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劳斯莱斯加长版幻影)
0
国情概况0
1.地理位置0
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60.3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是欧盟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0
乌克兰东西长1316公里,南北长893公里。最大山系为西部的喀尔巴阡山,最高峰戈尔维拉峰海拔2061米。最长河流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流经乌克兰河段长981公里。0
乌克兰属于东二时区,与北京时差6小时。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末至10月最后一个周末期间执行夏令时,其间与北京时差5小时。2.行政区划
0
0乌克兰共分为27个行政区划,其中包括2个直辖市,24个行政州,01个自治共和国。此外,乌共约有446个市、490个区、907个镇和10196个村。具体如下:0
0行政区划 名称 首府直辖市
0
(2个) 基辅 —塞瓦斯托波尔 —州000
(24个) 基辅州 基辅文尼察州 文尼察沃伦州 卢茨克00
0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州 顿涅茨克日托米尔州 日托米尔
000外喀尔巴阡州 乌日哥罗德0
扎波罗热州 扎波罗热0
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 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基洛沃格勒州 基洛沃格勒卢甘斯克州 卢甘斯克利沃夫州 利沃夫00
0
0
尼古拉耶夫州 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州 敖德萨00
波尔塔瓦州 波尔塔瓦罗夫诺州 罗夫诺苏梅州 苏梅00
0
捷尔诺波尔州 捷尔诺波尔哈尔科夫州 哈尔科夫赫尔松州 赫尔松00
0
赫梅利尼茨基州 赫梅利尼茨基切尔卡瑟州 切尔卡瑟00
切尔诺夫策州 切尔诺夫策切尔尼戈夫州 切尔尼戈夫自治共和国000
(1个)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辛菲罗波尔0【首都】基辅(KYIV),人口270万,面积827平方公里。全国 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中心。8月最高气温37℃,1月最低气温-26℃。基辅建于公元482年,是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6世纪至7世纪,基辅成为欧洲的重要城市。9世纪末,基辅罗斯定都于此。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基辅城繁荣昌盛,以第聂伯河上“帝王之城”而闻名遐迩。1654年,乌克兰与俄国合并,基辅成为俄边陲重镇。拿破仑曾说:“占领基辅就等于抓住了俄国的双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集结重兵进攻基辅,基辅军民英勇抗击,城下保卫战坚持了77天,因此赢得“英雄城市”的称号。0
【主要城市】哈尔科夫市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敖德萨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它重要城市还有顿涅茨克、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利沃夫等。0
03 .自然资源
乌克兰矿产资源主要有沥青、无烟煤、铁、锰、铬、钛、铅、锌、铝、汞、镍等,其中沥青和无烟煤均占前苏联总储藏量的60%,顿巴斯是原苏联最大的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是原苏联第二大铁矿,储量为260亿吨。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匮乏,90%依赖进口。0
农业资源非常丰富,黑土带面积占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4%,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乌克兰有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国家公园23个(面积为77.19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4个,地球生物层保护区3个,天然国家公园6个。主要树种有:松树、柞树、云杉、冷杉、椴树、槭树、白桦树等。0
乌克兰约有3万种低级和高级植物,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藻类植物约4000种;菌类和粘菌类植物15000种以上;苔藓类植物1000多种,导管植物4523种。乌克兰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包括邻海(黑海、亚速海)领海水域在内,大约有44800种动物。0
04. 气候
全国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5 .人口0
0
2011年1月1日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乌克兰总人口为4578万,其中城市人口3144万,占68.7%;农村人口1434万,占31.3%。乌克兰人口的突出问题是近年来下降趋势明显,最近5年人口减少约110万。男性居民平均寿命约64岁,女性居民平均寿命约75岁。男女比例约46%:54%。0
首都基辅市人口约为270万。全国各地区之中,人口最密集地区是顿涅茨克州,占全国人口比重近10%。其次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州、哈尔科夫州、利沃夫州。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切尔诺夫策州,人口仅有91.3万。6.国家元首0
0
总统是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由直选产生,任期5年,可以连任,但不能超过连续两届。乌克兰独立以来,历任总统先后为:克拉夫丘克(1991年7月至1994年7月)、库奇马(1994年7
月首次当选,1999年11月当选连任)和尤先科(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2010年1月17日,乌克兰举行独立后第五任总统选举。经过两轮投票,地区党领导人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于2月25日宣誓就职。7.最高立法机构0
0
乌克兰议会又称“最高苏维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不分上院、下院),共设议席450个,任期4年,通过直接普选产生。设议长1人、第一副议长1人、副议长1人。议长为利特文(2008年12月就职)。议会主要行使立法和监督职能,包括批准和修改国家预算、监督政府行政等。议会下设28个委员会,涉及农业政策与土地、反腐败和组织犯罪、建筑及交通邮电、财政预算、国家建设和地方自治、环境政策和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政策、欧洲一体化、法律保护与立法保障、文化宗教、青年政策及体育和旅游、科学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卫生保障、能源和核政策、人权和少数民族及族际关系、法律政策、工业政策和企业、议事日程及组织工作、言论自由与信息、社会政策和劳动、财政和银行工作、外事、退休者和老战士及残疾人、私有化问题等。0
2006年3月26日,乌克兰举行独立后第五届议会选举,地区党等五党派进入议会,组成执政多数派。2008年以来,乌克兰政局陷入动荡,11月解除议长亚采纽克职务,12月选举利特文为新议长,同时季莫申科集团、“我们的乌克兰——公民自卫”联盟与利特文集团签署组建执政多数派协议。2010年3月,新当选总统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和共产党、利特文集团及其他部分独立议员重组产生执政多数派,议长仍由利特文担任。8.最高权力执行机构
0
0根据乌克兰内阁法,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构,向总统负责。政府负责管理国有资产并制定国家预算报告。政府总理候选人由总统根据议会多数派的建议提名,由议会任命。如果总统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议会提名总理候选人,议会将根据多数派的提名任命总理。2010年3月11日,乌克兰议会任命地区党的二号人物阿扎罗夫为政府总理。0
2010年12月9日,总统亚努科维奇一道命令正式启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行政改革序幕,通过“精兵简政”两步走完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改革:第一步大幅削减合并中央部委和人员,革新地方政权构架,优化地方管理系统;第二步提高服务效率,实现电子公务。现乌克兰中央行政机构由原来的112个减至63个;内阁成员由36人减至17人;政府1100多名公职人员裁员一半;部委副职人数不应超过两人。9.民族和语言
0
0乌克兰国内总共有130个民族。其中,乌克兰族占总人口的77.8%,俄罗斯族占17.3%,其他少数民族总共只占4.9%。0
乌克兰的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0
由于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官方语言均为俄语,如今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泛的使用人群。自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乌克兰语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学校教育、媒体出版和政府公文等领域,乌克兰语占有明显的优势。10.宗教和习俗
0
0乌克兰宪法规定,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不干涉宗教活动。由于乌克兰在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主义,各种宗教派别自由发展,近年来信奉宗教的人数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不同宗教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有所发展。0
乌克兰宗教主要有东正教、天主教、浸礼教、犹太教和马蒙教(分布情况见下表)。其中,东正教是乌克兰第一大宗教,其教徒约占全国信教人数的85%。东正教在乌克兰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变迁,现存的乌克兰东正教会系1992年乌克兰东正教会和乌克兰自主东正教会合并而成。0
教别 教徒人数 地域分布0东正教 具体数字难以统计,约占信教人数85% 全国广大城市和农村天主教 500万 乌克兰西部
00浸礼教 18万 乌克兰东部,城市为主0犹太教 乌克兰境内的50万犹太人中大部分信奉犹太教 基辅市、敖德萨州、切尔诺维策州、哈尔科夫州、文尼察州等0
马蒙教 约1500人 顿涅茨克、敖德萨基辅、哈尔科夫00
天主教是乌克兰第二大宗教教派,在乌克兰独立之后发展较快。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侨居国外的天主教神职人员纷纷返回乌克兰建立宗教学校,进行传教活动,目前天主教会已发展到约2000个,有教徒500多万,占全国人口10%以上。0
乌克兰大多数居民忌讳13和星期五。喜好赠送鲜花,但应特别注意花朵数量,以单数为宜,忌讳双数(只用于葬礼等场合),也不宜送假花。多数居民对狗十分宠爱。在乌克兰消费一般需支付小费。0
乌克兰饮食习惯与东欧国家大致相同,以面包、牛奶、土豆、牛肉、猪肉和乳制品为主,饮料有克瓦斯、茶、咖啡等,酒类以伏特加和啤酒为主。乌克兰人对餐具的使用十分讲究,同时也非常注意用餐的礼节,忌指手划脚、高声说话和用刀叉敲击碗碟。此外,一般宴会上均需祝酒。0
11. 乌克兰科教制度0
乌克兰实行国家管理和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与科技部,负责制订国家教育、科学和干部职业培训法规,制定教育发展纲要、国家教育标准和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全国教育工作。地方教育由地方权力执行机构及地方自治机构负责管理并建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校外教育机构及中等师范学校均隶属上述机构。地方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向其所属学校拨款,为教育工作者及青少年提供社会保障,为学生就近入学并接受教育创造必要条件。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方式是国家预算拨款,国家每年按照不低于国民收入10%的比例提供教育拨款。0
乌克兰教育体制主要由学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组成,还有校外教育、继续教育、副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自学教育。乌共有970所高校,著名大学有国立基辅大学、国立技术大学(基辅工学院)、基辅音乐学院、国立哈尔科夫大学、国立哈尔科夫师范大学、国立利沃夫大学、国立辛菲罗波尔大学、敖德萨音乐学院等。乌有1600余所教学科研生产和教学综合体。乌中小学教师约55万,高等院校教师约12万,其中博士约7千人,副博士约4万人,教授6千人,副教授约3万人,中学生650多万,职业技术学校966所,在校生52万。与欧美地区高校相比,乌克兰学费较为低廉,一般高校每年学费约为2000美元左右。0
12.乌克兰医疗制度0乌克兰拥有种类齐全的医院、门诊部、各种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科研机构。其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其中公立医院占多数,价格较低,为多数居民的首选。重病患者如需住院,普通病房一般是免费或只收少量费用。通常情况下,医院会为住院病人开列一个免费用药单,其他的药则需自费。此外,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伤残人员及部分退休人员可享受完全免费医疗。近年来,乌克兰私立医院发展迅速,但价格较昂贵。0
近年来,乌克兰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每年该领域的财政支出增长20-30%,目前已占GDP的3.6-3.8%。2008年,乌克兰政府共花费90.3亿欧元用于采购或租赁现代化医疗设备。目前约有5400多家医药公司通过广泛遍布全国22000家药店进行医药的零售与批发,药品供应充足。近年来乌克兰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5%。0
013. 宏观经济
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地区工农业均较发达,曾有人均年产吨钢、吨粮和三吨煤的辉煌历史。军工科技实力约占原苏联的四分之一。主要工业部门有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制造、造船、化工等。生产谷物、糖,曾有“欧洲粮仓”之称。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经济形势一度恶化。2001年以来,由于私有化改造和经济转型,乌克兰经济结构日趋完善,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宏观经济形势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同时,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经济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0
2010年以来,乌克兰经济发展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财政状况改善,金融体系恢复稳定,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GDP实现了4.2%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通货膨胀得以控制在9%以下的年度目标。0
2011年乌克兰经济总体呈现回升态势,前9个月GDP增长5.3%;工业增长8.6%;农业增长13.7%;进出口贸易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40.4%;吸引外资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通货膨胀累计为4.2%;失业率为8.5%;外债为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乌克兰总理阿扎洛夫预测,2011年乌克兰经济将增长5%。0
另据乌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底乌外汇储备降至318亿美元,同比减少8%。0
02000-2010年乌克兰GDP一览表
年份 GDP(亿格里夫纳) 增长率 人均GDP(格里夫纳)2000年 1700.7 5.9% 34362001年 2041.9 9.2% 41952002年 2258.1 5.2% 46852003年 2673.4 9.6% 5591
000002004年 3451.1 12.1% 72732005年 4414.5 2.7% 937200
2006年 5441.5 7.3% 116302007年 7207.3 7.9% 154962008年 9498.6 2.1% 2年 9133.5 -14.8% 198322010年 10950.0 4.2% 239192011年 预计5%00
0
资料来源:乌克兰国家统计局0政府
0
乌克兰内阁法,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构,向总统负责。政府负责管理国有资产并制定国家预算报告。政府总理候选人由总统根据议会多数派的建议提名,由议会任命。如果总统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议会提名总理候选人,议会将根据多数派的提名任命总理。2010年3月11日,乌克兰议会任命地区党的二号人物阿扎罗夫为政府总理。
0
2010年12月9日,总统亚努科维奇一道命令正式启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行政改革序幕,通过“精兵简政”两步走完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改革:第一步大幅削减合并中央部委和人员,革新地方政权构架,优化地方管理系统;第二步提高服务效率,实现电子公务。现乌克兰中央行政机构由原来的112个减至63个;内阁成员由36人减至17人;政府1100多名公职人员裁员一半;部委副职人数不应超过两人。
0
议会
0
乌克兰议会又称“最高苏维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不分上院、下院),共设议席450个,任期4年,通过直接普选产生。设议长1人、第一副议长1人、副议长1人。议长为利特文(2008年12月就职)。议会主要行使立法和监督职能,包括批准和修改国家预算、监督政府行政等。议会下设28个委员会,涉及农业政策与土地、反腐败和组织犯罪、建筑及交通邮电、财政预算、国家建设和地方自治、环境政策和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政策、欧洲一体化、法律保护与立法保障、文化宗教、青年政策及体育和旅游、科学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卫生保障、能源和核政策、人权和少数民族及族际关系、法律政策、工业政策和企业、议事日程及组织工作、言论自由与信息、社会政策和劳动、财政和银行工作、外事、退休者和老战士及残疾人、私有化问题等。
0
2006年3月26日,乌克兰举行独立后第五届议会选举,地区党等五党派进入议会,组成执政多数派。2008年以来,乌克兰政局陷入动荡,11月解除议长亚采纽克职务,12月选举利特文为新议长,同时季莫申科集团、“我们的乌克兰——公民自卫”联盟与利特文集团签署组建执政多数派协议。2010年3月,新当选总统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和共产党、利特文集团及其他部分独立议员重组产生执政多数派,议长仍由利特文担任。
0
总统0
乌克兰总统是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由直选产生,任期5年,可以连任,但不能超过连续两届。乌克兰独立以来,历任总统先后为:克拉夫丘克(1991年7月至1994年7月)、库奇马(1994年7月首次当选,1999年11月当选连任)和尤先科(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2010年1月17日,乌克兰举行独立后第五任总统选举。经过两轮投票,地区党领导人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于2月25日宣誓就职。
0
医疗制度
0
乌克兰拥有种类齐全的医院、门诊部、各种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科研机构。其医疗机构分
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其中公立医院占多数,价格较低,为多数居民的首选。重病患者如需住院,普通病房一般是免费或只收少量费用。通常情况下,医院会为住院病人开列一个免费用药单,其他的药则需自费。此外,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伤残人员及部分退休人员可享受完全免费医疗。近年来,乌克兰私立医院发展迅速,但价格较昂贵。
0近年来,乌克兰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每年该领域的财政支出增长20-30%,目前已占GDP的3.6-3.8%。2008年,乌克兰政府共花费90.3亿欧元用于采购或租赁现代化医疗设备。目前约有5400多家医药公司通过广泛遍布全国22000家药店进行医药的零售与批发,药品供应充足。近年来乌克兰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5%。
0
科教制度0
乌克兰实行国家管理和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与科技部,负责制订国家教育、科学和干部职业培训法规,制定教育发展纲要、国家教育标准和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全国教育工作。地方教育由地方权力执行机构及地方自治机构负责管理并建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校外教育机构及中等师范学校均隶属上述机构。地方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向其所属学校拨款,为教育工作者及青少年提供社会保障,为学生就近入学并接受教育创造必要条件。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方式是国家预算拨款,国家每年按照不低于国民收入10%的比例提供教育拨款。
0
乌克兰教育体制主要由学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组成,还有校外教育、继续教育、副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自学教育。乌共有970所高校,著名大学有国立基辅大学、国立技术大学(基辅工学院)、基辅音乐学院、国立哈尔科夫大学、国立哈尔科夫师范大学、国立利沃夫大学、国立辛菲罗波尔大学、敖德萨音乐学院等。乌有1600余所教学科研生产和教学综合体。乌中小学教师约55万,高等院校教师约12万,其中博士约7千人,副博士约4万人,教授6千人,副教授约3万人,中学生650多万,职业技术学校966所,在校生52万。与欧美地区高校相比,乌克兰学费较为低廉,一般高校每年学费约为2000美元左右。
0
宗教和习俗0
乌克兰宪法规定,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不干涉宗教活动。由于乌克兰在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主义,各种宗教派别自由发展,近年来信奉宗教的人数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不同宗教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有所发展。
0
乌克兰宗教主要有东正教、天主教、浸礼教、犹太教和马蒙教(分布情况见下表)。其中,东正教是乌克兰第一大宗教,其教徒约占全国信教人数的85%。东正教在乌克兰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变迁,现存的乌克兰东正教会系1992年乌克兰东正教会和乌克兰自主东正教会合并而成。0
教别 教徒人数 地域分布0
东正教 具体数字难以统计,约占信教人数85% 全国广大城市和农村天主教 500万 乌克兰西部
0
0浸礼教 18万 乌克兰东部,城市为主0犹太教 乌克兰境内的50万犹太人中大部分信奉犹太教 基辅市、敖德萨州、切尔诺维策州、哈尔科夫州、文尼察州等0
马蒙教 约1500人 顿涅茨克、敖德萨基辅、哈尔科夫00
天主教是乌克兰第二大宗教教派,在乌克兰独立之后发展较快。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侨居国外的天主教神职人员纷纷返回乌克兰建立宗教学校,进行传教活动,目前天主教会已发展到约2000个,有教徒500多万,占全国人口10%以上。0
乌克兰大多数居民忌讳13和星期五。喜好赠送鲜花,但应特别注意花朵数量,以单数为宜,忌讳双数(只用于葬礼等场合),也不宜送假花。多数居民对狗十分宠爱。在乌克兰消费一般需支付小费。0
乌克兰饮食习惯与东欧国家大致相同,以面包、牛奶、土豆、牛肉、猪肉和乳制品为主,饮料有克瓦斯、茶、咖啡等,酒类以伏特加和啤酒为主。乌克兰人对餐具的使用十分讲究,同时也非常注意用餐的礼节,忌指手划脚、高声说话和用刀叉敲击碗碟。此外,一般宴会上均需祝酒。
0
民族和语言0
乌克兰国内总共有130个民族。其中,乌克兰族占总人口的77.8%,俄罗斯族占17.3%,其他少数民族总共只占4.9%。
0
乌克兰的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0由于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官方语言均为俄语,如今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泛的使用人群。自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乌克兰语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学校教育、媒体出版和政府公文等领域,乌克兰语占有明显的优势。
0
自然资源0
乌克兰矿产资源主要有沥青、无烟煤、铁、锰、铬、钛、铅、锌、铝、汞、镍等,其中沥青和无烟煤均占前苏联总储藏量的60%,顿巴斯是原苏联最大的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是原苏联第二大铁矿,储量为260亿吨。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匮乏,90%依赖进口。
0
农业资源非常丰富,黑土带面积占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4%,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乌克兰有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国家公园23个(面积为77.19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4个,地球生物层保护区3个,天然国家公园6个。主要树种有:松树、柞树、云杉、冷杉、椴树、槭树、白桦树等。0
乌克兰约有3万种低级和高级植物,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藻类植物约4000种;菌类和粘菌类植物15000种以上;苔藓类植物1000多种,导管植物4523种。乌克兰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包括邻海(黑海、亚速海)领海水域在内,大约有44800种动物。
0
行政区划
0
乌克兰共分为27个行政区划,其中包括2个直辖市,24个行政州,
1个自治共和国。此外,乌共约有446个市、490个区、907个镇和10196个村。具体如下:
00行政区划 名称 首府直辖市(2个) 基辅 —塞瓦斯托波尔 —0
0
00州
(24个) 基辅州 基辅00文尼察州 文尼察沃伦州 卢茨克0
0
0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州 顿涅茨克
日托米尔州 日托米尔
外喀尔巴阡州 乌日哥罗德
000扎波罗热州 扎波罗热0
0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 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基洛沃格勒州 基洛沃格勒
卢甘斯克州 卢甘斯克
利沃夫州 利沃夫
000
尼古拉耶夫州 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州 敖德萨波尔塔瓦州 波尔塔瓦罗夫诺州 罗夫诺苏梅州 苏梅0
0
000
捷尔诺波尔州 捷尔诺波尔哈尔科夫州 哈尔科夫00赫尔松州 赫尔松赫梅利尼茨基州 赫梅利尼茨基0
0
切尔卡瑟州 切尔卡瑟0
切尔诺夫策州 切尔诺夫策切尔尼戈夫州 切尔尼戈夫自治共和国
(1个)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辛菲罗波尔0000【首都】基辅(KYIV),人口270万,面积827平方公里。全国 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中心。8月最高气温37℃,1月最低气温-26℃。基辅建于公元482年,是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6世纪至7世纪,基辅成为欧洲的重要城市。9世纪末,基辅罗斯定都于此。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基辅城繁荣昌盛,以第聂伯河上“帝王之城”而闻名遐迩。1654年,乌克兰与俄国合并,基辅成为俄边陲重镇。拿破仑曾说:“占领基辅就等于抓住了俄国的双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集结重兵进攻基辅,基辅军民英勇抗击,城下保卫战坚持了77天,因此赢得“英雄城市”的称号。0
【主要城市】哈尔科夫市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敖德萨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0气候0
全国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
0地理位置0
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60.3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是欧盟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0乌克兰东西长1316公里,南北长893公里。最大山系为西部的喀尔巴阡山,最高峰戈尔维拉峰海拔2061米。最长河流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流经乌克兰河段长981公里。0
乌克兰属于东二时区,与北京时差6小时。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末至10月最后一个周末期间执行夏令时,其间与北京时差5小时。0
公众假期
0
乌克兰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六、日为公休日。主要节日见下表。
日期 节日名称 由来00
1月1日 新年 公历新年01月7日 圣诞节 东正教节日,纪念耶稣诞生1月22日 统一日 纪念东西乌克兰合并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国际节日00
0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国际节日0
5月9日 胜利日 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06月28日 宪法日 纪念1996年颁布独立后的首部宪法8月24日 独立日 纪念乌克兰独立
00
人口
0
2011年1月1日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乌克兰总人口为4578万,其中城市人口3144万,占68.7%;农村人口1434万,占31.3%。乌克兰人口的突出问题是近年来下降趋势明显,最近5年人口减少约110万。男性居民平均寿命约64岁,女性居民平均寿命约75岁。男女比例约46%:54%。
0
首都基辅市人口约为270万。全国各地区之中,人口最密集地区是顿涅茨克州,占全国人口比重近10%。其次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州、哈尔科夫州、利沃夫州。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切尔诺夫策州,人口仅有91.3万。
0
经济
0
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地区工农业均较发达,曾有人均年产吨钢、吨粮和三吨煤的辉煌历史。军工科技实力约占原苏联的四分之一。主要工业部门有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制造、造船、化工等。生产谷物、糖,曾有“欧洲粮仓”之称。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经济形势一度恶化。2001年以来,由于私有化改造和经济转型,乌克兰经济结构日趋完善,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宏观经济形势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同时,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经济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0
2010年以来,乌克兰经济发展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财政状况改善,金融体系恢复稳定,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GDP实现了4.2%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通货膨胀得以控制在9%以下的年度目标。2011年乌克兰经济总体将持续回升态势。乌克兰总理阿扎洛夫预测,2011年乌克兰经济将增长5%。0
2000-2010年乌克兰GDP一览表0年份 GDP(亿格里夫纳) 增长率 人均GDP(格里夫纳)2000年 1700.7 5.9% 34362001年 2041.9 9.2% 41952002年 2258.1 5.2% 4685
0000
2003年 2673.4 9.6% 55910
2004年 3451.1 12.1% 72732005年 4414.5 2.7% 937200
2006年 5441.5 7.3% 116302007年 7207.3 7.9% 154962008年 9498.6 2.1% 2年 9133.5 -14.8% 198322010年 10950.0 4.2% 2391900
资料来源:乌克兰国家统计局02009年乌克兰投资、消费和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3%、84.7%和46.4%。第一、二、三产业分布的比例为7%、51%、42%。2010年乌克兰实现国家财政预算收入2551亿格里夫纳,预算支出3081亿格里夫纳,预算赤字约为530亿格里夫纳(约占GDP的4%)。截至2011年1月1日,乌克兰外汇储备为345.8亿美元,同比增加30.5%,外债累计1173亿美元。
0
乌克兰的民族0
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恶化,人口呈负增长状态。截至2004年6月1日为止,乌克兰人口为47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10万人,农村人口1540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
0 乌克兰居民的主体是乌克兰族,占乌克兰总人口的70%以上,其次是俄罗斯族,占20%左右,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占第三位的是犹太人,占0.9%。此外,还有白俄罗斯族人,以及人口较少的匈牙利族、加告兹族、希腊族、罗马尼亚族、摩尔多瓦族等。0
按1996年乌克兰新宪法,乌克兰语言和文字被规定为官方语言和文字。乌克兰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乌克兰族有3种主要方言。当代乌克兰标准语是10世纪以基辅方言为基础确立的。0
一、乌克兰族与乌克兰0 乌克兰族属欧罗巴人种的中欧类型,使用乌克兰语。0 乌克兰族是乌克兰的主体民族。乌克兰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布很不均衡,在现今乌克
兰的24个州(行政区划,相当于中国的省)中,乌克兰族占的比重很高的州有17个。其中,比重占90%以上的州有:捷尔诺波尔州(96%),伊万-弗兰科斯克州(95%),沃伦州(94%),里夫宁州(93%)及切尔瑟州(90.5%)。乌克兰族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人口中占的比重最低-只有25%左右。其次是顿涅茨克州(50%),卢甘斯克州(52%),敖德萨州(54%)。0
由于历史上乌克兰土地饱经战乱和政治军事变革,乌克兰人侨居世界各地者颇多,平均每3个乌克兰人中就有1人在国外,在美洲和澳大利亚及西欧有500多万,在独联体各国和波罗的海3国的有500万至1000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乌克兰人被迫注册为其它民族,俄罗斯的“绿楔”、土库曼斯坦的“灰色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别列斯特伊时那”等地都是乌克兰侨民的聚居地。0
乌克兰族自古居住在原苏联欧洲国土的西南草原地区——乌克兰草原地带。在纪元前2000年至本世纪1000年,在现今乌克兰领土的不同地区、主要是在乌克兰草原地带和森林低地,曾生活过基米尔人、斯基福人、萨尔马特人以及来自“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上的希腊人,以及安迪人等。这些部族在不同时期先后生活在当今乌克兰土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相互之间征战和强者征服、统治甚至灭亡了弱者,于是有的民族就消亡了,或被别的民族融合,有的民族被迫迁移,如基米里人由原来生活在黑海北部沿岸的草原迁移到了克里米亚半岛,有些部族则互相结成联盟。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9世纪下半叶以基辅为政治中心形成了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从10-12世纪,基辅罗斯分裂为若干公国,各地出现了一批封建公国,形成割据局面,与此同时,各封建公国之间频繁发生兼并战争。13世纪,蒙古鞑靼人入侵东欧,占领了基辅,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受蒙古金帐幕国的统治,但处于西南部地区的两个公国——加利西亚和沃伦却未被蒙古征服,当时这两个独立公国被称为“乌克兰”,意为边陲之地。由于莫斯科公国及后来的俄罗斯国家忌讳或压制使用“乌克兰”名称,所以又将乌克兰称为“小罗斯”或“小俄罗斯”,故而乌克兰人又被称为“小俄罗斯人”。根据“罗斯”的译音,乌克兰也曾被称为鲁辛,乌克兰人也曾被称为鲁辛人。0
9-10世纪,基辅罗斯在文化、建筑、绘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当今著名的乌克兰的名胜古迹,如基辅索菲亚大教堂、十字教堂,金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在这一时期,东斯拉夫人形成了古罗斯的各部族。古罗斯国家包括西部罗斯、东北罗斯和西南罗斯,也包括现今的乌克兰西部领土,在这些地区,在古罗斯各部族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三个民族——乌克兰族,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到16世纪,乌克兰人在基辅、切尔尼戈夫、加利西亚、沃伦尼亚、外喀尔巴阡山、波多利亚、布科维纳等地区形成为独立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习俗。0
二、民族来源与民族演变0 在距今50-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即所谓阿雪里文化时期,在乌克兰现今疆土上的顿巴斯、德涅斯特、日托米尔以及外喀尔巴阡山地区,就存在过古代人类的居民点,在上述地区已发现了古代人类的文化遗迹。在距今10-4万年前的所谓姆斯特艾文化时期,人们已
散居现今乌克兰领土各个地区。在旧石器末期,即距今3-2万年前的奥里雅文化和1万年前的马格德林文化时期,才最终形成了具有现代身体形态和理性的人——克罗马努人。0
在纪元前2000年末和1000年初,东欧地区最古老的种族基米里人开始在乌克兰草原地带定居。基米里人对“小亚细亚”各国进行过远征,并形成了统治阶层和阶级社会。在纪元前7世纪末,从北部来的斯基福人赶走了黑海北部沿岸草原上的基米里人。斯基福各部落的联合,形成了早期的阶级国家——斯基福国,并把顿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片土地上的居民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公元前4世纪末起,斯基福国开始衰落,在萨尔马特人的进攻下,所辖领土越来越小,大部分居民被迫迁往南方克里米亚半岛。0
萨尔马特人在种族上和斯基福人相近。从纪元前3世纪起,黑海北部沿岸的各部族长期处于萨尔马特人的统治之下。萨尔马特人过着游牧生活。0
在纪元前7-5世纪,从“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上来的希腊人在黑海沿岸建立了一些殖民城,并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希腊人逐渐迁移并定居于黑海和亚速海地区。在黑海北部沿岸的古希腊罗马各国,农业、手工业、贸易、建筑与艺术均得到一定发展。公元前5世纪,在黑海的刻赤和塔曼半岛上出现了博斯波尔国,在本世纪第100年时,黑海北部沿岸的古希腊罗马国又沦为罗马的附庸。在3世纪30年代,在古日尔曼民族的一支——哥特人的进攻下,古希腊罗马国的经济不断衰落,在4世纪,由于匈奴的入侵,古希腊罗马国灭亡了。0
在纪元前1000年末至本世纪1000年,在德聂伯河右岸的森林草原和波利西耶地区,有若干以农牧业为生的部落,其中就有古斯拉夫人。在本世纪1000年中期,在德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与多瑙河下游西南部之间以及与北顿涅茨之间,有一支东斯拉夫人,他们又被称为安迪人。安迪人有强大的军事组织,曾进行过反对拜占庭和阿瓦尔人的战争。由于显贵氏族和部落占领了大片土地,役使战俘和穷人为其劳动,导致东斯拉夫人的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并形成了具有半国家性质的东斯拉夫人早期的联合体——以几个公国为首的部落联盟。在6-7世纪,东斯拉夫人的原始社会瓦解,开始形成阶级社会。由于在基辅等地出现第一批扩大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就成为部族联盟的行政中心。在当时的东斯拉夫部族中,有波利安人、北人、德列夫利安人、布然涅人、底维尔人等。在以基辅为中心的部族联盟中,波兰公国占主导地位。第一个基辅公国是在8-9世纪之交时出现的,至9世纪下半叶,终于形成了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0
基辅罗斯在10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其疆土包括西北、东北、西南罗斯,在其广大疆土上,在古罗斯民族基础上,后来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民族——乌克兰族、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原苏联时期的正统观点认为,基辅罗斯是乌、俄、白三个民族的共同摇篮。但是,乌克兰利沃夫大学的伊洛•赫鲁谢夫斯基(1866-1934年)在他的十卷本《乌克兰-罗斯史》中提出,莫斯科公国才是俄罗斯国家形成的中心。0
基辅罗斯后来又分裂成若干个国家。13世纪,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蒙古鞑靼人占领,但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却保住了独立,这两个公国位于古罗斯的西南部地区,故被称“乌克兰”(意为边界之地),这是乌克兰民族和国家名称的起源。0
14-16世纪,立陶宛占领了基辅周围和沃伦公国的大部分地区,波兰取得了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的西部。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合并为波兰共和国。于是,乌克兰便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乌克兰各族在政治、文化上受波兰的影响很深。0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农民起义军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为了对付波兰,摆脱波兰的统治,提出将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的要求。莫斯科晋绅会议接受了这一要求,乌俄双方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佩利亚斯拉夫条约。它标志着乌俄两国的统一,实质则是俄国对乌克兰进行殖民统治。列宁认为,这次合并“使乌克兰文化遭到摧残”(《列宁全集》1931年俄文第3版第16卷第689页)。从1654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263年中,乌克兰各族一直处于沙俄的统治之下。十月革命后,即1917年11月4日,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为谋求独立,基辅成立了中央“拉达”,并宣布乌克兰独立。在苏俄军队的打击下,1918年2月中央拉达逃往国外。0
1922年,乌克兰作为首倡者之一,与俄联邦、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共同创立了苏联,乌克兰成为苏联的一个成员国。在行政上作为二级建制,在语言文化上受俄罗斯影响很深。1991年苏联解体,同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从此,乌克兰各民族开始独立自主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俄罗斯人与乌克兰0
0 乌克兰国内总共有130个民族。除乌克兰族外,人口数量占第二位的就是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22%,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只占人口的5%左右,可见,俄罗斯族在乌克兰占有特殊地位。0
俄罗斯族在乌克兰一些地区居住比较集中,特别是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俄罗斯族人占的比重高达67%,其次主要分布在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哈尔科夫州、扎波罗热州、敖德萨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赫尔松州。0
自1922年乌克兰作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加盟苏联之后,全苏联使用的官方语言和文字便是俄罗斯语言和文字。乌克兰全国出版刊物的54%,报纸的70%均是用俄文印刷的。1991年8月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改为乌克兰文,俄文在文化出版业上的使用开始锐减。0
在乌克兰的俄罗斯族,其来源和乌克兰族、白俄罗斯大体相同——是在9-10世纪基辅罗斯分裂成若干罗斯国之后,在古罗斯各部落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同属东斯拉夫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乌克兰各民族混居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但在某些地区某一民族则相对居住集中。0
在乌克兰历史上,曾两次与俄罗斯结盟,形成统一的国家。第一次是在1654年,乌克兰农民起义军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为了对付波兰侵略,只好以沙皇俄国为靠山,并与之结成统一国家。1954年,为了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这次“统一”300周年,赫鲁晓夫把归属于俄罗斯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赠给乌克兰。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通过大选产生的议会和总统,在政治倾向上亲俄罗斯,因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居民以俄罗斯族为主,其回归俄罗斯或独立的政治倾向也得到俄罗斯议会和俄某些官方人士的支持,这曾引起乌俄两国矛盾。但不久俄总统表示尊重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于是,克里米亚半岛上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也逐渐顺应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自治制度,并与乌克兰各民族和睦相处。0
乌克兰历史上第二次与俄罗斯结盟是1920年。乌俄签订结盟条约后,1922年乌克兰作为首创国之一,与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一起创建了苏联。从此,乌克兰只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一直持续到1991年独立前。这期间,处于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在政治、文化出版、文艺、广播电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较优越的民族地位,俄罗斯族的文化对乌克兰各民族也发挥了进一步的影响。 四、少数民族
0
0 乌克兰一共有130个少数民族。按各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看,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占72.7%,俄罗斯族占22%,其他少数民族总共只占5.3%。 1、犹太人。
0
0 犹太族的人口数量在乌克兰占第三位。犹太人居住在基辅市、敖德萨州、切尔诺维策州、哈尔科夫、州日托米尔州、文尼察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而且犹太人主要居住在城市里,农村很少有犹太人。大多数犹太人会说俄语或乌克兰语。0
绝大部分乌克兰犹太人信犹太教。犹太教是乌克兰的第四大教派(居东正教、天主教、浸礼教之后),犹太教徒占乌克兰总人口的2%。乌克兰独立后,犹太人移居国外者较多。0
0 2、白俄罗斯族。
乌克兰的白俄罗斯族占乌克兰总人口的0.8%。白俄罗斯族主要居住在乌克兰各地的城镇里,他们主要分布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顿涅茨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卢甘斯克州、尼古拉耶夫斯克州、哈尔科夫州、扎波罗热州和基辅市。0
乌克兰的白俄罗斯族与当今白俄罗斯共和国的白俄罗斯族同宗同源,他们同乌克兰族、俄罗斯族一样,同属东斯拉夫族,公元9-10世纪,东斯拉夫形成了古罗斯各部族。这些部族都处于在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基辅罗斯的统治之下。基辅罗斯的成员包括西北罗斯,东北罗斯,西南罗斯(其中包括当今乌克兰西部地区)。按马克思说法,在10与11世纪之交,基辅罗斯达到鼎盛时期,后来又分裂成若干个罗斯国家,并在古罗斯各部族基础上,形成了
三个民族——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和俄罗斯族。当今分布在乌克兰境内的白俄罗斯族,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白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普遍存在混居现象,在有些地区则相对集中居住。这种情况,在当今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三国都存在。 3、其他少数民族。0
0
摩尔多瓦族主要分布在靠着当今摩尔多瓦共和国的乌克兰南部的敖德萨州和扎波罗热州,占乌克兰全国人口的0.5%。0
乌克兰的保加利亚族共有23.4万人,占乌全国人口的0.4%,他们主要分布在敖德萨州和扎波罗热州。0
波兰族总共有21.9万人,占乌全国人口的0.3%,其中65%居住在日托米尔州、赫梅利尼茨基州、利沃夫州和基辅州。0
还有一些人数更少的民族分布颇为集中,例如,匈牙利人,其96%居住在外喀尔巴阡州;加告兹人,其68%居住在敖德萨州;希腊人,其85%生活在顿涅茨州;罗马尼亚人,其22%居住在外喀尔巴阡州。0
鞑靼族在乌克兰民族问题上占有特殊地位。原苏联时期,鞑靼族有20多万人,他们的故乡是克里米亚半岛,1946年6月25日,斯大林指责克里米来亚鞑靼人在德国奸细指使下组织自愿队反对红军,并建立反革命活动集团反对苏维埃政权,而且鞑靼族基本居民群众对叛国者没予以反对,于是决定,把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到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克里米亚鞑靼族的大迁移,成为苏联最重要的民族问题之一。那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开展了重返故乡运动,但迫于政治高压,重返故乡实际上并无可能。但是,鞑靼人重返故乡的愿望并未止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鞑靼人返归故里定居问题很自然提到日程。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乌克兰政府制订了一定的政策,逐步解决鞑靼人返迁克里米亚问题。0
0
更多推荐
国家,教育,基辅,地区,俄罗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