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车的价格-别克昂科威的优缺点
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2020年成都车展)
1、汽车平台的由来和发展
汽车平台(platform)泛指多个不同车型的通用部件,有时也特指汽车
底盘。它是一个载体,相当于一幢房子的地基,地基以上可以是任
不仅仅是悬架是否共用,甚至车身结构的设计也是可以共用的。同时
同平台的车型也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悬架结构(例如PQ35平台下的大
众开迪后悬架不是多连杆结构,而是采用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的整
体后桥)底盘部件占据了轿车整车的50%,如果不同的车型中构成底盘
的部件都是共同的或相通的,那么就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即开发
一次,便可用于多个不同车型,大幅节省研发和制造成本。
从外观上看福克斯,马自达3和沃尔沃S40有相似的地方却也有不
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是同一个平台的产品,不过不能说他们是同一
平台就完全相同,只是换了不同的外观。因为不同的汽车厂商还会
针对平台进行修改,在其基础上推出自己的产品,但是从共性上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一个型号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
短,大批量生产方式逐渐变得不能适应竞争,在上世纪80年代,产
生了“汽车平台”的生产概念。世界上第一个轿车平台在德国大众
诞生,通过平台战略的实施,大众公司整合了产品系列,大大降低
了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这
一战略使德国大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现在,又出现了“模块化”的生产方式,它比“汽车平台”
2.1柔性化平台的内涵
汽车平台的柔性化战略就是根据市场的变化,通过信息交换网络将
·产品柔性。一方面,指产品更新后,系统能够非常经济而迅速地生
产出新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指产品更新后,对原产品优点的继承
和兼容能力。
沃尔沃公司认为需要做到共享的是技术,而不是平台。它认为平台
的概念是指重复利用复杂的工程设计工作,在类似的生产线上装配
不同的车辆。例如:车型底盘采用已有技术可比完全由零开始设计
降低一半成本,而共享底盘的车型越多,成本也能降低越多。而车型
共享内部不可见部件(如:发动机、悬架等)有利于开发专用汽车,因
为减少零部件成本便可在外观等可见方面(如:安全装备和设计风格)
追加投资以形成外观完全不同的车型,这便是沃尔沃公司的独特
之。
共享生产能力(一种平台共享车型可根据目标市场所处的地理位置,
选择在雷诺或日产中的任何一家工厂生产)。B平台专门用于小型
车,如日产的March、Micra,雷诺的Modus、Clio;C平台主要用于
中型车,如雷诺梅甘娜II系列及日产车型系列;D平台重点在共用
零部件上,对于这些共用零部件,进行统一采购。为了支持平台共享
策略,雷诺和日产扩大和优化了发动机与变速器系列的供应,还开发
共用组件和应用替代能源发动机,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雷诺-日产联盟还应用“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生产模
式,通过信息技术在相对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用户对
同类车型的不同需求,生产出同类车型不同形式的产品。它们在墨
西哥、巴西、西班牙的分厂交流生产和设计,互相合作、共担风险
和共享利益。
3.2标致-雪铁龙集团
标致-雪铁龙集团在1997年开始重组,力图通过整合生产设施以推
进两大品牌汽车零部件的通用化来降低生产成本,将标致和雪铁龙
重组后的标致-雪铁龙集团成功地将生产设备统一管理,实现扭亏为
盈。先进的平台策略让两种品牌的车型共享同种数据和技术规范,
使同一平台生产出来的不同品牌汽车各具特色和个性,同时又控制
了生产成本。目前,标致-雪铁龙集团在欧洲装配厂的设备使用率高
达114%。2001年标致-雪铁龙集团有一半车型采用共享平台生产,
而2004年这个数字已达到85%。
4、主流的平台
世界上第一个轿车平台诞生在德国大众,通过平台战略的实
施,大众公司整合了产品系列,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
的竞争力,加快了新产品推出的速度,使德国大众取得了巨大的成
功。
大众PQ35平台
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目前普遍使用的是PQ34平台。PQ34的平台技
术面世已经有7年左右的时间,大众在中国生产的宝来和高尔夫使用
的就是PQ34平台。PQ35是德国大众研发的第五代A级车生产平台,尽
管已问世了不短的时间,但仍代表了大众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和管理
流程。PQ35平台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前麦弗逊后四连杆式的四轮独立悬
架结构、大长度激光无缝焊接、双面镀锌高强度钢板、Can-bus全车信
息控制网络和全车多道涂装工艺等。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PQ35平台的生产地。一汽-大众速
腾、开迪,以及上海大众途安、斯柯达明锐都是基于这个平台生产而
来。而在整个大众集团内,PQ35平台更是应用广泛,大众第五代高尔
夫,大众Tiguan、奥迪TT、奥迪A3、西亚特Altea和Toledo等A级
车都是衍生自这个平台。
此外,同样采用发动机横置布局的大众PQ46平台其实也是在PQ35
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由此也能看出PQ35对于整个大众集团非同
寻常的重要意义。
PQ35平台基础上,还能生产大众Tiguan这样的全驱车型,充分显
示了平台的灵活性
标致雪铁龙的2号平台
PSA的很多车系也是共用平台,比如307和C4,以及年初在国
内推出的凯旋,使用的是标致-雪铁龙的2号平台。
PSA的2号平台可以说是该集团在欧洲与全球至关重要的一个平台,该
平台上云集了包括307、C4等一批重量级产品。与德系和日系企业平
台理念有所不同,PSA旗下的2号平台产品参数比较多变,尤其是轴距
与轮距并非固定,而是随着产品的设计做出不同的设定。例如基于C4
设计的凯旋,其轴距达到了2710mm,明显大于原型车C4。而轴距、
轮距尺寸方面,东风标致307也与东风雪铁龙世嘉等车型不完全相
同。
虽然在尺寸上有所差异,但是2号平台上的产品保持了极高的零
部件通用率,其全部舒适配置与安全配置基本相互通用,这也是法式
平台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2号平台在PSA集团中至关重要,但产品的底盘可以根据需要做出
不同设定
福特C1平台
福特C1平台是对于福特举足轻重的全球紧凑级轿车平台,它
的推出替代了福特原有的C170平台。虽然福特品牌属于美国公
司,但是福特C1平台却是国际化合作的成果,来自福特,马自达
和沃尔沃三家汽车公司的工程师汇聚德国科隆完成了C1平台的开
发。三家公司的强项和专利技术使得C1平台获得混血品质的优
势。
福特C1平台是对于福特举足轻重的全球紧凑级轿车平台,第一
款应用这个平台的车型是于2003年上市的紧凑级MPV福特C-Max,不
过随着马自达3和第二代福克斯所取得的成功,福特C1平台的重要地
位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福特C1平台也是国际化合作的成果,来自福特,马自达和沃尔
沃三家汽车公司的工程师汇聚德国科隆完成了C1平台的开发。这三家
公司的强项和专利技术使得C1平台获得混血品质的优势。因此在随后
推出的福特福克斯,马自达3和沃尔沃S40中,虽然底盘布局和车身
局部结构略有不同,但是前后副车架、悬架、转向、制动和电子设备
却都非常一致。
福特C1平台的应用极其广泛,沃尔沃旗下的V50,C70和C30,马
自达5和定位于紧凑级SUV的福特Kuga都是衍生于C1平台。而福特
C1平台的出现也成就了福特针对中级轿车的EUCD平台,因为EUCD平
台也是基于C1平台扩展而来。
新一代马自达3将在2009年上市,但依旧是来自于升级后的福特
C1平台
日产C平台
通过开发通用、复杂、功能强劲的平台,日产提高了汽车设计和
制造的效率。在1999年日产拥有24个独立平台,产量最大的五大平
台占据总产量的62%。到2005年为止,平台数量减少到15种,五大平
台的产量占据总产量的91%。
C平台采用前置前驱或全驱布局,发动机横置,能提供紧凑的外部
空间和宽敞的内部空间。东风日产逍客,以及即将上市的奇骏都是这
一平台上的产品。而在雷诺?日产联盟中,C平台同样也是地位重要,
雷诺旗下的畅销车型,第二代梅甘娜系列使用的便是C平台。
4结语
全球汽车公司对于汽车平台的理解正在发生革命性转变。平台共享的
概念已经从简单的发动机和底盘共享提升到了技术和生产过程的共
享。近年来,柔性化制造和敏捷制造作为工业生产的科学“哲理”和先
进模式已在汽车开发中被广泛采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并降低成本的
目标驱动下,全球汽车生产公司正不断寻求最完善的汽车平台柔性化开
发共享方案,使得在相同的生产线和设备上能够开发出符合不同客户需
求的不同产品。
但随着市场对多样化需求的加剧以及技术的进步,平台概念也在发生
着改变。
虽然尽可能多的采用通用化、标准化的部件一直是汽车平台的实
质,但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以及个性化的需求,那些被模块化了的
部件也可以被替换。例如速腾与开迪,虽然两者都是大众PQ35平台上
的杰作,但由于定位不同,强调舒适性与操控性的速腾采用的是多连
杆式独立后悬架,而以载物为设计指导的开迪则采用了成本低廉的整
体轴加钢板弹簧结构。
轴距问题更容易举例说明,即使相同车型有时也会根据需求推出
长轴版,例如国产的奥迪A6L与宝马5系长轴距版。同平台的不同产
品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尺寸或轴距上的调整,例如衍生于大众PQ46平
台的大众迈腾和斯柯达速派,虽有相近的产品定位,但两者在轴距尺
寸却有着52mm的差别。
一直以来,中国对于汽车产品的分类被一种欧洲标准误导,即按照尺
寸大小来划分车的级别,例如A00、A0、A级、B级、C级等等。应该
说,按照尺寸划分车的级别也算是一种分类方法。但是,要命的是,
很多国人居然按照尺寸来划分车的“豪华”程度,甚至技术水平,这
着实有点自我想象,不着边际了。继续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就衍生
回头再说说汽车平台。汽车平台这个东西也是欧洲人发明的词汇,似
乎在记忆里日本人不怎么讲平台的事情,韩国人有时候怕被低看,会
说出个平台来。但是不知道是欧洲人没讲清楚,还是我们自己的理解
有问题,于是乎就弄出一个大尺寸车平台要比小尺寸车的平台先进的
概念来。可能欧洲人开始是想纠正这个误区的,但是后来看看实在没
有能力做政治思想工作,于是也就做迎合和适应的事情了,比如奥迪
的加长。不过,从大众开发朗逸开始,他们不太讲平台了,拿出一个
新名词,叫模块式开发。我记得大概意思就是,技术就是技术,和平
台,特别是车的尺寸大小无关,现有的平台制造的产品也能使用新技
术,新配置等等。不管怎么说吧,朗逸、新宝来这种产品成功了,差
不多快能够代替桑塔纳、捷达成为新的神车了。这个思路相继被日本
人、韩国人接受,于是有了伊兰特平台(暂且叫平台吧,下同)上造
出来,救了北京现代命的伊兰特悦动,有了在蓝鸟平台上造出来,起
死回生的新轩逸。
最近几年,上海通用使劲的嚷嚷全球平台的事情,例如:通用的
EpsilonII是最新一代全球通用战略中型平台,同平台车型有:欧宝
insignia、国产新君威和新君越,其原型车opelinsignia是欧洲
2009年度车型(Caroftheyear),这也归功于通用最新的战略平台-
-EpsilonII,与其相对应的是定位于家用车市场的DeltaII平台:
雪佛兰科鲁兹、新一代别克凯越则共享DeltaII平台。而其上一代平
台--通用的Epsilon平台是通用公司的FF中级车平台。这个平台
2003年投产,用以生产大名鼎鼎的SAAB93与OPEL威达等车型,并成
为了全球最主要的中级车生产平台之一。后来,通用在这个平台又开
发了雪佛兰Malibu以及凯迪拉克BLS等车型,当然还有土星和庞蒂
克。其实,通用嚷嚷平台的事情的目的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脱韩入
欧”,这完全是为了迎合国人的想法。其实你想想,大宇也同时用通
用的全球平台,那么挂大宇标的韩国车和挂上海通用别克或者雪佛兰
的车有什么不同?另外,上海通用从来没有说过EpsilonII的技术就
比DeltaII先进吧?又比如,新君威和新君越都是EpsilonII平台
上的,你能说新君越的尺寸比新君威大很多,技术就一定更先进吗?
所以说,尺寸和平台其实和技术,或者产品的性能没有特别的一一对
应的关系,关键还是看内容。
雪佛兰沃兰多19款报价-2019款捷达现在的报价是多少
更多推荐
马自达轿车系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