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价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油漆涂层QC-T484-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84-1999,代替JB/Z

111-66,适用于汽车油漆涂层,不适用于汽车电器和仪表产品的油漆涂层。

1.油漆涂层代号的规定

根据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涂漆质量要求的不同,油漆涂层分为10个组和若干等级,详见表1.

表1:涂层代号

2.技术要求

油漆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根据油漆涂层代号的组别和级别规定于表2中。

表2:涂层等代号级

涂层特性:属于优质、装饰保护性涂层,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水性、装饰性和机械强度,适用于湿热带气候地区。

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漆膜外观、光泽、涂层厚度和机械强度等。

用途举例:

1.车身底板外表面和翼子板内表面,涂底漆后应涂防声、耐磨、绝热涂料(见TQ8丁),焊缝连接处应涂密封胶。

2.铝制品件,采用锌黄纯酚醛或环氧底漆。

3.车身内表面被覆盖的部分可以不喷面漆。

4.为提高车身的耐腐蚀性,对涂过漆的车身内腔及未涂上漆的结构内腔应进行喷涂防锈蜡处理。

以上技术要求适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及覆盖件、大客车车厢、越野车、吉普车车身,以及上述总成使用的零件。

车车身

涂装

1.外观要求:

涂层应平整光滑,无颗粒,光泽如镜,光亮度不低于90.

2.涂层厚度:

底漆层不少于20μm,中间涂层应在40~50μm之间(不包括腻子层),面漆层在60~80μm之间。

3.机械强度(不包括腻子层):

冲击强度不低于20kg·cm,弹性不超过10mm,硬度不低于0.6,附着力为1级。

4.耐候性:

在广州海南岛地区曝晒两年或使用四年后,涂层仍应完整,不起泡、不粉化、不生锈、不开裂,允许失光率不超过30%和明显变色。

5.腐蚀性:

①按照4.1.11 a)法盐雾试验700h合格。

②在长江以南地区使用五年(20万公里)不应产生穿孔腐蚀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

6.耐水性:

在50℃的水中浸泡20个循环,允许变粗,但不应起泡。

7.耐碱性:

按照4.1.8 b)法4h不发生糊化,允许轻微变色。

8.耐酸性:

34h不发生糊化,无斑点,允许轻微变色。

9.耐汽油性:

在RQ-70号汽油中浸泡4h不应有变化。

10.耐机油性:

在HQ-10号机油中浸泡48h不应有变化。

TQ1乙属于一般装饰保护性涂层,其装饰性和机械强度与TQ1甲相仿。但是,其耐水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稍差,适用于温带和北方气候条件下使用。

1.涂层外观和厚度与TQ1甲相同。

2.机械强度:

冲击强度不低于40kg·cm,弹性不超过3mm,硬度不低于0.4,附着力为1级。

3.耐候性:

在广州海南岛地区曝晒二年或使用三年后,漆膜应完整,允许失光率不超过60%和明显变色。

4.耐腐蚀性:

①按照4.1.11 a)法盐雾试验240h合格。

②在长江以南地区使用三年(12万公里)不应产生穿孔腐蚀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

5.耐水性:

在50℃的水中浸泡5个循环应无变化。

6.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机油、耐汽油性与TQ1甲相同。

对于高级轿车车身及覆盖件和装饰性要求高的中级轿车车身涂装,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外观要求:

涂层应平整光滑,无颗粒,光泽如镜,光亮度不低于90.

2.涂层厚度:

底漆层不少于20μm,中间涂层应在40~50μm之间(不包括腻子层),面漆层在60~80μm之间。

3.机械强度(不包括腻子层):

冲击强度不低于20kg·cm,弹性不超过10mm,硬度不低于0.6,附着力为1级。

4.耐候性:

在广州海南岛地区曝晒两年或使用四年后,涂层仍应完整,不起泡、不粉化、不生锈、不开裂,允许失光率不超过30%和明显变色。

5.腐蚀性:

①按照4.1.11 a)法盐雾试验700h合格。

②使用八年不应产生穿孔腐蚀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

6.耐水性:

在50℃的水中浸泡10个循环允许变粗,但不应起泡。

7.耐温变性:

在+60~-40℃范围内使用稳定(即温变10个周期不应开裂)。

8.耐碱性、耐酸性、耐汽油性与TQ1甲相同。

有优良的耐候性、机械强度和防腐蚀性,适用于金属结构件的内外表面涂装,如铁制车箱、翻斗、油罐和汽油箱等。

1.金属结构件内外表面应涂上TQ4涂层或经过防锈处理。

2.热带出口车辆要求在木质件之间的压盖处和被金属件压盖处先涂上漆,并采用防霉漆。

车身底板、顶盖内表面和覆盖件内表面需要涂上防声、耐磨和绝热涂料,以保证车辆的舒适性和耐用性。TQ2甲是一种高级装饰性涂层,具有优良的装饰性、耐候性和耐水性,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TQ2乙是一种优质装饰保护性镀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机械强度和防腐蚀性,装饰性仅低于TQ2甲,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

涂层的厚度、机械强度和耐候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漆膜外观应光滑平整,允许有轻微的“桔皮”,但不允许露底和严重的流痕。涂层厚度也有规定,底漆层不低于15μm,面漆层不低于30μm,总厚度不低于40μm。机械强度方面,冲击强度应达到50kg·cm,弹性不超过1mm,硬度不低于0.3,附着力为1级。耐候性方面,使用一年半后不允许严重失光和变色,允许轻微粉化。对于金属结构件,TQ4涂层是一种优质防腐蚀性涂层,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机械强度和防腐蚀性,适用于铁制车箱、翻斗、油罐和汽油箱等金属结构件的内外表面涂装。同时,木质件的含水量也有规定,不应大于18%。对于热带出口车辆,还有额外的要求,如木质件之间的压盖处和被金属件压盖处需要先涂上漆,并采用防霉漆。

用于要求防锈性能高的零部件,如车轮、车身底板等。

1.涂层外观:平整、均匀、无明显缺陷。

2.涂层总厚度:不低于30μm。

3.机械强度:冲击≥30kg?cm;弹性≤5mm;硬度≥0.3.

4.耐盐雾性:按GB/T 1771-2007标准,500小时合格。

5.耐水性:浸泡在50℃水中20个循环,无变化。

6.耐碱性、耐酸性、耐汽油性、耐机油性应符合TQ1甲标准。

适用于车轮、车身底板、制动系统等要求防锈性能高的零部件。

TQ5属于保护性涂层,适用于和机油、汽油接触的工件。涂层应均匀、不露底,总厚度不低于40μm,机械强度冲击≥40kg?cm、弹性≤3mm、硬度≥0.5.耐盐雾性150h合格,耐水性浸泡在50℃水中3个循环无变化,耐汽油性浸泡在RQ-70号汽油中24小时无变化,耐机油性在80℃的HQ-10号机油中48h无变化。适用于要求耐机油、汽油性的工件。

TQ6属于保护性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机油性。涂层应均匀、不允许露底,总厚度不低于40μm,机械强度冲击≥40kg?cm、弹性3mm、硬度≥0.3.耐腐蚀性按4.1-11a)法盐

雾试验150b合格或按4.1.11b)法盐水试验150b无变化,耐水性浸泡在50℃水中3个循环无变化,耐汽油性浸泡在RQ-70号汽油中2小时无变化,耐机油性浸泡在HQ-10号机油中48小时无变化。适用于要求耐腐蚀性能高的零部件。

TQ7甲属于防锈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防锈性能。涂层应平整、均匀、无明显缺陷,总厚度不低于30μm,机械强度冲击≥30kg?cm、弹性≤5mm、硬度≥0.3.耐盐雾性按GB/T

1771-2007标准,500小时合格,耐水性浸泡在50℃水中20个循环无变化,耐碱性、耐酸性、耐汽油性、耐机油性应符合TQ1甲标准。适用于要求防锈性能高的零部件,如车轮、车身底板、制动系统等。

按4.1.11a法盐雾试验100h合格

5.耐水性:浸在50℃水中3个循环无变化

6.耐碱性:按4.1.8a)法试验,漆膜不应起泡脱落。允许变软,防止2h后恢复原状。

7.耐机油性:浸在60℃的HQ-10号汽油机润滑油中250h无变化

这是各种零件所用的涂层标准,包括毛坯和零件的防锈涂层或底漆涂层。漆膜外观应平整,允许有不严重的流痕,但不允许有针孔和麻点。漆膜厚度不低于20±5μm,机械强度应满足冲击≥50kg?cm,弹性1mm,硬度≥0.4.耐腐蚀性应按4.1.11a法盐雾试验200h合格,耐水性应浸在50℃水中3个循环无变化。耐碱性应按4.1.8a)法试验,漆膜不应起泡脱落,允许变软,防止2h后恢复原状。耐机油性应浸在60℃的HQ-10号汽油机润滑油中250h无变化。

这些涂层标准适用于各种端铸件毛坯、铁木车箱用的各种金属连接件、发动机、变速器、分动器、车轴总成上用的冲压件(如底壳盖板、离合器盖等)、储气筒、座垫靠背弹簧、装在车身上的小件(如压条门玻璃夹框及滑槽等)、压缩空气管、机油滤清器外壳以及各种木制垫板。

其中,接触机油的零件(如缸体、变速器、分动器、车轴轴壳内表面)所用涂层要求耐机油性较高,应符合标准。其他零件所用涂层的耐机油可与TQ1相同。要求耐碱性这个指标是为了防止在机械加工和总装后碱水清洗中漆膜脱落。毛坯加工面允许不涂装。本组工件的面漆,在装成总成后涂状,是使

用条件苛刻的零件。在涂状前应进行磷化处理(如油底壳等)。TQ7乙属于防腐涂层,对木材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防腐作用和耐酸性能。

其他涂层标准包括耐酸性的TQ8甲属于耐酸涂层,漆膜不发糊不变色,漆膜厚度不低于40μm,机械强度冲击≥50kg?cm,弹性1mm,硬度≥0.3,浸在比重为1.32,浓度为4.0%的硫酸溶液中48h无变化。耐水性的标准漆膜厚度不低于30μm,机械强度冲击3kg?cm,弹性≤5mm,硬度≥0.5,浸在100℃的沸水中,10h无变化。耐汽油性的标准漆膜厚度不低于30μm,机械强度冲击3kg?cm,弹性≤5mm,硬度≥0.5,浸在80℃的RQ-70号汽油中48h无变化。耐腐蚀性的标准按4.1.11a法盐雾试验100h合格,漆膜厚度不低于30μm,机械强度冲击≥50kg?cm,弹性1mm,硬度≥0.5.漆膜外观均匀,不允许有针孔和麻点。

浸泡在0.1mol/L NaOH溶液中24h,漆膜不应有脱落、变色、起泡等现象;或者采用GB/T1771-2007《涂料和清漆 耐碱性测定法》进行检验。

4.1.8耐酸性:采用以下两种检验方法测定:浸泡在0.1mol/L H2SO4溶液中24h,漆膜不应有脱落、变色、起泡等

现象;或者采用GB/T1772-2007《涂料和清漆 耐酸性测定法》进行检验。

4.1.9耐盐雾性:按GB/T1771-2007《涂料和清漆 耐盐雾试验》进行检验。

4.1.10耐热性:采用以下两种检验方法测定:放置在200℃的烘箱中2h,漆膜不应有脱落、变色、起泡等现象;或者采用GB/T1735-1979《漆膜耐热性测定法》进行检验。

4.1.11耐候性:按GB/T1773-2007《涂料和清漆 耐候性测定法》进行检验。

4.1.12耐溶剂性:采用以下两种检验方法测定:浸泡在丙酮中24h,漆膜不应有脱落、变色、起泡等现象;或者采用GB/T1728-1979《漆膜耐溶剂性测定法》进行检验。

4.2检验周期和方法应按照GB/T1766-1999《涂料和清漆

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进行执行。

4.3检验结果应记录在检验报告中,不合格品应及时处理或重新涂装。

1.将涂漆的样板浸入80±2℃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检查漆膜是否溶解。

2.将涂漆的样板浸泡在55±1℃含0.1 NaOH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检查漆膜是否溶解。

3.耐酸性测试:将0.1NH3SO4溶液滴在被试样板上,在20℃下经过24小时后观察漆膜变化情况。

4.耐水性测试:将样板浸泡在50±1℃的恒温水浴中,观察漆膜变化情况。加温至50±1℃并保持8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在保温设备中自然冷却16小时为一个周期。

5.耐腐蚀性测试: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测定漆膜抗腐蚀性能。

a)耐盐雾试验:在盐雾试验箱内进行。样板要求采用透明胶带或精致腊封边中心部位用锐利的刀片,按60℃夹角划两条交叉透底的切割线,并以与垂直线30°角放在盐雾箱中,要求样板之间不能相互遮挡和接触,控制箱内温度在36±0.1-0.7℃连续喷雾,盐水浓度为(5±1)%的NaCl溶液,PH为6.5-7.2.盐雾箱内,盐雾沉降量为80cm2面积内每小时1-2mL(按至少16小时的平均数)连续试验48小时后检查一次,两次检查以后,每隔72小时检查一次,每次检查以后样板应变换位置。按产品规定的标准和时间进行检查。观察沿切割线下面锈蚀蔓延的情况(本标准规定的指标,均按照单侧锈蚀蔓延不超过2mm为准)。盐水不循环使用。

b)耐食盐水试验:将涂漆的样板浸泡在温度为25±1℃的含3%NaCl溶液中,每隔24小时检查漆膜的破坏和腐蚀状况。

c)实际使用寿命的考核:以达到腐蚀穿孔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的年限(或累积行驶里程)来表示。

6.耐汽油性测试:按GB/T1734-1979《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测定。

7.耐机油性测试:按化暂2017-1957《耐润滑油测定法》测定。

8.耐候性测试:

a)大气曝晒试验:按GB/T1767-1979《漆膜耐候性测定法》测定。曝晒点为广州市或者海南岛。

b)实际使用寿命的考核:在长江以南地区,汽车经过规定的使用年限后,检查漆膜破坏情况。

9.耐温度变性测试:将试验样板从室温放入+60℃烘箱里1小时,然后取出样板,冷却至室温再放入-40℃冷冻机内1小时后,取出样板至室温为一个周期。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XXX提出,由XXX归口,起草单位为第一汽车厂。

更多推荐

涂层,漆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