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一批九成新二手车-长安小型suv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2022年新一轮限号表图片)
A671常温和低温用电熔焊钢管标准-2020
本标准以A671/A671M固定代号发布的。其后的数字表示原文本正式通过的年号;在有修订
的情况下,为最后一次修订的年号。圆括号中的数字为最后一次复审的年号。上标符号(ε)
表示与上次修订或复审有编辑上的变化。
1. 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包括添加填充金属的电熔焊接钢管,由多种分析和强度等级的压力
容器质量板制作而成,适用于常温和低温高压应用。热处理可能需要也可
能不需要,以获得所需的性能或符合适用的规范要求。当需要进行额外的
测试或检查时,会提供补充要求。
1.2.
本标准通常适用于外径不小于16in(400mm)及壁厚不小于1/4in(6mm)
的钢管。如果符合本规范的所有其他要求,可以提供其他尺寸的钢管。
1.3.
提供有几种级别和类别的钢管。
1.3.1. 级别是指表5.1中所列的钢板类型。
1.3.2. 类别是指制造钢管是所进行的热处理的类型,是否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查,
以及管道是否按1.3.3所列进行水压测试。
1.3.3. 类别的编号如下(注1):
类 别 钢管的热处理 射线检验的节号 水压试验的节号
10
11 9
12 9 8.3
13 8.3
20
21 9
22 9 8.3
23 8.3
30
31 9
32 9 8.3
33 8.3
40
不进行 不做 不做
不进行 不做
不进行
不进行 不做
消应力,见5.3.1 不做 不做
消应力,见5.3.1 不做
消应力,见5.3.1
消应力,见5.3.1 不做
正火,见5.3.2 不做 不做
正火,见5.3.2 不做
正火,见5.3.2
正火,见5.3.2 不做
正火加回火,见5.3.3 不做 不做
41 9
42 9 8.3
43 8.3
50
51 9
52 9 8.3
53 8.3
70
71 9
72 9 8.3
73 8.3
正火加回火,见5.3.3 不做
正火加回火,见5.3.3
正火加回火,见5.3.3 不做
淬火加回火,见5.3.4 不做 不做
淬火加回火,见5.3.4 不做
淬火加回火,见5.3.4
淬火加回火,见5.3.4 不做
淬火加沉淀热处理 不做 不做
淬火加沉淀热处理 不做
淬火加沉淀热处理
淬火加沉淀热处理 不做
注1:材料的选择应注意服役温度,可参考A20/A20M规范。
1.4.
以国际单位或英寸-磅单位表示的值分别作为标准。在文本中,国际单位用
括号表示。每个系统中标明的值可能不是完全等价的;因此,每个系统应使
用相互独立。将两个系统的值结合起来可能会导致不符合标准。除非订单
中指定了本规范的“M(米)”名称,否则应采用英寸磅单位。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2.1.1. 一般标准:
A20/A20M 压力容器用钢板通用要求
A370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定义
A435/ A435M 钢板超声直射波检验规范
A530/ A530M 专门用途碳钢和合金钢管通用要求
A577/ A577M 钢板超声斜射波检验规范
A578/A578M 特殊用途普通钢板与复合钢板的超声直射波检验
E110 金属材料用便携式硬度计(洛氏和维氏)的硬度试验方法
E165/E165M 液体渗透检查方法的实用规程
E709 磁粉检测指南
2.1.2. 钢板标准:
A203/ A203M 压力容器用镍合金钢板规范
A285/ A285M 压力容器用中、低强度碳钢板规范
A299/A299M 压力容器用锰硅碳钢板规范
A353/A353M 压力容器用两次正火加回火9%镍合金钢板规范
A515/A515M 中、高温压力容器用碳钢板规范
A516/A516M 中、低温压力容器用碳钢板规范
A517/A517M 压力容器用淬火加回火高强度合金钢板规范
A537/A537M 压力容器用经热处理的碳锰硅钢板规范
A553/A553M 压力容器用淬火加回火7%,8%和9%镍合金钢板规范
A736/A736M 压力容器用低碳、时效硬化镍铜铬钼铌合金钢板规范
2.2.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2卷,材料标准
第3卷,核容器
第8卷,不接火压力容器
第9卷,焊接评定
3. 术语
3.1.
本标准专用术语的说明:
3.1.1. 批—一批应由同炉钢的200ft(60m)及其余数组成。
4. 订货须知
4.1.
订购本标准的询价单和订货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4.1.1. 数量(英尺,米或根数);
4.1.2. 材料名称(钢管,电熔焊);
4.1.3. 标准号;
4.1.4. 等级和类别(见1.3);
4.1.5. 尺寸(内径或外径,公称或最小壁厚);
4.1.6. 长度(定尺或不定尺);
4.1.7. 管端加工;
4.1.8. 买方选择,如果有的话(见本规范的5.2.3和11.3。另见A530/ A530M规
范)
4.1.9. 补充要求,如果有的话
表1.钢板标准
钢管级别 钢种类型
CA55 A285/ A285M Gr. C
CB60 A515/ A515M Gr. 60
CB65 A515/ A515M Gr. 65
CB70 A515/ A515M Gr. 70
CC60 A516/ A516M Gr. 60
CC65 A516/ A516M Gr. 65
CC70 A516/ A516M Gr. 70
CD70 A537/ A537M CL 1
CD80 A537/ A537M CL 2
CFA65 A203/A203M Gr. A
CFB70 A203/A203M Gr. B
CFD65 A203/A203M Gr. D
CFE70 A203/A203M Gr. E
CG100 A353/A353M
CH115 A553/A553M
CJA115 A517/ A517M Gr. A
CJB115 A517/ A517M Gr. B
CJE115 A517/ A517M Gr. E
CJF115 A517/ A517M Gr. F
CJH115 A517/ A517M Gr. H
CJP115 A517/ A517M Gr. P
普碳钢
普碳镇静钢
普碳镇静钢
普碳镇静钢
普碳镇静钢,细晶粒
普碳镇静钢,细晶粒
普碳镇静钢,细晶粒
锰硅钢,正火
锰硅钢,淬火加回火
镍钢
镍钢
镍钢
镍钢
9% 镍钢
9% 镍钢 1类
合金钢,淬火加回火
合金钢,淬火加回火
合金钢,淬火加回火
合金钢,淬火加回火
合金钢,淬火加回火
合金钢,淬火加回火
ASTM标准
编号 级别
CK75 A299/ A299M Gr. A
CP85 A736/ A736M
碳锰硅钢
合金钢,时效硬化淬火及
沉淀热处理
Gr. A,CL3
5. 材料和制造
5.1. 材料
——钢板的材料应符合表1所列订货钢管等级所对应的钢板标准的要求。
5.2. 焊接:
5.2.1. 焊接接头应按照操作规程采用双面全焊透焊缝,应由按照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第Ⅸ卷评定
合格的焊工或焊接操作工施焊。
5.2.2. 焊缝应采用填充金属熔敷的电焊方法,由手工或自动焊接。
5.2.3. 焊接接头的内外表面的中心部分应有余高加厚,但不大于1/8in(3mm)。这种焊缝余高可由制
造厂去除,或按供需双方协议去除,余高处的表面应光滑,焊缝金属应光滑而均匀地与钢板表
面过渡。
5.3. 热处理——
除10、11、12、13类别钢以外的所有钢管,应在一个可控制温差±25℉(±15℃)
范围内的炉中进行热处理,加热炉装有记录式高温计以便记录加热温度。成型和焊接后的热处
理应按下述规定之一进行:
5.3.1. 类别20、21、22、23的钢管,应在表2 所列的焊后热处理温度范围内均匀的加热。其加热时
间至少为1h/in(0.4h/cm)的壁厚,或1小时,取其中的较大值。
5.3.2. 类别30、31、32、33的钢管应均匀地加热到奥氏体化的温度范围,且不超过表2中规定的最
高正火温度,随后在室温下空冷。
5.3.3. 类别40、41、42、43的钢管应按5.3.2的规定进行正火。正火后应再次加热到如表2所列的最
低回火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保温时间至少为0.5h/in(0.2h/cm)的壁厚或1/2h,取其中的较
大值,然后空冷。
5.3.4. 类别50、51、52、53的钢管应均匀地加热到奥氏体化的温度范围,且不超过表2中规定的最
高淬火温度,并且随后在水中或油中淬火,淬火后钢管应再次加热到表2所列的最低回火温度,
并在此温度下保温,保温时间至少为0.5h/in(0.2h/cm)的壁厚或1/2h,取其中的较大值,然
后空冷。
5.3.5. 类别70、71、72、73的钢管应均匀地加热到奥氏体化的温度范围,且不超过表2中规定的最
高淬火温度,并且随后在水中或油中淬火,淬火后钢管应再次加热到表2所列的沉淀硬化热处
理范围,保温时间由制造商确定。
表2. 热处理参数
A
钢管 ASTM标准及级焊后热处理温度范回火最低温
等级 别 围,℉(℃) 度,℉(℃)
B
CA 55 A285/ A285M(C)
CB 60 A515/A515M(60)
CB 65 A515/A515M(65)
CB 70 A515/A515M(70)
CC 60 1100(590) A516/A516M(60)
CC 65 1100(590) A516/A516M(65)
CC 70 1100(590) A516/A516M(70)
CD 70 A537/A537M(CL1)
CD 80 1650(900) 1100(590) A537/A537M(CL2)
CFA65 A203/A203M(A)
CFB70 A203/A203M(B)
CFD65 A203/A203M(D)
CFE70 A203/A203M(E)
1100-1250(590-680) 1700(925)
1100-1250(590-680) 1750(950)
1100-1250(590-680) 1750(950)
1100-1250(590-680) 1750(950)
正火最高温淬火最高温沉淀热处
度,除非另有度,除非另有理温度范
规定,℉(℃) 规定,℉(℃) 围,℉(℃)
1700(925) 1700(925) 1100-1200(590-650)
1700(925) 1700(920) 1100-1200(590-650)
1700(925) 1700(925) 1100-1200(590-650)
1700(925) 1100-1250(590-680)
… …
1750(950) 1100-1175(590-635)
1750(950) 1100-1175(590-635)
1750(950) 1100-1175(590-635)
1750(950) 1100-1175(590-635)
1650±25(900
±15)加
E
1450±25(790
±15)
CH100 1025-1085(550-580)
… …
… …
… …
… …
… …
… …
1700(925) CK 75 A299/A299M(A) 1100-1250(590-68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D
D
1050-1125
(560-605)
1050-1175 A553/A553M 1475-1700
(560-635) (800-925)
F
1150(620) CJA115 A517/A517M(A) 1000-1100(540-590)
1150(620) CJB115 A517/A517M(B) 1000-1100(540-590)
1150(620) CJE115 A517/A517M(E) 1000-1100(540-590)
1150(620) CJF115 A517/A517M(F) 1000-1100(540-590)
1150(620) CJH115 A517/A517M(H) 1000-1100(540-590)
1150(620) CJP115 A517/A517M(P) 1000-1100(540-590)
… … …
…
…
…
C
C
C
1100-1250(590-680)
C
CG100 A353/A353M 1025-1085(550-580)
… …
CP 85 1000-1175(540-635) 1725(940)
(级别1)
A736/A736M 1000-1225
(A,CL3) (540-665)
1650-1725
(900-940)
1650-1725
(900-940)
1650-1725
(900-940)
1650-1725
(900-940)
1650-1725
(900-940)
1650-1725
(900-940)
…
A: 表中的“…”表示不要求。
B: 数字表示最小抗拉强度,单位ksi。
C: 焊后热处理温度不得高于钢厂的回火温度。
D: 回火温度范围1100到1300(590到705),如果加速冷却应按照A516/A516M规范。
E: 如果加热后进行热成形的温度范围从1650到1750°F (900 - 955°C),第一个正火可以省略。
F: 回火处理前,板块可能会受到一个加热温度范围为1165-1290°F(630 - 700°C)的中间热处理和要么空冷要么水淬火
(空冷和水淬火中2选1)。保温时间和冷却说明见A553/A553M规范。
6. 交货的一般要求
6.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本规范提供的材料应符合现行A530/A530M规范的适用要求。
7. 化学成分要求
7.1.
钢板的成品分析
——钢管制造厂应对每炉批的板材进行分析。成品分析的限定应符
合钢板标准中对钢板的要求。
7.2.
焊缝的成品分析——
钢管制造厂应对每200ft(60m)或其余数的成品熔敷金属材
料进行一次分析。分析应符合熔敷金属的焊接工艺。
7.3.
分析试样可以从力学试验的试样取,分析的结果应向需方报告。
8. 力学性能要求
8.1.
拉伸试验:
8.1.1. 所有按此规范制造的焊管在最终热处理后必须进行交叉焊缝拉伸试验,其结果必须符合
规定板材的极限抗拉强度的母材要求。另外,等级CD XX和CJ XXX,当这些是3x、4x
或5x级,以及CP级6x和7x级,应对从成品管上切割的试样进行横向母材拉伸试验。
这些试验的结果应满足板材规范的机械试验最低要求。
8.1.2. ——如按8.1.1要求,应取一个焊缝金属试样和一个母材金属试样,并进行
试验数量
试验,以代表一批成品管。
8.1.3. 试样应从管端沿与焊缝垂直方向切取,试样可在冷态压平再加
试样部位和方向——
工成规定的尺寸。
8.1.4. 试样应按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Ⅸ(9)卷QW-第150节的规定
试验方法——
制备,应按A370的试验方法和定义在室温下进行试验。
8.2.
横向导向弯曲试验:
8.2.1. 试样在弯曲后,焊缝金属或在焊缝与母材之间任何方向上不存在超过1/8in
要求——
(3mm)的裂纹或其他缺陷,则弯曲试验合格。在试验期间,沿试样的边缘发生的裂缝,
且在任何方向上测量均小于1/4in(6mm),则这种裂纹可以不考虑。
8.2.2. ——每批成品管应做一个试验(两个试样)代表该批。
试验数量
8.2.3. 2个试样应横切成品钢管端部的焊缝截取。由采购方和制造厂
试样位置和方向——
协商同意,可采用替代方法,试样也可以从钢管材料相同的试板上截取,试板应附焊在
圆筒体的端部,并作为钢管纵缝的延长部分焊接。
8.2.4. 弯曲试验应按A370的试验方法和定义中A2.5.1.7的规定进行。对于壁
试验方法——
厚大于3/8in(10mm)但小于3/4in(19mm)的,可以进行侧弯试验以代替面弯试验和背弯
试验。对于壁厚3/4in(19mm)及以上的,二个试样都应进行侧弯试验。
8.3. 水压试验——
类别X2和X3的钢管,应按照A530/A530M中的静水压试验要求进行水
压试验。
9. 射线检验
9.1.
类别X1和X2的钢管应按照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Ⅷ(8)卷,UW-51节进行射
线检验,并满足其要求。
9.2.
射线检验可在热处理之前进行。
10. 返修
表面缺陷的清除——不合格的表面缺陷应采用打磨或机加工的方式除去,打磨处截面的
10.1.
剩余壁厚不得小于第11卷(节)规定的最小壁厚。经打磨或机加工的凹坑应均匀地过渡
到周围表面。
10.2.
母材缺陷的焊补:
10.2.1. 若为焊接所准备的修补凹坑深度不超过公称壁厚的1/3,并且满足10.2.2,10.2.3,10.2.4,
10.2.5和10.2.6的要求,则制造厂可采用焊接方法对已除去缺陷的母材金属进行焊补。
对于超过上述要求的母材金属缺陷,可以在获得客户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焊补。
10.2.2. 应采用适当的机加工、热切割或气刨方法去除缺陷和为焊补制备凹坑。
10.2.3. 焊接工艺,焊工和焊接操作工应根据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Ⅸ卷进行评定。
10.2.4. 在焊补后,应根据相应钢管类别的要求,对修补的整支钢管进行热处理。
10.2.5. 为焊补制备的凹坑,只要其凹坑的深度稍超过3/8in(10mm)或公称壁厚的10%,则该
处的每一道焊补焊缝均应按第9节的方法和验收标准进行射线检测。
10.2.6. 焊补表面应均匀地过渡到周围的母材表面,并按补充要求S6或S8进行检验和验收。
10.3.
焊缝金属缺陷的焊补:
10.3.1. 若能满足10.2.3,10.2.4 ,10.3.2,10.3.3,和10.4的要求,则制造厂可以修补焊缝金属
缺陷。
10.3.2. 应采用适当的机加工、热切割和气刨方法去除缺陷,并按照补充要求S7或S9的要求进
行检验和验收。
10.3.3. 补焊面应均匀地到周围的母材表面,并按9.1和补充要求S7或S9进行检验和验收。
10.4.
复试——每一根经修补的、需要水压试验的钢管在修补后,应进行静水压试验。
11. 尺寸、重量和允许偏差
11.1.
按本规范生产的钢管壁厚和重量应符合制造厂订购钢板的标准要求。
11.2.
每根钢管上的任一点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要求:
11.2.1. 外径—采用圆周长测量法,±0.5%的规定外径。
11.2.2. 椭圆度—外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1%。
11.2.3. 直度—用一长10ft(3m)的直尺使其两端紧靠钢管测量,1/8in(3mm)。
11.2.4. 壁厚—钢管上任意一点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公称壁厚0.01in(0.3mm)。
11.3.
经制造方与购方协议,允许有与纵缝接头质量相同的环缝接头。
11.4.
管端未经机加工的钢管长度,其偏差应在规定长度的-0,+1/2in(-0,+13mm)范围
内,管端经机加工的钢管长度,其允许偏差由制造方和购方协议。
12. 工艺质量,表面质量和外观
12.1.
成品管不得存在有害缺陷,并应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这一要求意在表明与A20/A20M
中所列出的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完全等同。
13. 产品标志
13.1.
除A530/A530M标准中规定的标志外,按1.3.3规定的类别号应标志在等级标志之后,如:
CC70-10
13.2.
条形码——除13.1的要求外,条形码可以用作辅助识别方法。购方也可以指定一个特定
的条码系统。
补充要求
只有当购方在询价单、合同或订货单中作出规定时,方可采用下列一项或几项补充要求。
这些补充要求的细节由制造方和买方以书面形式协议确定。补充要求不应违反标准正文中的任
何要求。
S1 拉伸和弯曲试验
S1.1应在代表每一根钢管的试样上按照8.1进行拉伸试验,按照8.2进行弯曲试验。
S2 夏比V型冲击试验
S2.1 要求—可对于A20/A20M标准中所示材料的合格验收试验能量应符合A20/A20M标准标示
的能量值。
S2.1.1 未列入A20/A20M标准中的材料应根据采购订货要求。
S2.2 试样数量—每次试验应至少有三个试样。
S2.2.1按每一公称壁厚及每一热处理炉号,取一根管做一个母材金属试验。对于类别10、11、
12和13 的钢管,按每一热处理炉号、每一尺寸(通径)及每一壁厚,取一根管做一个母材金
属试验。
S2.2.2 应按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第Ⅷ卷的UG-84做一个焊缝金属试验。
S2.2.3 应按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第Ⅷ卷的UG-84做一个热影响区试验。
S2.3 试样的位置和方向:
S2.3.1 消应力和正火状态(类别为10,20,30,40系列的)下的CA, CB 和CC级别的母材金属
试样的纵轴应平行于钢管的纵轴。
S2.3.2 当在施焊后进行淬火和回火时,用根据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第Ⅲ卷的N330条
的规定,截取淬火并回火钢管的母材金属试样。
S2.4 试验方法——应根据A370试验方法和定义标准取夏比V型缺口的A型试样。试样应按照
A370试验方法和定义标准进行试验。除非采购者另有规定,试验温度应是A20/A20M标准中对
于该标准所包括的母材给出的温度。对于A20/A20M标准未包括的材料,除非采购订单中另有
注明,应为10℉(-12℃)。
S3 硬度试验
S3.1 应根据A370方法和定义或E110试验方法标准,从每根钢管的两端横过焊接接头进行硬
度试验。此外,如果采购者有要求,应包括热影响区在内进行硬度试验。最大合格验收
硬度应由制造商和采购方商定。
S3.2 经制造商和采购方商定,作为热影响区的替代硬度,可对工艺试验结果规定最大的热影
响区硬度。
S4 产品分析
S4.1 应根据7.1对每500ft(150m)钢管或其余数进行产品分析,或者是按照订货单的指定对
每根钢管进行产品分析。
S5 金相
S5.1 制造厂应提供一张放大倍数100倍的照片,显示成品状态下钢管的焊缝金属或母材金属
的显微组织照片。购方应在订货单中指出:材质,母材或焊缝,所做的试验数量和位置。
这项试验仅供资料用。
S6 母材的磁粉检验
S6.1钢管所有够得着的表面应按E709进行检验。“够得着”的定义:全部外表面,直径
24in(600mm)及以上的全部内表面和直径小于24 in(600mm)的距管端一倍管径距离内
的内表面。
S6.2 合格验收标准——下列相关的缺陷显示为不合格:
S6.2.1.壁厚<5/8in(16mm)的管材,呈现出任何线性指示长度>1/16in(1mm);壁厚5/8in
(16mm)到小于2in(50mm)的管材,长度>1/8in(3mm);壁厚大于等于≥2in(50mm)
的管材,长度大于>3/16in(5mm)。
S6.2.2壁厚小于<5/8in(16mm)的管材,圆形的缺陷显示尺寸上大于>1/8in(3mm);以及
壁厚不小于≥5/8in(16mm)的,其尺寸大于>3/16in(5mm)。
S6.2.3 任何线性分布的4个或4个以上的边缘到边缘相距不大于1/16in(1mm)的缺陷显示。
S6.2.4 在任何6in(39cm)的表面积内,当在对所评判的缺陷最不利的方向测定时,有10个
或10个以上的缺陷显示,该区域的最大尺寸不超过6in(150mm)。
22
S7 焊缝金属的磁粉检验
S7.1 钢管所有够得着的表面应按E709进行检验。“够得着”的定义:全部外表面,直径
24in(600mm)及以上的全部内表面和直径小于24 in(600mm)的距管端一倍管径距离内
的内表面。
S7.2 合格验收标准——下列相关缺陷显示为不合格:
S7.2.1 任何裂纹及线性缺陷显示。
S7.2.2 直径>3/16in(5mm)的圆形缺陷显示。
S7.2.3 任何线性分布的4个或4个以上的边缘到边缘相距不大于1/16in(1mm)的缺陷显示。
S7.2.4 在任何6in(39cm)的表面积内,当在对所评判的缺陷最不利的方向测定时,有10个
或10个以上的缺陷显示,该区域的最大尺寸不超过6in(150mm)。
22
S8 母材金属的液体渗透检验
S8.1 钢管的所有够得着的表面应按E165/ E165M进行检验。可够得着的定义按S7.1。
S8.2 合格验收的标准按S6.2.。
S9 焊缝金属的液体渗透检验
S9.1 钢管的所有够得着的表面应按E165/ E165M进行检验。可够得着的定义按S7.1。
S9.2 合格验收的标准按S7.2.。
S10 平钢板的超声直射波检验-UT1
S10.1钢板应按A435/A435M进行检验和验收。用在平行路线上移动探头重叠不少于10%,对其
一个表面进行100%扫描。
S11 平钢板的超声直射波检验-UT2
S11.1 钢板应按A578/A578M进行检验,对其一个表面应进行100%扫描,且其合格标准如下:
S11.1.1不能被直径3in(76.2mm)或半个板厚(取两者之大者)所画的圆包围的、有一个或
一个以上缺陷引起由同一平面的连续缺陷显示伴生的反射的低波连续全部消失,则为
不合格。
S11.1.2 此外,凡在同一平面上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缺陷并具有统一特征但比上一条所述的要
小,应为不合格,除非它们间的最短间距等于较大缺陷的最大直径,或者除非它们恰
为被上述的圆所包围的(情况)。
S12 钢板[厚度小于2in(50mm)]的超声斜射波检验-UT3
S12.1 钢板应按A577/A577M标准进行检验,但校准切槽应为V型且合格验收标准如下所示:
任一面积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由缺陷产生的反射波,其波幅超出校准切槽波幅的,则
为不合格。
S13 焊补
S13.1 只有取得客户的同意,才能对母材的缺陷进行焊补。
S14术语定义
S14.1 批——由同一炉钢的板材及壁厚(不超过±1/4in[6mm]),在同一装炉批中热处理的余
部钢管,对于未经热处理的及在连续式炉内进行热处理的钢管,一“批”应由同一炉钢
和板材及壁厚(不超过±1/4in[6mm])经相同热处理的每200ft(60m)或其余数的全部
钢管;对于在间歇式炉内热处理的,炉温差控制在50℉(30℃)以内,并装备有自动
记录高温计因而能得到加热记录的,“批”的定义应和连续式炉相同。
S15 ASME第三卷施工
S15.1 根据本规范提供的产品,应满足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III卷的规则应用,应由
相应的ASME授权证书和认证标志持有人制造。该产品符合第三章的所有适用要求,包
括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在制造点的授权检验和认证标志的应用。
S15.2每批管道应提供由授权核检查员签署的适用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部分数据报
表,以及材料试验报告。
S15.3用于制造管道的板材应符合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中适用的SA规范,第二卷。焊
接接头应采用双重焊接或其他方法获得的内外焊缝金属沉积质量相同的全熔透对接焊
缝。禁止使用保留在原位的金属垫板进行焊接。
S15.4除S14和第13条产品标识的规定外,每一段管道的长度都应做标识,以识别每一段管
道的批号和材料试验报告。
奔驰落地30万左右的车-大众两厢车有几款图片
更多推荐
奇瑞a515是什么车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