复杂得多。

所有的汽车巡航系统都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一个带有传感器的定位装置,用以确定汽车当前位置。另

一个是输入目的地及显示到达目的地最佳路径的装置,也就是一种导航装置。在今天,由于GPS技术的普遍

推广和应用,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尽力发展汽车巡航系统技术。在英国一家公司提供的汽车巡航系统服务,所

提供的CD-ROM可复盖全英国的无缝GPS和欧洲的全部公路网。驾车者可从此家公司提供的网络显视器服务

中,随时得到详细的活动地图指引,在接近转弯的道路上地图还会自动放大,发出语音提示等。

汽车巡航系统是由车载电脑控制的,它通过车轮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偏航传感器等三种传感器获取数

据,确定汽车的速度和位置。车轮传感器记录车轮的速度,产生的脉冲信号用于定时计算行驶距离和方向变

化。地磁传感器通过励磁绕组感应出电压脉冲,测量出沿途地磁场水平分量的大小与起始点磁场的比较,为

车载电脑提供补偿数据。车载电脑的地图存储容量必须能够存储汽车现行运行区域的所有数据,车载电脑与

存储道路网络数据不断比较判断,更正定位误差从而确定最佳行驶路径。如果车载电脑存储资料不足,例如

有关交叉路、限行、单行线、桥梁等路段的变更信息,可以通过GPS或网络功能给予补充。

驾车者将目的地输入车载电脑后,电脑通过比较车辆实际位置和目的地位置后,能够推荐最佳行驶路径。

简单的系统仅能提供线性距离及目的地方向,比较复杂的系统则能根据GPS控制中心提供的路面车流状态推

傅昌洪 第 7 页 2013-4-3

荐行驶路径。显示装置还能够根据汽车运行及方向的变化随时翻转地图,方便驾车者从显示屏获知路径的走

向。

目前汽车巡航系统最新的显示装置是一种称为TFT的液晶显示器,它的屏幕是由几十万个点阵组成,全

屏幕有30多万个像素,常用分辨率有640×480或774×435,可以支持高清晰度图像和DVD放像功能。

(防抱死制动系统)

(驱动防滑系统,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

ASR的作用是当汽车加速时将滑动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防止驱动轮快速滑动。它的功能一是提

高牵引力;二是保持汽车的行驶稳定。行驶在易滑的路面上,没有ASR的汽车加速时驱动轮容易打滑;如是

后驱动的车辆容易甩尾,如是前驱动的车辆容易方向失控。有ASR时,汽车在加速时就不会有或能够减轻这

种现象。在转弯时,如果发生驱动轮打滑会导致整个车辆向一侧偏移,当有ASR时就会使车辆沿着正确的路

线转向。

汽车的牵引力控制可以通过减少节气门开度来降低发动机功率或者由制动器控制车轮打滑来达到目的,

装有ASR的汽车综合这两种方法来工作,也就是ABS/ASR形式。

装有ASR的车上,从油门踏板到汽油机节气门(柴油机喷油泵操纵杆)之间的机械连接被电控油门装

置所取替。当传感器将油门踏板的位置及轮速信号送至控制单元(CPU)时,控制单元就会产生控制电压信

号,伺服电机依此信号重新调整节气门的位置(或者柴油机操纵杆的位置),然后将该位置信号反馈至控制

单元,以便及时调整制动器。

(电控行驶平稳系统)

ESP(电控行驶平稳系统,英文全称ElectronicStabiltyProgram)包含ABS及ASR,是这两种系统功能

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

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

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

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

有ESP与只有ABS及ASR的汽车,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ABS及ASR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ESP则

能够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ESP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特别敏感,例如汽车在路

滑时左拐过度转向(转弯太急)时会产生向右侧甩尾,传感器感觉到滑动就会迅速制动右前轮使其恢复附着

力,产生一种相反的转矩而使汽车保持在原来的车道上。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范围,如果驾车者盲

目开快车,现在的任何安全装置都难以保证其安全。

傅昌洪 第 8 页 2013-4-3

19.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

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

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采用转速、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将实

时检测的参数同步输入计算机,与ECU巳储存的参数值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对执行机

构进行控制,驱动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运作状态达到最佳。

在电控喷射方面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差别是,汽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只是控制空燃比(汽油与空

气的比例),而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则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负荷的大小。

20.共轨技术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

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

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

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

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21.为什么要采用共轨技术呢?

在汽车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

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

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油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会在主喷射之后,使高压

油管内的压力再次上升,达到令喷油器的针阀开启的压力,将已经关闭的针阀又重新打开产生二次喷油现象,

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油耗增加。此外,每次喷

射循环后高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其在低转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象,

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为了解决柴油机这个燃油压力变化的缺陷,现代柴

油机采用了一种称为“共轨”的技术。

22.增压中冷技术

增压中冷技术就是当涡轮增压器将新鲜空气压缩经中段冷却器冷却,然后经进气歧管、进气门流至

汽缸燃烧室。有效的中冷技术可使增压温度下降到50℃以下,有助于减少废气的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

性。

23.人机工程学

傅昌洪 第 9 页 2013-4-3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

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

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

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傅昌洪 第 10 页2013-4-3

更多推荐

汽车,发动机,车身,系统,速度,轿车,传感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