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卡罗拉油电混动2022款价格)

国产和合资还有多大差距?我们用逸动、轩逸,两车跨时空对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虽然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但是同合资相比,仍旧有一定的差距。”这种话大家耳熟能详,

今天我们就来较个真儿,这些年我们国产车到底进步了多少?是否能

追上合资?如果没追上,那句“一定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如果追

上了,是在哪个时间节点追上的,又有哪些领域领先,哪些领域尚有

不足呢?

不久前,我陪亲戚选车,在合资品牌的4S店里,仍旧能听到类似

的话术:“在燃油车领域的三大件,合资车的技术还是有一定优势

的。”我这人情商低还爱较真儿,立马追了一句:哪先进?当时看的

是大众凌度L,1.4T发动机需要加95的油,DQ200的干式双离合变

速箱,顿挫异响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机电单元故障的频率也不低。

大众的EA211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只有37.5%,而国产的蓝鲸、矩

浪、晓云的1.5T都做到了40%以上。我们的进步肉眼可见,可是合资

车呢?就比如大众的这款EA211发动机,12年前就在用,只是根据排

放政策做了小幅度调整而已。我们一直在进步,而合资车则停滞不前,

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有一定差距?差距在哪里?

为了更直观一些,我们用日产轩逸和长安逸动两款车来做一个跨

越时空的对比。轩逸直至今日每月依旧能卖四五万辆,多次蝉联紧凑

级轿车的月销冠军。而长安逸动也热销十年,在秦PLUS DM-i横空出

世之前,和帝豪堪称国产轿车双雄,现在月销仍旧能稳定在一万台以

上,两车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拿来对比正合适。

在十年前、五年前和现在,我们国产车和合资车对比,究竟是什么水

平?

十年前,合资的确比我们强

承认差距并不难,在十年前,我们的造车技术的确还略欠火候,

虽然也能正向研发了,但比起国外深厚的技术底蕴,还略显稚嫩。

2012款逸动,采用的是自研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代号JL478QEA,

搭载了DVVT(双可变气门正时),最大马力125匹,最大扭矩160

牛·米。手动实测零百加速在12.65秒。

而十年前的轩逸,就已经用上了今天这台HR16发动机(还有

1.8L选项,这里只采用同排量对比),双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

技术,的确是要优于逸动的,在当时,这台发动机最大马力126匹,

最大扭矩154牛·米,手动挡零百加速成绩11.9秒。

虽然参数看起来差距不大,不过HR16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数更

低,也就是说爆发更早,响应更快。加上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加持

和轻量化设计的优势,动力表现的确是要优于逸动的。

变速箱方面,逸动当时使用的4AT,传动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

发动机在经济工况下工作,不管是动力还是油耗,还是行驶体验,都

要远逊于轩逸当时的CVT。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时逸动的起售价是

7.39万元,而轩逸起步则接近12万,两者有4.5万元的差价。从性价

比来看,逸动其实并不低。这也侧面反应出国产车在起步阶段的无奈,

只能通过让利来赢得市场。这也造成了后来,国产品牌难以摆脱“廉

价”的印象,这是我们不得不咽下的苦果。

不过,逸动也成功证明了自己,那一代老车有不少如今仍在服役,

作为出租车,安全行驶几十万公里的比比皆是。

迎头赶上,就在五年前

2018年,逸动大改款,迎来了蜕变。发动机优化升级不说,变速

箱也改用了爱信的6AT,优化后的1.6L自吸发动机代号JL478QEN,

最大马力128匹,参数提升虽然不大,但最大功率转数降低到了5700

转,动力响应变快了,在性能上的体现是立竿见影的。这一款的逸动,

零百加速成绩来到了11.31秒,而且工信部油耗也从之前的6.5L降低

到了和轩逸一样的6.1L。

而日产轩逸呢,仍旧是那台HR16发动机,发动机的功率、扭矩

以及最大功率转数和六年前完全一样,六年来,毫无寸进!CVT变速

箱甚至因为钢带上节约成本,导致故障率节节攀升。长安逸动是1.6L

自吸+6AT,动力平顺性有了质的飞越,稳定性也更高了。而日产轩逸

呢,虽然还是1.6L自吸+CVT,但是CVT变速箱的钢带减配,可以说

6年的时间,不进反退。在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即便不考虑两车

4.5万元的价格差,逸动的产品力也已经超过了轩逸。

一骑绝尘,现在

十年逸动,百年长安。逸动十周年,再次蜕变,除了老款的1.6L

以外,还增加了1.4T选项。长安自研的蓝鲸新一代NE1.4T高压直喷

发动机,可以爆发160匹马力,最大扭矩260牛·米,搭配长安青山的

7速湿式双离合,零百加速9.26秒!

而轩逸呢,那款HR16发动机还在服役,为了适应国六排放,动

力性能不升反降,搭载双C-VTC的版本,最大马力122匹,比十年前

还低了4匹,最大扭矩155牛·米。当然,也有EVTC版本,的确做了

升级,最大马力达到了135匹,最大扭矩159牛·米,性能上提升不多,

零百加速还是在11.5秒左右的水平,可是比C-VTC版要贵了2万多。

不错,轩逸在去年年底还推出了e-POWER版,简单说就是不能

充电的增程式,无法上绿牌。在市区行驶的确省油,但是售价是逸动

的两倍了。今年的最新款逸动,不到十万的价格,有AI小安语音控制,

全新Incall 3.0S智能交互系统,有超纤零坐感座椅,全景天窗,感应

背门,座椅加热……对比满是硬塑料的合资,性价比是呼之欲出的。

长安逸动只是国产品牌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早在十年前,我们国

产车就已经在性价比方面能和合资品牌分庭抗礼了。那时候很多人不

认同国产品牌,可是逸动用十年经受住了考验,也树立了口碑。

相反,今天的逸动和轩逸相比,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更好的动

力水平,油耗也并不高,湿式双离合的稳定性更是远超加特可提供的

CVT变速箱。可是,价格更高,产品力更差的轩逸依旧盘踞在销量榜

的榜首,逸动虽然依旧能月销过万,可是比轩逸,仍旧有不小的差

距……

简单来说,车,明显是逸动更好,用料也明显是长安更厚道。可

是销量冠军的宝座,却一直是轩逸在坐着……其实,这就是国产和合资

之间的差距,逸动哪都没错,错就错在,长安是中国的……

总有一些人觉得,国外的东西更高级,更显得自己有品位,而国

产的东西就是低端,就是low。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到尽头,产品、技

术已经完全不落人后了,在新能源领域更是早就实现了超越,世界第

一,是美国总统拜登都承认的事实。可是,我们的品牌底蕴依旧不足,

国人的心态还有待转变,民族自信心仍显不足!

国产与合资究竟有多大差距?就差你的一个念头!

更多推荐

合资,发动机,逸动,对比,还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