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布加迪divo)
[价格]汽车之家2016最新报价
销量分析 10月,乘用车产销环比有小幅下降,但比去年同期均有小幅增长;轿车的销量情况也是这样的态势。 上月的销量分析中已经指出,“金九”的金可能会以“银十”的银为代价,因为节能补贴政策的变严和赶在政策变严前的提前消费,都让10月份的销售处于一种较为冷淡的状态。现在看来,10月份产销环比较9月份有小幅度下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关键是下降多少,比去年同期相比有怎样的变化。和去年比,数据都呈现了上升,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增长5.27%和1.42%,轿车产销量同比增长6.03%和2.76%,形势并未恶化到严重的程度。
新的汽车节能补贴政策是影响10月份及未来一段时间汽车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肯定不认为较为严格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妨碍了车市的升温,相反,把补贴用到刀刃上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对自主品牌的技术提升也是一种激励。
另外,今年9月份公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被简称为“双18”办法,简单理解就是党政机关的一般公务用车要在排气量1.8 升(含)以下、价格18 万元以内。这或许对自主品牌是一个机会,但也不排除合资车型靠“定制”变相降价以获取资格的可能性。历年11月份都是单位购车高峰,具体表现如何就让我们一起观察吧。
SUV车型的产销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48%和21.58%,MPV车型的产销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25%和12.92%。这两类车型都保持着远高于普通轿车的增长趋势,但喜忧参半。
不论是公务还是家庭用途,MPV车型的使用或多或少有进一步提高车辆利用效率的考虑在里面,否则就去买轿车了。开MPV执行的是“多用途”,不但车辆乘坐率会有所增加,车辆的用途也会更加广泛,一车多能,一辆车能办的事就不用两辆车了。
但SUV的火热却是另一种趋势。当SUV因为高油耗和对周围人群的高危险性而在发达国家遭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时,当各地车展都以小排量和混合动力为主题时,我国传统SUV的销量增长趋势却是无法撼动的。
但也不能说我国的消费者不理性,只能说我们处于特定的汽车消费阶段。还是那句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让我现在买车,我可能也会优先考虑SUV,毕竟有了小孩儿后,家庭出行的几率要大得多,SUV车型的空间更大,安全系数更高,可到达的路况也可以更复杂些。况且,现在摇个号难哪,不买个大而全的家伙,以后有事不好办。
难怪,我们的导购栏目已经无数次涉及SUV车型了,从小到大的各个级别都涵盖了,好多其他的选题都在向后推迟。
私家车群体是从2001年开始的,那时的老车到现在都接近10年了。即使私家车用户对自己的第一辆车总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更换的节奏可能慢一些,更换的步伐也不统一,但换车潮从前几年也已开始了。这就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了再次购车的行列,不论是换购还是添置,再购群体与首次购车群体还是有些明显的区别,这对理解市场的不少消费行为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从图表中的数字来看,再次购车者,对车的态度更实际一些,把它当作出行工具的比例要高于首次购车者。在实际用车时,再次购车者也更多用于上下班代步或公私兼用,首次购车者用于休闲娱乐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再购者。再购者对汽车的态度和使用方式都更实用、实际,但不等于对品牌的忽视,相反,他们更关注汽车的品牌。可见,企业树立自己品牌的重要性,并且,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这种价值越来越能发挥其看不见的作用。另外,再购用户自有资金一次付清的比例也远大于首次购车用户,选择 SUV的比例大,选择手自一体车型的比例大,选择高配车型的比例也大。这些都与用车态度、已有的用车经验相吻合。
了解市场这些表现,对品牌如何在未来继续充满竞争力是很重要的。
新能源汽车这次要玩真的了?
2011年11月1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对试点城市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有一些我们看起来力度很大的一些要点。
比如,其中有这样一条,“要积极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并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广泛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在北京深受摇号未中之苦、深受尾号限行之苦的准车主和车主就能明白此措施的力度如何了。这种大力度的政策导向,可以很大程度上引导消费指向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一类,建立充电设施是基础性工作。《通知》中也有相应的措施,“制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个人新能源汽车用户在其住宅小区停车位或工作场所停车位配套建设充电桩,该类充电桩与新能源车辆的配比不得低于1:1;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充电设施建设的服务;此外,在政府机关和商场、医院等公共设施及社会公共停车场,适当设置专用停车位并配套充电桩;同时,城市要调配资源建设少而精且覆盖示范运行区域的快速充电网络。”充电桩与新能源车1:1的数量比,需要试点城市投入重金去建设充电桩,且不论建设是否免费,或者资金从何而来,如此大规模地建设基础设施起到的吸引作用也不可小视。 《通知》中还有对试点城市执行进度的年度评估计划,如不出意外,2013年底会掀起新能源汽车的一轮新“运动”,不知道这次新能源车是不是要玩真的。这里还是要提醒一下我们推行新能源的目的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别在运动中忘了本来的目标。
政 策
听证会一致同意汽车“三包”政策
汽车“三包”政策,是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再没有政策上的保护,就可能沦为被宰杀的对象,正所谓出了钱还不一定得到相应数量的服务。也正因如此,才会屡屡出现各种消费者砸车抗议等过激事件,但也于事无补。
不难想见,汽车“三包”政策,对企业是一种考验,尤其质量上还有很长路要走的自主品牌。目前,没有相应政策就是一种政策性的保护。但毕竟,《地球是平的》,依靠地区性保护来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日子不会长久,加强质量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长久之道。从这个角度看,汽车“三包”政策把自主品牌进一步推向了市场。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促进自主品牌进步的动力。
不论如何,10月底举办的这次听证会出人意料的“和谐”,代表消费者和汽车厂商的16名代表都一致地表示了对此政策的支持,这也说明,从04年搁浅到现在经历了太多冷落的三包政策,真的到了没理由不出台的地步了。
的确,三包政策很多具体内容还需要细化,但这是专业人士的职责,我们只需要盼望它尽快出台。只要推出来就是一种胜利,哪怕以后慢慢完善。但听证会上的和谐完全不能掩盖背后诸多利益的纠缠,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坚定决心,它的出台估计要晚于大家的预期。如果给出一个乐观的估计,也要到2012年的下半年了,只是希望它的实施能早于传说中的那个2012。 当然,反对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作为持反对观点的中汽协,其反对的主要理由还是认为,三包政策增加的企业成本最终还是会加到消费者的头上。所以,中汽协的观点是,慢慢来,不妨先建立独立、公正、权威的汽车产品质量鉴定体系,再分布实施三包政策。从我看,反对的理由也只不过集中在三包政策推进过程的层面。总的来说,我们需要三包。
感谢您的阅读!
更多推荐
汽车,政策,新能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