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丰田花冠值得买吗-5万以内自动挡新车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东风车标有几种)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
受到了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的结论。但这种优势不再是
数量跟低价的优势,而是建立在与时俱进基础上的新的质量、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科技含量高的比较
较优势。分析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农产品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
找到如何继续保持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对策。
关键字:比较优势理论 对外贸易 启示
一、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一)背景介绍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6--18世纪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想统治欧
洲长达两个多世纪,其生存背景是以极度垄断和特许经营为特征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随着手工业的
发展,重商主义已不再适应日益发展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在《国
富论》一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提出以“经济自由主义”为思想中心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
专业生产自身所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交换其他国家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最终达到使所有参与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增加物质财富的目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理论在18世纪的英国是具
有进步意义的,但其理论并不能解释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
产具有绝对劣势,这两个国家是否仍有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针对该理论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与1817
年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
易理论。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两个国家进行分工的依据不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即虽然一国在两
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商品的优势或
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则该国在优势重、另一国劣势较轻的商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则就
是“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就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生、交换,贸易双方都
能获得利益,社会财富也会有所增加。总之,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
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
贸易的互利。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的基础。是重要
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原理。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更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俄林赫克歇尔要素禀赋论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赫克歇尔—俄林更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
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俄林认为,各国所生产的同一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
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
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因此国际贸易中应遵循的原则
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应该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
国相对稀缺的声场要素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原理主张一国应充分利用它现有的资源而不是在即将到来
的经济结构变化前抢先行动,同时在即将出现的新的产业中建立竞争实力。这正迎合了许多政府的产业政
策。具有现实的生命力。要素禀赋论解决了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中单一要素问题。因而更能有助于我们分
析,判断和预测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本国的贸易政策,
掌握主动权。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二战以后,经济学家们从动态的角度对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
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动态比较成本理论、技术差距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1995年提出,该理论强调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
将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而一国经济
的发展出了取决于资源的丰裕程度外,还取决于政府的支持,通过对幼稚产业的扶持,将比较劣势转化为
比较优势。技术差距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这种理论认为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
素, 改变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者在生产中的相互比例关系,提高了这三者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因此
技术进展也决定着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该理论总的来说是对俄林赫克歇
尔学说的补充和扩展,不过强调的重点在于技术扩展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作用,实际上也是强调“研究与
开发”要素的作用。内生比较于是理论由澳大利亚华人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就是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和积累人为的创
造比较优势,这种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的转换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它解释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原因,也是一国制定对外贸易
战略的基础理论,指明了一个国家的贸易发展发展方向。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理论具有
更强的适用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利用劳动力优势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快速
发展,中国当前的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显示出了与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比较优势。最新人口普查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劳动力已经上升到9.2亿,不仅总量上升,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国未
来的对外贸易战略仍然应建立在遵循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动态分析中国具备的比较优势,实现对外贸易
的可持续发展。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传统出口模式遭遇国际市场的困境
在以往的传统出口模式中,企业主要使用了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国际营销战略模式,采取粗放型
的生产方式。虽然这种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解决我国对外贸易逆差,增加我我国资本积累
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已经开始成为阻
碍,单凭劳动力数量和价格的优势以及人力资源的便宜来实现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已成为过去,无法使
我国获得长久的比较优势。
表1:2010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金额(亿美比上年增
商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煤 万吨 1903 -15.0 23 -5.2
钢材 万吨 4256 73.0 368 65.3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 — 771 28.4
服装及衣着附件 —— — — 1295 20.9
鞋类 —— — — 356 27.1
家具及其零件 —— — — 330 30.3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
万台 166724 27.4 1640 34.0
件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万台 75789 30.0 467 18.2
集装箱 万个 250 263.7 72 274.9
液晶显示板 万个 224976 16.9 265 37.7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万辆 54 53.2 62 32.1
元) 长%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cn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规模和速度不断上升,尤其以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最大,增长速度最
快,初级产品的出口仍占一定比重。我国出口金额最大的仍然是服装类产品,高达1295亿美元,机电产
品的出口逐年增加,反映我国目前出口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即便是机电产品的出口也多属于加
工贸易这反应我国出口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尤其在出口产品国
际竞争力未提高的前提下,过度依赖数量的扩张将会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外部不确定性。根据WTO
统计,2008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成员,连续5年成为遭遇反补贴最多的成员,其中又以美国“油井管”
和美国“轮胎”特保案为典型代表,涉案金额分别高达32亿美元和18亿美元。此外,与我国发生贸易摩
擦的国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美国和印度最为显著,涉及行业已从传统的化工、钢铁、原材料行业向整
个产业链和高科技产品蔓延,导致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产品屡遭限制。目前,我国钢铁、鞋类、玩具、铝制
品、轮胎、纺织品等行业属于被影响的“重灾区”。
(二)农产品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我国农场品的比较优势,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指一国某产
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所有产品出口中的份额比率。一般认为,若
RCA指数值大于2.5,表明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值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商品具
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值小于1.25而大于0.8,则表明该商品国际竞争力一般,且处于不稳定状
态;若RCA指数值小于0.8,则表明该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2:2001—2007年我国部分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谷物 2.06 1.99 1.96 1.52 1.18 0.84 0.65
小麦 0.02 0.004 0.01 0.00 0.00 0.00 0.00
玉米 2.97 2.68 2.24 1.51 1.46 1.28 1.13
大豆 2.35 1.52 1.22 1,08 0.93 0.78 0.56
肉类 1.53 1.41 1.26 1.01 0.96 0.75 0.53
大米 2.91 2.53 2.01 1.63 1.42 1.25 1.08
棉花 0.64 0.12 0.87 2.43 1.79 1.10 0.8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30 2.06 1.88 1.70 1.40 1.25 蔬菜水果 1.39
1.26 1.07 0.96 0.79 0.65 0.58 农产品 1.59
资料来源:2008年3月联合国《统计月报》、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3:中国四种主要农产品指标占世界比重
单位:%
1978 1980 1990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36.00 36.95 31.69 28.81 28.23 稻谷产量 36.35 28.59 28.70
12.54 16.58 17.00 15.55 16.3 小麦产量 12.13 17.46 18.10
15.81 20.11 17.92 19.49 20.18 玉米产量 14.24 20.82 19.36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大豆 10.09 9.83 10.15 9.55 7.63 6.97 7.22 6.73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网: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具有极强谷物竞争力到2007年竞争力一
般。谷物和大豆的显示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下降,到2006年后RCA指数已经低于1;大米和玉米优势
整体也呈下降趋势,但RCA指数仍然保持在1以上,说明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水果和蔬菜是我国新兴的就
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其走势比较稳定;小麦一直是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棉花比较优势由于受政策、价
格、需求的一些影响,RCA数值波动较大。同样的,从我国主要农场品指标占世界比重表上也可以看出,我
国大豆、谷类从1978-2008年所占世界比重呈下降趋势;小麦在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但上升幅度不大,2005
年与2008年所占比重有略有下降;玉米产量从九十年代起基本保持平稳发展趋势,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20%
左右。2008年整体值除玉米外都呈下降趋势。
(三)对外贸易中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主要是低层次商品
表4 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金额单位:亿美元
总值 3255.96 4382.25933.27619.53 9689.712204.514306.93 12016.12 11346.
初级产品 630.99 285.40 348.10 405.50 490.39 529.25 615.47 778.48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1
-9
587.83
食品及活动物 146.21 175.33 188.70 224.81 257.22 307.51 327.64 326.03
饮料及烟类 9.84 10.19 12.14 11.83 11.93 13.96 15.30 16.41
284.85
13.68
非食用原料 44.02 50.33 58.43 74.85 78.62 91.54 113.46 81.56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84.35 203.83 111.10 144.76 176.21 177.76 199.44 316.35
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0.98 1.15 1.48 2.68 3.73 3.03 5.74 3.16
工业制成品 2970.56 4035.65528.17129.60 9161.411564.613506.98 11385.64 10758.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620.48 153.25 195.86 263.68 357.72 445.31 603.56 793.09
82.78
203.85
2.69
52 0 8 7 8
632.42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529.55 690.30 1006.51291.26 1748.32198.94 2617.43 1847.75 1829.8
4 6 2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机械及运输设备 1269.76 1878.82682.93522.62 4563.65771.89 6733.25 5904.27 5563.0
杂项制品 1011.53 1261.01563.91941.91 2380.22968.53 3346.06 2996.70 2723.8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6.48 9.56 11.12 16.09 23.88 21.76 17.15 16.45
8 1 4 8
1 3 9 2
9.38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cn
我国出口产品很大的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
同时,中国目前出口竞争力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最大的10类产品中有
9类时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鞋帽、纺织、服装、玩具、及日用消费品占很大比重,高新技术产
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小,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通信等传统领域。
由此可见,我国贸易结构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出口商品对资源过度依赖,资源利
用率低,污染严重。化工、钢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已成为当前外贸结构中的突出
问题。 2010年我国出口钢材4255.60万吨,同比增长73.62%。出口钢坯14.20万吨,同比增长527.85%,出
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出口量4541.43万吨。焦炭出口335万吨,同比增长513.5%。铁合金出口101.3万吨
左右,同比增长65.8%左右。;第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链条短,附加值低。我国的原料制成品、
工业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都是处于低端环节的加工或未加工,只属于产品链条的末端生产,没
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机电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依附外资且所占比重小。我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主要有:金属紧固件、
手用和机用工具、刃具、电机、缝纫机和纺织机械、变压器和整流器、家用电机和非电动设备、拖车和集
装箱光学仪器和装置等。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主要出口汽车及其零部件、专用机械、动力机械和通用机械等
大型成套设备。第四,现代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竞争力薄弱,出口创汇能力不强。200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
贸易进出口呈下降态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5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4%。其中,出口545亿美
元,下降24.1%;进口712.4亿美元,下降5%。服务贸易逆差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而2009年我国对外
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总额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57%,且主要集中在
运输、旅游、通信等传统服务部门,现代行业中的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
许费各行业比重普遍较低。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以技术进步、提高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
我国对外贸易传统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低价格和高数量的基础上,但这种低效益的出口模式已经
无法适应当代贸易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高效益的比较优势来促进我国对外外贸易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注重技术这一生产要素在产品中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的制造业增长速度非常迅速,但由
于受技术水平落后的制约,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在高新技术领域,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中,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比较利益,而我们要改
变这种不利地位就必须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模式来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充分重视科
技的发展,做到以技术促进贸易发展,同时贸易发展反作用于技术,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完成。
第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预警机制。贸易摩擦也是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从第32
位的贸易出口大国上升到第3位的贸易出口大国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贸易摩擦在所难免,但其长期存
在的严峻模式不得不是我们采取必要措施。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更加自由稳定的全球贸易机制,
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其次,借鉴外国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经验建立自己的相关预警机制,在我国已
建立的钢铁、汽车、化肥的基础上开启对电子信息产品、敏感产品的损害预警机制;再次,完善我国相关
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
(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把生产、加工制造、市场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组织建设,
在政府的牵头作用下发展各地特色的龙头企业,积极吸取国内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一批高起点、高
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区域化、专业化、集约
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农业产业化,实行订单农业,提高市场效率,竟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粮食增产,增产的粮食每年为
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吃饭问题。农业创新是克服土地资源有限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长远发展和农产
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资源利用、细胞工程、生物农药及其产业化等
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工作,经一步提升我
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3、努力调整不具优势的农产品
尽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顺差逐渐减少,但并不是所有农产品都是去比较优势。我
们应深入分析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趋势,把握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
推进其长远发展。具体来应该做到对于大豆、谷类等比较优势日益下降的产品,应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是种
植、种子等部门在品种上不断改良,争取以低投入获得高产出来充分挖掘产品的比较优势;对发展潜力较小
的的玉米、小麦应避免为满足粮食自给而进一步鼓励其扩大再生产,在实施粮食给政策时,要注意保护具有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尽量避免资源从比较优势产品生产像比较劣势产品生产转移;此外对具有明显比
较优势的农产品,应采取鼓励措施,继续扩大再生产,同时给予政策上的保护,我国刚刚兴起的具有比较优
势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优质水稻等,应该从投入、产出补贴等方面获得支持,建立保障体系。
(三)调整产品出口结构
1、加快发展绿色商品出口
绿色商品是指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置全过程都符合
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并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再回收的商品。加快发展绿色商品出
口对改善我国外贸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增加出口绿色产品出口比重,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比
重,一方面可以避免本国资源继续遭受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按可以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条件,减少因绿色
壁垒带给我国外贸的损失。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绿色产业;第二,
结合ISO14000标准,促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出口;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对外投资。
2、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目前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已是零增长,一般的劳动密集型
产品的需求弹性降低,产品供过于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做到:第一,可以在新
式创意和专项技术指导下创造新型产品,刺激新需求,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活力,也就是培养我国企业的
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最新发展的启示,我们应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投
入量增加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走自主创新与品牌相结合的战略,比如沈阳华晨的自主品牌轿车依靠国外高端
技术推出了“中华”“尊驰”“骏捷”等中高端自有品牌。到了2005年华晨通过与意大利宾利法连纳汽车设
计室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仅用40 多亿就开发出中华轿车;第二,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外资的机会转移技术相
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技术落后产业的观念,高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劳动力,大
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05年4月,联想收购美国IBM的个人PC业务,因此
获得了IBM在美国与日本的个人PC技术研发基地以及1000多个专利;第三,不同地区发挥区域优势选择不
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发挥特色产业,既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避免因重复加工生产带来产品滞销。
例如河北省用农业大省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综合优势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2010年河南
省农副食品加工业235.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31%。
3、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发展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竞争产品
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丰富,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形式使我们的制造业一直处于替外商获得竞争优势的状
态。我们在大量外资投入下从事低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是贸易大
国,若仅仅依靠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绝对不能成为贸易强国。中国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应该从引进技术的生
产部门转移到自主创新的部门,加快发展国内具有高附加值的一般贸易,建设自有品牌、生产拥有自主知识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产权的产品,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久发展优势。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从我国目前的情况,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本国服务贸易。发展现代行业中的通讯服
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同样也是一国
输出其禀赋优势的过程。各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各国具有不同的禀赋优势。但服务
贸易比货物贸易的出口更为复杂,所以,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实行差
异化发展战略。例如,在我国路由资源丰富的浙江、安徽、北京陕西、云南等地区,就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服
务;而在中国沿海一些拥有优良港口条件、辐射范围广的城市,可以发展船运和仓储等服务出口;在IT技
术人才和企业集中的地区就可以推进承接软件外包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指定一个战略性的发
展目标和方向就必须把服务业的全球分工格局考虑进去,努力争取有效参与自身优势领域的全球服务产业
链,在行业的选择上应着眼与未来,以保证自身发展能获得持久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任蕾.析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4):12 —13.
[2]钟永杰. 从比较优势理论谈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 2006, ( 6) : 120- 122.
[3]佟家栋.人民币汇率变动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及其条件限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6) : 34- 40
[4]田贞余.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5, ( 1) : 19- 22
[5]李惊雷.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6, ( 3) : 125- 26.
[6]刘彤.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摩擦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71-74.
[7]吴国蔚.薛花.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J].2007,(5):9-13.
[8]王营.李巍.比较优势理论的再思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2006,(5):55-57.
[9]李春明.浅谈中国外贸的比较优势和外贸战略取向[J].2009,(1):72-74
[10]中国商务部综合司, 商务统计[P/OL]: .cn/.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our foreign trade which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despite there is some bad influences to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b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we can also get that it still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our foreign trad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n\'t only about low price and more quantity,but also
new quality,own brand name, own innovation and high technology which built in modern society. We
find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export structure of our trade an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imary
products. Finally,proposing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dentified, we can find how to maintain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our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Key words: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foreign trade revelation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敞篷车有哪几款-奔驰加长版
更多推荐
中华骏捷报价及图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