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北汽幻速s5二手车价格)
第六章 内饰件
第一节、G3侧围内饰的拆卸和安装
图1 G3侧围结构总成注意:①、戴好手套,保护您的双手。 ①、更换任何损坏的塑料卡扣;
②、拆除过程中,尽量避免弯曲,以免起皱②、确保与仪表板配合的卡脚安装到位;
或断裂。 ③、确保与顶棚配合处压紧,卡扣安装到③、拆除过程中,尽量小心谨慎,避免对挡位;
风玻璃仪表台等周边件造成损害。 ④、确保门框密封条正确安装。
1.1 A柱上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1. 松开A柱配合带的门框密封条
2. 拆除A柱上护板
A.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在装卡扣的地方沿与钣金垂直的方向往外撬出前部底边,用双手往外掰。
B.
把塑料卡扣紧固点(2个)从钣金分离后,沿与仪表板垂直的方向往上拉出A柱上护板。
图3 A柱下护板拆卸过程
1.2 A柱下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1. 拆除门槛护板
2. 拆除A柱下护板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把图3所示的金属卡簧从钣金上翘起使其分离,即可拿下A柱下护板。
3.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如下事项:
①、更换损坏的金属卡簧;
②、确保卡簧安装到位;
图2 A柱上护板拆卸过程
3.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如下事项:
③、确保门框密封条正确安装。
1.3 B柱下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1. 拆除前后门槛护板
2. 松开B柱配合带的前后门框密封条
3. 拆除安全带
4. 拆除B柱下护板
在与上护板配合处用双手在图4卡脚处往外掰使其上端与上护板分离,然后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在图4卡扣处沿与钣金垂直的方向往外撬出底边使其与钣金分离即可拿下B柱下护板。注意:B柱上护板与B柱下护板之间通过卡脚配合。
图4 B柱下护板拆卸过程
1.4 B柱上护板的拆卸与安装
1.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在图5所示的卡脚处沿与钣金垂直的方向往外翘起使卡脚与钣金分离,然后在图5所示卡脚处向上拉动使其从钣金分离,即可拿下B柱上护板。
图5 B柱上护板拆卸过程
2.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如下事项:
①、更换任何损坏的塑料卡扣;
②、确保与门槛护板、顶棚配合处压紧,卡扣安装到位;
③、确保安全带安装正确,使用正常;
④、确保门框密封条正确安装。
1.5 C柱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图6 C柱护板的拆卸过程
1. 松开C柱配合带的门框密封条
2. 拆除C柱上护板
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在图6所示的卡扣处沿与钣金垂直的方向把塑料卡扣紧固点从钣金分离,然后向上拉动使图6所示的卡脚与钣金分离,即可拿下C柱护板。
3.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如下事项:
①、更换任何损坏的塑料卡扣;
②、确保与顶棚配合处压紧,卡扣安装到位;
③、确保门框密封条正确安装。
第二节 G3后围饰件的拆卸和安装
图7 G3 后围结构总图
1. 叶子片卡扣
2. 行李箱前护板
3.板类用卡扣
4.儿童座椅锁盖板
5. 搁物架上护板总成
6. 后行李箱盖左尾灯检修口盖
7. 叶子片卡扣
8.后行李箱盖右尾灯检修口盖
9.后围踏板
10.搁物架T型堵盖
11.搁物架后侧海绵条
12.左右后门槛护板
13.左右前门槛护板
注意:①、戴好手套,保护您的双手。
②、拆除过程中,尽量避免弯曲,以免起皱或断裂。
③、拆除过程中,尽量小心谨慎,避免对后挡风玻璃等周边件造成损害。
2.1.后行李箱盖尾灯检修口盖的拆卸和安装
图8 行李箱盖右尾灯检修口盖拆卸示意图
1.拆除行李箱盖右尾灯检修口盖(左件同)
1)用十字螺丝刀拆下螺钉。
2)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橇出一侧的卡脚。
3)然后倾斜拉动使另一侧的卡脚也脱离钣金。从而拆出检修口盖。
2.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左件同)
注意确保卡脚安装到位。
2.2.后围踏板的拆卸和安装
图9 后围踏板拆卸示意图
1.后围踏板的拆卸
1)先使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撬出三个卡扣。
2)再斜向上橇起踏板,使卡脚与钣金分离。卡脚与钣金的分离后即可取下后围踏板。
2.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以下事项:
①、 更换任何损坏的塑料卡扣;
②、 确保卡角和卡扣安装到位。
2.3搁物架上护板和行李箱前护板的拆卸和安装(低配同)
图10 搁物架上护板拆卸示意图
1. 在已经放倒后排座椅,并拆除安全带后。
2. 搁物架上护板的拆卸
1) 开始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向上橇起前边沿。
2) 把四个塑料卡扣从钣金中拆出,卡扣固定点的位置如图4中所标示。
3) 拆除卡扣后,沿前边沿掀起护板约30度,倾斜拉出护板可使如上图所示位置的卡脚脱离钣金,最终拆出搁物架上护板。
4) 用卡钳将叶子片卡扣从钣金中拆出,即可拆出行李箱前护板。
3.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如下事项:
①、 更换任何损坏的塑料卡扣;
②、 确保卡脚和卡扣安装到位。
2.4 前门槛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图11 前门槛护板拆卸示意图
1. 前门槛护板的拆卸
1) 开始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向上橇起边沿。
2) 待卡脚和定位柱都脱离接触时,最终拆除门槛护板
3)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如下事项
确保卡脚和卡扣安装到位
2.5 后门槛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图12 后门槛护板拆卸示意图
1.前门槛护板的拆卸
1)开始用缠有保护胶带的一字螺丝刀向上橇起边沿。
2)待卡脚和定位柱都脱离接触时,最终拆除门槛护板
2.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注意如下事项
确保卡脚和卡扣安装到位
第三节 左前门护板总成
3.1 组件位置索引
图13 左前门护板总成组件
如图13所示:左前门护板总成包括以下一些组件:
左前门角护板、左前门内扣手安装螺钉堵盖、左前门窗控开关装饰板、左前门门护板等。
3.2 左前门护板总成相关组件的拆卸/安装
注意:
(1)所有拆装人员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3)在拆卸前需要保证所有与之相连的线束都已松开。
3.3 左前门角护板拆卸/安装
图14 左前门角护板的拆卸
(1)用手捏住角护板上端,沿图示方向向外拉出,直到卡扣脱离钣金孔。
(2)向上提角护板,使卡脚脱离钣金。
(3)角护板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3.4 左前门窗控开关装饰板的拆卸/安装
图15 螺钉装饰盖的拆卸
(1)用一字螺丝刀翘起螺钉装饰盖开口端,捏住螺钉装饰盖翘起端,拉出螺钉装饰盖。
图16 螺钉的拆卸
(2)用十字螺丝刀拆下螺钉,将开关面板用力往前推,将面板尾部拉出来,再向后将整个面板拉出来
图17 电器线束拆卸
(3)如图示方向拔掉线束,拆下窗控开关装饰板。
(4)窗控开关装饰板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3.5 左前门内扣手螺钉堵盖及螺钉的拆卸/安装
图18 内扣手螺钉堵盖的拆卸
(1)拉开内扣手手柄使其至极限位置,用一字螺丝刀撬起扣手座螺钉堵盖。
Q2714816F3
图19 螺钉的拆卸
(2)用十字螺丝刀拆下螺钉。
(3)内扣手安装螺钉堵盖及螺钉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3.6 左前门门护板的拆卸/安装
图20 门护板的拆卸
(1)用一字螺丝刀依次撬开门护板的卡扣,向上竖直抬起门护板。
图21 门锁拉线的拆卸
(2)用手伸入门护板背面,卸下门锁拉线与扣手座的连接,拆下门护板。
(3)门护板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3.7 左前门密封毡垫总成的拆卸/安装
图22 门护板的拆卸
(1)沿边缘均匀撕下密封毡垫。
(2)安装时需重新涂胶,并按原位置贴好,以保证密封。
注:右前门护板总成与左前门护板总成左右对称,拆卸和安装方法相同
第四节 左后门护板总成
4.1 组件位置索引
图23 左后门护板总成组件
如图23所示:左后门护板总成包括以下一些组件:门护板、内扣手安装螺钉堵盖、窗控开关装饰板等。
4.2 左后门护板总成相关组件的拆卸/安装
注意:
(1)所有拆装人员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3)在拆卸前需要保证所有与之相连的线束都已松开。
4.3 左后门窗控开关装饰板的拆卸/安装
图24 螺钉装饰盖的拆卸
(1) 用一字螺丝刀翘起螺钉堵盖开口端,捏住螺钉堵盖翘起端,拉出螺钉堵盖。
图25 螺钉的拆卸
(2) 用十字螺丝刀拆下螺钉Q2714216.
图26 窗控开关装饰板的拆卸
(3) 将开关面板用力往前推,将面板尾部拉出来,再向后将整个面板拉出来。
图27 线束的拆卸
(4)如图示方向拔掉线束,拆下窗控开关装饰板。
(5)窗控开关装饰板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4.4 左后门内扣手螺钉堵盖及螺钉的拆卸/安装
图28 内扣手螺钉堵盖的拆卸
(1)拉开内扣手手柄使其至极限位置,用一字螺丝刀撬起扣手座螺钉堵盖。
Q2714816F3
图29 螺钉的拆卸
(2)用十字螺丝刀拆下螺钉Q2714816F3。
(3)内扣手安装螺钉堵盖及螺钉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4.5 左后门门护板的拆卸/安装
图30 门护板的拆卸
(1)用一字螺丝刀依次撬开门护板的卡扣,向上竖直抬起门护板。
图31 门锁拉线的拆卸
(2)用手伸入门护板背面,卸下门锁线束与扣手座的连接,拆下门护板。
(3)门护板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4.6 左后门密封毡垫总成的拆卸/安装
图32 密封毡垫的拆卸
(1)沿边缘均匀撕下密封毡垫。
(2)安装时需重新涂胶,并按原位置贴好,以保证密封。
注:右后门护板总成与左后门护板总成左右对称,拆卸和安装方法相同
第五节 仪表板总成内饰件的维修
图33 仪表板总成示意图
拆仪表板内饰前需要拆卸的零件有:方向盘、驾驶座安全气囊、前舱盖开启手柄。(见相关章节)
图34 仪表板总成内饰件拆前状态
下面将按相应的拆卸顺序介绍仪表板总成零部件的拆卸方法。
5.1 中控装饰条与组合开关上下护板的拆卸/安装
5.1.1 组合开关上、下护板拆卸及安装
拆卸:
(1)用十字螺丝刀松掉图中所示三处螺钉安装孔
(2)由于上下护板两侧均有卡脚螺钉,所以松掉各螺钉后双手分别抓住组合开关上下护板端面开口处
(3)向上用力先取下组合开关下护板,最后取下组合开上护板。
安装:
组合开关上、下护板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先安装好组合开关上护板确保组合开关上护板两侧面与组合开关本体合上,然后再安装组合开关下护板,最后紧固各螺钉即可。
5.1.2中控左/右下装饰条拆御及安装
(1)用一字螺丝刀沿缝隙小心撬起中控左/右下装饰条图示三处卡脚位置,分别松掉图中所示的三处卡脚,最后取下产品。
(2)中控左/右下装饰条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先使得各卡脚入相应的卡扣孔,在对应卡脚处的外表面用力拍入卡脚即可。
5.1.3 中控左/右上装饰条拆御及安装
(1)用一字螺丝刀沿缝隙小心撬起中控左/右上装饰条图示四处卡脚位置,分别松掉图中所示的四处卡脚,最后取下产品。
(2)中控左/右上装饰条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先使得各卡脚入相应的卡扣孔,在对应卡脚处的外表面用力拍入卡脚即可。
5.2、组合仪表罩总成、仪表板中盖板总成的拆卸及安装
5.2.1组合仪表罩总成的拆卸/安装:
注意:(1)拆卸该零件时请戴上手套保护您的双手;
(2)拆卸前请了解产品背面结构,该产品有三个安装卡扣安装在背面(见图35),其余都是产品本身结构安装。
(3)拆卸该产品时不建议用一字螺丝刀等工具拆卸,会破坏产品外表面。
图35 组合仪表罩背面结构示意
(1)组合仪表罩的拆卸:
了解产品装配状态下的配合结构(见图36),双手放在图37所示箭头位置沿箭头方向缓慢拔该零件直至装配处结构都脱开,便可将其拆卸。
图36组合仪表罩的装配状态
图37组合仪表罩拆卸示意图
(2)组合仪表罩的安装:
检查拆下后的三个卡扣是否安装在零件相应的位置(见图2-2-1),沿水平方向对准各处安装结构,轻拍各装配处至装配牢靠,外观配合完好。
5.2.2 仪表板中盖板总成的拆卸/安装
注意:
(1) 所有拆装人员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 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3) 在拆卸前需要保证中控装饰条已经拆除。
拆卸与安装:
(1)先用平口螺丝刀沿仪表板中盖板总成与仪表板上本体接触边缘小心撬起一条能放得下手指的缝隙;
(2)用手从左右两边捏住中盖板,缓慢往上拔,直至图2-3-1中所示的7处卡脚全部拔出。将中盖板提起,拔掉警急报警开关的接插件,再将仪表板中盖板总成完全取出;
图38 仪表板中盖板总成的拆卸和安装
(3)仪表板中盖板总成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5.3 前中控置物盒总成、仪表板风口总成、仪表板左下护板本体、无钥匙开关面板的拆卸及安装
5.3.1前中控置物盒总成
前中控置物盒与周边的装配方式为螺钉和卡扣连接,可将该总成一齐拆卸下来。
(1)首先将压在置物盒上的中控装饰条等拆下来;
(2)借用螺丝刀拆下上方的两个自攻螺钉;
(3)下方仍有两卡脚扣于副仪表板本体,顺势取出便可将中控置物盒总成拆卸下来。
以上操作已将中控置物盒总成拆卸下了 ,若对其维修可能涉及到该总成下各级零件的拆卸。
前中控置物盒盖限定在置物盒盒体的某个转动轴上 ,由限位弹簧控制该置物盒盒盖的往复运动。盖板缓冲垫作用是缓解盖板合上时对盒体的冲击 ,盖板缓冲毡垫作用是对盖板开启到极限位置时对盒体的冲击,由此毡垫部位对盖板张开角度加以限制。
5.3.2仪表板风口总成的拆卸/安装
注意:
(1) 所有拆装人员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 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3) 在拆卸前需要保证仪表板上本体已经从车上拆下,仪表板风口的拆卸需要从仪表板上本体背面操作。
图39 仪表板风口总成位置图
图40 仪表板风口总成的拆卸和安装
(1) 先用平口螺丝刀沿仪表板风口总成与仪表板上本体接触边缘小心撬起,使风口的三个卡脚从仪表板上脱落;
(2) 用手将仪表板风口总成从仪表板上本体背面顶出,取出仪表板风口总成;
(3) 仪表板风口总成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5.3.3仪表板左下护板本体
仪表按左下护板本体与周边零件配合有卡扣和翻边。
图示护板有三种卡扣,均可弹性变形。手持盖板用力向外拔,便可拆卸下来。
注意拆卸过程中的电器按钮以及相应的线束不被损坏。
将上沿翻边置入相应卡槽、各卡扣对准相应卡扣孔,用力拍进去便可装上。
5.3.4无钥匙开关面板
按说明先拆下中控装饰条、组合仪表罩板以及组合开关罩;
手持该面板用力向外拔,随着塑料卡扣的变形,无钥匙开关面板便可取下;
注意该面板中间的启动按钮及相连的线束不被损坏;
安装时各卡脚对准相应卡扣孔 ,顺势拍下去便可装上。
5.4 安全带状态显示面板、杂物箱总成、左上盖板的拆卸及安装
5.4.1安全带状态显示面板及安全带状态预留显
示面板的拆卸及安装
5.4.1.1安全带状态显示面板的拆卸及安装
(1)先将压于上方的中控装饰条及前中控置物盒总成拆卸下来;
(2)盖板边沿分布四个卡扣及两个辅助卡扣,用力向外拔出来即可。
(3)拆卸过程中注意液晶显示屏及相关线束。
(4)安装过程中各卡脚对准相应卡扣孔 ,顺势摁进去便可。
5.4.1.2安全带状态预留显示面板
安全带状态预留显示面板是针对部分车型未设置此功能而开发,只起到装饰作用,它的拆卸方式同于安全带状态显示面板。
5.4.2杂物箱总成的拆卸/安装
图41 杂物箱总成
(1)将杂物箱打开,然后在杂物箱右侧找到杂物箱阻尼器总成,将杂物箱上安装阻尼器的卡扣挤压变形后可取出阻尼器,按图1所示脱开阻尼器与杂物箱总成的连接。
(2)将杂物箱两侧的限位柱通过挤压变形取出,使下本体不再对杂物箱有限位功能。
(3)将杂物箱总成转轴处与仪表板下本体配合紧固处脱开,即可取出杂物箱总成。
杂物箱总成的安装顺序和拆卸顺序相反。
5.4.3左上盖板的拆卸及安装
(1)按维修说明取下组合仪表罩板和仪表板左下护板本体;
(2)两手同时用力将该板往外拔,随着卡扣的弹性变形,左上盖板便可取出。
(3)安装过程中左上盖板要较组合仪表罩板和仪表板左下护板本体先装,将各卡扣对准相应的卡扣孔,用力摁下便可装上。
5.5 杂物箱阻尼器总成与右上盖板的拆卸及安装
5.5.1 杂物箱阻尼器总成的拆卸/安装
图42
由于阻尼器总成与下本体的安装配合方式与阻尼器总成与杂物箱总成安装配合方式相同,拆解方式也相同。
杂物箱阻尼器总成的安装顺序和拆卸顺序相反。
5.5.2 右上盖板
按说明先将装饰条取下来;
双手持右上盖板用力向外拔,随着塑料卡扣的变形 ,该板便可取下。
安装时各卡脚对准相应卡扣孔 ,顺势拍下去便可装上。
5.6 仪表板上本体总成的拆卸和安装图43仪表板上本体总成
如上图所示,仪表板上本体总成包括以下组件:仪表板上本体,安全气囊预留盖板,风口密封海绵,前缘左隔垫,前缘右隔垫。
图44仪表板上本体拆卸示意图
拆卸仪表板上本体之前,需把左/右A柱上护板,中盖板,中控左上装饰条,中控右上装饰条,左上盖板,右上盖板等拆下来,并把相应的线束接插件断开。
(1)用工具拆掉图示中的1个螺栓,3个螺钉;(2)在仪表板上本体上4个塑料卡扣安装的地方,按照图示旋转箭头方向,用力抬起,使之脱离仪表板下本体。注意用力柔和平稳,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把塑料卡扣和仪表板拆坏;
(3)按照图示直线箭头方向,把仪表板上本体总成托出。
说明:
如果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需要把相应线束接插件断开;如果装有副驾驶安全气囊,则需把安全气囊和管梁的安装螺栓拆掉,并把相应的线束接插件断开。
仪表板上本体总成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注意:
(1)所有拆装人员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3)在拆卸前需要保证所有与之相连的线束都已松开。
5.7管梁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总成的拆卸/安装
图
5.7.1管梁焊接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拆分下车
管梁总成并非同时拆分下车,需先将管梁焊接总成拆分下车,车身左侧管梁安装组件以及车身右侧管梁安装组件最后拆分下车
由于仪表板下本体与管梁焊接总成是同时拆分下车的,拆分之前应保证转向管柱以及其它相关的电器元件、线束等与管梁以及仪表板下本体的连接断开。拆分安装点如图3所示。
1). 将管梁总成与车身前舱钣金的紧固件拆分开,包括1个六角法兰面螺母Q32006,1个六角法兰面螺栓Q1840616。
2). 将地毯在仪表板底部的范围掀开,把管梁总成与车身地板钣金连接的紧固件拆分开,为1个六角法兰面螺栓Q1840616。
3). 将仪表板下本体左右两侧与车身侧围钣金连接的紧固件拆分开,为左右两侧各1个六角法兰面螺栓Q1400616。并将与空调箱体连接的紧固件拆分开,为1个ST6.3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和大垫圈组合件。
4). 将管梁总成与车身侧围钣金连接的紧固件拆分开,为左右两侧各2个六角法兰面螺栓Q1840616。
5). 再次确认转向管柱以及其它相关的电器元件、线束与管梁以及仪表板下本体的连接断开。确认无误后,将图4中所示的左侧定位钩脱开,再将图5中所示的右侧定位钩脱开,即可将管梁以及仪表板下本体将车身上拆下。
图45
图46
5.7.2管梁焊接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拆分
1). 将仪表板下本体的两端与管梁焊接总成连接的叶子片卡扣拆除。
2). 由于仪表板下本体与管梁的连接采用了3个ST6.3的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自攻螺钉和大垫圈组合件,用工具将安装点的螺钉拆解,安装点位置如图45所示。
3). 确认与线束连接全部断开后,即可沿图46中的箭头方向将仪表板下本体拆分下来。
5.7.3车身左右侧管梁安装组件拆分下车
管梁焊接总成与下本体拆分后,车身上仍有车身左侧管梁安装组件以及车身右侧管梁安装组件,待转向管柱以及空调等相关电器件拆下车后,有足够空间即可将其拆分下车。
1). 车身左侧管梁安装组件安装点如图47所示,将M6的固定螺母拆解下来,将螺栓拆解下来,即可将车身左侧管梁安装组件拆解下来。
2). 车身右侧管梁安装组件安装点如图48所示,将M6的固定螺母拆解下来,将螺栓拆解下来,即可将车身右侧管梁安装组件拆解下来。
图47
图48
管梁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总成的安装顺序和拆卸顺序相反。
第六节 副仪表板总成
6.1 组件位置索引
图6-1-1 副仪表板总成组件
如图6-1-1所示:副仪表板总成包括以下一些组件:换挡操纵机构盖板总成、手刹护板橡胶挡块总成、烟灰缸总成、USB预留安装板/ USB安装板(未标出)和副仪表板后护板。
图6-1-2 副仪表板本体总成组件
如图6-1-2所示:副仪表板本体总成包括以下一些组件:副仪表板本体、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央置物盒弹簧开关机构小总成、左前小置物盒和右前小置物盒。
6.2 副仪表板总成相关组件的拆卸/安装
注意:
(1)所有拆装人员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启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上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3)在拆卸前需要保证所有与之相连的线束都已松开。
6.2.1 换挡操纵机构盖板总成的拆卸/安装
图6-2-1 换挡操纵机构盖板总成的拆卸
(1)先用平口螺丝刀沿换挡操纵机构盖板与副仪
表本体接触边缘小心撬起一条能放得下手指的缝
隙;
(2)用手从左右两边握住盖板总成,缓慢往上拔,
直至图6-2-1中所示的四处卡脚全部拔出。再将盖
板小心拿下。如图6-2-1所示;
图6-2-2 换挡操纵机构盖板总成和防尘罩
(3)对于使用手动挡的车辆,将盖板总成从副仪表
板上拆下后,还需将防尘罩从盖板上拆下,最后
再小心拿下换挡操纵机构盖板。图6-2-2为换挡操
纵机构盖板总成与防尘罩的四处配合结构。如图
6-2-2所示;
(4)换挡操纵机构盖板总成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
卸顺序相反。
6.2.2 手刹护板橡胶挡块总成的拆卸/安装
(1)先将手刹拉起一定高度,使手刹护板橡胶挡块
组件完全可见。如图6-2-3所示:
图6-2-3手刹护板橡胶挡块总成的拆卸(1)
(2)用一字螺丝刀小心沿手刹护板橡胶挡块总成
与副仪表板本体配合边缘撬起橡胶挡块,直至将
两者之间的卡脚配合结构完全松开,再取下手刹
护板橡胶挡块总成。如图6-2-4所示;
图6-2-4 手刹护板橡胶挡块总成的拆卸(2)
(3) 手刹护板橡胶挡块总成的安装过程与以上拆
卸顺序相反。
6.2.3 副仪表板本体总成的拆卸/安装
(1) 前中控置物盒总成、中控左下装饰条/中控
右下装饰条的拆卸:以上三个总成的拆卸在相关
章节已有叙述,不再赘述;
(2)USB安装板以及线束的拆卸:
图6-2-5 USB安装板的拆卸a
a、打开扶手至直立状态,取出储物盒中放置的物品,并断开所有与USB接口连接的电器原件,使USB安装板
完全可见。如图6-2-5所示;
图6-2-6 USB安装板的拆卸b
b、用一字螺丝刀沿USB安装板与副仪表板本体配合处小心撬起安装板,直至将全部配合卡脚全部松开,向后翻转取下USB安装板。如图6-2-6所示;
图6-2-7 USB安装板的拆卸c
c、先将与USB接口连接的线束松开,再将安装板取出并放在一边。如图6-2-7所示;
另:对于某些的车型,此处安装的是USB预留安装板。则无需进行以上全部操作,可直接进入下一步骤。
(3)从储物盒中取出中央置物盒内毡垫(有装配时),用长柄10号六角套筒将固定副仪表板本体与地板的两个螺栓(Q150B0625T1F3+Q40206六角头螺栓和大垫圈组合件)松开并取出螺栓,再将扶手放回到原来状态。 如图6-2-8所示;
图6-2-8 副仪表板固定螺栓的拆卸
(4)用十字螺丝刀将固定副仪表本体的四个螺钉
(Q2734216F31十字槽大半圆头自攻螺钉)依次松开并取下螺钉。前面与仪表板下本体连接,后面与换挡机构相连,如图6-2-9所示;
图6-2-9 副仪表板固定螺钉的拆卸
完成以上操作后,就可以拆卸副仪表板本体总成
了:
(1)慢慢将副仪表板本体总成向车后方向移动适
当距离,使副仪表板前端与仪表板配合处松开。如图6-2-10所示;
图6-2-10 副仪表板本体的拆卸(1)
(2) ①用手拖住副仪表板本体将本体后部慢慢向上抬起,与地板成一定适当角度;②同时将整个本体向上抬高,使换挡机构和手刹慢慢穿过副仪表板本体上面的过孔,最后将本体取下。如图6-2-11所示;
图6-2-11副仪表板本体的拆卸(2)
(3)副仪表板本体总成及以上零件的安装过程与
以上拆卸顺序相反。
注意:在进行以上操作时尽量不要让副仪表板被其他物体划伤或者去划伤其他零件。
6.2.4 副仪表板后护板的拆卸/安装
图6-2-12 副仪表板后护板的拆卸
用手握住后护板下沿,慢慢向外掰,依次向上直
至后护板与副仪表板本体的配合结构全部松开,
再拆下后护板。如图6-2-12所示。
6.3 副仪表板本体总成组件的拆卸/安装
注意:
(1)所有拆装人员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6.3.1 左/右前小储物盒的拆卸/安装
(1)先用十字螺丝刀分别松开固定左前小储物盒
的四个螺钉(Q2734216F31十字槽大半圆头自攻螺
钉),再松开储物盒与副仪表板本体的卡脚配合,
最后将储物盒拆下。如图6-3-1所示;
图6-3-1 左前小储物盒的拆卸
(2) 右小储物盒与左前小储物盒对称,拆卸步骤
基本相同;
(3) 左/右小储物盒的安装顺序与上述拆卸顺序
相反。
2.3.2中央置物盒弹簧开关机构小总成的拆卸/安装
(1)摁下中央置物盒弹簧开关机构,打开扶手至直
立状态;用十字螺丝刀依次松开固定开关机构的
两个螺钉(Q2203513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和平垫
圈组合件),将开关机构取下。如图6-3-2所示;
图6-3-2 中央置物盒弹簧开关机构小总成的拆卸
(2)中央置物盒弹簧开关机构小总成的安装顺序
与上述拆卸顺序相反。
6.3.3 副仪表板扶手总成的拆卸/安装
(1)开启扶手组件至直立状态,用十字螺丝刀依次
松开固定扶手总成的两个螺钉(Q2213516AF31十字槽
盘头自攻螺钉和大垫圈组合件),将扶手总成整体
取下。如图6-3-4所示;
图6-3-4 副仪表板扶手总成的拆卸
(2)用十字螺丝刀将固定扶手内、外板的四个螺
钉(Q2783513F31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依次松开;再
用一字螺丝刀沿内、外板缝隙小心撬启,使内、
外板的配合结构松开,最后将扶手内、外板分开。
如图6-3-5、6-3-6所示;
图6-3-5 副仪表板扶手总成的分拆1
图6-3-6 副仪表板扶手总成的分拆2
(3)将置物盒盖缓冲垫从扶手内板上拔出。如图6-3-7所示;
图6-3-7副仪表板扶手总成的分拆3
(4)副仪表板扶手总成的安装顺序与上述拆卸顺序相反。
第七节 模压件
7.1 地毯的拆卸和安装
7.1.1地毯组件位置索引
图7-1-1 地毯总成结构示意图
7.1.2 地毯拆卸/安装
在拆卸完扣压在地毯上的副仪表板、前排座椅、后排座椅、A柱下护板、B柱下护板、C柱下护板、前门槛内护板、后门槛内护板、后侧围下护板等组件后(拆卸方法请详见相关章节),方可进行地毯的拆卸。
(1)拆卸过程:
a.地毯固定卡扣:用一字螺丝刀轻轻撬起卡扣头部,然后用手向上将其取出。相同的方法即可将图7-1-2所示卡扣拆卸完毕,然后双手拉起地毯的后部边缘,再水平往后慢慢拽出地毯,直至整个地毯总成完全取出。
图7-1-2 地毯安装结构图
b.取出地毯前左隔垫,地毯前右隔垫,地毯后左隔垫,地毯后右隔垫。至此地毯拆卸完毕。
(2)安装过程:
地毯总成的安装顺序与上述拆卸顺序相反。
7.2、行李箱系统的拆卸和安装
7.2.1 行李箱系统组件位置索引
图7-2-1 行李箱系统位置示意图1
图7-2-2 行李箱系统位置示意图2
7.2.2 行李箱系统的拆卸/安装
7.2.2.1 可直接取出的件(未用紧固件固定)
行李箱内最上面是行李箱毡垫,可直接取出,取出此件后即可看到行李箱左尾角盖板、行李箱盖板总成、行李箱右尾角盖板(图7-2-2所示)。将行李箱盖板取出,即可看到备胎。
7.2.2.2 后围踏板的拆卸/安装
图7-2-3 后围踏板 安装结构图
(1)在取出行李箱毡垫、行李箱盖板总成、行李箱左
/右尾角盖板的条件下,方可进行后围踏板的拆卸:
用一字螺丝刀轻轻撬起卡扣头部,然后用手沿箭头方向(图图7-2-3所示)将其取出。图中所示3个卡扣拆卸完毕,即可取出后围踏板。
注意:后围踏板本身有卡角,拆下时不要拉坏产品。
(2)后围踏板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7.2.2.3 行李舱左右小毡垫的拆卸
图7-2-4后围踏板 安装结构图
(1)用手从上下两侧捏住行李舱左角小毡垫,使卡角松动,向外拔出一个卡角(任意),此时可将此件整体取下。
(2)行李箱右角小毡垫的拆卸过程同上。
(3)行李箱左/右角小毡垫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7.2.2.4 行李箱左右护面的拆卸/安装
图7-2-5行李箱左护面 安装结构图
(1)在取出行李箱毡垫、行李箱盖板总成、行李箱左/右尾角盖板和拆卸完后围踏板组件的条件下,方可进行护面的拆卸:
用一字螺丝刀轻轻撬起卡扣头部,然后用手沿箭头方向(图7-2-5所示)将其取出。图中所示4个卡扣拆卸完毕,即可取出护面。
(2)行李箱右护面拆卸过程同上。
(3)行李箱左/右护面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7.2.2.5 左右后尾角梯形隔垫的拆卸/安装
(1)在拆完上述行李箱的组件之后,拿出行李箱左右护面即可看到左右后尾角梯形隔垫。直接取出即。
(2)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7.2.2.6行李箱盖护面的拆卸/安装
图7-2-6行李箱盖护面 安装结构图
(1)用一字螺丝刀撬开卡扣(沿上图7-2-6箭头所指方向),顺次将所有卡扣拆卸完毕,可将行李箱盖护面取下。
(2)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7.3 遮阳板总成的拆卸/安装
7.3.1遮阳板组件的位置索引
图7-3-1 遮阳板组件示意图
7.3.2遮阳板总成的拆卸/安装
(1)把遮阳板从未使用状态翻至大概与水平面成垂直角度状态。
(2)用一字起撬开安装座盖板,即可见安装螺钉,如下图所示。
图7-3-2 遮阳板组件的分拆1
(3)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下安装螺钉,再把遮阳板回转套从前遮阳板固定支座中扳出来,此时遮阳板已经松开,取下整个遮阳板即可。
图7-3-3 遮阳板组件的分拆2
(4)遮阳板拆卸下来后再拆遮阳板固定支座,先用十字螺丝刀拆卸螺钉,螺钉拆卸后,左右晃动遮阳板固定支座,然后用力往下拔遮阳板固定支座,即可拆卸。
图7-3-4 遮阳板组件的分拆3
7.3.3 遮阳板总成的安装
遮阳板总成的安装顺序与上述拆卸顺序相反。
7.4 车顶拉手的拆卸与安装
3个车顶拉手的安装结构是一样的,请按下述步骤拆卸和安装。
(1)先是把拉手拉下来。
图7-4-1 车顶拉手的分拆1
(2)(2)打开拉手支座盖板,可以看到螺栓;
图7-4-2 车顶拉手的分拆2
(3)拧开安装螺钉并取下车顶拉手
用套筒拧开安装螺栓(六角法兰面螺栓)并取下整个安全拉手。
图7-4-3 车顶拉手的分拆3
(4)车顶扶手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7.5顶棚的拆卸和安装
图7-5-1顶棚(带天窗)拆卸示意图
图7-5-2顶棚(不带天窗)拆卸示意图
图7-5-1所示:高配顶棚(有天窗);
图7-5-2所示:低配顶棚(无天窗)。其安装方式相同。
顶棚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在拆卸完前门框密封条、后门框密封条、A柱内护板、B柱内护板、C柱内护板、内后视镜、前室内灯、后室内灯、遮阳板和安全拉手等组件后(拆卸方法请详见相关章节),方可进行顶棚的拆卸。
注意:
(1)、所有拆装必须十分清楚产品结构,避免在拆卸中出现意外情况;
(2)、所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的操作必须在螺丝刀头缠柔性胶带以避免损伤产品表面。
(3)、有天窗的车型,顶棚的拆卸和安装按步骤①、②进行;没有天窗的车型,顶棚的拆卸和安装只按步骤2进行。
①、撬开天窗处的密封条;
②、找到顶棚后部的3个安装卡扣的位置(见上图7-5-1、7-5-2),用一字螺丝刀将其从顶盖上撬脱,即可卸下顶棚。
③、顶棚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7.6 前舱隔热垫的拆卸/安装
图7-6-1 前舱隔热垫的位置示意图
(1)前舱隔热垫的拆卸
a.拆卸机舱隔热层之前须将动力总成,制动管路,前舱线束,真空助力泵等件拆卸下来,具体拆卸方法详见相关章节。
b.上述所有与前舱隔热层有配合的件拆卸下来后,再把前舱隔热层向前从钣金上脱离即可。
(2)前舱隔热垫的安装:
将前舱隔热垫贴合与前围板前侧,然后安装前围板上的其它件就可以将其固定。
7.7、前舱盖隔热层拆卸/安装
(1)前舱盖隔热垫的拆卸
1)用一字螺丝刀撬开卡扣(固定前舱盖隔热层卡扣),顺次将所有卡扣拆卸完毕,可将行李箱盖毡垫取下。
(2)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图7-7-1 前舱盖隔热垫的位置示意图
7.8、前围隔热层总成的拆卸/安装
拆卸过程:
(1)拆卸前围隔热层之前须将仪表台总成,副仪表台总成,地毯,管梁,及安装在管梁及仪表台上的DV,空调,及线束等电器件;制动踏板,离合踏板,加速踏板,转向管柱等底盘系统;拆卸方法详见对
应章节。
(2)用平口螺丝刀辅助撬松三个固定卡扣(图7-8-1所示)并取下,然后再把隔热层上边缘从钣金挂耳上脱离,再把前围隔热层往后从钣金上退出来即可。
安装过程:
(1)先把隔热层上边缘挂在钣金上,确保隔热层挂在对应搬进突出的钣金挂耳上。
(2)再安装3个固定卡扣。
图7-8-1 前围隔热层拆卸示意图
7.9副仪表台隔热层总成的拆卸/安装
图7-9-1 副仪表台总成拆卸示意图
在拆卸完副仪表台,手刹组件,换挡机构,地毯,相关线束(拆卸方法请详见相关章节)后方可进行副仪表台隔热层的拆卸。
(1) 用一字螺丝刀将固定卡扣(BYDQ835S01)撬松(如图7-9-1所示),将卡扣取下,副仪表台隔热层方可取出。
(2) 其安装过程与拆卸过程相反。
更多推荐
拆卸,安装,总成,仪表板,护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