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四月是你的谎言图片)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18小题,满分100。

2.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7题29分)

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1)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

(6)《夜雨寄北》一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诗人李商隐对未来团聚情景的想象。

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春风是酝酿( )在微润空气里的各种香,..夏雨是热烈而粗犷( )的山东汉,秋霜是(kū téng) 上的棉花糖,冬雪是(g..ān

sè) 空气中莅临人间的天使。

(1)根据上面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kū téng) ②(gān sè)

(2)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酝酿( ) ②粗犷( )

....3.阅读下面语段,从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空缺处。(2分)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踏上了中国航天的飞翔之旅,12月17日,它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安全着陆。23天的历程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① (彰显 表现)出航天大国的实力。

中国航天的不断飞跃,源自每一代航天人 。60年前,钱学森、邓稼先、梁思礼等学界精英,历经艰难回到祖国。在航天事业蹒跚起步时,他们面对既无基础也无外援的情形,不是推卸责任、 ②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而是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攻克难关。他们是奠基者、先行人,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① 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 漫步于美丽的水上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劝勉、告诫。子,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

B.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令堂”是尊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

D.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例如:“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知命”是五十岁,“花甲”是指六十岁。

6.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阅读了朱光潜的《谈交友》,下面是一段节选,读后回答问题。

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习而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择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坏,全看模型的好坏。有如素丝,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这句西谚确是经验之谈。

(1)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交友之道?(1分)

(2)你还知道哪些与交友有关的诗文或名言警句,写出一则,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卷面出现的除外)(2分)

7.名著阅读(8分)

(1)鲁迅在《朝花夕拾》里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A.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B.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C.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①写出上面三段话中描写的人物。(3分)

A B C

②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结合语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人物写活的?(2分)

(2)根据你对《西游记》的阅读,请你分别说出孙悟空身上这些神器或绝技的来历。(3分)

神器或绝技 来历

火眼金睛 ①

金箍棒 ②

七十二变、筋斗云 ③

第二部分(8-18题 3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 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时令为 ,烘托出 的氛围。(2分)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职称为“左迁”,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叫“迁客”。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14分)

【甲】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乙】 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词语。(4分)

(1)人不堪其忧: (2)俄而雪骤: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差可拟:

..1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尊君在不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其人舍然大喜 D.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3.从甲乙两文中各写出一条你在学习上受到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内容进行阐释。(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13分)

爬出陷阱

郑成南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黑暗,使他无比惊慌。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有康复。他声嘶力竭的呼喊,父亲可能都听不到。

②突然,他看到父亲在陷阱口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呼喊,但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陷阱昏暗潮湿,他坐在那里,感到了阵阵寒意。他想,父亲找不到他就会回村里喊救兵了。可是,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他能坚持两天吗?

④很快,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声音,好像是上面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靠近了。他提高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对手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掉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去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陷阱里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没有退路,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没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上面的声音,他才又清醒过来。

⑤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陷阱里。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寻找出路。他发现,陷阱里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终于成功了!

⑥当他爬到陷阱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⑦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陷阱口,任由他在陷阱内痛苦地挣扎。

⑧父亲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见过像你这样见死不救的父亲!”

⑨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里面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陷阱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⑩那年,他才13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有删改)

14.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完成下列表格。(4分)

故事情节 人物心理活动

他不慎掉进陷阱

由喜出望外到感到阵阵寒意,时而警觉时而松懈

他用猎刀挖出阶梯一步一步爬到陷阱口 ③

④ 气急败坏

他得知了父亲没去救他的原委 一夜成熟

15. 父亲说,“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文章在前面为此埋下了哪几处伏笔?(4分)

16. 如何理解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2分)

17. 你认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第三部分 作文 (18题40分)

18.作文。(40分)

动画片《百变马丁》讲述了一个7岁男孩马丁的故事。每天早上醒来后,马丁都会变身为一个新的角色从而开启全新的一天。这些角色既可能是现实中各种行业、身份、年龄的人,比如工人、农民、教授、探险家,也可能是想象中的国王、超人、会喷火的小龙人甚至外星人等。假如有一天你也拥有了马丁的变身技能,你会变成谁?在这一天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以“早晨,我睁开了眼,天哪!我变成了……”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更多推荐

父亲,陷阱,诗人,可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