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二手丰田酷路泽4000中东版)
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年度车型演变
调 查 报 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福田公司技术研究院
2004年11月
目 录
一、调查目的、调查方法-------------------------------------------------------1
二、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简介
2.1、公司概括------------------------------------------------------------1
2.2、五十铃公司系列产品介绍----------------------------------------------1
2.3、五十铃公司发展历程简介----------------------------------------------3
2.4、市场和技术进步机制--------------------------------------------------4
三、N系列车型演变和改进过程
3.1 N系列车型演变过程----------------------------------------------------5
3.2 N系列第四代产品——84年度全新换代-----------------------------------7
3.3 N系列第四代车型产品改进和品种拓展过程--------------------------------8
3.4 N系列的第五代产品
3.4.1 1993~2003年度全新换代(100p车身)------------------------------9
3.4.2 2004年全新600P车身 ELF-------------------------------------10
四、结论和建议--------------------------------------------------------------12
一、调查目的、调查方法
为较深入地把握好“年度车型”的概念,科学地制订车辆类新产品年度开发计划,对新开发的全新产品和改进产品进行恰当地命名、包装和营销宣传,希望能借鉴世界上著名汽车公司的典型做法。为此目的,专题调查了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产品演变的有关情况。由于本项任务虽然最终关注的不是某系列车型的具体改进,而是关注的其年度改进、全新换代的演变规律,但需系统地了解某系列车型历年来具体车型的演变才能较好地进行总结来说明问题,这即是在其公司内部能知悉有关全面情况的也较少,因而调研有相当的难度。本次调查时间较紧,主要采用的是从各大公司网站、期刊杂志、书籍样本资料以及北京汽车研究所未发表的有关论文中收集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分析的方法。为了解五十铃公司产品演变,查阅了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汽车研究所、北汽集团总公司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尽可能地咨询了知情的专家和领导。由于五十铃的N系列轻型货车产品由江铃、庆铃、北轻汽已引进多年,所以有关资料相对较多,因而主要对其N系列轻型货车车型进行分析。
二、 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简介
2.1、公司概括
日本五十铃公司创立于1916年。到2004年3月,资本金达到675.64亿日元,拥有员工7309人。主要产品:CV(重型·中型·轻型卡车·客车)、 RV(多功能车)、 发动机(建设·农业机械用发动机·船用发动机·发电机用发动机)。2003年总产量为512381辆,其中日本本土生产244964辆(重型车53828辆、轻型车139145辆、多功能车51991辆),海外生产267417辆。
2.2、五十铃公司系列产品介绍(不全面,可共参考)
1、多用途车(皮卡/厢式载重汽车/小型客车)
产品类型
短轴距4×2
长轴距4×2
短轴距4×4
皮 卡
长轴距4×4
排半4×2/4×4
双排4×2/4×4
Trooper
(骑兵)
多用途车
双门4×4 UBS
WFR
- 1 -
型号
TFR
TFR
TFS
TFS
TFR/TFS
TFR/TFS
UBS
发动机汽缸排量
汽油1.6/2.3/2.6,柴油2.2/2.5
汽油1.6/2.3/2.6,柴油2.2/2.5
汽油2.3/2.6,柴油2.2/2.5
汽油2.3/2.6,柴油2.2/2.5
汽油1.6/2.3,柴油2.5/2.8带涡轮增压器
汽油1.6/2.3/2.6,柴油2.2/2.5/2.8带涡轮增压器
汽油2.6/3.2,柴油3.1/3.1带涡轮增压器
汽油2.6/3.2,柴油3.1/3.1带涡轮增压器
汽油2.0柴油2.4
四门4×4
WFR小型客车/厢式货车
2、载重汽车
2.1轻型载重汽车(平头式、满载总重3.3-7吨)
产品型号
NHR(4×2)
NKR(4×2)
NPR(4×2)
2.2中型(平头式、满载总重9-15吨)
FSR(4×2)
FTR(4×2)
FVR(4×2)
FSS(4×4)
FTS(4×4)
2.3重型(平头式、满载总重15.1-26吨)
CVR(4×2)
CXZ(6×4)
CXW(6×6)
3牵引车(平头式、满载总重38-50吨)
EXR(4×2)
EXZ(6×4)
4公共汽车
4.1轻型(满载总重2.73-5.4吨)
车型
WFR
4.2中型底盘(满载总重7.2-13.5吨)
MR1(发动机前置)
MT1(发动机前置)
LT1(发动机后置)
4.3重型底盘(满载总重16吨)
CJR·CHR·CQR(发动机后置) 50-54 150/170/190
29-33
42-46
42-50
110/125
110/125
110/125/132
乘员数
12-15
发动机功率
汽油70;柴油58
38.0-41.0
41.0-50.0
190/250
190/250/300
15.1-16.8
25.8-26.0
26.0
150/190
190/250/272
228/250
9.0-13.0
14.0
15.0-16.8
9.0-10.0
10.0-12.5
125/143
125/143
143/147
125
125
满载总重(吨)
3.3-3.5
4.1-5.5
5.5-7.0
发动机功率(KW)
50
57/74
74/78
五十铃载货汽车产品品种较多,轻、中、重型、牵引车全系列都有诸多品种。五十铃另一个品种较丰富的产品线是其多用途车(包括皮卡)。
- 2 -
2.3、五十铃公司发展历程简介
五十铃公司始建于1916年,1918年开始生产A型载货汽车。
1922年与英国洛特斯企业集团合作在日本生产出了第一部沃尔斯利A9型卡车。
1937年东京机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五十铃汽车公司的旧名)成立。
1939年研制、推出了DA40柴油发动机。
1946年推出TX80载货汽车。
1949年正式命名为“五十铃汽车公司”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1959年开始产销世界第一辆2吨轻型平头载货汽车N系列,在此后22年在日本国内市场一直保持最高的市场占有率。
1962年藤泽工厂开工。
1963年推出“贝勒特”2L柴油小轿车,1968年产销“117”型双门高级跑车。
1971年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签定业务合作合同。
1972年,KB皮卡出口北美。
1974年,与通用共同研制的“吉米尼”小轿车问世。
1980年,五十铃美国公司成立。
1981年“长廊”“轻骑兵”越野车投放市场。
1984年,使用最新的空气动力技术和现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利用美国通用公司的先进的模块化技术,对轻、中、重型载货汽车进行重新设计。
1984年推出“立方体”大客车和“旅行K”新型轻型客车。
1985年FF“吉米尼”新型轿车问世,接着“妙用”“大角羊”等四轮驱动多用途车及豪华旅行车一一推出。
1986年,五十铃克莱斯勒公司合资建立“钻石星”汽车公司。
1986年出口总量达到300万辆。
1989年,斯巴鲁——五十铃汽车公司的合营工厂在美国开工。
1990年,五十铃公司连续3年保持世界最大的载货汽车生产厂家的地位。
1991年,东京总部新大楼落成,同时世界第一部电动重型载货汽车样车亮相。接着,五十铃“骑兵”“MU”越野车分别在澳大利亚远征拉力赛和巴黎——达卡汽车拉力赛及马拉松赛中包揽了冠亚军。
- 3 -
1994年,柴油汽车总产量达一千万辆。
1995年,ELF(N系列)总产量达到三百万辆。
1996年,GM分支机构成立25周年。
1998年,公布与GM加强合作。
1999年,GM增资896亿日元。
85年后,五十铃公司以技贸结合方式与中国汽车商汽车商多方合作,创立了“江铃”“庆铃”国产名牌汽车。
可见,五十铃公司是个跨国公司,1971年开始与通用公司的合作对其发展有较大的促进,突出表现在84年对N系列车型的模块化设计中。经过包括轿车在内的系列车型多年来的开发和市场开拓,五十铃公司将其发展重点定位在其强项产品——主装柴油机的卡车和多用途车(包括皮卡)上。
2.4、市场和技术进步机制
五十铃公司与其海内外的许多办事处和专门从事市场调查的子公司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经常交换信息,对于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准确预见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这样使得产品开发有充分的时间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对新产品开发和改进设想进行充分的集思广益,超前开发研究,每一个细节的技术问题都经过认真仔细地推敲,甚至下决心重新设计。把试验作为研究开发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而完全地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根据用户需求和竞争情况有计划地推出改进产品和全新换代产品,市场信息准确、能够超前预测需求变化,从而研究开发具有较好的计划性,技术基础扎实,产品开发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针对市场的变化能够从容应对。- 4 -
三、N系列车型演变和改进过程
3.1 N系列车型演变过程
年代
车型
1959年
第一代诞生
1968年
第二代诞生
1970年
第二代 Elf350
1971年
第二代 Elf 150
1972年
第二代 FF小型卡车
1975年
第三代诞生 Elf 250
1980年
第三代Elf宽体车
1984年
第四代诞生
图片
?1959年问世。
?首先研制投产了埃尔夫
?经过了9年的努力,于1968年研制成功第二代?1970年又补充了3T级载重汽车车型,使埃尔夫牌载重汽车车型系列更加完备。
?从扩大用户需求着眼,还相继研制成功了冷藏车、工程车等专用运输车辆及可乘坐九人的厢式客货两用车等。
● Elf150柴油机上市
?1972年,五十铃公司开始着手研制前置前驱动载重汽车、小型厢式货车以及满足各种特殊要求的多种载重汽车车型。但由于这些车型生产成本高,不能适应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不利于进一步扩大生产。
?1974年以后,五十铃公司对于轻型载重汽车的设计思想有重大影响的是低货台载重汽车研制成功,其设计着眼点集中在改善轻型载重汽车装卸方便性方面,并投入了相当大的设计力量。
?1975年诞生了第三代埃尔夫牌汽车。
?根据用户要求在进一步
● 迎合时代要求,装备了驾驶室前翻装置,掀开了小型卡车宽体车身的
?1984年研制投产了第四代新型车。这一代产品出现前后共用了九年的时间。即我们所熟知的老款五十铃车型。
?对全部车型系列进行了更新换代。其中包括1-3.5T级载重汽车的全部系列产品。
?同时装用新研制的排量分别为2.5L、2.8L柴油机,以及排量3.5L、功率
为135PS的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使燃油经济性指标大为提高。
该车设计的成功之处是将“适应物流变革的送货车”概念引入开发工程,使过去的“有力”的形象变成了“清洁”的形象。
牌2T级平头载货汽车。 车,开始了它的“黄金时?并在第二年开始装用柴油发动机。这就使五十铃公司在世界同级载重汽车用发动机实现小型化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继而,1964年埃尔夫牌汽车增加了长轴距车型。
?1965年首次采用后轮双期”。 充实了车型系列的同时,时代。
还不断提高其驾驶方便性及可靠性。奠定了它的地位。
?1979年埃尔夫牌汽车
有进一步扩大车型系列的趋势,并于第二年研制成功排量3.3L直喷式柴油机
内容
胎结构。
?并于1967年又增加了1.5T级载重汽车,使车型系列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还对汽车用零部件结构、材质等进行多种改进,如采用镀铬汽缸套等,使其可靠性不断提高。
- 5 -
年代
车型
1993年
第五代诞生
1999年
第五代
2001年
第五代Dualmode MT
2002年
第五代 ELF-KR
2004年
第五代 超低PM車
图片
?在N系列整整出台9年之后,于93年,完成了它的第五代,即我们所熟知的100P车型。
?当时是这样的紧迫感下推出的:“三菱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增加,埃尔夫的市场地位不会永远稳固”,第四代车后期,已是埃尔夫和三菱Canter的两强并立。
?全面换型,系列车型重
●
98年推出了经济性和
●
采用dual mode手动
●
首先在小型卡车上采
●
采用全新的600P车身,主要在前照灯周围对车身舒适性并存的新车型。
●
符合99/2000年排放变速箱。
●
将获得好评的用燃油共轨及催化废气净化装置。
●
符合2003年排放标前部设计进行了改进,符合将在海外开始实施的欧洲灯光设备法规,采用可在全球销售的设计。为了提高夜视性和安全性,采用了多重反射型前照灯。
●
采用共轨式超高压燃料喷射系统、冷却式废气再dutch-free-system作为标准装备。同时将怠速限位设为标准件。
标准的车辆。
准。
循环(Cooled-EGR)、电子控制等柴油技术,无增压引擎在采用低尾气排放、低燃耗及低噪音设计的4HL1型柴油引擎的基础上配备了DPD,从而获得了『超低PM排放柴油车(降低85%)』认证。附带中冷器涡轮增压器的引擎配备用于消除PM的触媒转换器,获得了『超低PM排放柴油车(降低75%)』认证。
●
将五十铃独有的无离合踏板手动变速箱作为全车内容
新焕然一新。
?采用全新的驾驶室。
?提高了动力性。一是采用了新开发的4HF1(135马力)4HF1-1(160马力),二是取消了4JA1机,4JB1改进后功率上升到97马力。
底盘基本沿用了第四代90.5年型的底盘,只作了局部改进。为降低货台高度、提高承载能力和车辆稳定性,采用无内胎扁平子午线宽轮胎。
型标准配置。Smoother-E以普通MT(手动变速器)为原型,将离合器系统改为液体耦合器和湿式多板离合器。另外,通过选配方式还设定了追加了自动变速功能的『SmootherE autoshift』。
●
两吨级的独立式悬架系统由扭杆式改为新设计的螺旋弹簧(Coil Spring)式,目的是改善乘坐舒适性。
- 6 -
3.2五十铃N系列的第四代产品——84年度全新换代
五十铃N系列轻型载货汽车在1984年进行了全新的换代,N系列车型分为3类,即NHR、NKR、NPR车型,其载质量范围:NHR为1.25-1.5T,HKR为1.75-2.75T,NPR为3-3.5T。其轴距有标准轴距、短轴距、长轴距。为满足用户的要求,还有各种选装车型。N系列车型共采用了4种发动机、3种离合器、3种变速器、2种中间传动轴(除轴管长度外共有2种规格)、6种驱动桥、3种前轴、2种转向机。与旧车型相比主要变化特征有:
1、采用了全新的驾驶室,无论从外型上,还是从性能上都较旧车型驾驶室优越。其主要特点有:扩大了风挡玻璃面积,提高了视野性,较旧车型约提高25%;驾驶室内部尺寸也相应做了改变,内部空间增大,使乘坐舒适性得以提高;驾驶室外形流线型较好,空气阻力也较旧车型小;车门有2档的开启位置,便于乘坐人员上下车,便于汽车维修;加宽型驾驶室比原来增加85mm;为满足用户需要,设计了许多可供用户选装的装置。
2、均采用了直喷式柴油机系列,从而改善了燃烧性能,使发动机性能与使燃料经济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利用年时间,新开发了4JA1、4JB1型号的发动机,其排量分别是2.5升和2.8升,其各项性能指标具世界同类机型领先水平。
3、适用于特殊环境下行驶,在热带地区可选用大容量的水箱从而可防止发动机过热状况。在高原地区可选用高原燃料补偿装置减少空气稀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多尘地区可选用空气粗滤器。在寒冷地区可选用快速起动装置。
4、后货箱完全重新设计,结构简单,与同级别日本其他厂家相比货箱最大。
5、增加了许多可选装装置,如暖风装置、双排座车顶通风装置、可调角度可伸缩的转向器、经济档变速器、动力转向、惯性阀、排气制动,双联燃油滤清器、可调靠背角度的司机座椅。
6、前轴及车架尺寸增加,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
7、制动元件做了改进设计,制动性能的提高。手制动器增大,NKR、NPR还装置了真空助力器,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
8、防锈性能提高。
- 7 -
3.3第四代N系列车型产品改进和品种拓展过程
改进阶段:
84..5年型 88.0年型 88.0年型 88.5年型 88.5年型 90.5年型
主要改进内容:
驾驶室:司机座椅、前支撑支架等附件进行局部加强。
驾驶室:结构上有多处变化。
货箱: 进行局部加强。
车型变化:NKR57和NPR57车型及其所采用的4BC2发改进时
的背景:
货箱: 与车架连接的支架进行局部加强。
发动机:缸盖喷油嘴口的倒角变化,燃烧室圆弧、深度变化,缸体第一缸左侧外壁加厚1.5mm,曲轴前油封处轴径粗糙度变小,倒角形状也有变化。
离合器:增加φ300规格。
变速器:壳体底部增加4个装配线上用的安装孔,放油口部位及形状相应改变,部分齿轮增加齿表面喷丸处理等。
传动轴:滑动叉油嘴位置改在中部,中间轴轴承托架加强。
前轴: 工字梁转角限位凸台的夹角加大,凸台高度减小。工字梁材料由S53C改为S45CV,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必保的强度要求,部分公差放宽。
后桥: NPR59的后轮距由1485改为1525,桥壳内挡油板的形状变更。
车架: NKR2.75吨长轴距汽车、NPR59 3.5吨长轴距汽车纵梁和横梁进行了局部加强、钢板弹簧前后支架增加了内衬板,后钢板弹簧前支架和备胎支架、前挡泥板支架进行了局部加强。
悬架: 钢板弹簧卷耳衬套的厚度由1.0-1.6,部分总成的钢度和强度加大。
制动: 没有大的变化。
转向: 转向管柱外管上部减短10mm,转向锁衬套的锁眼形状变化,转向器安装部位增加凸台,增加尺寸标注。
电器: 无资料,略。
1987年,在我国大陆和海南岛对两种吨位的N系列汽车,即NKR55LL、NPR59LL汽车进行了适应性试验。试验中两车共暴露出40多项程度不同的故障或缺陷,五十铃公司严格地对故障进行了严格地试验和分析,并结合几年来N系列汽车在世界各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许多改进的措施。
发动机:缸盖间增加六个水孔缸套镀层厚度增加,气门阀形状和材料变更,连杆中部厚度增加,连杆大头加强,连杆衬套厚度增加,连杆轴承材料变更,曲轴改为分组装配,喷油嘴形状变更。
发动机附件:空滤器进气阻力减小,进气管形状变更,油箱端面形状和吸油口的形状变更,油门拉线尺寸材料和形状变更。
离合器:离合器片总成热处理要求、性能要求、重量和惯性矩都有变化,分泵结构和尺寸、离合总泵和推杆尺寸变更、NPR真空助力器规格变更、离合器踏板机构及分离轴承的结构和尺寸都有变化。
变速器:除速比和安装尺寸未变外,其大部分零件都有变化,装配上几乎全部没有互换性、性能上和工艺上也有不少的改进。
前轴: 转向节材料变化,转向节主销材料变化,主销热处理要求变化。轮毂帽的形状与尺寸变更等。
制动器: 制动蹄摩擦材料变化,分泵活塞表面硬度提高、分泵内增加涂防锈剂的要求,踏板机构轴套尺寸变化。
车架: 主要是车架附件变化,如横梁加强板的形状变化,前簧前支架、后簧后支架、前挡泥板支架局部加强。
悬架: 前后钢板弹簧冷作硬化应力都提高了,钢板卡结构变更,叶片间润滑剂变更,防锈性能提高。
后桥: 桥壳放油塞座形状变更,办轴法兰内圆角加大。中频淬火深度增加。
转向: 转向管柱外管上部减短10mm,转向锁衬套的锁眼形状变化,转向器安装部位增加凸台,增加尺寸标注。
传动轴:连接螺孔加大,并局部加强,十字轴形状变化,花键轴端部加强。
电器: 无资料,略。
- 8 -
动机停产,改为生产用4BE1发动机的NKR58和NPR58车型。
驾驶室:局部造型改变,前部格栅由多个正方孔改为两个长方孔。内饰颜色由绿色改为蓝灰色。
保险杠颜色:由灰暗色改为乳白色(车身为乳白色时)或灰暗色(车身为其他颜色时)
离合器:4BE1和4BD1发动机相配的离合器从动盘花键和变速器一轴花键直径增大,摩擦材料变为无石棉材料。
变速器:NHR变速器由MSC-5S变为MSB-5S,总长由599.5mm变为608.32mm,重量增加5kg,速比也改变。
转向: 方向盘直径由430mm改为410mm、式样变更、颜色由灰色变为蓝灰色(配动力转向)
电器: 无资料,略。
3.4五十铃N系列的第五代产品
3.4.1 1993~2003年度全新换代(100p车身)
1、设计原则:“基本性能优于其他公司”、“针对原有需求”。
2、驾驶室:驾驶室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从驾驶室内外造型和功能结构件的布置,都充分体现了人机工程:
a、在第四代车基础上,将人的气质融入产品造型,外观造型风格由过去有力的方基调变为圆润流畅的新型抛物线型,给人以人性化的亲切感。
b、设计了高顶驾驶室。驾驶室有三种,一种是标准驾驶室(宽度为1690mm),一种是高顶驾驶室,在标准驾驶室基础上加高115mm,还有一种是宽体驾驶室(宽度为1995mm),高度同高顶驾驶室。高顶驾驶室为新增品种,该品种的增加经过了认真的市场调查。按日本法规,日本轻型车驾驶室高度在2米界限上下所交纳保险金和道路收费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调查发现6/10的上代车装厢式车身高度超出规定的上限须按上限交费,因此增加驾驶室高度能增加驾驶室内部空间,实际所交费用并不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使五十铃成为日本国内第一家具有高顶驾驶室的轻型货车。
两种高度不同的驾驶室采用了不同高度的车门,车门虽不能通用,但每个车型却更加和谐。
c、比老款驾驶室内部空间加大,风窗立柱倾角减小8°,侧围内倾也比上代略小,标准驾驶室也使头部侧面扩大了32-57mm,仪表台布置下移,使前风挡玻璃的面积增大,视野开阔。
d、内饰:两种宽度仪表台均为一体式,成本有所增加,但避免了操作系统地布局凑合。
内饰色彩更加和谐。内饰将过去的二种颜色统一成一种颜色,质感提高。
司机姿势由坐姿改为立姿,减轻了司机疲劳,采用了高弹性的坐垫和靠背,座椅移动量达180mm。
e、降低噪音: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顶棚、地板、后围仪表板刚性降低共鸣音,通过车门采用双层密封、加大地板垫厚度、顶盖贴毛毡等减少穿透音,噪音有明显降低。
f、司机上下更加方便,位于中部的驻车制动杆和变速杆可斜向后部便于向副驾驶座移动,设在各处的小杂物袋使取放杂物均非常方便。
g、提高安全性,前风窗采用粘接式,车门腰部增加加强筋、雨刮器刮水面积增大。
h、提高门铰链、座椅、雨刮电机的耐久次数。
3、电器装置
a、空调装置明确目标是确保该车在同类车型中性能第一。
b、冷气,采用了大型和高效的蒸发器、冷凝器,增大了压缩机的排量和效率,提高基本性能,大幅地增大了送风量,另外为适应法规保护环境,使用了新型制冷剂。
c、暖风性能:增大送风量,提高加热器芯散热量,对温差感觉敏感的脚部风速分布、温度分布以及发动机刚启动时的水温上升特性等进行了改进。
d、提高商品价值,将能自动调节出风量温度和风量的自动空调装置作为标准装备,装备了轿车式- 9 -
的按扭式控制仪表板。
e、刮水器、洗涤器,刮片U型接头,喷嘴可从外面拆装,更换方便,增大了刮片和连杆系统刚性,提高了杆系和刮水电动机的寿命,输出功率增加了40%。
f、开关按人机工程原理进行了布置,主要开关带有符号并采用了夜间照明,将转向手柄改为自动回位机构,提高了开关的触点容量,改进了避免误操作动力车窗开关的系列结构。
g、音频设备,增加了自动收音存储功能,电子调节收音接受能力增强,喇叭进行了理想布置。
h、仪表,采用了大型仪表板,造型焕然一新,信号灯和指示灯大型化,仪表灯泡全为长寿型,采用了电子转速表和里程表。
i、采用了内装雾灯的大型异型前照灯,提高了外观商品性能,灯具组合一体化,便于拆装更换配光镜,采用了长寿灯泡,为提高安全性,前、侧面反射镜作为标准装备。
4、 发动机:4J系列升级为4H系列。
5、底盘:以改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课题重点,同时为设计厢式车、自卸车、专用车的底盘,对悬架、车架、制动等总成进行了改进和新的开发。
a、 离合器:耐久性、平稳性、操纵性上有所提高。
b、 变速器:在原来基础上开发了新型变速器,耐久性可靠性提高,同时开发了六速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c、 轮胎:为适应道路条件的改善,广泛采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d、 NPR车型采用了车速感应型动力转向机构,提高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和操纵感,减轻了司机的负担。
e、 制动系统:随功率的加大响应提高制动器性能,三种驻车制动器合并为一种,摩擦材料采用非石棉材料,细节结构做了改进。
f、 安装了防抱死系统和防滑控制器。
g、 悬架:扩大前独立悬架的应用;原应用独立悬架的车型更成熟;扩大应用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实行70%负荷率的调整;采用横向稳定杆。
h、 车架:改善并扩大应用独立悬架的车架;提高高货台自卸车车架的刚度;设定中等长轴距的车架。
i、 驾驶室的悬置:为减少振动和噪音改善舒适性,采用了液压型支架。
j、 传动轴:适应大功率,加大了万向节的尺寸,提高可靠性。
3.4.2 2004年全新600P车身 ELF
在此次改进中,通过采用新开发的尾气后处理系统『DPD(DieselParticulateDefuser)』,达到了超低PM(微粒)排放柴油车认证制度的要求,全部车型标准配备无离合踏板的手动变速箱。
采用共轨式超高压燃料喷射系统、冷却式废气再循环(Cooled-EGR)、电子控制等柴油技术,无增压引擎在采用低尾气排放、低燃耗及低噪音设计的4HL1型柴油引擎的基础上配备了DPD,从而获得了- 10 -
『超低PM排放柴油车(降低85%)』认证。附带中冷器涡轮增压器的引擎配备用于消除PM的触媒转换器,获得了『超低PM排放柴油车(降低75%)』认证。
ELF采用新型Smoother-E变速器,其以普通MT(手动变速器)为原型,将离合器系统改为液体耦合器(Fluid
coupling)和湿式多板离合器。另外,通过选配方式还设定了追加了自动变速功能的『SmootherE auto shift』。
此外,主要在前照灯周围对车身前部设计进行了改进,符合将在海外开始实施的欧洲灯光设备法规,采用可在全球销售的设计。为了提高夜视性和安全性,采用了多重反射(Multi-Reflector)型前照灯。两吨级的独立悬架式悬挂系统由扭杆(Torsion Bar)式改为新设计的螺旋弹簧(Coil
Spring)式,目的是改善乘坐舒适性。
东京地区的建议零售价为347万1300~418万9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6.7~32.2万元,含税),ELF系列全部车型的年销售目标为4万辆。
2004年10月12日,重庆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五十铃公司在重庆共同宣布,“领跑者--五十铃600P新型商用车”即日起在全国上市。五十铃600P新型商用车是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N系列车家族中的4吨级新车型,该车配置了五十铃新型4KH1-TC柴油发动机,具有五十铃独有的电子控制、最佳燃烧控制、排气后处理三大核心技术,排放达到欧Ⅲ标准,输出功率130马力,较国内同功率发动机省油25%以上。
3.5小结:
1、可以看出:N系列车型全新升级换代的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大量细致周全的设计改进。每次全新换代产品均以驾驶室全新改型为明显的标志。第一代到第三代车,从1959到1983年中一方面进行升级换代,每一代中也都在进行各种改进,一方面进行轴距变化、单双胎车型、不同载重吨位系列、多种用途品种的拓展,逐渐形成全系列的品种。1984年推出的第四代车,利用引进的模块化技术和先进的设计手段对全系列车型进行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全新设计。93年推出的第5代车型,大的品种上同样没有拓展,但各个总成都有改进,尤其是人机工程方面的全新设计。
2、N系列第四代产品延续了7年半,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改进,改进涉及到车身、底盘、发动机的多个零部件,改进主要是为提高零部件可靠性或改进其他性能、有设计结构、工艺性结构、零部件材料和热处理要求的变化、造型和色彩的改进、变速器速比的变化、也有个别车型的淘汰。
3、第五代产品从93年到现在总共经历了11年,产品虽然没有换代,但是每年都有新的改动,特别是在针对日本的排放标准上,其都是走在前面的。而外形上,ELF的100P车身直到2004年才被替换为600P,这表明五十铃公司对产品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性能上。
- 11 -
四、结论和建议
1、纵观五十铃公司N系列车型演变、竞技者和轻骑兵多用途运动车年度车型以及江铃有关情况,年度车型指的是在某一年度新投放市场的车型,以消费者在市场上能见到为标志,在年度车型开发阶段的图纸上,也表示出年型标志,如84.5、88.0、88.5、90.5等。年度车型有的是老产品改进、老产品品种拓展,有的是全新开发的换代车型。总之,年度车型确实存在。
按五十铃的规律类推,福田公司的载货车系列产品和客车系列产品,老产品改进型和全新换代型均可以采用年度车型的命名法,如99款、2000款等或相似的称谓,以便于公司内部和消费者识别出与老车型的差别,体现出创新和改进。在图纸上表示的年型标记应以开发完成预计投放市场的时间为准,这样,商品开发的各阶段,从初步设计到商品化的过程,年度车型的概念是统一的。
2、从五十铃N系列车型的演变可以看出,产品改进历年来是持续不断的。全新换代车型推出之前,老产品每年都有改进。全新换代一般周期为7-9年,开发周期较长,考虑相当成熟,产品各方面都有显著改进,可谓是“脱胎换骨”,每次全新换代产品的以驾驶室全新改型为明显的标志。84年之前,N系列产品逐渐完成了各大品种拓展,覆盖了各品种的车型。84年之后,产品不再是品种的拓展,而是全系列品种的改进和升级。
从产品品种和设计水平综合比较,福田公司目前所处的阶段相当于五十铃公司84年以前的水平。系列品种刚刚铺展开,还未真正能利用模块化技术设计系列化车型。五十铃换代车型为全新设计,福田目前似乎无自己的全新换代车型。福田老款五十铃车身轻卡车型推出后,五星轻卡是个升级的全新车型,其间推出时代轻卡,使五星轻卡推出后给消费者的印象更象是时代轻卡的改进产品,对市场的预见、产品的准确定位改进与换代的时间节奏规划,同五十铃公司相比,还有待于做的更深入。
3、通过五十铃第五代车型100P驾驶室的改进可以详细地看出:100P驾驶室不只是外型作了全新的改进,内部零部件结构和尺寸都作了全新的改进设计。我公司的五星轻卡“100P”驾驶室,虽然外观造型仿的较像五十铃100P,但整个驾驶室的结构和性能还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应非常明确地认识到、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不过高估计福田的设计技术水平,确定下一步的技术创新方向有很大的意义。
4、国内几家五十铃合资引进厂家带来的启示
庆铃做跟随改进,江铃和北轻汽产品多年来改进幅度很小,企业经营绩效不佳。福田应变市场的能力较强,但仍不比五十铃公司,应该继续做得更深入,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5、题外建议:
通过对五十铃N系列车型的演变的调查发现:N系列车型30年来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其产品系列化、通用化水平高、其产品系列化水平高,成组技术、模块化技术、明细表编制和动态改进等很多技术都可被采用。我国国内先后有多家引进五十铃车型,但都没有系统地研究五十铃技术、都没有真正进行动态的技术跟踪,所引进技术是不完整的,对其技术也不能全面深透理解并消化吸收,真正成为自己的技术。现在,福田公司轻卡产品年产销达到10万辆的规模,产品品种全面系列化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系列产品技术关联性,提高技术水平,提高零部件通用性、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能力,建议对五十铃卡车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专题研究,探讨可否应用五十铃的技术对我厂轻卡产品进行重组。
- 12 -
更多推荐
车型,提高,公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