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上汽斯柯达小轿车价格)

栏目编辑:刘玺 lx@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高惠民(本刊编委会委员)

曾任江苏省常州外汽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江苏技术师范学

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运用系专家委员,高级技师。

马自达创驰蓝天X发动机

SPCCI技术与M-HYBRID 轻混动力系统解析(二)

◆/江苏 高惠民

(接上期)

模式(压燃与点燃)复合使用,因此火花塞始

终点火并无技术和成本上的困难,反而比

其他方式控制起来更方便。

SPCCI燃烧出现两个阶段放热,第一阶

段放热速率比较平缓,是由火花点火和一

定范围内的火焰传播造成的(图18a中SI区

间,马自达称其为“空气活塞”再压缩作用,

来提高混合汽自燃温度);第二阶段放热速

率很快,是由剩余混合汽同时自燃造成的(图

18a中CI区间)。这种火花辅助点火压缩点

火与混合汽浓度分层控制方法相结合,可以

更好地控制着火时刻以及控制最高放热速

率(因而也控制了最高压升率)等燃烧特性,

也抑制燃烧噪音。另外,在发动机过渡工况

(工况或燃烧模式变化时),SPCCI可以避

免失火,减小循环波动。由图18b可以看出,

SPCCI燃烧时的NOX排放和指示油耗介于

传统火花点火燃烧(SI)与HCCI燃烧之间。

三、SPCCI技术的控制原理

IV-X发动机燃烧控制

HCCI本来的概念是“自燃”,由于汽

油机燃料挥发性好,易形成均质混合汽,但

其缺点是着火温度高,不易自燃。SPCCI

采用火花点火是一种可快速投入的能量,

如图17所示。当压缩终点的混合汽状态接

近临界着火条件时,瞬间引入的火花点火能

量可使局部混合汽超过临界着火条件从而

开始燃烧。由此产生的温度压力升高又激

发了周围混合汽发生自燃。在残余废气含量

较多的稀薄混合汽中,火花点火虽然不能

产生大面积火焰传播,但在HCCI接近临界

着火状态下火花点火可以提高着火的可靠

性。火花点火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同时考虑

到产业化的 HCCI汽油机可能是多种燃烧

2.压缩比控制

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压缩终点温度,

使汽油混合汽自燃,汽油机若实现压缩着

火一般要将压缩比提高到15~18以上,但

是,能形成低负荷稳定着火的压缩比往往会

引起高负荷时的爆燃。最理想的方法是采

用可变压缩比。SKYACTIV-X发动机运行

中,为了确保高扭矩输出,而将几何压缩比

设为15~16(在欧洲为16︰1),并且在高负

荷时,通过进气门迟闭,减小发动机的有效

压缩比相对于几何压缩比的允许的降低幅

度,配合SPCCI燃烧切换至SI燃烧。

3.混合汽浓度控制

由着火的基本理论可知,混合汽浓度

在化学计量比附近(λ=0. 8~1. 0)时最易自

(a)示功图和放热率对比; (b)主要性能对比。

图17 用火花点火控制HCCI着火的基本原理图18 三种燃烧方式的对比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06·

汽车维修与保养

53

新车新技术

New Car Tech

栏目编辑:刘玺 lx@

燃着火。为同时保证总体空燃比处于稀混合汽范围,采取形成浓

度分层的稀薄混合汽,即中心区域为λ<1.0的浓区以使自燃着火

容易,其余区域为λ>1.0的稀区以使总体空燃比偏稀。与空燃比

相同的完全均质混合汽相比,这种分层混合汽方式不但提高了汽

油HCCI的着火可靠性,而且两区或更多区的顺序着火有利于大

负荷时抑制爆震的发生。当然这种“分层”的思路表面上看有悖

于HCCI原本的“均质”的理念,但实际上在各个区内还是遵循

均质的原则,因而是一种辩证的均质。如图19所示,该图为汽缸

的俯视图。

与目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的设计不同的是,

SKYACTIV-X通过一个涡流控制阀实现了高涡流比的设计,这

类似于柴油发动机,混合汽绕着汽缸壁面高速旋转。通过不同时

刻的喷射策略,在火花塞周围形成较浓的混合汽,在其他区域形

成超稀薄的混合汽,通过火花塞点火,形成压力波向四周扩散,

实现压燃。这里,由于燃油雾化和混合时间非常短,对燃油喷射

系统的要求非常高,燃油直喷系统的喷射压力达到了70MPa以

上。另外,为了形成均匀的火核,喷油器也区别于传统汽油发动

机的扇面形状,10个喷孔呈现均匀分布喷射,确保新鲜空气或燃

烧后的废气参与混合。

4.进气控制

前文提到,HCCI燃烧的区间很狭窄,受到温度和气压的影

响很大,即使依靠了火花辅助控制,也很难实现广域的自燃,所以

必须要对不同海拔、温度的进气量进行增压控制。用增压的方法

拓展高负荷下HCCI燃烧的运行范围,提高发动机扭矩输出。所以

SKYACTIV-X配置了机械增压器。马自达为了区别于传统涡轮增

压器,也称之为快速响应式空气供给单元。对于SPCCI技术发动

机来说,由于采用了超稀薄燃烧,要实现传统2.0L自然吸气发动

机的性能,进气量可能就需要3~4L,而发动机燃烧室不可能设计

到这么大;另外由于燃烧模式实时切换,在相近转速负荷下,进气

量可能在瞬间要从1.5L(SI燃烧)切换至3.0L(CI燃烧),单纯依靠节

气门的空气模型,是无法实现如此快速的进气变换响应,涡轮增

压系统更不行,所以,必须是一套特殊设计的机械增压系统才有

可能实现此功能。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驱动,并且发动机ECU根

据发动机运行负荷切换增压器上电磁离合器通断来控制增压器运

转,增压器工作区域如图20所示。

SKYACTIV-X发动机运行中,废气再循环(EGR)发挥着重

要作用。在发动机较低负荷时,通过内部EGR(减小进排气门重叠

期),将一部分高温的已燃废气留在燃烧室中,以提高压缩开始和

结束的混合汽体温度,稳定燃烧促进HCCI向低负荷拓展。在发动

机高负荷时,由于燃烧室内残留的已燃废气使压缩开始前的混合

汽温度提高,会造成充量密度降低,膨胀功减小。此时,增大进排

气门重叠期,新鲜空气与被冷却的低温EGR废气混合形成充量,

再经机械增压器增压并冷却进入到汽缸中,残留在燃烧室内的已

燃废气被扫气。而且,低温废气的充量中CO2等和H2O比热容较

大,会降低压缩温度,使自燃时刻推迟,实现HCCI向更高负荷边

界拓展。同时,还可以抑制NOx的生成。

图19 分层燃烧示意图

图20 增压器工作区域示意图

54

-

CHINA

·

June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栏目编辑:刘玺 lx@

New Car Tech

新车新技术

5.着火时刻控制

活塞式发动机的热效率与燃烧放热时间有关。为使内燃机能

够正常、高效地工作,燃烧放热的时间必须得到控制。燃烧时间通

常指混合汽释放一半热量时的曲轴转角,此时的燃烧放热率非常

接近其最大值。前文提到,HCCI对环境的要求很苛刻,要想时刻

保持理想化的着火时刻和压升曲线是很困难的。由于燃烧具有一

定的时间,理想状态是希望压燃的Pmax(最大燃烧压力)在膨胀

冲程。虽然对于HCCI来说,压燃的临界压力是一样的,但是,当

采用SPCCI技术,在不同的条件下,火花塞点火后压力上升的速

度是不同的,达到临界压力的时间也不同,这会导致压燃的最大

压力(Pmax)时刻不同。

马自达SPCCI技术采用了一套全新的燃烧控制逻辑——自

适应点火正时策略,通过每个汽缸设置了独立的汽缸压力传感器

(CPS:cylinder pressure sensor),用来解析压缩燃烧的状态,

通过对数据的前馈和反馈,计算出目标压燃发生的时刻(位置),从

而预估出点火时刻,让燃烧保持在理想的状态。自适应点火正时

燃烧模型如图21所示,燃烧效果图如图22所示,在1 500r/min、

500kPa的工况下,通过点火正时的反馈,在不同的温度下也能够

实现合理的压燃。比如当进气温较低时,系统判断点燃速度较慢,

点火正时的反馈自动让点火提前,最终达到与压燃临界点的时刻

(位置)一致,从而确保合理稳定的压燃。

6.爆震控制

同传统汽油发动机一样,在高温高压的部分工况下,

SKYACTIV-X也面临着爆震问题,尤其是该发动机的物理压缩比

为16,远远高于传统的汽油发动机,必须面对早燃和爆震问题。

虽然从原理上来说,压燃就是爆震,但是若爆震时间不在设计需

要的时刻就会严重损坏发动机。特别是在压缩冲程中,无论如何

也不能发生爆震。解决爆震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混合汽温

度,也就是减少混合汽升温的时间。假如混合汽都在进气行程喷

射的话,从进气到压缩,混合汽有充分的时间被加热,在压缩过程

中极易被压燃,因此,马自达设计的喷射会在进气冲程中喷部分

燃油,这部分混合汽非常稀薄,不足以被压燃,在压缩冲程中段再

次喷油,这部分燃油在燃烧室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还没有被充分

吸热,再经过点燃,形成可控的压燃。如图23所示为多点喷射策

略示意图。

图21 SPCCI自适应点火正时燃烧模型图

图23多点喷射策略示意图

四、SKYACTIV-X发动机的结构

SKYACTIV-X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如图24所示。

1.进气系统以及机械增压器

图25所示为进气系统布置示意图。

(1)进气管道执行器(节流阀如图26所示),安装在空气滤清器

与缓冲箱之间,节流阀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进气温度,调节开度,向

图22 SPCCI燃烧效果图

燃烧室导入新鲜空气的充量。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06·

汽车维修与保养

55

新车新技术

New Car Tech

栏目编辑:刘玺 lx@

图25 进气系统布置示意图

图26 节流阀安装位置影像图

1-发动机整体组成;2-发动机造成;3-活塞;6-喷油器;10-发动机控

制单元;11-汽缸;12-汽缸体;13-汽缸盖;14-连杆;15-曲轴;17-

燃烧室;18-进气端口;19-排气端口;21-进气门;21M-进气门驱动

机构;22-排气门;22M-排气门驱动机构;25-火花塞;40-进气通道;

41-空气滤清器;42-缓冲箱;43-进气管道执行器(节流阀) ;44-增压器;

45-增压器电磁离合器;46-中冷器;47-进气旁通道;48-进气旁通阀;

49-增压系统;50-排气通道;511-三元催化转换器;512-汽油颗粒过

滤器(GPF);513-下游催化器;52-EGR通道;53-EGR冷却器;54-

EGR阀;55-EGR系统;55-外部EGR系统;55B-内部EGR系统;

56-涡流控制阀;61-燃料供给系统;62-燃油管道;63-燃油箱;64-

燃油共轨;65-燃油;SW1-空气流量传感器;SW2-第一进气温度传感器;

SW3-第一压力传感器;SW4-第二进气温度传感器;SW5-第二压力传

感器;SW6-指示压力传感器(汽缸内);SW7-排气温度传感器;SW8-

线性02传感;器SW9-入传感器;SW10-水温传感器;SW11-曲轴转

角传感器;SW12-进气凸轮转角传感器;SW13-排气凸轮转角传感器;

SW14-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SW15-EGR差压传感器;SW16-燃油压

力传感器。

图27 旁通空气阀影像图

图24 SKYACTIV-X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图

(2)旁通空气阀如图27所示,旁通空气阀切换通往进气歧管

的进气的通道,以避开增压器。 这样在不需要增压时,减少进气

产生的损失。

(3)机械增压器S/C(图28),采用鲁式机械增压器,特点是单

位时间进气量为定值,线性程度突出,成本低。增压器的功能是充

分满足SPCCI燃烧所需进气充量(新鲜空气+ EGR废气),同时满

足以下要求。

①引入EGR气体改善热容比,支持大范围稀薄燃烧;

图28 鲁式机械增压器结构图

②控制空气实现稳定连续增压,瞬态响应良好;

③从废气净化角度而言,使用催化器前的热容较小,避免废

气温度下降。

(未完待续)

56

-

CHINA

·

June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燃烧,混合,发动机,进气,点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