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q235钢板价格今日报价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摸底考试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慨(kǎi) 窠巢(kē) 憔悴(cùi) 拆散(chāi)

....B.一霎时(shà) 脸颊(jiá) 匿笑(nì) 菡萏(dàn)

....C.静谧(mì) 菜畦(wā) 难堪(kān) 确凿(zuó)

....D.优雅(yǎ) 酝酿(yùn) 黄晕(yùn) 应和(hé)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宛转 嘹亮 憔悴 决然不同

B.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

C.草垛 云霄 侍弄 咄咄逼人

D.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B.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同学会上,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5、下列各项使用了比喻修辞的是( )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 / 9

C.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出去。

6、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任何时候,有整段的时间静静地坐在书斋里,读书,写作,都是不很坏的生活吧,然而,伏案手不释卷地坐久了,写久了,又特别地想出门去散步或旅行,或短足,或远游,脚蹬一双旅游鞋,身穿一套亮丽、鲜明的轻便服装,满目睛空,________,全身会感到特别的轻松与舒畅。

A.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看天、听鸟,投入到自然的怀堆里

B.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看天、听鸟,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

C.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看天、听鸟

D.看天、听鸟,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③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⑥《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_________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2)请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

2 / 9

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谓侍臣曰

.(2)宜戮力相辅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 / 9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

4 / 9

平凡的惋惜之情。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

5 / 9

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④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删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4.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四、写作题(40分)

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 / 9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7 / 9

参考答案:

B

C

B

C

A

D

(1)①深林人不知 ②当窗理云鬓 ③念天地之悠悠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杨花榆荚无才思 ⑥花之君子者也 (2)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1)对……说 (2)应当

2.人们都知道他喜爱珍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3.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答案】

1.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CE

4.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答案】

1.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8 / 9

2.前两段运用倒叙手法;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有悬念效果。

3.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5.B

9 / 9

更多推荐

橘子,作者,文章,父亲,蝴蝶,蝴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