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发(作者:宝马迷你mini新款图片)

201 1(1 2) E 喜汽车工程师 ≤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河南汽车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的突破口。郑州市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基础 和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受到核心技术缺乏、研发投入有限、配套建设滞后和人才短缺等发展瓶颈的约束。明确了当前新能源 汽车发展思路为:以纯电动汽车为方向,以示范运营为手段,以产业配套体系为保证,以先进节能技术为根本;从政策、财 税、科技、人才4个方面制定了发展对策,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汽车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发展瓶颈;配套体系;示范运营;节能技术;对策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 Zhengzhou City Abstract:New energy vehicle is the key point for Henan Province S automobile industry to transit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o seize the future market.To some extent,in spite of industrial foundation and comparative superiority,Zhengzhou city is vulnerable to several bottle—neck constraints,such as lack of core technology,limited R&D input,outdated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and talent shortage.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should be as follows:to be pure EV— oriented,demonstration operation with the essence of advanced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which is guaranteed by industiral supporting system should be our solu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policy, finance and revenue,technology and talents.Only in this way,Henan Province can embark on the road of automotive industiral development with the Middle-China characteristics successfully. Key words:New energy vehicles;Policy support;Bottle-neck constraints;Supporting system;Demonstration operations;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energy conservation;Countermeasures 1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1.1产业基础 1.1.1整车制造 日产于2009年5月通过了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及产品准人”资质审查,成为首批国家认证的电动汽车 整车生产企业。锐骐、奥丁等4款纯电动汽车率先通过 在新能源领域,宇通客车、郑州日产、郑州海马、少 了国家检测中心乘用车安全碰撞和纯电动汽车强制性 较早取得国家公告,并具备l 000辆纯电动汽车 林汽车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和中航电动汽车公司起步 检测,较早、基础较好,电动车水平全国领先。郑州宇通集团已 生产能力。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混合 纯电动中、轻型客车,纯电动场地车、观 经先后开发出10余款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城市客车,有 动力电动客车、0种电动汽车产品,己有4项产品获得 11款获得国家公告,产品参/J ̄:ll:京奥运会示范运营。 光旅游车等数l并建设了1条年产1 000辆新能源客车生产线Ⅲ。 2011年7月,宇通客车斥资24亿的中国目前投资规模 公告,1.2基础设施建设 最大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已在郑州新区奠基。郑州 1.截止2011年3月,郑州市已建成纯电动汽车充电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一2011-2811) 一21— 

201 1年1 2月 柱(柜)6】个,开工建设4座大型充电站,其中河南省电 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而且经济发展 力公司在郑州建设的国内服务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 保持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实力快速提升,居 “商都路”电动汽车充电站已于2011年1月投入运行, 民购买力水平不断增强,其潜在的汽车消费市场特别 充电模式选用“整车集中充电”模式,站内设计规模为 是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14台直流充电桩和l0个交流充电桩,可满足郑州市 1.2.2政策支持力度大 20辆电动公交车和其他社会车辆充电使用。高新区、经 河南省及郑州市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济技术开发区和少林景区的其它3座充电站也将于 和示范推广工作,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河南省人民 2011年内完工 。 政府关于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郑州市人 在维保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郑州宇通、郑州日产、 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郑州市 河南少林、中航电动汽车均各自分别建成新能源汽车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方案的通 维保服务站,保障了示范车辆的顺利运行。在数据采集 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汽车产业发展 与信息平台建设以及运行方面,郑州市正在积极筹建 专项规划的通知》、《郑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 新能源汽车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信息管理平台、 广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配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运营状态立体化监控网络,并已制定了较 近期行动计划的前期投入资金也已达到1.5亿,从政策 为详细可行的方案。通过前期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 层面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保障新能源汽车 郑州市已初步建立了一套运行维护和设备应急保障措 的示范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施及相应的作业制度和管理流程,为车辆及设施设备 1.2-3产业发展优势 的各类故障处理以及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1.1.3示范运营 2010年,郑州市整车及改装车产量突破24万辆, 产值达到454亿,生产的客车、中高档皮卡、专用车国 郑州市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情况良好,截止201 1年 内领先,具有比较优势,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初步形 3月,郑州市己示范推广320辆新能源汽车,还有 成。郑州宇通组建了新能源产品部,且巨资投建新能源 400余辆新能源汽车逐步在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领 客车基地,在24亿多元的投人中,除去厂房与车间设 域示范推广。其中2O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公交线路上 备投入,主要用于研发与试验。郑州日产建设了“新能 示范运行,l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在郑开城际公交线路 源轻型汽车河南省T程实验室”,并成立电动汽车事业 示范运行,10辆纯电动观光车在郑东新区示范运行, 部;河南少林汽车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所。高校和科 10辆纯电动公交车在85路示范运行;20多辆混合动力 研机构积极与整车或重点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合作, 和纯电动公交车在荥阳等县区示范运行;21辆纯电动 取得了很好成效。2010年9月,郑州自动化研究所承担 汽车在郑州市机关、移动、联通、国家电网郑州供电公 “郑州市新能源汽车关键应用技术研究与配套装备”项 司等示范运行;31辆纯电动工程车在河南电网、郑州电 目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会,被列入“国家 网示范运行;中航电动汽车的200辆纯电动车在郑州 科技支撑计划”,予以重点支持。这标志着郑州新能源 航空港区示范运行。示范车辆累计行驶340万km,车 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跨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辆行驶里程最多的已达6万km,积累了丰富的示范运 营数据经验[21。 1.2比较优势 1.2.1 区位及市场优势 整车集成技术开发处于优势地位。1999年宇通就 完成了第l辆纯电动客车的研发,2005年推出了 第1辆混合动力客车,2009年在整车控制、系统集成 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制成功中国首辆14 m混 郑州市地处中原,为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 合动力客车,其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人流、物流、信息流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先后推出 的重要集散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产品生 锐骐、奥丁、帅客3大系列6个车型的纯电动汽车,已 产与销售的物流成本低,竞争力强;中原地区地势平 经具备了中央集成整车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耦合集 坦,路平坡少,适合电动汽车的使用;郑州及周边地区 成技术、高效能电机等技术优势。海马(郑州)汽车有 汽车年销量占全国的1/10;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 限公司在纯电动轿车集成开发中,已掌握整车动力系 国家战略,中原城市群构建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都 统匹配、整车控制系统(VCU)开发、整车安全设计等 非常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推广;河南是我 关键技术。 一22一 

第1 2期 2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瓶颈 2.1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汽车工程师 需储备大量的专门技能人才 。 3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 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应选择发展纯电 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 3.1以纯电动汽车为方向 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推广工 作尚需进一步磨合;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 动汽车为主、兼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以纯 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标准化设 电动汽车为方向,整合整车研发资源,支持现有骨干企 计应更加关注;基础技术研究仍是瓶颈,动力电池的隔 业在关键领域研发和创新,加快整车上下游企业联合 膜、电机和控制系统中的整合元件关键部件和材料尚 研发,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全面发 需进口等。同时与整车相关的传统电控技术和轻量化 展。鼓励宇通客车、少林汽车积极与国内有关部门和科 技术,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导致新能源车在稳定性和可 靠性方面还有诸多问题【31。 2.2研发投入不够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包括整车控制技术、 电机驱动系统技术、电池系统技术、动力耦合技术等, 国内企业在这些技术上还未取得产业化的实质性突 破,部分国产零部件与进口产品的性能差距较大,电机 驱动系统效率低下,电池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较短。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在 于资金投入不足。与传统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 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方面。尤其在基础技术研究、关键 部件和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资金更为渴求。然而 郑州市乃至河南的整车与零部件企业总体实力偏弱, 投入不足。 2.3配套设施不完善 郑州市汽车厂家各自为政,零部件体系核心竞争 力不强。整个产业发展仍缺乏凝聚力和前瞻 。新能源 汽车产业关联度大、配套建设多,需要电池、电机、燃气 等相关零部件配套产业和充电站等配套设施支撑。但 政府的统一规划协调力度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配套 产业不发达,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必备的市政设施建设滞后,造成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受阻。 2.4人才缺乏 郑州市汽车产品总体开发能力较弱,汽车研发人 才较少,科研力量仍显不足。在新能源汽车基础理论研 究、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研发方面人才缺乏,特别是复合 型高级科技、管理人才更加不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 全国各省市对新能源汽车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及管理 人才的争夺将更加白热化。如何更好、更多地吸引、引 进、使用和管理这些人才,对于郑州新能源产业实现跨 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开放、试验 验证等技术能力与传统汽车相比有着不小的跨越,急 研院所合作,掌握电动客车整车集成、匹配技术,以及 相关的试验、检测技术,适时开发出不同规格的纯电动 客车;支持郑州日产利用现有技术,开发行业专用的电 动皮卡车、SUV;鼓励海马郑州公司加强电动汽车的研 发和生产能力的建设,在混合动力及纯电动乘用车(轿 车、微型客车)方面有所突破【5_。 3.2以示范运营为手段 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以商业化 为目标开展各类示范运营。以城市公交车为重点带动 混合动力和电动客车发展,混合动力客车90%,纯电动 客车10%;以公安、电力、市政、邮政等行业用车为重点 带动专用电动汽车发展;以城市出租、公务用车为重点 带动节能(燃气)与电动汽车发展;以旅游景区、T业园 区用车为重点带动电动场地用汽车的发展。在示范运 营的基础上,积极收集运营信息,为全市大范围推广积 累经验。 3.3以产业配套体系为保证 按照《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支 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7研究所、中航电动汽车 (郑州)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郑州新能源汽车电机及动 力总成生产基地;同绕宇通、日产、海马(郑州)、少林等 整车企业的产能提升,加快中牟县、经开区、登封市、荥 阳市、上街区等5大零部件集中区发展,着力提高零部 件产业集聚度和本地配套率,争取2015年零部件本市 配套率30%以上,本省配套率70%以上。同时加快电动 汽车标准化充(换)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015年在市内基本形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保障 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 。完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 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站等行业标准和有 关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工作,建立检测、评价平台,保证 新能源汽车质量合格、产品安全。 3.4以先进节能技术为根本 新能源汽车目前仍然处于市场导人阶段的初期,离 开政策的支持难以与传统汽车竞争。我国汽车100 km 一23— 

工 平均油耗比西欧、日本高20%甚至30%,现有汽车节能 发展,推进动力系统技术转型。 减排潜力还很大。在传统汽车上应用节能技术,提高性 201 1年1 2月 重点推动纯电动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促进新 能、降低能耗水平,仍然是当前发展的主流l 7l。先进节能 能源电动汽车技术创新与跨越。推进以宇通为首的“河 技术主要有:以缸内直喷技术、电辅助增压、电动气门、 南省电动汽车产业联盟”,设立技术联盟,对关键零部 可变压缩比、停缸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节能汽油发动 件进行技术攻关,对基础研究开展分工合作,实现风险 机技术;以城市公交为主要商业化突破口的油电混合 共担、成果共享。 技术;以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和智能化发动机管理 4.4人才对策 系统为核心的高效柴油发动机技术;以双离合器式自 首先制定和出台更加具体、灵活和优惠的人才政 动变速器、无级自动变速器和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 策措施,营造人才创业兴业软硬环境,在落实财政保障 速器以及高强度钢、轻质合金材料、塑料复合材料为代 表的低阻零部件与轻量化技术阎。 4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策 4.1政策对策 尽快制订“郑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 展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尽快建立 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优化整合现有资源、集中 优势力量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研发与推广,走出一 条具有中原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道路。 4.2财税对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首要工作就是要求相关政府机 构加大工作力度,争取进入第2批国家“私人购买新能 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名单,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给予消 费者补贴;其次设立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 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给予新能源生产企业优惠 贷款;加大政府机关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力度,尽快 出台采购细则,形成示范效应。 在税收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 发、生产给予税收减免;对于购买者按照其购买的车辆 的等效节能指标给予一定的购置税减让,对新能源汽 车的停车费、保险费、收费公路和桥梁的车辆通过费等 给予优惠,降低消费者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 在金融政策方面,逐步建立以政府信用下的投融 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债券发行为 手段的开发I生金融信贷体系,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解 决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研发资金来源问题。 4.3科技对策 新能源汽车要面临“过渡”与“转型”的双重发展 形势,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科技对策可遵循3条基本 技术路线。首先,开发和推广先进内燃机与混合动力汽 车,解决紧迫的节能与环保问题并促进自主品牌汽车 一24 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 业不断吸引和引进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技术人 才、团队和管理人才。 其次,充分利用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 研院所汽车专业基础条件和科研力量;鼓励高校积极 申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相关的新专业,适应 社会需要,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的培养技术人才;建 立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职 业技术学院等大专职业院校直接对接的专业技术人员 培养通道,做到按需育人,人尽其用。 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间的人员培训和轮训常 态机制,培养与造就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结构较为优 化、布局较为合理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才队伍,打牢新 能源产业初、中、高三级人才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 [EB/OL].[2010—12一O1].http://www.zznet.com.cn/sitegroup/root/html/ff8 080812c9a5bcb012c9ae101e3010c/20101201 l54412079.htm1. [2]郑州市科技局.郑州市2010年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 工作总结[EB/OL].[201 1—03—221.http://www.zznet.corn.cn/sitegroup/root/ html/ff80808 12c9a5bcb012c9ae101e301Oc/2011O322lO28374l2.htm1. [3 3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EB/OL]. [2010-09-211.http'd/auto.163.cordl0,0921/14/6H447G4M00084JS5.htm1. [4]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 ̄[EB/OL].[2009—09— 091.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09/09/09/010155878.shtm|. [5]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s].郑州市人 民政府公告,2010(1):16—18. [6 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方案的通知 J. 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告,2010(1):41—43. [7]贾新光.电动车尚未到普及阶段『J1_中国新时代,2010(6):47—49. [8]欧阳明高.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fJ].汽车工程, 2006,28(4):317-321. (收稿日期:2011—09—29) 

更多推荐

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示范,电动汽车,整车,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