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雪佛兰赛欧13款)

FEATU RE鸷 

 

当年比亚迪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正式走入汽车 

性的意义。

行业之时,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看好它。然而,经过 

几年的发展,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股神巴菲特入 

股,电动车技术与多家国际汽车巨头合作,这些足 

以说明一切。 

目前,跨国公司在不断从高端向下渗透,即将 

与自主品牌在中端市场短兵相接,决定成败的因素 

是性价比 面对跨国汽车公司的产品不断导入所带 

来的竞争,比亚迪G3充当这样一款战略车型,被放 

 

比亚迪快速发展的功臣非F3莫属,曾创造销量 

在了排头兵的位置。

纪录,F3的经济实惠、皮实耐用是得到市场认可的 

从评委中的评语可以看出,比亚迪G3只有车尾 

必备元素。本次比亚迪派出G3前来参加第五届“爱 

有些类似雷克萨斯ES,除此以外很难找到明显的模 

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按照G3的定位,它是对 

仿痕迹。这也说明比亚迪在通过模仿的同时快速吸 

 

F3家轿理念的换代与升级。那么这款车究竟能否延 

收养分,并努力打造自己的风格。

续F3的优秀表现? 

比亚迪G3于2009年1O月上市,7.69~10.99万 

比亚迪G3为4600mmX1705minx1490ram的宽大 

车身,在参选车型中具有较为宽敞的驾乘空间,可 

元的售价使其定位明显高于F3系列产品。其实近期 

以看出比亚迪在车身上注入了自我设计的元素。优 

 

许多自主品牌都在推中级车型,使自己的品牌能够 

雅流畅、饱满有型是G3给评委的第一印象。

向上发展,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高级工程师林建认 

除车身外,反光镜是其亮点所在。反光镜的下 

为, “自主品牌需要适应中级轿车市场的消费习惯 

方还有迎宾照明灯 这个配置通常只有在较为高级 

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的车上才有。比亚迪为高端品牌的努力付出了自己 

的心血。 

在G3之前,比亚迪车型都或多或少有模仿痕 

迹,但停在测试场的G3已然有了自己的风格,这表 

明比亚迪已经走上了由模仿到创造的路 

通过测试,G3的成绩相对比较中规中矩,但这 

款车在很多地方已经展示出了比亚迪自己的造车理 

念和风格,该车在配置上的选配对比亚迪具有革命 

打开车门进入车内,G3的方向盘、空调出风口 

等都非常有风格。在自主品牌车传统短板——做工 

方面,G3表现不错,难怪西杰优盛咨询管理公司总 

经理崔文哲评委会给予1O分的高分: “今年来自主 

品牌在做工、人性化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比 

1l8 Automotive Observe[ 

壬s璜轮舶一?2010—— 

亚迪G3便是个全新的例证。” 

劳。G3的离合器的结合点较低,起步时需要小心。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设计总监王选政评 

说到G3的配置就不得不说该车全系标配的无钥 

匙系统。崔文哲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评语是:无钥匙 

启动系统是国内该级别车型中首款全系标配系统车 

委试驾后的感觉是,刹车缺乏流畅性,离合踏板与刹 

车踏板距离太近,易误操作。评委一致希望比亚迪 

型 G3有两把钥匙提供给车主,它们不光是为了显 在人性化设计和工艺水平上多多努力。在噪音测试 

示电子技术的便利性,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了 

防盗。 

G3的座椅软硬适中,而且支撑很不错,肋部的 

中,G3的匀速噪音达66.5分贝,怠速噪音达44.3分 

贝,匀速噪音高出平均测试水平65.3分贝。于津涛 

评委表示,在测试中他感觉到车速40km/n以上时噪 

包裹性上乘。作为家用车,消费者对车内空间一定 音明显。G3的麋鹿测试成绩为7.91秒,在参选车型 

是非常满意,身高1.82米的益普索汽车研究副总监 的排名中成绩不太突出。 

叶盛评委坐在G3的前排调到合适的驾驶位置,头部 

离车顶还有一段距离;保持此驾驶位置不动坐在后 

排,腿部已经基本顶到前座。 

虽然G3的测试成绩表现中庸,但作为比亚迪的战 

略车型进步明显,从这款车型可以看出比亚迪在自主 

研发的路上付出了许多努力,在比亚迪向高端迈进的 

同时,G3在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多。噍、 

另外G3具有强劲的动力性能,目前G3拥有1.5L 

和1.8L两个排量的发动机,分别是比亚迪自主的 

483QA发动机和三菱4G1 5S发动机,参加此次车评 

的G3是搭载三菱4G1 5S发动机并配备五速手动变 

速器。三菱4G1 5S发动机在国内许多车型中都有装 

备,性能非常稳定,日常维护也相对便捷。崔文哲 

试驾完G3后,认为G3动力性好,低转速向前有推背 

感,加速平顺。 

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评委试驾过程中发现,G3 

的油门踏板行程较长,不会像很多轿车一样反应过于 

灵敏,而需要时刻小心翼翼地控制右脚,同时踏板的 

力度也有些沉,其实过轻的油门反而会使右脚更为疲 

Automotive Observer 119 

更多推荐

汽车,车型,品牌,测试,设计,市场,自主,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