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纯进口越野车全部车型)

中国二手车电商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及未

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二手车电商行业发展背景

乘用车是二手车市场的最主要交易车型。2017年起受宏观经济环境与多种市

场因素的叠加影响,中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三个明显的变化:1)乘用车产销量增

速骤降,甚至出现负增长;2)新车销售占汽车行业总利润的比例持续下降;3)私

家车保有量在新车销量不振的情况下有所回调,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速。释放出乘用

车市场开始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的信号,也意味着二手车市场主体

将获得充分的增长条件,更多的车源供给与更成熟的交易参与者。

2019年10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26.7万辆,同比增长7.3%。交易金额为

793.34亿元。2019年1-10月,累计交易二手车1185.3万辆,同比增长4.6%,二

手车交易量增速比新车销量高出14.3个百分点,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的比例

从去年同期的0.5:1提升至0.57:1,交易金额为7463.80亿元。受益于全面取消

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地,二手车异地转籍总量达338.9万辆,异地转籍比例为28.6%,

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

分车型来看,4月基本型乘用车交易264.2万辆,同比增长3.5%;客车交易

45.5万辆,同比下降3%;载货车交易45.4万辆,同比增长15%;SUV交易35.2万

辆,同比下降1.1%;MPV交易27.8万辆,同比增长5.3%。

尽管2018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已达1382万辆,在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保持了较

快增速,但相比成熟市场,中国市场有两大指标差强人意。以美国市场为对照,其

新车销量与二手车交易量之比长期维持在1:2.3以上,中国国尚不足1:0.5。更

重要的是,美国二手车交易量与汽车保有量之比稳定在14%以上,而中国仅为5.8%,

且这一指标在2018年甚至低于2014年水平。若以2018年数据为基准,中国二手

车行业仍有至少2倍于今的增长空间等待各类行业主体开发。

二、二手车电商市场规模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二手车电商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二手车交易量和交易额

进一步增长,渗透率显著提高。2018年我国二手车电商的二手车成交量为232.7

万辆,同比增长50.1%,交易额为1147.6万元,同比增长33.8%。未来三年二手车

电商交易量将保持25%左右年复合增速,行业渗透率在2021年将达到21.6%。

从汽车电商平台的移动端使用情况看,二手车电商APP已占据了总量的70%以

上,虽然近2年的总体设备数稳定在1100万台左右,但使用频次激增近1倍。除

二手车电商交易量的提升外,使用频次的增加还与二手车电商积极打造内容生态有

关;另由于二手车的C端交易量较B2B业务交易量而言甚为低频,二手车电商已抢

占了一定规模的2B业务用户。

由于二手车交易市场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性、多选择性以及可靠感,77.4%的

消费者会在购买二手车时选择线下二手车交易市场。选择二手车电商购车的消费者

比例高达72.6%,说明消费者对二手车电商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二手车电商提供的专业车辆评估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专业细致的车辆评估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削弱信息不对称,缓解消费者对二手车真实车况的担忧。

多数电商企业选择专精于“C-B-C中”的单一业务领域作为起步阶段的产业链

条切入点,而对专注领域的投入促进了这些企业的深度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形成。

三、中国二手车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1.商业模式逐步覆盖全产业链,在产业链思维下,二手车交易将转为电商主体

的基础业务

在二手车电商积极推动二手车行业数字化的同时,新的利润池也在被逐步开发。

诸多二手车电商的发展方向已不局限于“C-B-C”模式下的某一细分类别,而是试

图覆盖“C-B-C”模式的全链条和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部分下游环节。仅通过交易佣

金和金融服务获取利润将难以避免商业模式的趋同化,但在产业链思维下,车辆的

流通不再是简单的残值处理,二手车电商的线上优势可以使其自营或参与汽车消费

金融、汽车保险、汽车养护和其他后市场业务。

2.企业发展重心将转移升级,行业发展至瓶颈阶段,服务和运营成下阶段发展

重心

中国二手车电商将早期发展重心放于市场推广方面,试图采用“大水漫灌”的

形式快速度过成长期,成功抢占二手车市场。然而,巨量广告固然起到了提高自身

市场份额和教育市场的效果,但二手车电商行业整体市场渗透率增长幅度并不可观,

在发展期内遇到增长瓶颈。二手车电商将资源和关注度向获客方面的倾斜导致其忽

视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业务模式的完善,诚信缺失和效率低下问题依然存在,二手

车电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阻碍二手车行业发展的痛点,市场对于二手车电商的接受

度有限。

3.车企将主导纯电动汽车处置,电商主体参与二手纯电动汽车交易的收益十分

有限

二手纯电动汽车是二手新能源汽车处置的重难点。动力电池成本一般占纯电动

汽车成本的35%,尽管动力电池的一般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但受到早期技术水

平的限制,电池的衰减速度远大于预期值,已进入二手市场的少量纯电动汽车会将

电池更换的成本转嫁在购车人身上,市场抗性无法避免。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和保有量的扩大,大量的汰换车型作为早期产品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些

车型对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吸引力将大幅下降,二手车电商在市场抗性较大的情况下

难以获利;反观车企则可凭借其优势领域实现车辆残值利用的最大化。

4.行业标准随集中度提升而至,头部电商开始占据更大份额,进而推动行业标

准的形成

“非标行业”一直是中国二手车行业的外界形象。除政策与法规约束外,促进

行业标准的形成还要依靠各企业协力。中国二手车行业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不规范

性。首先,除正规经销商外,还有为数众多的“黄牛”参与其中。尽管交易中的

“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但“黄牛”的存在的确影响了实际成交价格的变化。其

次,关于二手车辆的评估与整备缺乏有明确的评价体系,且无官方文件参照,事故

车交易等“灰色地带”长期存在。必须承认,电商的入局极大提升了二手车行业的

透明度、运行效率和规范性,且几家头部电商主体的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

5.电商将主动摆脱“电商标签”,数据中台渐受重视,融资租赁将与二手车建

立深度联系

在行业的数字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传统二手车经销商和电商均拥有了“线上+

线下”的业务能力。电商主体的互联网背景正在淡化。然而,电商在数字化中先于

其他主体掌握了大量的车辆和用户数据;同时,后台的数据分析难以直接与前台产

品建立联系并达成相应业务与创造业务的实时战略诉求。在这一背景下,数据中台

的搭建开始受到了电商重视。

另一方面,汽车融资租赁正在中国市场兴起。这项占美国新车销量近30%的业

务在中国仅占不足5%的份额,其前景不容小觑。由于该业务会产生大量的二手车

源,加之融资租赁主体对二手车辆的处置能力有限,故高效的二手车电商可作为融

资租赁处置车辆的最佳渠道之一。

更多推荐

二手车,电商,行业,市场,发展,中国,业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