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长城哈弗h3图片-奇瑞汽车图片大全图片 新款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大众新开迪中国上市)

一、本次战略规划的背景

1、公司过去及目前战略的简要回顾与评价

1)进入战略

内部创新战略:目前吉利已经建成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以及安全技术、新能源等核心

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平均每个季度至少可以推出一款全新 车型。2002年以来,吉利先是

推出与奔驰外观相似的“优利欧”,目标是超越夏利2000和赛欧,而且还要与捷达和桑塔纳

轿车比拼,动用最先进的开发手段,在两三年里开发出与奔驰媲美,但价格低到不可思议的

国产轿车,然后推出价格只有15万元的“中国第一款”国产跑车——吉利美人豹。完全淘

汰了“老三样” 豪情、美日、优利欧,形成了全球鹰、帝豪、英伦三大品牌谱系。结果是

徒有跑车外形的吉利美人豹跑车成为轿车中的笑话,但它的三大品牌市场状态良好。

成功之处:这些全新产品拓宽了吉利的品牌道路,吉利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路线,也开

始走进中端市场,这是一种重大的突破,对吉利实现产销量目标发挥了支撑性作用,吉利形

象在消费者心中也得以改善,也是吉利能够在08年金融危机下实现逆市上扬,销量、利润

均有两位数的增长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足之处:吉利在消费者心中固有的低端形象有可能对新品牌造成不利影响,因为消费

者观念不易改变,吉利以2002年的技术要超越奔驰不太现实,吉利美人豹一直饱受诟病也

是低价推出,质量与高端跑车存在太大差距的结果,这说明口号要与实力相符合,以公司实

际情况为基础。

合资战略:造车初期,吉利民间资本融资,但由于资本分散,个出资人之间的矛盾,这条道

路并没有走远。然后2003年,吉利汽车与国润控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吉利国润公司,

双方总投资10亿元左右,使该合资工程产量达到双班年产15万辆汽车的能力。

成功之处:合资有利于融合积累资金,克服独资经营在资金上的空缺,为企业的的创办

提供物资基础,也有利于分散风险,走出资金瓶颈的合作道路。

谋求产业链整合和资本运

作,扩大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市场取得更多的份额,通过彼此间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合力,

迅速扩张实力,有利于双方发展中国本土汽车产业并进军国际汽车产业、把吉利汽车做

强做大。

不足之处:合资要融合不同企业或合资人之间的文化或观念,不易统一管理,容易造成

分歧,企业要兼顾合资人的利益,利益分配不均也会造成合资人之间的矛盾,对企业单一品

牌道路的稳定发展不利。

2)一般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在企业创办时期,造经济型车,从低端产品进入,7

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已成合资企业的禁区。目标是把车卖给那些在创业中需要实用美观的交

通工具的年轻人,这个战略在企业创办初期是很明智的,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成功之处:经济型车不需要什么核心技术,也不像高档汽车需要那么多资金,这个战略

在企业创办初期对企业进入低端市场,赢来最大多数的顾客,积累资金,减少竞争,对企业

的生存发展有重大作用。

不足之处:低价战略就不能赚取高额利润,不能迅速积累吉利所需的资金,但是在企业

资金有了一定积累,品牌为大众所知之后,低价就会给低质的感觉,不利于企业形象的提高,

而且要使各个档次的车都以低价进入市场是不现实的,所以造成了美人豹徒有跑车外形,

始终无法和大品牌竞争;低价战略需要以规模作为支撑,吉利作为民营资本进入汽车业,

无资金优势,二无技术优势,三无规模优势,经不起风浪,很容易受到冲击。

3)发展战略

单一产品发展战略2001年,李书福将自己集团的资产进行重新组合,撤了轿车以外,只

保留一部分建材、教育和房地产项目,而自己发家的摩托车除了保留一家吉利摩托外,其他

全部撤掉,重点向轿车行业发展,实行单一品牌策略,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汽车梦。

成功之处:放弃以前涉及范围大的经营品种,有利于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发展重点项目,

使汽车技术向更精更深发展,有利于节约产品促销费用,新产品开拓市场和品牌的成长。

不足之处:单一品牌采用民间资本造车,政策和资金与其他品牌相比没有优势,经营风

险大。

横向发展战略201082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吉利完成

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百分百全部股权收购。成为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

大规模的海外汽车收购案,也是中国车企首次成功收购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改写了中国汽车

业无独立豪华车品牌与核心技术的历史

成功之处:品牌价值上,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将利用沃尔沃的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吉利

的整体形象,并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吉利的自主品牌价值,最终形成能够参与国内外竞争的

高端民族品牌;技术上,拥有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具备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在汽车主、被

动安全领域拥有一系列领先技术,具有生产豪华车型的技术体系能力,这些正是吉利所缺乏

并孜孜以求的;广告上,是一次国际化的大型收购案,足以引起世界的瞩目,对吉利品牌是

一次无形的宣传,极大地扩大了吉利的品牌知名度;影响效应上,收购沃尔沃除了给企业自

身带来利益之外,也必然会给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裨益,一是给中国汽车民族品牌以鼓

舞效应,二是给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以示范效应。

不利之处:人才上,沃尔沃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是人才,那些研发、管理、财务、市场

等方面的精英,才是沃尔沃真正有价值的财富,离开了这些人,沃尔沃就不过是一个空壳子

的品牌,如何留住这些人才,是对吉利的一次巨大考验;品牌上,沃尔沃进入吉利,价位必

会有所下降,参与中低端市场的竞争,豪华品牌一旦失去了高端定位,直接参与到大众市场

的竞争,往往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资金上,为了收购沃尔沃,吉利可谓倾囊而出,吉利

此后将面对资金空缺,也会对吉利的发展造成困扰;文化上,中西文化避讳产生碰撞和摩擦,

这需要调和。

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化技术吉利,努力向品质吉利转变;从快速发展调整到

稳健发展,从产品线管理调整到品牌线管理,把吉利打造成产销规模超千亿元、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吉利集团总裁杨健在其年度经营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

吉利全年销售突破41.5万辆,企业的品牌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吉利

的战略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成功之处:在战略规划方面,吉利将进行全球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

等体系建设;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等方式,重点以六大新兴经济区、十大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为重点市场,积极准备进入欧美等发达市场,建立以整车为主,CKDSKD为辅的全球

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实现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全球营销。

在市场营销方面,继续完善三大子品牌的定位和产品布局,形成各品牌鲜明的产品特性

和特征;努力创新与探索汽车租赁、汽车金融、电视购物等新业务,完善二手车交易;推进

服务站现场督导管理,加强市场监控;加快国际贸易向全球化营销的转型步伐,搭建海外营

销组织框架,加速推进重点市场销售服务网络发展步伐;按照全球化战略规划,有步骤、有

重点、有计划地推进吉利全球化布局,确保实现全年产销同比增长不低于18%的营销目标。

在技术研发方面,以贴近市场、设计前移;强强合作、提高效率;同步监理,保障品质;

多轨开发,竞争选优为纲领,确保新车型项目、动力总成项目以及DS1自动变速器的各匹

配项目等研发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化技术、汽车安全

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及合作应用,把安全技术打造成吉利汽车的鲜明特征。

不足之处:1)融资困难,政策扶持力度小 ,作为民营汽车企业,吉利要实现产品结构

的调整和升级都面临着严峻的融资形势,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这一难题更加凸显出

来。虽然企业自身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融资,但作为民营企业毕竟是有着后顾之忧的。此外,

吉利汽车也没有合资企业在金融和财税方面享受到的各种优惠政策。

2)产品性能和质量有待提高,吉利汽车长期以来主营低档车型,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质量

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考验。

3)社会认知度不足,从吉利创立之初到现在,吉利在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方面都付出了很

大的努力,无论是网络、电视、报刊还是教育、社会资助、车展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

力,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宣传并没有实现最大化的效果。

2、公司使命的调整与确定

1)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

2)造最安全、最环保节能的汽车,让吉利的车走向世界:确立了“到2015年实现产销200

万辆,其中1/2外销”的战略目标。目前使用的车标仍然保留,用于低端车,价格在5万元

以下——老百姓买得起的车;新的车标则用于中端市场的车型,这种车安全、舒适、美观,

价格在5万元到10万元之间;甚至还会再征集另一种车标,用于高端车上。

调整思路在汽车制造初期,由于是民营造车,资金上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技术力量也很薄

弱,只能从低端品牌进入,为老百姓造最便宜的车,企业才不至于被其他中高端汽车企业击

垮。在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资金也技术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了造中端汽车的能力,

企业品牌也为很多人熟知,低价给人的地质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吉利不得不改

变思路,在中高端市场找切入点,赚取高额利润,改变企业形象。

3、公司目前需要解决的发展战略问题

吉利是总体跟随还是重点突破问题?本土化还是国际化?激励如何引进和培养人才?

如何切入中高端市场?吉利的管理如何应对灵活的环境和市场变化?

营销能力分析

1、企业创建初期:由于主要目标是销量,吉利采用的是“捆绑式”销售,在全国各地以区

域经营的形式,由经销商买断产品,企业只同经销商发生支付关系,而不直接同客户发生营

销关系,这样吉利可以全身心的搞研发和制造,抓内部管理,搞流程设计和制度建设,事实

证明这种模式在当时是非常适合吉利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先占领低端市场,后占

领中高端市场,刚起步的吉利打着“低价”的旗号,先后推出了豪情、美日、优利欧等车型,

向低端市场进军。

2、事件营销,提高知名度:为了改变人们对吉利汽车价低质次的看法,从2001年起,公司

通过“碰撞试验”等一系列公关活动告知消费者吉利汽车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成

立广州吉利足球队、“丰田案”等也使吉利的曝光率大大提高。自此之后,吉利进入了一个

快速发展时期。

3、进入中高端市场:20075月,吉利悄然改变战略,并推出金刚、自由舰、远景等中高

端车型,意图在中高端市场赢得优势。

4、客户关系管理:吉利确立了以关注客户为焦点的原则,致力打造以“顾客生命周期”为

核心的服务价值链,狠抓销售网点的整顿和形象建设,加强呼叫中心的运行功能,快速处理

用户反映的问题,大大改善售后服务的质量,使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吉利的市场占有率

也不断提高。

5、国际化经营:“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吉利也在极力扩大其

国际市场,开始从贸易型向营销型转型,不断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的市场,先后在乌克

兰、俄罗斯、印尼等地设点建厂,实现SKDCKD加工贸易的海外生产模式。

6、兼并策略:收购沃尔沃,不仅让吉利得到了许多高尖端技术,还让吉利成功进入欧美市

场,通过沃尔沃在全球的销售网络,极大地加速了吉利的国际化发展的战略,使其成为中国

汽车海外发展的一面旗帜。

经过十年来的建设,吉利现已成为一个网络遍布、机构完善、服务先进、理念超前的面向国

内市场的综合性营销公司。公司承担商务订单、整车物流、品牌与市场推广、网络建设、销

售管理、客户关系、大客户开发、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职能,此外在汽车金融、汽车置换、

网上订车等业务上积极实践。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500多家4S店和近千家服务站。2009

现整车销售33万辆,累计销售吉利汽车150余万辆。

财务能力分析

1-1为吉利汽车企业五年的财务汇总,数据显示,吉利的总资产五年来很大增长,综合考

虑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吉利企业近几年的盈利水平还是较高的。

吉利企业2000年至2004年财务汇总

总资产 (万

元)

盈利

(倍)

速动比率

长期债项

股东权益

(倍)

2004/12 2003/12 2002/12 2001/12 2000/12

680767 603188 23725 567797 522058

90619 55620 -111711 -105970 -49139

1.01 1.70 1.49 1.04 1.55

0.63 1.35 0.89 0.49 0.84

0.00 0.18 0.00 1429.33 213.04

0.00 0.63 0.00 1580.09 222.83

4.67 5.42 9.95 1.94 1.85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有传闻吉利企业负债激增至700亿元,资产负债率告达73.47%,现

金流吃紧、财务状况恶化。以下是吉利企业最新的财务状况声明:

1. 吉利资金状况稳健

根据2010年年度审计报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不含沃尔沃轿车)的银行存款和银行

汇票等货币资产为人民币115亿元;合并沃尔沃轿车后,2010年集团合并报表货币资产为

人民币210多亿元;2011年上半年吉利集团总货币资产持续增加,吉利集团具备良好的偿

付能力。

2. 吉利资产负债率合理

判断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以及是否合理,要看该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国际化

程度等各种综合因素。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截止2010年年底的资产负

债率为62%,而吉利控股集团在合并吉利汽车和沃尔沃轿车报表后的2010年年底的资产负

债率为73%,预计吉利控股集团2011年合并吉利汽车和沃尔沃轿车报表后销售收入将达到

人民币1400-1500亿元,总资产将突破人民币1100亿元,有望跻身世界500强。根据2010

1231日世界500强企业上榜的汽车企业的财务信息显示,欧美大型汽车企业资产负债

率一般保持在70%-80%之间,有的甚至更高,而《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2010》中显示,

中国企业500强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9.8%

3. 成功发行企业债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市场对吉利的充分认可

为了丰富公司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

吉利控股集团于20116月成功发行了10亿元7年期利率为6.40%的人民币公司债券,

为我国汽车行业第一家成功发行的民营企业债券。经全国五大评级机构之一——上海新世纪

资信评级公司评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级,评级展望为稳

定;编号为“11吉利债”信用等级为AA级。11吉利债”在短短5个工作日内以低利率、

低成本、超额认购,顺利完成了此次发债,显示了投资者对吉利的发展高度肯定和充分认可。

4. 沃尔沃轿车业绩增长强劲

沃尔沃轿车公司2010年产销两旺,全球实现销售37.4万辆,同比增长11%,销售营业收入

超过180亿美元,全年实现3.2亿美元盈利。2011年上半年沃尔沃轿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

20%,中国销量同比增长36%。公司2011年一季度的盈利6.4亿瑞典克朗(约合1亿多美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这是公司连续五个季度以来持续盈利。2011全年沃尔沃还计划

提供新就业岗位1200个。

生产能力

总的情况:吉利汽车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

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60万辆整车、60万台发动机、60万台

变速器的生产能力。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

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上述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的3C认证,并达到欧III排放标准,部分产

品达到欧IV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知识产权。

1 可拆可合式生产线:生产批量没有上来时,就只用其中一部分,批量上来,再把线连上,

而不一步到位。

吉利在生产线的建设上也不追求气派,而是尽量缩短工位,增强生产节拍。按别人的生产节

拍,一年出100辆车,吉利可能要求出1,000辆车。

2、成本控制能力很强

比如:吃面条与商贩吵架

被保安挡住不准进入下属企业

办学校

160天建成北京吉利大学

没有贷款,没有资金、技术和人才,利润又薄,只能精打细算,自力更生。

吉利宁波生产基地规划产能10万台,首期5-6万台仅投资3亿-4亿元人民币。而二汽规

划产能15万辆,一条进口生产线就达百亿元人民币!

3、机械与人工混搭

零部件运输采用自行研制的运输设备,局部采用人工搬运;焊接线上,关键的焊接采用昂贵

的瑞典ABB焊接机器人,其他工序采用高水平的人工焊接。

4、自主采购使成本降低很多

父子配套式的供应商关系:上海威乐是专业的汽车空调供应商,与吉利做配套,对吉利产

品降价的要求有求必应,每年主动降价20%。主要是靠自主研发零配件的生产技术。

2004年,吉利的零部件厂商多大200家,其中吉利控股(约30%的股份)的占一半以

上。参股企业在供货份额、结算方式和周期都会支持吉利。

5、平台战略:尽量在不同车型中通用性能和质量好的零部件,节省开发和实验的时间,节

省供应商模具投入的成本。2009年,吉利集团战略转型,开始实施平台战略,5个技术平台,

15个产品平台。

6精益生产:1 国内汽车行业物流成本占整车成本的16%欧美先进水平该项指标为8%

200年,吉利销售是165亿元,8个点是13.2亿元。

2)与上海畅联进行合作, 合作前,江浙地区的零部件库存周转次数由之前的7-14天降低

3天左右;物料部门的人员由140人减少到约10名管理员;每月周转6次提高到8-9次,

提高幅度约30%,物流效率提高40%

经营管理能力

1、采用流水线研发管理,能够用1400人做4000人的事情。

2、设计标准大统一:制定各种研发与设计手册

3、高效的矩阵式管理

4、上马ERP

5、为上SAP软件,高管投票4:4SAP连传真7份诚恳的传真,诚恳地表示帮助吉利实施,

并推荐在华合作伙伴德勤的帮助。

6100多人,历时四个多月,2006125日成功上线,系统计算出来的单车成本数据与

手工统计出来的数据只相差500元左右。

ERP给吉利汽车带来25%的库存下降率和30%的管理费用下降。

7、转变家族式管理: 从外部引进1000多名中层人员,将李书福的至亲、元老及90%的老

员工清出公司,为吉利集团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能力分析

1、最早是手工制造: 手工制图与手工敲打,用玻璃钢替代钢制的汽车外壳

21998年生产的豪情6360共有100多辆,淋雨检验,刹车、灯光都漏水,驾驶中灰尘进

入车厢中,用压路机销毁,损失数百万元人民币。

3、专利:1)已获得各种专利266项,发明专利30项;

2)自主开发的4G18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7.2kw,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3)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并获得2006年度中国汽

车行业科技进步唯一的一等奖;

4)自主研发的EPS,开创了国产品牌的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先河,正是因为

吉利的首先大规模应用,才极大的推广了该技术的普及,目前几乎所有的车型都已经开

始使用EPS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5)吉利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汽车及

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考斯特中巴车价格-大众桑塔纳多少钱一台


更多推荐

吉利ge价格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