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2011款标致307报价及图片)
浙江捷达油脂有限公司
年产2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建设单位:浙江捷达油脂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金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编制日期:二〇〇七年七月
第1章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和性质
(1)项目名称:浙江捷达油脂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1.2 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
(1)建设单位:浙江捷达油脂有限公司。
(2)环评单位:金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1.3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1)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生物柴油
(2)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1.4 项目建设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义县熟溪多功能区,厂区东面是垃圾填埋场,南面是林地,西面是规划道路和规划工业用地,该方向距离厂界410m为张村自然村,北面是规划道路和规划工业用地,该方向距离厂界600m为端村。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附图2。
第2章 项目环境质量现状
2.1 水环境现状
评价区域内武义江白洋渡断面丰水期水质较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枯水期已不能满足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主要是氨氮和石油类超标,平水期已不能满足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主要是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超标,年均值主要是石油类超标;叶长埠断面丰水期水质较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枯水期已不能满足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主要是PH、氨氮、化学需氧量(CODcr)和石油类超标。
2.2 大气环境现状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项目所在地的空气常规污染物现状监测结果进行
评价,通过计算可知监测点SO2、NO2、TSP日均值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超标个数为0,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区域内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2.3 声环境现状
根据对项目所在地的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地均为企业,声环境质量尚好,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3类区标准。
第3章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1 本项目对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初榨棕榈油预处理废水、车间地面拖地废水、包装桶清洗废水、填料吸收塔废水、罐区废水以及生活废水等,产生的生产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再经气浮预处理后,再与经过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经厂内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其排放的废水近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一级标准要求,企业贯彻资源的综合利用,拟计划将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的部分废水进行综合利用,将其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浇花绿化、煤堆场的洒水以及冲厕用等,据统计该些工序年用水量共约为1195t,其他废水2900t则外排入功能区污水管网,最后进入武义江,远期待武义县污水处理厂建成并配套管网接入厂内后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三级标准要求,本项目的建设以后,在正常达标排放的情况下,武义江水质仍可维持现状,对武义江水质满足Ⅲ类水功能现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3.2 本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有组织排放的烟尘、SO2和甲醇在正常情况下,最大落地浓度均可达标;无组织排放的甲醇在正常情况下排放量较小,通过距离衰减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H2S和氨等恶臭废气与甲烷排放,企业应加强管理,在各个池的上方加盖,同时在上方设置集气罩,将产生的废气收集后通过脱硫处理后引至锅炉中燃烧处理,同时应拟栽种对去除臭味有一定效果的、高大的灌木和草地,并且加强管理,使其产生的气味达到《恶臭污染物排
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标准值中的二级标准,减少对附近村庄的居民的影响。
经计算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为50米(从罐区单元算起),周围敏感目标均在其范围之外,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对周围居民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3.3 本项目对声环境影响
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实施后厂界噪声基本维持在本底水平,厂界噪声增高值在3 dB(A)范围内。厂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Ⅲ类标准要求。
第4章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结果
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见下表:
序号 污染治理措施
生产废水、拖地废水、废水经厂内污水站进行隔油、气浮、厌氧预处理洗桶废水、初期雨水以后与经过格栅、隔油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经及填料塔塔产生废水
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达标后部分水回用作浇废花绿化、煤堆场洒水以及冲厕等,其他则外排
水 采用三级废水防控措施来应对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状态下的消防污水和物料的外泄。即:在生活污水
装置区、罐区设置围堰;建立1000m3 事故池,并与污水处理站连接;雨排口设置切换阀门
建议企业安装SPX 型湿式除尘、脱硫喷雾旋流塔,燃煤锅炉和燃煤导热油炉运行时产生的燃煤燃煤烟气 烟气集中收集后通过SPX 型湿式除尘、脱硫喷雾旋流塔,其除尘效率96%、脱硫效率48%;烟气经除尘脱硫除尘后经35m 排气筒排入大气
产生的不凝尾气通过料吸收塔处理后引至15m精馏不凝尾气
高排气筒高空排放
蒸馏不凝尾气 产生的不凝尾气引至15m高排气筒高空排放
废呼吸尾气接入车间甲醇精馏装置配置的吸收塔中气
罐区废气
处理后排放
车间恶臭 加强车间通风换气
水池上方加盖,同时设置集气罩,将恶臭废气经污水站恶臭
脱硫后引至锅炉燃烧处理
加强导热油炉和管道的维护,减少跑、冒、滴、热媒废气
漏,加强车间通风换气
食堂油烟 引至屋顶排放
污染源
1
2
精馏残液
蒸馏残液
固废
粗甘油
废包装桶
煤渣
污水处理污泥
员工生活垃圾
4
噪声
3
收集后放置在特定包装桶中,在室内定点存放,定期送有危险固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收集后放置在特定包装桶中,在室内定点存放,定期外卖作综合利用
由购买厂家及时外运走
定期送回原料供应厂家回收利用或安全处置
建设封闭灰渣间,集中储存燃煤灰渣;待储存至一定量时可外售作为建筑、修路材料;运输过程采用密闭罐车,并对灰渣进行加湿
建设封闭的污泥临时贮存场所,集中储存脱水后的泥饼,泥饼定期外运砖瓦厂制砖用
送当地垃圾填埋场填埋
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采取防震、消声、隔声等措施,同时应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加强厂区绿化。
第5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是以可再生生物能源(初榨棕榈油)为原料,替代了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生产环保、清洁的生物柴油。生物柴油行业是一个利国利民、有利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能够缓解原油短缺的压力,符合国家目前的产业政策。同时项目产品、设备均未列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中,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项目拟建地位于武义县熟溪多功能区工业用地内,原属于二类工业用地,据规划部门介绍,其土地性质规划部门正在调整当中。拟选厂址周围附近无特殊敏感点,最近特殊敏感点张村距离为410m,同时拟选厂址离武义江较近,厂区区域范围内没有地下水水源地,并且厂区位于武义江下游,本厂区拟建地附近没有地表饮用水源,项目选址符合武义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发展要求。
通过对本项目的原料、产品、工艺技术、污染物产生和资源能源利用分析,拟建项目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基本能达到同类生产行业的一般水平,企业尚有很大的清洁生产潜力。采用釜式反应器,酯化反应完全,转化率较高;超低温反应精馏,反应温度90—110℃,能耗低,反应物无焦质生成,但反应时间较长,并且本项目选用的催化剂不属于液碱催化或固体碱催化酯,为有机物催化剂,其最后进入植物沥青中,与其一起外卖处理,避免了项目中废碱(酸)液的排放。项目建设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经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后,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企业废水排放标准执行《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二级标准,燃煤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I类标准。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污染物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放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建议总量控制目标为大气污染物SO2≤15.84t/a,烟尘≤6.76t/a,甲醇≤5.624t/a;水污染物CODcr≤0.29t/a,氨氮≤0.009t/a。项目完成后,污染物排放总量由当地环保部门在区域内平衡解决,可以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我院和企业对附近的居民和企业进行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公众调查,公众调查结果表明,对本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全部被调查对象的赞成;对本项目的实施可能出现的污染程度,全部单位和个人都认为无影响。
本项目使用的部分原料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如甲醇。因此在实施前须做好安全评估工作,征得安全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按照《危险化学的安全管理条例》等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目风险事故防范对策,建立事故应急预案。特别注意加强物料贮运过程,工程开停车及非正常运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事故防范,确保工程周边环境安全。
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故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在拟选厂址实施是可行的。
更多推荐
项目,排放,废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