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奥迪a6l降价25万)
怎么更好地看年报呢?第一,除了去年的数据,不妨多向前追溯几年,看看公司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年报中对下一年经营目标的展望,是否真的兑现;第二,看看用于投入研发的费用和其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否提高,一般来说,在上升期的公司才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比例;第三,如果有股权激励的公司,看看公司高管持股成本和抛售的情况,如果上市公司高管出现集体性抛售,投资者还是要注意风险;第四,除了该公司的年报,不妨也看看公司上游、下游以及同行主要公司的年报。
如何阅读年报
一、从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中寻找潜力股
以最早公布2006年的财务报告的五家公司为例。由下表可以看出:宝新能源[9.03
-1.42%]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82.5%、81.85%和218.87%,增长头强劲,值得关注;华泰股份[9.95 1.02%]每股收益0.83元,排行第一,但净利润增长率则比宝新能源、江南光纤差不少。
二、从市盈率的高低入手,选择潜力股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相同行业的个股以市盈率的高低决定取舍,股票潜力的大小与市盈率的高低呈反比,而与股票市价的贵贱无关。以日照港[6.05 0.33%](600017)和营口港[9.89 1.54%](600317)为例,截止2007年3月8日,二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市价分别为0.27元、0.63元和9.17元、12.19元。与之相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34倍和19.35倍。很显然,从价看,日照港更便宜;而从市盈率看,营口港更有潜力。
三、具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良资产注入的企业,很可能成2007年的黑马
以大红鹰(600830)为例:其子公司于2002年出资4000万元80%)控股典当公司。2004年该公司典当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26%,而典当业务利润却占到主营业务利润的1/3;2005年的典当收入占主营收入的7.17%,而典当利润却占主营利的1/2。照此发展下去,该公司的典当业务利润必将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另外,该公司的大股东又将具有烟草背景的实力公司置入上市公司。因此,大红鹰的成长性值得期待。
四、从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化中发现问题,规避个股风险
以云天化[22.01 -0.54%](600096)为例:2006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58586万,每股收益1.09元,业绩骄人。但是,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5%,而净利润同比却下降了12.6%。在不了解该指标异常原委的情况下,不能贸然介入该股。
五、注重平时积累,不断加强学习,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份完整的年报,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表和附表,还有附注等相关文字说明。其中的财务信息很多,要想完全看懂年报,需要具有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尽管如此,年报的篇幅也是有限的。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重大决策,须及时在指定媒体披露。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要及时了解证券市场,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就应该选择一两家管理部门指定的新闻媒体,作为学习和了解证券市场的必备工具。
如何看年报
2007年03月06日 19:24 《红周刊》
】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伊春 赵超
细品年报新看点 守正猎奇巧掘金
随着江南高纤年报于1月12日亮相,一年一度的年报披露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在绩优高成长股成为市场热点的今天,没有投资者不重视年报,但散户朋友大多只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分配情况,对其他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很少细心研读。
其实,今年的年报有许多新看点,我读年报的体会是:细品精读,守正猎奇,寻宝掘金。
守正:关注业绩大幅增长的上市公司年报
截止2月16日,沪深两市已经有15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据有关统计显示,这157家上市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161.74亿元,比2005年的76.92亿元增长了110.27%,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33元,同比增幅达87.52%。
可见,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增已成定局。在读这类公司年报时,投资者尤其要关注以下四大看点:
一是有关业绩大幅增长的情况。对于成长股来说,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增长率的变化,特别是那些业绩出现拐点而利润大幅上升的上市公司。如锌业股份净利润增长率达3703%,中宝股份净利润增长率达3277%。要重点关注已披露预增快报上市公司的年报。
二是有关具有高送转分配方案的情况。市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年报业绩浪行情,除了业绩高增长外,大比例送转股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尤其在牛市行情中,含权股的抢权行情和除权
股的填权行情将表现得更为精彩亮丽。
如赣南果业、保利地产、宝新能源等。重点关注有高送转能力的上市公司。
三是有关重大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新增项目是影响上市公司高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如焦作万方年报中显示,2007年计划生产铝产品为28.1万吨,比2006年实际产量增长了23.63%,公司同时表示,其年产10万吨铝合金项目计划于年内投产,这就表明了公司产量有望在今明两年将持续增长。
四是有关资本运作情况。
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已成为市场热点,因为它能使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如南山铝业非公开发行7亿股虽然尚未实施,但从年报中可以看出,公司对推进整体上市并没有改变。而且,公司还对拟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在交割延迟期间产生的收益作出了归属上市公司的决定,表明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呵护。
猎奇:关注股改时有特别承诺的上市公司年报
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应详细披露原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改时作出的特别承诺及其履行情况。比如:宝新能源在2005年底启动股改时曾作出承诺,若公司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宝丽华集团将向流通股股东执行追加送股的安排。这些情况包括公司2005年度实现利润较2004年增长低于25%;公司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较2005年度低于100%;宝新能源2004年净利润为3165万元,如实现上述承诺,其2005年净利润需达到5540万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26元,结果该公司2005年实现每股收益0.40元;按承诺公司2006年净利润需要达到16864万元,按除权后每股收益达到0.45元,而公司2006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为0.73元。由于业绩超出承诺预期,该股从2005年年末的4元多钱价格一直飙升至26元多。
据统计,两市在股改方案中提出追加对价条款特别承诺的上市公司共有159家之多。其中有承诺提升业绩的(如泛海建设、南山铝业等);有承诺资产重组的(如南京中北、S阿继等);有承诺资产注入的(如青岛海尔、江西铜业等)。贵研铂业由于股改时置入了元江镍业,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其2006年业绩同比增长达631%;ST江纸置入房地产资产后,业绩大增1242%。所以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股改时有特别承诺的上市公司年报,从中猎获超级大黑马。
看新:关注新旧会计准则下年报差异
自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实施。证监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编制和披露2006年年报的同时,必须在相关章节列出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的影响。由于新会计准则引入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部分上市公司因交叉持股,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原因,将导致公司净利润或净资产出现较大幅度变化。比如:南京高科2006年年报按现行会计准则披露的股东权益为14.41亿元,而按新会计准则编制
的股东权益则为24.8亿元,其中差额超过10亿元。这类公司较多,投资者应重点密切关注如岁宝热电、雅戈尔、大众交通、东方集团等上市公司年报。
总之,要睁开您的慧眼,对自己所关注的上市公司年报精研细读,守正猎奇,从中寻找出能给您带来丰厚利润的金股。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挺复杂的,我给你看个如何分析年报的方法:
年报是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审计过,真实性、准确性相对较高。阅读年报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对上市公司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不能只看净利润、每股收益,更不能就以此作为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投资者必须了解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尤其是主营业务利润所占比例。
第二、不能只关注一些市场上人人皆知的“绩优”上市公司,而忽视一些亏损、特别是“巨亏”公司的投机价值。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是“巨亏”公司也往往有较好投机机会。特别是那些一次性清理公司历年包袱、轻装上阵的亏损公司就更要关注。
分析年报的一般程序步骤
A、 财务数据分析:
一个财务系统细分起来有上百项指标,对于专业人士有用,但是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谁有这么多精力去研究呢?
一、我认为只要挑几个比较常用重点的指标,对报表进行直接分析:
1、同去年相比的利润增长幅度,比如去年是一亿,今年一亿二,这个增长就有意义。但一个企业连续三年的平均指标更重要,而且这个指标浮动上下不超过20%,这才比较正常。如果超过太多,就应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除非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某些特殊的原因所造成。
2、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比较好的公司在8%,大于9%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公司了。
3、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盈利质量,就是钱拿没拿回来,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关心盈利能力,比去年盈了多少,每股收益涨了多少,利润总额涨了多少,大家都只在乎这个。但有利润没现金流,它肯定不能变现,企业经营就会出现问题。无论在市场、销售等等都有问题。而有现金流,没有利润,这个情况则不是很多见,只能说利润率比较低。
4、扣除后每股收益、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昴┕啥?ㄒ?- 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 - 待摊费用 - 待处理(流动、固定)资产净损失 - 开办费 - 长期待摊费用)/年末股本总数。扣除后每股收益已经把每股收益做了一个过滤,把一些虚胖的东西剔除掉,对一些不对称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扣除后每股收益肯定有两种情况,有时候可能比每股收益高,有的时候低,低的时候非经营性收益高就给减掉了,如果低的话非经营性损失高。调
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也同理。企业的各个指标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要横看竖看,比如很多公司去年来看报表不太好,那是去年业务不好,提了大量准备金。今年不用再提了,所以今年的利润会呈倍数剧烈的增长,严格来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才看得最清楚,才容易看到它的真实的面目。而某项业务的减少应看出他的必然性,是技术的变更还是经营性存在的问题。
5、考察应收帐款增加的幅度:可从三个方面来看,如果净利润涨,应收帐款也同步涨,是采用了赊销政策。第二个方面是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应收帐款的增加。第三个方面是盈余管理或者叫做技术性处理,说白了就是利润操纵,如果技术性处理的范围非常大,那就是在造假。造假就是无中生有,根本没有这个交易,没有这个销售,虚构销售、虚构收入这正是造假。会计政策有这样的空间,稍微调动一下,只要不太离谱这叫盈余管理。盈余管理还算是有一些令人同情的成分的,一般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是故意造假就该全民共讨之、全民共诛之。比如银广夏就是当年造假的最强的代表作。所以看年报不应该只看它一年,应该看连续的趋势分析,看应收帐款的增加幅度是不是1还是负,如果在1附近还可以,保障倍数还可以。三倍、四倍更好,太高了也不太好,如果是负的,说明该公司的情况很糟糕,盈利的质量低下。
6、净资产的资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平均净资产。这个钱如果有的话,是关能不能分到股利,如果净资产过大或者是负的都有问题,负的先弥补亏损,如果过大的话也没钱分红,盘子太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平均净资产应该能看出一些背景信息,比如公司的持续增长的能力和该行业是否为夕阳产业等等。
7、偿债能力:就是债务风险高不高,这也有很多指标来衡量,比如看短期的偿贷能力,一般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指标;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负债,这个指标一般为1的时候,就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比较好,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的良性指标为2,但我觉得因为流动资产中存在很多非现金和流动很差的数据,比如:待摊费用、预收帐款、存货等等,如果这些数据的金额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在正常情况下都是无法变现的,之所以要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变现能力相对比较差,而且存货的价值也较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等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波动。消除存货的影响会使这一分析偿债能力的指标更加保险。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在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附注后面的或有负债、担保等潜在的债务,要把他们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偿债能力的分析,一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经济效益好,但没有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企业所面对的是付款的危机。一个有偿债能力而无获利能力的企业将会萎缩、走向衰退;一个既无获利能力,又无偿债能力的企业最终只能破产!
8、资产与负债的管理能力:周转比例,如存货周转率,比如20多天就能周转完,这个就很好。存货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三种,会计报表注释后面把存货分类,尤其是看成品的比例,这个数字过大会导致周转率的过低,周转天数过长。应收帐款的周转率或者应收帐款的周转天数,可以跟同行业进行比较,跟历史进行比较,会计报表有两种分析,一种是趋势分析、一种是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主要是比例分析,如果跟历史信息比较出现了异动,超过了数十倍,就可以说这个公司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说明它的资产管理能力很差。
9、要特别关注年度报告后面的附注:披露的担保、或有损失、债权债务官司,并没有在报表上列示,但这仅仅只能说还没有立即完全暴露出来,但这些却是隐藏性的问题。如果把这些信息都调整到了报表上,那么公司问题就会严重了。
具体年报出来以后有的每股收益才几分负增长可股价却上涨 ,有的正好相反,这个问题需要全面地来看,虽然有的每股收益才几分负增长,但可能未来预期好于当年,而且股价又低,或者就是由庄家故意拉抬股价。好年报的公司在年报出来以前股价就被充分的炒作了或者未来预期不好。因此,就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如何阅读年报
2007-04-25 21:05
五大要点不能忘
1. 业绩的优良性
蓝筹股的市盈率要保持在20倍左右或少于20倍;其净资产收益率每年至少保持在6%~10%之间;每股收益多少才算蓝筹股?这需要各股行情具体分析。
2. 业绩的稳定性
蓝筹股业绩必须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公司的成长性
这主要通过对该公司所处行业前景,公司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效果,产品的科技含量,人才资源的
配置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4. 考察现今流量
从财务报表看,部分上市公司的利润状况确好,但再仔细观察现金流量表,就会发现现金流量的状况
实在不佳。
5. 研究利润的构成
需要观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真正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还是来源于偶然性收入,如:补贴、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如何正确的进行"年报"阅读?
年报阅读时应该学会“三大点、两大招”: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要了解公司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三是对关联方之间的各类交易做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第一招,洞察明细,辩清真假。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的项目:
1、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
2、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
3、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
4、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润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了初步判断,认为其并不存在重大造假行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以求得出可靠结论。
第二招,寻根问底,借用标杆。
1)、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企业债务偿付的压力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债务本息的偿还,如各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各种短期结算债务等;二是具有刚性的各种应付税款,企业必须偿付。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企业偿债能力低,不仅说明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到期应付的债务,甚至预示着企业面临破产危险。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这项比率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说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用作支付保证。一般认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流动比率为2:1是比较合适的比率。
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这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持有不能盈利的闭置的流动资产,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浪费,同时表明企业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或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报废还没做处理或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另外,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因素,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一般认为,1: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合理的,它说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1元的速动资产做保证。如果速动比率偏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表示企业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企业就失去了收益的机会。如偏低,则企业将依赖出售存货或举新债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出售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但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这个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从股东的立场来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相反。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获取额外的利润。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2)、企业获利能力分析。利润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重要保障。反映企业
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从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资产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作为考核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比营业毛利率更趋于全面。理由是:其一,它不仅考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而且考核附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其二,营业利润率不仅反映全部收入与和其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还将期间费用从收入中扣减。期间费用中,大部分项目是属于维持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固定性费用,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全部抵补,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只有抵扣了营业成本和全部期间费用后,所剩余的部分才能构成公司稳定、可靠的获利能力。
2、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这项比率是衡量企业资本金获利能力的指标。资本金利润率提高,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和国家所得税就增加。利用基准资本金利润率作为衡量资本收益率的基本标准。基准利润率应根据有关条件测定,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相当于同期市场贷款利率,这是最低的投资回报。二是,风险费用率。若实际资本利润率低于基准利润率,就是危险的信号,表明获利能力严重不足。
3、经营指数=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100%。经营指数反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说明公司每一元净利润中有多少实际收到了现金。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
“黄金方案”如何在卖掉每种股票时都赚钱?
有一种经过几十年的时间验证的股市,特别适用于保守型投资者。如果谁能约束自己遵守这一种规则,就能做到每种股票都赚钱,人们把这种战略称为“黄金方案”。
1 重品质、重实力
“黄金方案”战略只考虑质量最好的股票,每个行业只瞄准龙头老大,在德国,符合标准的银行业只有德意志银行,百货业只有卡尔施塔特,电气业只有西门子。在欧洲有荷兰的联合利华或者法国的食品康采恩,BSN。在美国,有菲利浦.莫里斯或者可口可乐。在日本世界级的企业如佳能是其中之一。
2 注重组合
按照“黄金方案”战略,股民营至少购买5种股票,但最多不能超过10种,股票既要照顾合理的国家组合又要照顾合理的行业组合。如果选择了日本的电子股,在德国就应选择另外一个行业,例如百货名牌妮维亚,在美国选择软饮料巨人可口可乐,在荷兰选择荷兰皇家石油。这样我们避免了一个普遍错误:把一切押在一张牌上。
3 留有余地
按照“黄金方案”战略,一个保守型投资者首先等待股市低潮,这就是说,股价应当至少在此最高价低10%~30%的时候。即使此时,投资者首次建仓最多投入总资本的50% 。“黄金方案”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始终保持较高的储蓄,资本储蓄非常重要,有了它,投资者可以在股价进一步下跌时补仓。
4 坚持 补仓 赚钱
如果建仓后,股票未升反降,就能够看出小心选择股票是多么重要,只有对一流的企业才能实施补仓战略。对二三级企业的股票进行补仓风险要大得多,因为无法保证这些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安然度过危机。最实际的例子就是西门子兼并利多富。把宝押在西门子身上可以放心的低价位补仓,坚信早晚总全盈利。如果寄希望了疲软的利多富公司,最终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利多富被西门子吞并啦。
5 金钱与耐心
必须严格遵守特定规则,补仓战略才能完全奏效,股价比原购价下跌30%以上才允许第一次补仓,另外,从第一次购买到低价位补仓应有大约6个月的时间间隔。很可惜很多投资者常常忽略这一原则,匆忙补仓,以至在真正的低价位以无资金可用。
第二次补仓也是如此,如果第一次补仓操之过急,第二次补仓应当在股价下跌了30%且时间又过拉半年之后进行。
更多推荐
公司,企业,能力,年报,利润,情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