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发(作者:微型汽车价格及图片)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标导读
课程
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区位因素。(区域认知)
学习
任务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变化带来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相关案例,指出区域工业布局如何因地制宜,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主线架构
2021年2月23日,太重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太原重工发布公告称,太重集团正在筹划整体退城搬迁工作,该事项尚处于前期论证阶段,有关方案尚未确定,后续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履行决策审批程序。这意味着太重搬迁首获官方证实。搬迁地址目前尚未得到可靠消息,不过根据推测,最有可能搬迁至两个地方:向北阳曲产业园、向南潇河产业园及周边综改区范围。
随着太原市的城市扩张,太重为什么要退城搬迁?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项目
自然
条件
影响因素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
影响
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 1 -
自然
资源
社会
经济
因素
科学
技术
因素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资源型工业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土地供给和地价,对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影响大
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运输成本决定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济效益;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政策、市场等
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把握市场,了解市场变化
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要求高;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
3.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1)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2)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
(3)集聚因素: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
二、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2.工业布局的分类:
宏观布局
微观布局
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工业企业的布局,工业点的布局等
3.意义: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4.类型: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5.变化: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思考 很多企业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迁出,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 2 -
提示:美国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学习任务一 工业区位因素
【情境探究】
生活情境:大众汽车
许多专业人士常这样调侃说:“大众其实只有一辆车叫高尔夫,拉长就是帕萨特,改名就叫迈腾,减掉一个后座就是CC,拍成方的就是途安,多加三个后座就是夏朗……搓圆了就是甲壳虫。”上述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车企采用了模块化平台进行生产,不同车型共享一套相同零配件,代替了早期手工装配。有利于提高自动化水平、装配质量,有利于不同车型共享生产线,并缩短新款汽车的上市周期。近年来,我国消费能力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企业纷纷到我国合资建厂,以提高其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
任务驱动:
(1)大众汽车刚进入我国时,首选的布局城市是上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技术和市场。
(2)分析自动化生产对车企之利。
提示: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组装精度(质量);提高生产速度,延长生产时间,从而提高产能;降低企业管理难度,节约运营成本。
(3)简析合资汽车比进口汽车竞争力强的原因。
提示:更加靠近市场,运输成本低;无进口关税,售价低;车辆设计更符合当地居民的使用习惯。
【核心归纳】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土地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 3 -
水源
原料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市场
动力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和仓储费用,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建在能源供应地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和沿交通运输 江港口、铁路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等交通便捷的地方,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业,一般建在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要求高的工劳动力 业,需要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一般多建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附近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政策
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政府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决策者的心理因素,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物流,保鲜、包装、冷藏技术等对部分企业影响较大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导向 主导
类型 因素
工业
特点
原料不便原料指于长途运部门
举例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区位选
择原则
效益
向型工原料 输或运输业 原料成本高
产品不便市场指于长途运向型工市场 输或运输业 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 4 -
动力指接近能
向型工动力
需要消耗电解铝工业、化学源供
业
大量能源 工业等
应地
劳动力需要投入普通服装、电子装指向型劳动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工业
力
大量劳动配、制伞、制鞋等力 工业
区
接近高
技术指知识
向型工和技
技术要求集成电路、卫星、等院校
业 术
高
飞机、精密仪表等和科技
工业 发达
地区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方法技巧】分析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时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分析。
①区位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
a.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
b.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c.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国防等。
②区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2)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 5 -
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减少工人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及时获取新技术,便于技术交流,利于开发新产品
(3)因地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
(4)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
【对点训练】
(2022?全国甲卷)浙江S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空调控制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其生产的零部件占全球智能空调配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至2017年,S集团除国内工厂外,还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有工厂。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满足出口需求。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S集团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技术 B.市场 C.原材料 D.劳动力
2.与国内建厂相比,S集团选择在越南建厂,可以 ( )
A.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产品质量
B.增加产品产量
D.方便原料供应
3.推测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的主要目的是 ( )
A.减少投资 B.提升企业形象
D.满足客户需求 C.支持园区建设
【解析】1选B,2选 A,3选D。第1题,根据材料“至2017年,S集团除国内工厂外,还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有工厂。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满足出口需求”,说明其生产的产品市场需求大,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墨西哥与我国相比,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我国原材料和劳动力更具优势。第2题,材料“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说明在越南建厂主要是为了完成生产,这是目的,与国内建厂相比,在越南建厂并不能增加产品产量。而越南与我国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等低廉,故与我国国内建厂相比,生产成本更低。第3题,材料“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说明在越南建厂主要是为了完成生产,这是目的,故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主要是为了尽快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完成生产,满足客户需求。在修建厂房的同时再租用,投资成本会增加,与提升企业形象和支持园区建设关系不大。
- 6 -
(2023·广州高一检测)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积极推动“工业上楼”。“工业上楼”不同于传统模式在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而是转为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据此完成4、5题。
4.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工业上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技术 B.运费 C.地价 D.市场
5.推测适合“工业上楼”的产业有 ( )
①精密仪器 ②电子信息
③医疗保健 ④化学纤维
⑤智能机器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解析】4选C,5选D。第4题,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用地成本上升,“工业上楼”对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价;技术、运费、市场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第5题,医疗保健不属于制造业,化学纤维生产对场地环境要求高,污染性强,③④错误;精密仪器、电子信息、智能机器人对场地要求较小,且对环境影响小,①②⑤正确。
【借题发挥】
(1)推测“工业上楼”的企业具有的特点。
提示: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资源、能量消耗少,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批量小,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研究开发的投资大;工业增长率高。
(2)指出对企业而言,“工业上楼”的意义。
提示:①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②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③有利于企业间交流、互通;④降低企业成本。
学习任务二 工业布局
【情境探究】
图表探究:
- 7 -
任务驱动:
(1)简述空中客车公司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
提示:飞机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产品所需零部件不在同一地区生产,能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现代化交通和通信为其联系提供支持。
(2)目前空中客车A320总装线已经落户天津。指出在天津进行A320总装生产体现的中法两国各自的优势。
提示:中国: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法国: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
(3)分析空客总装线落户天津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提示: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核心归纳】
1.世界著名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项目
典例
形成
条件
工业
部门
问题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丰富的资源(煤、铁、水源等),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
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改善措施 交通条件;发展科技教育;治理污染,将生产性企业迁出
美化环境
- 8 -
新兴工业区
美国硅谷、我国中关村、日本九州岛等
科技发达,人才集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等
电子工业等高科技工业
土地紧张;劳动力价格高
2.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2)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3)考虑污染类型。
典例
服装厂、玩具厂
典例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自来水厂、啤酒厂
机械厂、仓库
钢铁厂、水泥厂
【方法技巧】工业区位选择的“风、水、宝、地”
“风”: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
“水”: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宝”:减少生产成本,工业区位选择要考虑工业所需的原料和燃料来源、产品销售市场、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劳动力的供应等因素。
“地”:要遵循工业区位的基本原则,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尽量避开河谷等通风不良的地区。
- 9 -
【对点训练】
(2022·山东等级考)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2题。
1.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
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
2.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解析】1选 B,2选D。第1题,自带原材料并不能对生产加工环节产生影响,不会缩短加工时间;自带原材料,可以保证原材料的品质,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品质;自带原材料,会加大企业的运输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自带原材料,不是为了加强文化的交流。第2题,该类服装企业 “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携手的相关企业是与其生产工序密切相关的企业,可以促进工业联系,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对于自身技术的更新影响较小;能够促进当地就业、共用基础设施,但不是携手相关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
(2023·嘉兴高一检测)西安是中国航空产业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西安航空全产业链布局图。据此完成3、4题。
- 10 -
3.西安发展航空产业的主要条件有 ( )
A.高校科研单位多,技术强
B.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C.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捷
D.省会城市,廉价劳动力多
4.西安航空产业集聚有利于 ( )
A.减少环境污染
C.减少用地压力
B.提高城市等级
D.加强企业协作
【解析】3选A,4选D。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安拥有西飞、西航、631研究所、西工大航空学院等,为西安的航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航空产业发展影响较小;交通不是西安航空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省会城市,劳动力素质高、价格高。第4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安形成研发、制造、维修等各种航空产业集群,这有利于加强企业协作,形成规模化效应;航空产业集聚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城市等级的提高、用地压力的影响较小。
【补偿训练】
山西太原某企业过去曾是众多钢铁企业中的一员,以出口普通钢材为主,但该企业加快转型发展,走高端特色之路。2018年研发制作了一款厚度仅有0.02mm,而宽度达600mm的“手撕钢”,这项技术打破了日、德等少数发达国家对“手撕钢”的垄断,为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争了一口气。作为技术前沿的产品,它可以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折叠显示屏、柔性太阳能组件、储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并对美、德、日等国家出口。据此完成(1)~(3)题。
(1)过去山西拥有众多钢铁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 )
- 11 -
A.能源充足 B.原料丰富
C.市场广阔 D.政策优惠
(2)该企业的“手撕钢”能抢占欧美市场的主导原因是 ( )
A.款式新颖 B.用途多样
C.价格便宜 D.质量上乘
(3)该企业产品升级后对外出口,其发生的变化可能有
A.运输方式由海运变为航空运输
B.运输难度降低,物流成本减少
C.出口总量减少,企业利润降低
D.科技含量提高,交货周期延长
【解析】(1)选A,(2)选D,(3)选A。第(1)题,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过去拥有众多钢厂,是因为山西能源丰富;山西的主要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铁矿资源相对不丰富;主要的产品消费市场并不在山西;政策优惠不是山西拥有众多钢铁企业的主要原因。第(2)题,材料中“这项技术打破了日、德等少数发达国家对‘手撕钢’的垄断”,说明“手撕钢”是高科技产品,抢占欧美市场主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水平,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以品质取胜。第(3)题,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产品价值高,适合航空运输,相对于以往的钢材,运输方式发生改变,由海运变成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会在物流成本上有所增加;高科技产品利润更高,企业利润会提升;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更快,交货周期会缩短。
( )
- 12 -
更多推荐
企业,工业,生产,影响,区位,因素,市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