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奇瑞汽车所有车型)

2020年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至8500万吨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11-01-18

北京1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经济周刊》今天(18日)

凌晨0时18分的消息:高企的国企油价,加上近期出现的油荒,使人们不禁对正在推进

的中国占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产生了某种担忧。

据了解,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三期工程正在规划当中,重庆市万州区海南省和河北省的

曹妃甸等都有希望被选为三期工程的储油基地,2020年整个项目一旦完成,国家石油储备

能力将提升到8500万吨,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这也是国际能源署规定的战略石

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

2020年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将达90天的进口量

2010年进入秋冬季以来,中国东部、南部许多地区突然出现严重的柴油供应短缺,但

很快趋于缓解。分析人士认为,2007年12月成立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对应对类似成品油

供应短缺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讨论始于2000年。当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6000

万吨,对外依存度尚不到30%。但当时80%的进口原油却来自中东,进口依赖单一而漫长

的海路。基于规避原油供应不足或中断风险的考虑,当年,发改委、交通部、海运公司、

石油公司等方面组成讨论组,专题研究油源的多元化和建立石油储备问题。

2003年油价走高后,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也大幅攀升。2003年8000万吨,2004年

1.2亿吨,2007年更是增长至1.5亿吨,2009年首次突破2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多

年超过50%,建立石油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变得越来越紧迫。

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加强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健全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决策层决定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

油储备基地的建设。

由政府投资的中国首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别位于浙江舟山和镇海、辽宁大连及

山东黄岛,已于2008年全面投用。储备总量1640万立方米,约合1400万吨(按照BP

统计资料的换算标准,1立方米原油相当于0.8581吨),相当于我国10余天原油进口量,

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可达到30天原油进口

量。

石油储备基地一期项目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而在二期规划中,内陆地区将扮演

重要角色。

去年9月末,新疆独山子国家石油储备项目开工,标志着第二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全

面展开。根据计划,中国将开建8个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包括广东湛江 和惠州 、甘

肃兰州、江苏金坛、辽宁锦州 及天津等。

据悉,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中,全国各省市都在争相竞争储备基地的

审批,重庆市万州区、海南省和河北省曹妃甸 等都有希望被选为三期工程的储油基地。

据了解,2020年整个项目一旦完成,中国的储备总规模将达到100天左右的石油净

进口量,将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到约8500万吨,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这也是

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

石油储备成功实施“低吸战略”

2010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称,2010年1—11月,中国 已累计进口原油2.18

亿吨,同比增长 19.8%,预计全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5%。

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原油进口在2009年4月已经明

显恢复,自二季度开始原油进口持续保持高位,当年12月创下2126万吨的月度进口历史

最高水平。

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中国去年6月进口原油2227万吨,比2009年同期增长34%。

去年上半年,原油月度进口量基本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持续天量的原油进口量,引

发市场普遍猜测,政府正在增加战略石油的储备。

实际上,中国原油战略储备被视作绝密内容,并不对外公布,国内唯一和库存相关的

数据,来源于新华社每月末发布的一份石油库存数。这一数字并不涵盖国家战略 储备,主

要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公司库存为主,并覆盖部分社会库存。

据中石油内部人士介绍,中石油有一个由10人组成的信息筛选和油价预测小组。这个

研究部门很少被外界所知,它负责为中石油这个位列世界前五名的石油巨头,提供原油以

及成品油的价格预测 和市场决策。

这些决策信息被严格保密,按照月报、季报和年报的不同时间点,决定着中石油短期

以及中期的市场行为 。而国内的每个石油公司几乎都有类似的“智囊”部门。

事实上,早在2007年8月11日,第一批中国战略石油储备 基地 便已经开始注油。

当日,一艘装载有14万吨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油轮靠泊在宁波算山码头,向18公里外的

镇海 基地战略石油储备库注油,这是镇海基地正式注入的第一批油。自当年8月以来,已

经有300万桶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被注入镇海基地,这一数量接近该基地设计总量的10%。

此举也意味着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实现零的突破。

镇海石油储备基地计划建设52个储油罐,每个油罐储油10万立方米,设计可储备石

油520万立方米,合3270万桶。以2007年前5个月中国原油消费量平均701万桶/天

为标准计算,镇海基地储油量 相当于全国约4.6天的消费量。

中国石化镇海石油储备基地的工作人员表示,该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批原油储备在2008

年之前便已经完成,其进油价格在50美元/桶,随后油价上涨至147美元/桶。

2009年10月以后,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开始缓慢复苏。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国际

油价开始企稳回升,每桶石油价格突破75美元大关。

“在油价上涨之前,已经建好的石油储备基地都已全部储油了。”参与石油储备的内部

人士透露。据了解,2009年的原油价格最低点为春节前后的33美元/桶。业内人士透露:

“即便是在春节,三大石油集团也没有停止进口原油的行动。”

据了解,2009年,中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期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以

58美元/桶的成本完成,其储量按2008年国内石油消费水平计,相当于全国13~14天的

石油用量。

同时,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总库容 2680万立方米,2009年

部分项目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企业商业石油储备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国内石油企业已

建立约3亿桶的商业原油储备能力,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占50%和40%。

当时,中国的储油成本平均为每桶58美元,而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超过每桶90美元。

加快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据介绍,石油储备是一个体系化的建设过程,涉及总量、地区分布、所有制分布这些

因素,现在,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化建设才真正开始,本质上就是构建政府储备与企业储

备、战略储备与义务储备相结合的综合石油储备体系。

尽管我国第一批石油储备基地部分已经建成完工,从储油设施等硬件上保证了启动战

略石油储备的基本条件。然而,构建石油储备体系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像石油战略储备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储备营运管理机构的设立、储备油品的来源、储备资金的来源、新

储备基地的选址、符合中国需求的储备规模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业内专家强调,由于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使得我们在面临国内外市场供

需失衡、市场供给不足而频频出现的大面积“油荒”时,难以短时间内保障油品供应,稳

定油品市场秩序。因此,不论从国内市场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加快推进我国石油储备体

系建设“刻不容缓”。

据了解,1975年日本开始实施的《石油储备法》拉开了其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的序幕。

自1978年石油危机后日本启动国家石油储备制度以来,日本国家石油储备量已经从当年7

天的用量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102天。

如今,日本石油储备由经济产业省统一管理,以国家为主,民间为辅。根据《石油储

备法》,国家、企业存储的石油必须至少分别供全国消费90天和60天。截至去年底,日

本石油储备量约为6亿桶,政府和民间的储备量都在标准线之上。

事实上,参考欧美和日本经验,中国石油储备体系设计为四级,分别为国家战略石油

储备、地方政府石油储备、国有石油公司商业储备以及其他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

据了解,我国石油储备基地的选择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靠近深水港、铁路

线、高速公路网,有优越的交通物流条件;二是要靠近大型炼油厂,在关键时刻储备基地

可以就地加工出成品油,以供需要;三是靠近消费市场,尤其是在我国一期建设中,4个

基地都分布在东南沿海石油消费量高的地区。

当然,石油储备基地的选择还需要考虑与我国石油进口国的地理位置因素,二期工程

在新疆的选址就是考虑了这一点。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加石油储备库容,2010年8月,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举行利用

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的资格招标,6家中标企业的总库容能力为15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

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库容的一半。

数据显示,我国民营石油企业2.3亿吨的总储油量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库存容量

仅为几十万吨,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剩余的库存容量都被闲置,而且每年的维护、管理

需要高昂的费用。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招投标有望形成双赢的局面,既能增强国家石油储备

能力,又能拓宽民营油企的发展空间。

资料

天津石油储备基地 (中石化管道公司)(二期)

该基地已开始建设,计划建设包含500万立方米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罐,和超过500

万立方米的商业石油储备罐,总库容 1000万立方米。预计可储备超过600万吨以上的石

油,有望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石油储备基地。

鄯善石油储备基地(中石油旗下新疆油田公司EPC项目部 )(二期)

总投资达65亿元人民币,全部完工后将建成800万立方米的库容。2008年底,该基

地库容规模为100万立方米的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同时开始注

库储备。

舟山石油储备基地(中化集团)(一期、二期)

2010年7月通过相关部委的联合验收,当时总库容为500万立方米。2009年,获批

增加250万立方米的储备容量,作为中国第二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计划的一部分,总库容

将达到750万立方米。

独山子 石油储备基地(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承建、管理)(二期)

2009年9月开工,标志着中国第二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全面展开。规划总规模540

万立方米,投资额达26.5亿元,预计2011年7月建成。

镇海石油储备基地(中石化)(一期)

2007年12月19日通过国家验收,成为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第一个交付使用的

储备基地,也是一期工程中最大的储备基地。建设规模520万立方米,共52座储油罐,

目前已全部储存原油。

惠州石油储备基地(中海油)(二期)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广东省惠州市初步拟定建设库容为500万立方米的国家石油储备

库。

黄岛石油储备基地(中石化管道公司管理,原隶属于国资委)(一期)

基地主体工程包括32台单体罐容为10万立方米的双盘式浮顶油罐及系统配套工程,

总库容为320万立方米,2008年11月正式投产运营。

大连石油储备基地(中石油)(一期)

拥有30个10万立方米储油罐,总库容300万立方米。

兰州石油储备基地(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二期)

项目总投资23.78 亿元,工程主要包括30座 1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罐,总库容300

万立方米,所有工程预计2011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锦州石油储备基地(中石油)(二期)

中石油拟在锦州开发区 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锦州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项目,设计库容

300万立方米,计划投资22.6亿元。

金坛石油储备基地(中石油)(二期)

江苏省金坛市是我国新兴的盐都,拥有我国东部综合指标最佳的岩盐矿藏,开采纯盐

形成了300万立方溶腔的地质条件,地下岩穴可以储备石油和天然气。

更多推荐

储备,石油,基地,中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