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发(作者:花冠油耗多少真实油耗)
在古代-一两银子、一文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要维持全家老少十几口的开销,很紧。老舍家就很穷,他爸还是守卫皇城的禁军呢(参见《正红旗下》),每月三两工资,幸亏还有几十斤老米,否则下层旗兵都得要饭去。老舍出生时,有位显赫的亲戚随礼了几两银子,全家狂喜。后来老舍他爸爸死于抵抗八国联军之役,老舍成了孤儿,家里更没法揭开锅了。好像满族制度,只有当差才能支取钱粮,没有差使的旗下人是没有收入的。还不能去作买卖,满族传统认为作买卖和当手艺人是丢脸的事,立下军功者在旗下地位尊崇,旗人只有当兵和武职才是正途。糜烂腐败的永远是上层,这是没有满汉之分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够穷人家活几辈子的。有关银子,在武侠小说里最夸张,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两,要知道清政府全年国库收入才五千万两白银啊,这还是太平年月的税收。清代应该是很有钱的,第一次炒何砷的家炒出来8亿两,相当于10年的收入,夜就是说一年8000万,要是贪污的少一些的话。。。。。顺治年间江南一亩水田售价不足5两到了乾隆末年就是200-300两了,物价的涨幅也是很大的。。。大哥,是大约合折白银10亿两,当然是不是现银和黄金(现银好像是几百万吧),而是所有的物品,田庄连奴仆都算上,然后才折算的白银。相当于国库20年的收入。一两银=1000 - 1600 文(根据时价有变)明朝中期时大约六文钱两个鸡蛋(根据当时的文艺作品)。不过当时的鸡蛋较贵,因为豆腐一文钱即可买一斤。两相折合,
一两大约是现在的五百元左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还是清廉的知府呢?500 * 100,000 = 50,000,000
元,靠,都是巨贪啊?现代的,只有俺们沈阳的前马市长可以媲美啦。三年500W~~~~~~~要是干个三十年~~~~~~~哈哈哈哈~~~~~~~康乾盛世,一两足银官价兑换制钱800文、民间1200文,一个烧饼两文。算算吧。俺们这里最便宜的烧饼一元4个,那么就 4 文 VS 一元喽,从上文推算,官家 200元,黑市价 300元啦,那么明清两朝的官吏随便哪个都能个贪个千万元RMB左右的,呵呵,俺说怎么都拼命去做官呢?国际市场白银价格的变化情况
白银价格变化受工业需求的影响较大,投资需求因素影响相对较弱。从20世纪中叶以来,白银价格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34年到1970年11月,美国官方干预银行阶段。美国白银的库存和消耗大小对世界白银市场有重大影响,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白银购买法,规定:美国财政部可向国内生产者购买白银,用以铸造银币和干预白银市场价格,市场白银价格上涨到每盎司129美分时,财政部便向市场抛售白银用以稳定银价。银价变动取决于美国财政部对白银市场的干预情况。1967年以后,由于西方货币形势不稳,黄金风潮的产生,白银也受到很大影响,银价上涨到每盎司2.17美元,比1966年上涨一倍,1968年上涨到2.56美元。 (2)1970年11月10日到1972年美
国官方结束干预市场的阶段。1970年11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取消了对白银市场的干预,并将剩余白银全部售尽(约为6720万盎司)。由于以上原因和投机者抛售白银,银价下跌。1972年工业和铸币用银量上升,白银产量下降,银价又开始逐步回升。 (3)1972年至今,银价高涨阶段。由于各主要西方国家实行了浮动汇率,金价持续上涨等原因,白银投机随之加剧。随着工业用银上升。白银产量增加甚微,白银市场供不应求,导致银价上涨,到1979年每盎司上涨到6.72美元,1980年上涨到40美元。目前银价基本上稳定在每盎司5美元--7美元之间。 总之,白银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世界范围用银量仍将增加,而白银产量滞后于需求增长量,白银价格呈上涨趋势。近来银价比较低啊,一克白银也就5角人民币。有没有兴趣吃进呢很有意思啊。首先,资本主义时代以前贸易中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并不是以劳动价值作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我们不能以当时的外国货币如英镑来衡量当时中国钱币的“国内购买力”。其次,中国是白银稀缺国家,白银实际上在各朝都是执行类似黄金本位制度下的储备金功能。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银本位制国家。流通中的是铜钱,根据铜钱的成色、重量,按官价折成白银。但官价往往因为铜钱的“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而变的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当时白银的实际购买力就很难确认。再次,购买力因为生产力的不
断变化,本身也没有一个标准。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商品有可能在几百年内保持一个固定的价值。唯一有近似可能的是黄金,但黄金在古代中国是奢侈品,不承担商品和货币的职能。西方经济学家研究那个时代经济都以英镑作为GDP的参考单位。因为当时英镑是金本位制,以后历次英镑价值变动都可参照英镑对黄金的比价变化。所以请高手拿出更科学的分析方法。
更多推荐
银价,市场,黄金,没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