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全部车型 suv-汽配商城app
2023年11月19日发(作者:奔驰mini cooper)
前 言
为帮助指导车身修理人员正确进行车身修理、恢复,特别编译
《MAZDA6车身手册》。
本手册说明了MAZDA6车身修理的程序、方法,并提供了车身
尺寸图解说明、车身颜色混合表。另外,其它车身修理的基本安全规
则同样适用于该手册。
本手册由日本MAZDA 汽车公司提供。
在未经书面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本书的任何部分都不可以任何形
式或采用任何方法加以复制或使用。
参加本手册译稿初审的有张春鹏、王学文、姜程远等。
本手册解释权归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服务部。
编 者
二00二年十一月
目 录
名 称 部分
一般信息 I
结构 II
车身板的更换
防水及防锈处理 IV
尺寸 V
塑料车身部件
主要车身颜色底色混合图 VII
适用于:
此手册适用于以从下页中所示的车辆识别号(VIN)开头的车辆。
车辆识别号(VIN) JMZ GG1432*# 100001—
European(L.H.D)规格 JMZ GG1482*# 100001—
JMZ GG1232*# 100001— JMZ GG14F2*# 100001—
JMZ GG1282*# 100001— JMZ GG14F5*# 100001—
JMZ GG12F2*# 100001—
JMZ GG12F5*# 100001—
U.K.规格 JMZ GG14820# 100001—
JMZ GG12820# 100001— JMZ GG14F20# 100001—
JMZ GG12F20# 100001— JMZ GG14F50# 100001—
JMZ GG12F50# 100001—
JMZ GG14320# 100001—
GCC规格 JM7 GG34F**# 100001—
JM7 GG32F**# 100001— JM7 GG44F**# 100001—
JM7 GG42F**# 100001—
III
VI
一般信息
怎样使用此手册……………………………………………………………………1-2
怎样阅读《车身板的高效更换》………………………………………………1-2
怎样阅读《车身尺寸》…………………………………………………………1-3
维修注意事项………………………………………………………………………1-5
维修注意事项…………………………………………………………………1-5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1-7
车身板的高效拆卸……………………………………………………………1-7
安装注意事项…………………………………………………………………1-8
车身板的高效安装……………………………………………………………1-9
安装后的防锈、隔音和防振…………………………………………………1-12
怎样使用此手册
怎样使用此手册
怎样阅读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本节中包括车身拆装时所须的焊接类型、点焊数量和切割接合点方面的信息。
·焊接类型和位置用符号表示。
·其中包括一些关于所进行操作方面的注释,进行任何操作前,应通读并理解这
些注释。
后翼子板的拆卸
显示操作部分
显示程序、注意事项和注释
注意
·绝缘体(被覆盖)为易燃物,所以要避免火焰切割。
1.后翼子板与轮罩在轮拱外板处用胶连接。
注释
从内侧钻出(A)中所示的24个位置。
显示尺寸
显示了截面位置
硬焊
切割和连接位置
粗切割位置
粗切割位置
显示焊接点数量
显示绝缘体
显示焊接区
·底侧1
显示截面图
切割和连接位置
车身板更换符号
·下列6个符号用来表示更换车身板时所用焊接的类型。
符号
意义
意义
连续MIG焊(切割和连接位置
)
点焊
CO电弧焊(塞焊缝)
2
硬焊
粗切割位置
CO点焊
2
I-2
怎样阅读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平面尺寸)
·平面尺寸指通过测量平面上投影参考点而得出的尺寸。
·如果没有特殊标注,那么标准点和尺寸对于车辆中心对称。
·假想参考直线根据车辆型号的不同而不同。
·平面轮廓图从车辆上方投影得到的。
显示车辆部分
如果未做特殊标注,那么所有单位为
mm
车身底部平面尺寸
显示平面图
显示尺寸
车辆中心左右侧的尺寸
不同
显示点的符
号
显示假定标准直线
显示孔的直径
点的符号 名 称
A 横梁1号标准孔 Φ16(0.62)
B 前纵梁标准孔 Φ18(0.62)
C 前悬架安装凸合表面孔中心 Φ80(3.14)
D 前悬架安装螺栓 M14(0.55)
E 前纵梁后部标准孔 Φ16(0.62)
孔直径或螺
栓、螺母尺寸
点的符号 名 称
F 前纵梁后部标准孔 Φ18{0.62}
G 后纵梁标准孔 Φ16{0.62}
H 连杆支架 17X29.5{0.68}
I 后悬架支架 Φ12{0.47}
J 后纵梁标准孔 Φ16{0.62}
孔直径或螺栓、
螺母尺寸
车身尺寸(直线尺寸)
I-3
显示螺栓尺寸
显示孔的直径
·直线尺寸指两个标准点之间的实际尺寸。
·如果未特别标注,那么标准点和尺寸对于车的中心面对称。
车内直线尺寸(2)
显示尺寸位置
显示轮廊图
显示车辆部分
显示点的符号
显示指示点
表示标准点位置的具体情况
无省略号:RH(右侧)
有省略号:LH(左侧)
表示点的位置和形状
测量的位置 尺寸 测量的位置 尺寸
1 1,184{46.61} 8 1,642{64.65}
2 1,064{41.89} 9 1,463{57.60}
3 919{36.18} 10 1,667{65.63}
4 690{27.17} 11 1,672{65.83}
5 1,185{46.65} B-B’ 1,037{40.83}
6 901{35.47} C-C’ 1,290{50.79}
7 607{23.90} D-D’ 1,208{47.56}
轮廊图中未显的标注 表示尺寸
车身尺寸符号
·下列8个符号用于标注标准点。
符号
意义 符号
圆孔中心 板缝、焊道等
椭圆孔中心
孔的边缘
凹坑
维修注意事项
I-4
意义
螺栓头
矩形孔中心
矩形孔边缘
维修注意事项
维修注意事项
车间的安排
·车间的安排对于安全高效的工作很
重要。
安全注意事项
·要穿戴防护头罩、安全鞋。根据工
作性质使用手套、护目镜、护耳器
和面罩等。
车辆的保护
·使用座椅和地板覆盖物。
·为防止焊接期间玻璃和座椅受到热
量或火花损坏,将其用抗热覆盖物
进行保护。
·在焊接时用胶带对所有饰件进行保
护。
移开危险物品
·使用明火前要将燃油箱移开。塞住
连接管道以防燃油渗漏。
使用拉动设备
·使用拉动设备时要远离拉动区域并
使用安全钢索以防发生事故。
安全钢索
蓄电池导线
防止短路
·点火开关转到LOCK(锁定)位置。
·断开蓄电池导线。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高效拆卸
车身测量
·拆卸或粗切割前,首先根据标准参
照尺寸规范在车身受损区域及其周
围进行测量。如果出现变形,使用
车架修理工具进行初步修复。
车身变形的预防
·用夹紧装置或支撑板进行拆卸,对
粗切割位置及其周围进行加固可以
防止车身变形。
受损车身板的粗切割
·查看周围或车身板反面所有部件(如
管道、软管和线束)保证都不会受
热破坏。
·对于切割和连接区域,允许
30-50mm{1.18-1.97in}的飞边,然后
对受损的车身板进行粗切割。
安装前的准备
新零件的粗切割
·对于切割和连接区域,保证剩余部
分有30-520mm{1.8-197}的飞边,与
车身搭接,再粗切割新部件。
焊接方法的确定
·如果待焊接区域的总厚度为
3mm{0.12in}或更大,那么应使用
CO2气体保护焊机进行塞焊。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为进行CO弧焊造孔
2
·对于不能点焊的区域,用冲孔器或钻
孔器如下进行造孔,并进行CO焊。
2
板厚 孔径
0.60—0.90{0.02-0.03} 5{0.19}
0.91—1.20{0.01-0.05} 66{0.23}
1.21—1.80{0.51-0.07} 88{0.31}
1.81—4.50{0.071-0.17} 10{0.39}
·将下图所示的阴影部分磨光,在3-4
块钢板放在一起的部分造一个孔。
同样,将钢板紧固地焊接在一起,
使其间不会产生间隙。
涂刷焊接底漆
·当防腐处理,将新部件上和待焊车
身上的油漆油脂及其它物质除去并
涂刷焊接底漆。
车身板的高效安装
核对焊前测量值并观察。
·根据车身尺寸图表,使之与标准参
照尺寸一致,这样可以将新部件安
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焊接注释
·对于焊接点数,焊接应根据下列参
照标准进行。
点焊注释
·点焊机头的形状为D=(2t)+3。如
果上、下部钢板厚度不同,那么要
对比较薄的进行调节。
·因为焊接强度受点焊机头形状的影
响,所以要保持点焊机头的最佳状
态。
·点焊进行的点不应是原焊接点。
·点焊进行之前,用与车身板同样的
材料进行试焊,以此来检验焊接强
度。
I-10
点焊
原焊接点
间距:50mm{1.97in}
修理焊接间距:35mm{1.38in}以内
原焊点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检验焊接强度
·发动机、底盘和安全带的安装位置
都设计在焊接强度安全位置。在每4
个或5个焊接点之间以及每10个焊
接位置之间的板间用凿刀敲击,检
查焊接强度。
·如下所示,根据板的数量,在板间
选择位置。
·如要确定焊接强度,在板间查验板
是否分离。如果出现分离现象,那
么在原焊点附近再造一焊点。
·对检验区域的变形进行恢复。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安装后的防锈、隔音和防振车身的密
封
·在必要处涂抹车身密封剂。
·某些部位安装后难于使用车身密封
剂,应安装前使用。
底板涂层的涂装
·对车身所需位置涂抹底板涂层。
防腐剂的使用
·向焊接区域的背面涂抹防腐剂(蜡、
机油等)。
地板消声剂的涂抹
·通过红外线灯加热涂抹地板消声剂。
车身板的高效更换
缩写词
5H 5门舱背式
Fr 前部
Rr 后部
RH 右部
LH 左部
M 金属
MC 云母
I-13
结 构
结构…………………………………………………………………………………II-2
结构…………………………………………………………………………………II-2
II-1
结 构
结 构
澳大利亚,通用(右驾驶)型
轿车(四门)
结 构
X:已用
-:未用
编高强厚度(mm)
号 度钢 (in)
1 发动机罩 X X 0.7{0.028}
2 前保险杠托架 - - 2.9{0.114}
3
4
5 前翼子板 X X 0.75{0.030}
6 - X
7 - X
8 轮罩挡板前部 - X 0.65{0.026}
9 - X
10
11 抗扭箱形断面件 - X 1.4{0.055}
12 前车架后部 X X 2.9{0.114}
13 车颈侧面支撑板 - X 1.2{0.047}
14 前围板下部板 - X 0.85{0.033}
15 横梁前围板下部 - X 1.6{0.063}
16 车颈板 - X 0.7{0.028}
17 车颈上部板 - X 1.6{0.063}
18 前围板上部板 - X 0.9{0.035}
19 车颈上部板 - X 1.4{0.055}
20 门槛支撑板 X X 0.9{0.035}
21 前支柱加强板 X - 1.8{0.071}
22
部件名称 锈
前纵梁Fr X X 1.6{0.063}
内板
Rr X X 2.6{0.102}
前纵梁 Fr X X 1.4{0.055}
外板
Rr X X 2.0{0.079}
侧围(前)支撑板1.0{0.039}
上部
(水箱)护罩上2.0{0.079}
部支撑梁
侧围(前)支撑1.0{0.039}
板下部
悬架支上部 X X 3.2{0.126}
架
下部 - X 1.2{0.047}
前支柱上部 X - 1.6{0.063}
内板
下部 X - 1.4{0.055}
中支柱前上1.8{0.071}
加强板 部
后上1.6{0.063}
部
中心 X - 2.0{0.079}
下部 X - 1.8{0.071}
中支柱上部 X - 1.6{0.063}
内板
中心 1.2{0.047}
下部 X - 1.0{0.039}
X -
X -
X - 24
不
钢
编高强
号 度钢
25 车顶支架内板 X - 1.2{0.047}
26 后支柱内板 - X 0.65{0.026}
27 角支撑板 - X 0.7{0.028}
28 后翼子板雨槽 - X 0.8{0.031}
29 后端托板 - - 0.6{0.024}
30 后尾板横梁 - X 0.65{0.026}
31 后尾板 - - 0.5{0.020}
32 车顶支撑板 X - 1.4{0.055}
33 车顶支撑板 - - 0.55{0.022}
34 车顶支撑板 - - 0.75{0.030}
35 车顶板 - X 0.7{0.028}
36 侧围外板
37 前门 - X 0.7{0.028}
38 后门 - X 0.7{0.028}
39 门槛梁内板 X X 1.6{0.063}
40 前B车Fr X X 2.3{0.091}
41 前地板 - X 0.65{0.026}
42 2号横梁 - - 1.2{0.047}
43 门槛梁后部 X X 1.6{0.063}
44 3号横梁 X - 1.4{0.055}
5HB(五门)
II-4
结 构
X:已用
-:未用
编高强厚度(mm)
号 度钢 (in)
1 发动机罩 X X 0.7{0.028}
2 前保险杠托架 - - 2.9{0.114}
3
4
5 前翼子板 X X 0.75{0.030}
6 - X
7 - X
8 轮罩挡板前部 - X 0.65{0.026}
9 - X
10
11 抗扭箱形断面件 - X 1.4{0.055}
12 前车架后部 X X 2.9{0.114}
13 车颈侧面支撑板 - X 1.2{0.047}
14 前围板下部板 - X 0.85{0.033}
15 横梁前围板下部 - X 1.6{0.063}
16 车颈板 - X 0.7{0.028}
17 车颈上部板 - X 1.6{0.063}
18 前围板上部板 - X 0.9{0.035}
19 车颈上部板 - X 1.4{0.055}
20 门槛支撑板 X X 0.9{0.035}
21 前支柱加强板 X - 1.8{0.071}
22
部件名称 锈
前纵梁Fr X X 1.6{0.063}
内板
Rr X X 2.6{0.102}
前纵梁 Fr X X 1.4{0.055}
外板
Rr X X 2.0{0.079}
侧围(前)支撑板1.0{0.039}
上部
(水箱)护罩上2.0{0.079}
部支撑梁
侧围(前)支撑1.0{0.039}
板下部
悬架支上部 X X 3.2{0.126}
架
下部 - X 1.2{0.047}
前支柱上部 X - 1.6{0.063}
内板
下部 X - 1.4{0.055}
中支柱前上1.8{0.071}
加强板 部
后上1.6{0.063}
部
中心 X - 2.0{0.079}
下部 X - 1.8{0.071}
中支柱上部 X - 1.6{0.063}
内板
中心 1.2{0.047}
下部 X - 1.0{0.039}
X -
X -
X - 24
不
钢
编高强
号 度钢
25 车顶支架内板 X - 1.2{0.047}
26 后支柱内板 - X 0.65{0.026}
27 角支撑板 - X 0.7{0.028}
28 后翼子板雨槽 - X 0.8{0.031}
29 后尾板横梁 - X 0.60{0.024}
30 后尾板 - - 0.65{0.026}
31 车顶支撑板 X - 0.5{0.020}
32 车顶支撑板 - - 1.4{0.055}
33 车顶支撑板 - - 0.55{0.022}
34 车顶板 - X 0.75{0.030}
35 侧围外板 0.7(0.028)
36 前门 - X 0.7{0.028}
37 后门 - X 0.7{0.028}
38 门槛梁内板 X X 1.6{0.063}
39 前B车Fr X X 2.3{0.091}
40 前地板 - X 0.65{0.026}
41 2号横梁 - - 1.2{0.047}
42 门槛梁后部 X X 1.6{0.063}
43 3号横梁 X - 1.4{0.055}
44 连接支架 X X 2.3{0.091}
45 后纵梁 Fr X X 1.8{0.074}
46 中心地板 - X 0.6{0.024}
47 地板侧板 - X 0.6{0.024}
板的更换
板的更换…………………………………………………………………………III-2
护罩上部支撑板的拆卸…………………………………………………………III-2
护罩上部支撑板的安装…………………………………………………………III-3
车颈侧支撑板和车颈上部板的拆卸……………………………………………III-4
车颈侧支撑板和车颈上部板的安装……………………………………………III-5
侧围支撑板的拆卸………………………………………………………………III-6
侧围支撑板的安装………………………………………………………………III-7
轮罩挡板装置的拆卸……………………………………………………………III-8
轮罩挡板装置的安装……………………………………………………………III-9
前纵梁的拆卸……………………………………………………………………III-10
前纵梁的安装……………………………………………………………………III-11
前支柱的拆卸……………………………………………………………………III-12
前支柱的安装……………………………………………………………………III-14
中支柱的拆卸……………………………………………………………………III-16
中支柱的安装……………………………………………………………………III-17
后翼子板的拆卸…………………………………………………………………III-18
后翼子板的安装…………………………………………………………………III-20
板的更换
板的更换
护罩(水箱)上部支撑板的拆卸
拆下护罩上部支撑板
板的更换
护罩(水箱)上部支撑板的安装
1.安装新部件前要首先钻孔以便进行塞焊。
2.试安装新零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板的更换
车颈侧支撑板和车颈上部板的拆卸
1、拆下车颈侧支撑板
注释
·图中焊接位置(B)表示同一个的位置。
·在A所示位置钻孔时小心不要损坏挡风玻璃。
2.拆下车颈上部板
板的更换
车颈侧支撑板和车颈上部板的安装
1.在安装新部件时,每个部件位置的固定都应使断面测量与车身尺寸相一致。
2.安装新部件前要钻孔以便进行塞焊。
3.新部件试安装后要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板的更换
侧围前支撑板的拆卸
1.对挡板支撑板上部进行粗切割。
2.拆下挡板支撑板。
板的更换
侧围前支撑板的安装
1.在安装新部件时,每个部件位置的固定都应使断面测量与车身尺寸相一致。
2.安装新部件前要钻孔以便进行塞焊。
3.按以下顺序进行安装:侧围支撑板下部、后部、上部。
注释
·安装后在位置(A)进行填角焊。
小心
·在进行填角焊时当心熔化金属滴落。
4.试安装新零件后确保相关的零件匹配得当
挡板支撑板后部
(A)上侧1
侧围支撑板下部
板的更换
轮罩档板拆卸
1.钻出(A)所示的26个焊接位置和(B)所示的7个焊接位置,拆下轮罩挡
板装置。
注释
·如果将轮罩挡板和悬架支架作为各自独立的部件而进行分别的拆卸,那么钻出
(B)所示的7个位置和(C)所示的6个位置。
悬架支架
轮罩挡板前部
板的更换
轮罩档板总成的安装
1.安装新部件时,每个部件位置的固定都应使断面测量与车身尺寸相一致。
2.装新部件前要钻孔以便进行塞焊。
3.新部件试安装后要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注释
·当分别对车轮挡板前部和悬架支架进行更换时,对(A)所示的6个位置进行
焊接。
悬架支架
车轮挡板前部
板的更换
前纵梁的拆卸
1.拆卸侧面构件。
2.从车的内侧钻出(A)所示的1个焊接位置。
3.钻出其它的焊接位置并通过拉动器来卸下前侧车架。
板的更换
前纵梁的安装
1.装新部件时,每个部件位置的固定都应使断面测量尺寸与车身尺寸相一致。
2.新部件安装前要钻孔以便进行塞焊。
3.新部件试安装后要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板的更换
前支柱的拆卸
1.粗切割区域(A),钻出(B)所示的35个焊接位置,然后卸下前支柱外板的
下端。
2.粗切割区域(C),钻出(D)所示的20个焊接位置和E所示的2个焊接位置,
然后卸下前支柱。
注释:
· 如果将前支柱支撑板和前支柱内板作为各自独立的部件进行拆卸,那么钻出
(F)所示的8个位置和(G)所示的30个位置。
支撑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外部切割和连接位置
(C)前支柱的粗切割位置
(A)外板粗切割位置
(A)外板粗切割位置
外板切割和连接位置
III-12
板的更换
板的更换
前支柱的安装
1.在连接新旧部件时,暂将新部件安装到位,根据车体尺寸测量出每个尺寸,
然后对其位置进行调节使其与标准尺寸相一致。
2.安装新部件前要进行钻孔以进行塞焊。
注释:在外板、加强板、内板等为3—4层的区域,除了最内侧的板在其它所有
板上钻孔进行塞焊。
3.在(A)所示的5个位置上进行焊接,然后对内板和加强板进行试安装。
4.在(B)所示的10个位置上进行焊接,然后将内板和加强板安装在现有部件
上。
5.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的部件匹配得当。
部件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板的更换
板的更换
中支柱的拆卸
1.粗切割区域(A),钻出(B)所示的44个焊接位置,然后卸下中支柱外板的
底部。
2.粗切割区域(C),钻出(D)所示的20个焊接位置,然后卸下中支柱外板。
3.钻出(E)所示的2个焊接位置,然后卸下B支柱加强板。
B支柱支撑板
支撑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C)中心支柱的粗切割位置
(A)外板的粗切割位置
(A)外板的粗切割位置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支撑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C)支撑板的粗切割位置
III-16
板的更换
中支柱的安装
1.连接新旧部件时,暂将新部件安装到位,根据车体尺寸测量出每个尺寸,然
后对其位置进行调节使其与标准尺寸相一致。
2.装新部件前要进行钻孔以进行塞焊。
注释:在外板、加强板、内板等为3—4层的区域,在除了最内侧的板其它所有
板上钻孔进行塞焊。
警告:
·在切割和连接加强板时,确保不要损坏或擦伤B支柱加强板。
3.如下顺序进行安装:内板、加强板和外板。
4.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加强板的切割和连接位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板的更换
后翼子板的拆卸
轿车(四门)
小心
·避免用焊灯或类似的工具进行切割,因为隔离物(阴影部分)为易燃物。
1.后翼子板与后支柱内板在轮拱处用胶粘连接。用凿刀或其它工具将后翼子板
与后支柱内板分离,然后卸下后翼子板。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外板的粗切割位置
隔离物
板的更换
后翼子板的拆卸
轿车(四门)
小心
·避免用焊灯或类似的工具进行切割,因为隔离物(阴影部分)为易燃物。
1.翼子板与后支柱内部在轮拱板处用胶粘连接。用凿刀或其它工具将后翼子板
与后支柱内部分离,然后卸下后翼子板。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外板的粗切割位置
隔离物
板的更换
后翼子板的安装
轿车(四门)
1.在连接新旧部件时,暂时将新部件安装到位,根据车身尺寸测量每个尺寸,
然后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使之与标准尺寸相一致。
2.装新部件前要进行钻孔,以进行塞焊。
3.安装新部件前向轮拱板处涂沫点焊密封胶。
4.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板的更换
后翼子板的安装
轿车(四门)
1.连接新旧部件时,暂时将新部件安装到位,根据车身尺寸测量每个尺寸,然
后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使之与标准尺寸相一致。
2.要装新部件前要进行钻孔,以进行塞焊。
3.装新部件前向轮拱板涂沫点焊密封胶。
4.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板的更换
门槛梁板的拆卸
1.拆下门槛板。
2.从车的内侧钻出(A)所示的3个焊接位置。
3.拆下门槛支撑板。
4.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外板的粗切
割位置
外板的粗切割位置
侧门梁板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板的更换
门槛梁板的安装
1、连接新旧部件时,暂时将新部件安装到位,根据车身尺寸测量每个尺寸,然
后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使之与标准尺寸相一致。。
2、车的内侧钻出(A)所示的3个焊接位置。
3、在安装侧门槛板期间,对(A)所示的59个由焊接位置进行塞焊。
4.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支撑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侧门梁支撑板
外板切割连
接位置
外板的切割和连接位置
侧门槛板
III-23
板的更换
后尾板的拆卸
轿车(四门)
1.拆下后挡板。
板的更换
5HB(5门车)
1.从车的内侧钻出(A)所示的2个焊接位置。
2.拆下后尾板。
板的更换
后尾板的安装
轿车(四门)
1.在安装新部件时,每个部件的安装都应确保各断面测量值与车身尺寸相一致。
2.安装新部件前要进行钻孔,以进行塞焊。
3.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板的更换
后尾板的安装
轿车(四门)
1.安装新部件时,每个部件的安装都应确保各断面测量值与车身尺寸相一致。
2.安装新部件前要进行钻孔,以进行塞焊。
3.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板的更换
后翼子板雨槽和角支撑板的拆卸
轿车(四门)
1.拆下后翼子雨槽和角支撑板。
注释:
·在将后翼子板雨槽和角支撑板分别拆卸时,要钻出(A)所示的3个位置。
后翼子板雨槽
板的更换
5HB(5门车)
1.拆下后翼子板雨槽和角支撑板。
注释:
·在将后翼子板雨槽和角支撑板分别拆卸时,钻出(A)所示的2个位置。
切割和连接位置
粗切割位置
后翼子板雨槽
板的更换
后翼子板雨槽和角支撑板安装
轿车(四门)
1.安装新部件时,每个部件的安装都应确保各断面测量与车身尺寸相一致。
2.装新部件前要进行钻孔,以进行塞焊。
3.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后翼子板雨槽
板的更换
5HB(5门车)
1.连接新旧部件时,暂时定位新件位置,根据车身尺寸测量部件位置,调整定
位到标准尺寸。
2.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切割和连接位置
后翼子板雨槽
板的更换
后(浅盘式)地板的拆卸
1.拆下后(浅盘式)地板
板的更换
后(浅盘式)地板的安装
1.安装新部件前钻孔,以进行塞焊。
2.试安装新部件时,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板的更换
地板侧板的拆卸
轿车(四门)
1.拆下地板侧板。
板的更换
5HB(5门车)
1.拆下地板侧板。
板的更换
地板侧板的安装
轿车(四门)
1.安装新部件前钻孔,以进行塞焊。
2.试安装新部件后,确保相关部件匹配得当。
丰田小suv车型大全-东风a60报价及图片报价
更多推荐
一汽马自达6新款202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