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新款本田奥德赛多少钱)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标点符号
(2023·山东临沂卷)
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10.
上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语病: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点: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2023·安徽卷)
在准备文物图片展览时,李华同学为“太阳神鸟”拟写了一段介绍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它整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外层是四只首尾相接的神鸟,内层是十二支芒叶。[甲]圆形图案象征太阳,四只神鸟、以及十二支芒叶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四季、十二个月等天象与物宜。[乙]人们之所以称其为“太阳神鸟”,是因为它很可能象征着以太阳崇拜为中心的宇宙观的原因。“太阳神鸟”是一件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物精品,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答案】①删去“以及”前的顿号。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句中的连词“以及”是用来连接较短的并列词语,前面不应该用任何符号,所以应将“以及”前的顿号去掉。
(2023·甘肃武威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chúncuì,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②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选自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是《诗经》。《诗经》以后的诗歌史百派九流,千汇万状,而且bōlándiéqǐ,名家辈出,应该选择哪些诗人来推荐给读者呢?笔者思之再三,拟定一条原则:只选在人生态度和作品境界两方面都对后人有巨大影响的第一流诗人。根据这条原则,本书选定的名单是(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
(选自莫砺锋《诗意人生》,有删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①中“喜欢”“低下”“特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
“中国诗歌”“百派九流”“名家辈出”“爱好小说”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
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D.
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冒号。
【答案】(3)C
【解析】C.画线句的主语是“人们”,谓语是“见到”,宾语是“故事”,这是一个单句。故选C。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卷)
5.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有雷声,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吻合。
A.
“惊蛰”是名词,“最”是形容词,“春雷始鸣”是主谓短语,“听到雷声”是动宾短语。
B.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吻合。”这个句子中,“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作状语。
C.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这是转折关系复句。
D.
文中划线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A.“最”是副词,表示在程度上达到极点,超过一切同类人或事物;
C.“由于”表示原因,“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这是因果关系复句;
D.“或”在句中表示另一种原因说明,“或”前不用逗号,应将“或”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B。
(2023·湖北鄂州卷)
3.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B.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C.
C919大型客机上的旅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高呼“东方风来,翼起翱翔”。
D.
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答案】B
【解析】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B.有误,“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与“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是并列成分,之间应用分号,故应把“计较”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B。
(2023·湖北武汉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校园农场,挥锄崛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一桌美食,在劳动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遣技
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活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17.
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
,
B.
,
C.,
D.。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都应该用逗号隔开;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D。
(2023·吉林卷)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n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谣。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B.逗号 逗号 C.逗号 顿号 D.顿号 顿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根据语段“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故选B。
(2023·山东滨州卷)
3.
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宝贵资源。森林调节着自然界的空气和水循环,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等多重功能,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健康、改善人居环境、提供资源和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社会不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赖于森林。
A.
“地球之肺”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B.
“肺”字是左右结构,第五笔的笔画是横。
C.
“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这4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D.
“人类社会不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赖于森林。”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字形、短语和复句。
C.“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是动宾短语,“防风固沙”是并列短语;
故选C。
(2023·山东临沂卷)
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10.
上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语病: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点: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①. ⑥ ②.
去掉 ③.
【答案】“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中的“的”。④ ④.
“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解析】
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及标点符号。
第⑥句有语病,成分残缺,在“青年”后加“有”,或将“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中的“的”去掉。
第④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与“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是并列关系,故将“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2023·山东威海卷)
5.
下列选项中括号内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寒来暑往里劳作与收获,能帮助人们坚定信仰。(“坚定”词性是动词)
B.
我们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必须倍加珍惜,不断发展,始终坚持。(该句没有语病)
C.
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和全人类有重大意义。(该句是单句)
D.
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是“技能:让生活更美好”。(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B.语序不当,应将“不断发展”与“始终坚持”调换位置;
故选B。
(2023·山东烟台卷)
2.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烟台剪纸、螳螂拳、八仙葫芦、烟台绒绣……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这句话中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间的无限魅力。——这句话没有语病。
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觥筹交错”“一豆羹”——“白”“觥筹”“豆”在古代都指酒杯。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这个文学常识表述是准确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C.说法有误。“觥筹”是酒杯和酒筹,“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而非“在古代都指酒杯”。
故选C。
(2023·陕西卷)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②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 )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③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________、________的生动图景。
(2)请在第②句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与“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为并列关系的语句,中间应使用分号。
(2023·四川广安卷)
5.
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句子是( )
①2023年3月3日晚,由我市联合成都市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话剧《平凡英雄》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②话剧再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在朴达峰阻击战中的生死经历和隐功埋名、无私奉献的事迹。③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平凡英雄?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即可称英雄。
A.
①② C.
③ D.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结合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即可称英雄”可知,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它同后面的“即”意思重复,因此这里应删掉破折号或者“即”;
故选D。
B.
(2023·天津卷)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过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A., 。 …… B.、 : ……
C., : ; D.、 。 ;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标点运用
第一处:“共同的”与“唯一的”表并列,应用顿号。
第二处:后面是对前面的“世界之最”的说明,应用冒号。
第三处:世界之最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应用省略号。
故选B。
更多推荐
劳动,标点符号,中国,人们,世界,考查,精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