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丰田汉兰达7人座的价格)
大象起舞——4款全尺寸SUV大比拼
所谓全尺寸SUV,是美国市场的一种特有产物,这种车型更多的是针对美国市场的,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很难获得较好的销量。这种特殊产品的产生与美国特有的汽车文化有关。然而现在,很多全尺寸SUV都在中国销售了,他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呢?
两大特点:发动机大排量、车身大尺寸
在我们的印象中,纯种美国车的特点就是排量大、车身大、空间大,发动机低速扭矩充沛,但功率并不是很高。美国地域辽阔,不需要考虑停车方便等问题,因此美国车都造得很大。它们的发动机也不过分追求技术,而直接通过提高排量来获得提升,这是因为美国的汽油相对来说是最便宜的,不用太过考虑经济性,再加上美国对于限速规定严格,因此美国车对于功率要求并不高,而提升扭矩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排量。正是因为这种特别的需求,从而导致全尺寸SUV这种特别车型的诞生,因为在美国人眼里,SUV就必须这么造——空间巨大,可以让所有的人都能舒适的乘坐,而且发动机必须低速扭矩巨大,牵引如此巨大的车身要毫不费力。美国的公路非常发达,真正特别难以通过的道路很少,加上美国的地貌以平原居多,公路宽而直,不需要那种所谓的过弯性能,因此对于车辆的通过性和操控性就没有刻意的追求。
全尺寸SUV就是按照这种需求度身打造的,巨大的外围尺寸和内部空间,可以轻松的容下第三排座椅。与现在同样配备了第三排座椅的大多数第三代SUV不同,全尺寸SUV的第三排座椅无论腿部空间还是头部空间,都是可以和前两排座椅相媲美的。它的发动机排量都非常大,而发动机的设计和调校都是偏重扭矩输出,而峰值功率并不是很高。它们的内装都很豪华舒适,驾驶或者乘坐它
们在舒适性方面都丝毫不比豪华轿车逊色。但是它们在操控性和通过性方面的表现,都要比其他市场的大型第三代SUV差一些。当然,对于安全性方面,它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很多美国人也是出于这种考虑购买它们,因为在与轿车发生碰撞的时候,这种车型很占便宜(质量比普通轿车都要大,因此碰撞时受损相对较小)。
由于这种美国仅有的特殊的市场需求,在全球这种车型并不多,如果抛开平台衍生车型,典型的代表不过四款,这就是我们文章的四位主角:奔驰GL、英菲尼迪QX56、福特领航员和凯迪拉克凯雷德。
奔驰GL:大号ML
很多人会将奔驰GL与ML弄混淆,这是因为这两个车长得是在是太像了。没错,奔驰GL确实是基于ML平台,然后按照美国人的特殊需求开发出来的。其实之所以觉得两款车长得像,主要还是在许多细节方面的设计,采用了太多雷同的设计元素,这或许也是奔驰刻意如此,以突出其奔驰的家族特征。
但如果仔细观察,特别是注意其车身后部的轮廓线,我们会发现两者完全不同的设计取向。ML更注重整体感而将车身设计的更加圆润,而GL则为了照顾到第三排座椅的空间,而采用更为方正的设计,它的整体线条非常硬朗,造型上以直线居多,这些妥协的设计为它赢得了足够的车内空间。而对于外观的影响并没有关系,因为这反而更符合市场需求——美国市场上的全尺寸SUV都是这么方方正正的,与其他三位对手相比,奔驰GL的造型是最圆润的了。
英菲尼迪QX56:挂着日本牌子的纯正美国车
诞生于2004年的QX56在款式上,与三个对手相比已有些过时的感觉。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我们肯定没有见过其他的QX56生产基地,无论是日产还是英菲尼迪,因为这款看上去并不像一款日本造的超大SUV,完全是日产的美国部根据美国市场需求,按照标准的全尺寸SUV设计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日产,能够完完全全按照市场需求来设计车。
但也正是为了设计出超乎想象的车内空间来与美国对手竞争,QX56的整体车身比例并不匀称,特别是尾部的设计过于夸张。有些人戏称它为“加了后盖的大货车”,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这种外形上的妥协确实为QX56赢得了巨大的内部空间,在这一点上,一直以造大车的美国对手都自叹不如。与典型的美式外观相比,在内装方面QX56很好的继承了日本车做工精细的传统,工艺非常好,接缝匀称。
林肯领航员&福特Explorer:一对孪生兄弟
领航员则是纯正的美国大兵了,它的平台源自同属全尺寸SUV的福特Explorer。福特的Explorer是定位较低端的全尺寸SUV,在美国平民市场非常受欢迎,大家用它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完全作为“移动的家”使用。无论是周末出游,还是外出购物,都开着这个大家伙,载满全家人的情况下还能将所有的收获轻松装回家。
而领航员则偏向高端和豪华设计,但其车身平台是完全源自Exlorer的,车内空间也没有区别。它的外观采用了许多复古的设计元素,以和它的林肯品牌相匹配,内部装饰很豪华,也同样采用了一些很古老的设计,例如那个在现在几乎所有车型上都找不到了的方形仪表。现在的领航员属于第二代,与它的前辈相比,整体设计变化不大,采用了更窄的车灯,中网则更为复古。
凯迪拉克凯雷德:刀锋设计代表作
从1998年诞生开始,凯雷德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与领航员一样,凯雷德也不是全新开发的,它的车身平台源自通用旗下的雪佛兰Taohe。就像凯雷德与领航员之间的竞争关系一样,雪佛兰Taohe和福特的Exlorer的定位完全相同,它更多的是面向平民市场对全尺寸SUV的需求。
凯雷德在设计风格上,整个外型设计与领航员差异非常巨大。与领航员的复古风格不同,凯雷德继承了凯迪拉克家族全新的设计理念,外型刚毅,线条硬直,用刀削斧劈来形容毫不为过。只不过与其轿车兄弟相比,凯雷德的侧面线条已经圆润许多。因此看上去凯雷德的外型比领航员要新潮一些,也更符合年龄略轻一些的人士购买需求。凯雷德共有3个版本分别是:普通版;皮卡版的EXT;长轴版的ESV。
销售到中国来的是普通版凯雷德。无论是凯雷德还是领航员,都将美系厂商在设计车身方面的弱点继承下来,就是相比硕大的车身外围尺寸,它们的内部空间拓展并不出色,这与美国厂商可以无限制扩展外围空间,而对于内部拓展没有刻意追求有关。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内部足够大就可以了,不用可以在有限的外围尺寸下设计出更大的内部空间来。因此这两台看上去最大的全尺寸SUV,在内部空间方面并不能拿到高分。
在这个环节,奔驰GL可以获得最高分,因为它的外型比例最为协调,基本上继承了奔驰家族的血统,而在这个基础上仍能设计出非常不错的内部空间,让所有乘客都能舒适乘坐,确实难能可贵。
动力对比:QX56综合性能最佳,凯雷德略显老态
奔驰GL450采用全新的4.6升V8发动机,采用每缸4气阀双顶置凸轮轴设计。可别小看这一常见的结构,这在奔驰身上可以算是革命性的。全新的奔驰发动机终于彻底放弃了其一直苦苦坚持的3气阀技术,而将每个气缸的气阀增加到4个,进入主流的技术范畴。3气阀技术是属于2气阀技术向多气阀技术的过度产品,并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多气阀。
奔驰的新V8发动机性能优异
它虽然将进气门增加到两个,但由于排气门数量不变,它的换气效率仍然无法和4气阀相媲美。奔驰之所以一直坚持,是因为奔驰在车型定位上更偏向于扭矩输出,而对于功率的追求并不明显,而3气阀结构刚好满足这一需求。而奔驰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它的3气阀发动机性能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超越许多对手的4气阀发动机。即使在竞争对手都纷纷采用4气阀的时候,它仍然不愿意妥协,而一直宣称它3气阀的优势,就好像宝马仍然坚持说它的直六发动机比V6好一样。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对手已经将4气阀发动机的潜能逐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此时的奔驰如果仍然停留在3气阀阶段,即使它的技术力量再强,在这个气门数差一个的明显设计差别面前,奔驰已经很难超越竞争对手了。
这款全新的4气阀发动机,配备了进排气气门正时连续可变系统,并配合可变进气歧管技术,使得这台排量与对手相比出于明显劣势的发动机,可以发挥出340匹马力的功率,虽然拿不到冠军,但在最大功率上也超越了领航员的5.4升发动机和QX56的5.6升发动机。但它的扭矩只有460牛米,在所有的对手中是最低的,这使得它驱动2390公斤的GL并不十分轻松。另外这款发动机对于油品也很挑剔,必须使用97号以上的燃油,对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并不合适。由于是奔驰的产品,我们会发现GL的发动机与其他三位对手相比,并不十分适合全尺寸SUV的需求——它更偏重功率输出,这从它的最大功率必须达到6000转是才能获得就可以看出,而扭矩则由于排量“过小”,比对手差了很多。
世界上首款7速自动变速器
QX56夸张地采用了5.6升的发动机,这在日本汽车的发动机里并不多见。这款型号为VK5DE的V8发动机,与著名的日产VQ系列发动机属于姊妹发动机,它与日产Q45采用的V8发动机是同平台的。QX56不仅车型设计按照纯粹的美国市场需求,连发动机的设计也是如此,排量超大,但升功率并不突出。以5.6升的排气量,这款发动机只能发出315匹马力的功率,仅仅56匹马力的升功率在日产的发动机里是不多见的。但这个功率只需要4900转就能发出,而且扭矩达到了529牛米,这使得QX56低速扭矩非常充沛。
在驾驶QX56的时候,低速时让人觉得完全是在开一款美国车,起步如果油门踏板深踩下去,会让整个中控台上的物品全部飞向后方——这种情况过去只会在超大排量的美国车上出现,而在讲求输出平顺的欧洲车上,除了那些超级跑车,一般很难遇到。虽然风格按照美国人的驾驶习惯设计,但QX56的发动机在技术上与奔驰GL发动机的技术含量相当。这台VK56发动机采用的是双顶置凸轮轴每缸4气阀的设计,并且采用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领航员终于换装了全新的发动机,但这个全新也只是相对于老款领航员而言。这款排量达到5.4升的V8发动机采用了每缸3气阀的设计,单顶置凸轮轴,它的技术含量与过去老的奔驰发动机相当。正如前面提到的,这种配气机构的瓶颈导致了这款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区区”305匹马力的功率排到了最后一名,即使是扭矩方面也没有很好的成绩,495牛米的扭矩仅比4.6升排量的奔驰发动机略高,这使得它驱动重达2.6吨的领航员并不比奔驰GL轻松多少。与其他三个对手相比,领航员的这款发动机在技术上算是比较落后的,仅仅比同胞对手凯雷德的底置凸轮轴发动机先进一些。它的整体调校则完全按照美国人的喜好,偏重低速噪音的控制以及动力输出的平顺性。
林肯领航员V8发动机
凯迪拉克并非没有先进的发动机,它著名的北极星发动机完全可以和主流的欧洲发动机相媲美,只可惜这款发动机并没有配备在凯雷德上,这或许与其车型定位和匹配有关系吧。毕竟凯雷德是源自雪佛兰Taohe平台的,在这个平台上就从未匹配过北极星发动机。而且北极星发动机偏重功率输出的特性,也并不一定适合凯雷德。因此在凯雷德身上我们仍然只能看见这款古老的VORTEC发动机。它的排量是这四位主角中最大的,达到了夸张的6.2升——这种排量在美国以外市场的量产车型中,基本上已经到排量的上限了。
从凯雷德发动机的外观,已能开出它的老态
它的功率达到了410匹马力,扭矩也高达565牛米,这些数据是所有对手中最大的,但这个冠军的获取并不是靠先进的技术,而是简单的依靠排量的增大,因此发动机的冠军头衔并不能落在凯雷德身上。这款6.2升V8发动机仍然采用很传统的底置凸轮轴每缸2气阀结构,这种结构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已经非常罕见了。这种倚靠顶杆来驱动气门的配气机构,注定了它的转速很难获得较大提升,从而影响其功率输出,但这正符合全尺寸SUV的需求。
相对于过去的底置凸轮轴发动机,凯迪拉克对于它还是进行了一些改进,例如它的最大功率出现在5700转,这在过去的底置凸轮轴发动机上是不多见的。而且底置凸轮轴还有一个优点,它的震动和噪音小,可靠性也非常高,没有正时皮带故障等风险。有了如此超大的排量带来的巨大扭矩,虽然凯雷德的重量是对手中最重的,达到2608公斤,但开起来却毫不费力,6.8秒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成绩甚至可以和一般的性能运动车叫叫板。
在发动机这个环节,真正的冠军属于QX56,虽然它的功率和扭矩都不如凯雷德,但是由于其先进的发动机设计,在技术上大大领先于凯雷德的6.2升发动机,与奔驰发动机相当,而在最重要的扭矩输出方面,则远胜奔驰GL。
底盘对比:GL夺冠,美系垫底
奔驰GL的底盘与ML非常接近,因此也给它带来了欧洲第三代大型SUV的底盘性能。它的底盘是在四位主角中规格最高的。GL毫无争议的采用了承载式车身,前悬采用双叉臂式,后悬则是标准的后多连杆。不仅如此,奔驰还为这款全尺寸SUV配备了空气悬架和可升降底盘系统。虽然这些并不是美国人特别诉求的,但是以全尺寸SUV的空间,获得第三代SUV的性能,岂不是更有竞争力?奔驰GL就做到了这一点,在操控方面,它完全可以和那些欧洲选手相媲美,在极限状态下,底盘可以表现出很高的功力,公路极限驾驶和弯道表现甚至可以达到轿车的水平。
GL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
这一点除了底盘结构和调校的功底以外,更与它采用的空气悬架有关。GL的空气悬架与美国完全出于舒适考虑的空气悬架不同,它可以实现悬架的主动控制。当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时候,速度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给ECU,然后反馈给空气悬架做出判断,改变悬架的硬度和车身的高度,提升高速时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在通过恶劣路段的时候,可以通过驾驶员的设定,将悬架提升,获得更高离地间隙,达到接近越野车的通行能力。
GL征服著名的“狮子背”
相对而言QX56的车身平台就要比奔驰GL老了许多,这也使得它无法跟上第三代SUV全面提升悬架性能的步伐。它的悬架没有配备空气弹簧,更无法实现悬架的主动控制,车身高度不能改变。在操控性方面,QX56无法和奔驰GL相抗衡,较高的车身设计使得其无法像轿车那样来玩操控,在极限状态下,底盘的抓地会显得力不从心。
但由于QX56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设计,并且配备了前后双叉臂式的四轮独立悬架,加上与对手相比最大的轴距和轮距,使得它的操控性能与另外两个美国对手相比,还是有明显优势的。在通过性方面,由于其过于偏向公路和舒适性设计,加上它的轴距长达3130毫米,QX56的越野能力只能用一般来形容。好在它的离地间隙达到了274毫米,加上大宽胎以及强大的动力做后盾,因此在普通的非铺装路面QX56还是能比普通轿车跑得更欢快的。
新款领航员底盘结构透视
这一代的领航员将空气弹簧取消了,这在上一代领航员上是曾经配备过的。这种奇怪的“减配”并非像许多车型那样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全球都是如此。之所以如此对于林肯来说也是不得已,因为它的原型平台Explorer率先减掉了空气弹簧,基于这个平台开发的领航员也只能跟着改变。老款的领航员的空气悬架虽然更多的是提高舒适性,但由于空气弹簧的特有特性,它的减震线性更好,因此同样还是能够提高悬架的支撑性的。
而在新款领航员上这些都不复存在,因为它已经改回螺旋弹簧。为了突出领航员的舒适性,林肯将它的悬架调校得非常软,虽然仿佛有空气弹簧那般的舒适效果,但是减震线性是不一样的,它的行程控制力差了许多,车身晃动的感觉也更为明显。再加上领航员仍然采用非承载车身设计,整车重心非常高,因此它几乎没有操控性可言,跑直线没问题,过弯的时候还是慢些的好。但也正是由于其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设计,领航员的通过性还算不错,比常规轿车要强一些。
凯雷德的底盘更像是一部卡车
从悬架结构来看,凯雷德的悬架是最落后的,它这种前双叉臂后整体桥的设计,与很多偏向越野性能的老式SUV完全相同,它甚至输给了同样采用非承载车身的领航员的悬架。像日本早已停产了的三菱帕杰罗V31就是这种悬架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诉求一般是为了提高通过性能,但这并不是凯雷德的真正诉求,之所以如此恐怕就得归结于这个平台的老化了。
从上面的对比不难看到,这些纯种的美国车在技术更新方面显然比欧洲和日本对手慢半拍。或许正是出于此把,凯迪拉克在凯雷德身上配备的越野通过方面的配置可不低,虽然采用的是以公路性能为主的全时四驱,但在它身上不仅装配了中央差速锁,而且在后桥上还配备了差速锁,加上整体桥这种可以在越野路段保持恒定高度离地间隙的后悬架,凯雷德在通过性方面的功底确实不弱,仅次于奔驰GL。
GL的操控性和通过性都相当不错
在底盘方面,奔驰GL获得了冠军。这也难怪,在这四位选手当中,唯一采用第三代SUV底盘来开发的全尺寸SUV,仅奔驰GL一款。它不仅毫无争议的获得了此项冠军,而且大大领先对手。
舒适性和内装:GL再次夺冠,新潮与复古的碰撞
奔驰GL完全保持了奔驰的内装风格,这一点并没有向美国市场做出过多的妥协。正如外观的及其相似一样,奔驰GL的内装设计与ML如出一辙,不仔细对比几乎很难一眼认出哪个是GL的哪个是ML的。
GL 的内装工艺完全达到了德国本土奔驰车的工艺水平。这种欧洲简洁风格的内饰造型,虽然看上去有些朴素,没有采用太多的奢侈材料,但奔驰的设计和工艺仍然能够让人明显的感觉到豪华的气息。但GL的内部设计也并非没有缺点,由于车身过于庞大和坐姿的不尽合理,GL的驾驶视线不够理想,与德国的奔驰兄弟还有些许差距,这或许是向美国市场妥协的产物吧。
GL内装的豪华感自然流露
QX56的年代已经有些长了,这从它的内装就能看出来。虽然外型是完全的美式风格,但是QX56的内装设计仍然保留浓浓的日本味,让人很容易就认出这不是一款纯种美国车。在工艺方面,即使QX56并未在日本设计和生产,但仍然保留了日系车精细做工的优良传统。它的工艺虽然没有奔驰GL那么好,也比其它的英菲尼迪其他车型要逊色一些,但与两个美国对手相比,它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QX56的内装是典型的日系精细派
领航员的内装是基于上一代车型进行重新设计的,改动并不明显,但确实进行了大量的改进,这或许是林肯刻意追求的吧。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采用了极其复古造型的方形仪表,这种仿佛只有父辈人才见过的仪表被装配在最新款的车上,可谓将其复古的诉求表现得淋漓尽致。领航员的坐姿非常高,视野非常好,驾驶起来很轻松,完全不像是驾驶一台长5米宽2米的庞然大物。
领航员的内饰强调复古
与其另类新潮的外型相比,凯雷德的内装并没有多少新意可言,并没有像其冲击力十足的外观那样体现新一代凯迪拉克的独特文化。
凯雷德的内装比外观逊色不少
它的内装基本上保留了上一代凯迪拉克的风格,内饰部件也与旗下其他车型大量共用。好在与其他的美系车相比,作为旗舰的凯雷德内饰工艺还算不错,配置也非常豪华,将美国人对于豪华的理解彻底体现。
总评:
奔驰的GL拿到了三个单项冠军,但这并不代表这款车就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在美国人眼里,或许它的外形仍然显得过于小气,尽管在我们看来它的车身比例是最协调的;或许觉得它的发动机排量太小,尽管这款4.6升的“小排量”发动机技术含量比美国对手高了数个级别;抑或因为桃木面积不够大而觉得它的内装不够豪华,尽管它的工艺是最好的。在咱们国人的眼里会如何呢?毕竟以上的这些车在国内是都能买到的。
更多推荐
发动机,设计,美国,奔驰,车身,领航员,悬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