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中华v7)

龙源期刊网

评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三部曲

作者:殷艳

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8期

摘 要: 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姊妹篇三部曲通过讲述及分析“辛普森案”、“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白水门案”、“水门事件”等个案,微观系统地介绍美国宪政文化联邦与州的关系,选举制度、三权分立与相互之间平衡监督的运行原则。以及美国百姓在社会不同阶段对自由与代价的选择。

关键词: 林达夫妇;历史深处的忧虑;美国宪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D771.2;D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280-02

作者简介: 殷艳(1977-),女,四川自贡人,硕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律翻译、国际民航法、口译理论与实践。

林达是夫丁鸿富,妻李晓琳的笔名,他们1952年出生在上海,文革期间中断学业,插队于黑龙江。恢复高考后考入同济大学,李晓琳后来考取硕士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学习建筑。夫妇于九十年代初移居美国,最后定居在乔治亚州的乡下。在国内,他们主要从事建筑相关工作,出国后同样“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闲暇时开着一辆类似“依维柯”的小货车走街串巷,赶集出售一些小艺术品。朱学勤在美国时,林达夫妇去哈佛探望他,“圣诞来临,有两个小贩从南方开车来波士顿看望”。他们为“小贩”二字笑弯了腰,却喜欢这样的称呼。这也正是林达夫妇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他们以最普通的“劳动人民”游走在北美大陆乡村、城镇的生活方式,这样积累沉淀旅行的感受都成为林达夫妇创作素材和思考的源泉。加上半年劳动,半年思考写作,使他们更能微观地了解与分析美国社会。

林达夫妇自1996年开始写作《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几年间,三联书店连续出版了其三部姊妹篇。他们不是像写学术著作般摆出大道理,而以书信体《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拉近焦距。第一人称的讲述,以实际生活中的感受与听书者“卢兄”探讨美国政治、法律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运作方式及为民主自由需用随的代价。把沉重的历史、不同的文化近距离的观察,以书信像老朋友聊天一般娓娓道来,平实地向读者讲述在异乡美国所见所闻及心得,有小说式的叙事,也有散文式的抒情。

林达三部曲作品如果要用形而上的两个词来概括内容的核心,一个是“自由”,另一个就是“代价”。正如文中所说“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作者一直在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自由与代价永远是共存的,推崇自由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或许是金钱,或许是安全,甚至于是生命。林达剥洋葱般介绍美国的宪法制度及宪政文化,抽丝拨茧,淋漓酣畅。

更多推荐

美国,夫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