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最新款斯柯达明锐19款)

哭笑不得的邓亚萍

导语 近日,一篇《邓亚萍公开回应商界失败:对得起良心》的报道让

在舆论场中消失很久却传闻很多的邓亚萍又成为焦点,网络转载的报道称:11

月18日,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邓亚萍接受记者专访,公开回应商界失败,称

每份事业都对得起良心。此前媒体报道,邓亚萍作为即刻搜索负责人,陷入败

光20亿元的传言。细看报道内容,邓亚萍的回答并非针对“商界失败”,访

谈中也没有提到做人民搜索的经历,标题党将其一段人生的感悟嫁接为“回应

商界失败”。

想起以前写过的一篇评论:哭笑不得的邓亚萍。

前奥运冠军邓亚萍现在是哭也被网友骂,笑也被网友骂,无论做什么总被

骂。他近来参加马来西亚劳伦斯颁奖,就因为一个礼仪“微笑”,招来网友无

端责骂,大骂她在马航客机坠毁之后,竟然还能在马来西亚笑脸迎人。而另一

组邓亚萍录制《中国梦想秀》时一张落泪照片,再引网络热议,有网友这么骂:

她做搜索赔了20亿,能不哭吗?

客观来看,这种骂声对邓亚萍是很不公平的,已经变成一种正义凛然地制

造伤害的网络暴力。马航客机失联,虽然是悲剧,但不能要求全世界人整天都

哭丧着脸,何况邓亚萍那是礼仪性微笑,在这种活动中哭丧着脸,才是对主办

方的大不尊敬。关于哭,从完整的视频可以判断,是被节目中抗癌女孩的真情

故事所感动,流泪是人之常情。因为被部分网友当成了“敌人”,所以便哭笑

不得,动辄得咎,做什么都挨骂了。

邓亚萍的公共形象一直很阳光,不过当其身份从“奥运冠军”而变成一个

有着相当级别的官员之后,好像奥运冠军所累积的形象正资产瞬间就消失了,

一切都成了负资产。她到人民网旗下的人民搜索做了总裁,兼人民日报副秘书

长,变成正局级官员。在官民累积着对抗情绪的语境下,她就被一些热衷于站

队者认为“站到了官方那一边”。尤其当她说“人民日报62年无假新闻”时,

更激起了网友的反感。其所领衔的人民搜索砸了很多钱却一事无成,连个水花

都没见着,这些“罪责”也被全部推到了邓亚萍这个“外行人”身上。

雄心勃勃地欲与谷歌竞争、与百度争份额的人民搜索为什么会惨败?目前

未见深入专业和全面的分析,不过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邓亚萍也许确实应

该为失败负一定责任,但全部推到她身上,对其肯定是不公平的。如今何陷入

哭笑不得的境界,某种程度上也是为官方失信的形象埋单。当邓亚萍的形象与

官方形象完全绑在一起时,在当下中国的互联网语境下,就决定了她会被跟官

方绑在一起挨骂。

邓亚萍是与体制紧紧地绑在一起的,于是命运也与体制绑在了一起。显然,

她是体制的受益者,她身上的成功和光环,有个人努力的成份,但很多都是体

制赋予的。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和国球的至上地位,自上而下对乒乓球的重视,

造就了邓亚萍的辉煌。但她也是体制的受害者,技而优则仕,后来体制在巨大

1

的惯性下把她推了一些她并不熟悉和擅长的岗位,做官员,做管理,做市场,

负责一个数十亿的大项目,让一个擅长打乒乓球的奥运冠军去做与乒乓球完全

不相干的网络项目,相让她在市场上像在赛场上一样夺冠,这种体制要求既害

了政府和市场,也害了她。

于是,她个人的命运也与体制的命运紧绑到了一起,“官员”邓亚萍也像

其他大把乱花钱的败家子官员一样,成为被舆论抨击的对象。甚至因为昔日奥

运冠军的错位身份和新闻效应,舆论的逆反心态更加强烈。

这已经成为中国网络舆论场的一个规律,只要一个人形象与官方和体制绑

在一起,起码在互联网上就会成为攻击的靶子。另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是周其凤,

同为天涯沦落人,北大前校长周其凤同样陷入了像邓亚萍这种哭笑不得的境地。

国家领导人到北大视察,一张周其凤在领导人身旁大笑的照片使他成为攻击焦

点,被称为是捧领导马屁的“谄媚的笑”,让北大风骨荡然无存。

后来,周其凤回湖南老家为其老母亲祝90大寿,在众人面前向老母亲跪

下,并与90岁的老母亲抱头痛哭,表达思念和孝敬之情,本是一个很动人的

场景。没想到被媒体报道后,在网上竟引起了争议,称周其凤这样做是以孝作

秀,是借老母亲的生日塑造自己的形象。这种恶评使周其凤之后都不敢接受媒

体采访了,说自己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因为北大在中国特殊的位置,每年享受

着巨大的财政拨款,校长是部级官员,被看成是体制的象征。人们将对体制的

不满投射到了对北大及其校长的不满上。

邓亚萍和周其凤的哭笑不得,见证着这个时代舆论场中官方与民间的对抗,

处于体制夹缝中的人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成为这种对抗的牺牲品。

为“富二代”当环卫工点个赞

27岁的查晓刚是江苏江阴环卫系统一名既普通又特殊的工人。说普通,

因为他就是一位处理泔水的一线环卫工人;说特殊,因为他可能是江苏省内第

一个收泔水的大学毕业生。查晓刚家在江阴有一家不小的企业,他是家里的独

子,上班的交通工具是一辆价值60多万元的宝马车。(12月4日《扬子

晚报》)

提起环卫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工作辛苦、形象邋遢,似乎与“富二代”

八竿子打不着。因此,当作为“富二代”的查晓刚,开着宝马当环卫工的新闻

一经曝光,就引来一些网友质疑,认为如此“逆袭选择”太过矫情,但是更多

的人给予了点赞,称其对改变人们的传统择业思维,产生强大的正能量。

“富二代”一般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

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并依靠父辈“打

下的江山”或继承家产而拥有丰厚财富。而近年来,“富二代”中一些人的招

摇跋扈行为,颇为社会舆论所诟病,如深夜飙车扰民、交通肇事逃逸等丑闻。

那些在丑闻中出现的“富二代”,往往不明事理,专横骄惰,甚至不知敬畏,

无视法纪。难怪有网友戏谑称,“那些苦心经营的爹们,用金钱、名誉、地位

换来的不过是子女的无知、无耻和无畏,使之最终沦为‘坑二代’”。在这样

2

更多推荐

体制,网友,成为,舆论,搜索,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