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本田10万以下自动挡)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绽
.
开(zhàn)
(tuò)
B. 开拓
.
C. 胆怯
.
(què)
D. 挑衅
.
(xìn)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胆怯(qiè)。D鲜为人知(xiǎn)。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
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
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 困境
C. 困难
启迪
启迪
抚慰
抚恤
B. 困境
D. 困难
启发
启发
抚恤
抚慰
智慧,
,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
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
A
脸颊(
jiá
)。
C
脸颊
.
(xiá)
犀利(xī)
.
贪婪
.
(lán)
宽恕
.
(shù)
一丝不苟
.
(gǒu)
梦寐以求(mèi)
.
莫衷
.
一是(zhōng)
鲜
.
为人知(xiān)
【答案】A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C.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B语序不当。“发扬”与“继承”对调。C残缺
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
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
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 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C
项中的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因为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5.
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 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 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 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 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欣赏不正确。“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作者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
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小题。
:”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
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
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
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
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
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
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
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话言。因此,
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
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
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
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
6. 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
B. 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
C.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D. 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列数字)
(举例子)B. 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C. 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下定义)
D. 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作比较)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8.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 第③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
C. 第④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原始印欧语”。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语言形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
【答案】
6. C
【解析】
6. 试题分析:考查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的把握。标题“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就是全文说明
的中心内容。标题是读者接触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说明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题就是说明的中心内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通篇阅读后再作答。其它几项都以偏概全。
7.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此句不是
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此句并没有对“声调”
的本质特征做概括。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
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
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
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8. 试题分析:
B
项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从“发声时,先吸入空气
”“
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
7. C 8. B
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话言”这些话可看出“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这一道理的
正确性。所以不可以删去。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
..
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乱其所为,所以动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舜发于畎亩
..
之中畎亩:田间,田地
B. 天将降大任
.
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 行拂
.
乱其所为拂:违背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喻:告诉
10. 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百里奚举于市
B. 必先苦其心志
C. 空乏其身
D.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 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 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 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答案】9. D 10. D 11. B
【解析】
9.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的义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中的“喻
”
:知晓,明白。整句翻译为:表现
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10. 试题分析:考查通假字。“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的“衡”通“横”:不顺,堵塞。
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考试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
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
11. 试题分析:B项“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此句说法过
于绝对。这六个人的经历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典型例子。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
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
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
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12.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龚自珍《己亥杂诗》)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游山西村》)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6)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论语·为政》)
______”,用雁(7)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达意。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
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陶渊明《饮酒(其五)
伴而归寄托了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
【答案】
暗花明又一村
与还
(1). (1)谁家新燕啄春泥
(5). (5)会挽雕弓如满月
(2). (2)化作春泥更护花
(6). (6)思而不学则殆
》一诗中的“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借鸟儿结
(3). (3)人生自古谁无死
(7). (7)归雁洛阳边
(4). (4)柳
(8). 飞鸟相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
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
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
“柳”“雕”“殆”“雁”等字词的书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
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
③④
①②
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
⑤
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
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
上曰:“然。朕与公辈宜
.
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谓
.
侍臣曰
(2)宜
.
戮力相辅
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15. 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答案】13. (1)对……说 (2)应当
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14. 人们都知道他喜爱珍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15.
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解析】
13.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
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
词,如“谓”:对……说。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
1
、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
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2
、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
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
3
、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
5
、邻词推断来推断词义。
4
、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
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
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
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彼”“其”“身”等字词的翻译。
15.
试题分析:文言文重要信息的概括和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
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从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的角度,从君王不能
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的角度作答。
译文:皇上对侍臣说:“朕听闻西域有个商人,得到一颗无价的宝珠,就剖开自己的肚子,把宝珠藏在里
面,(因而丢了性命)有这回事吗?”侍臣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皇上说:“人们都知道,嘲笑这个
商人爱惜宝珠而不爱惜身体,但有的官员因贪赃受贿而受法律制裁(丧命),和有的皇帝因追求无限制的欲
2020年最新
中考真题系列,精心整理,含答案解析
望而亡国的,与那个胡商的可笑行为有什么两样呢?”魏征说:“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个健忘的人,
搬家而遗忘了妻子’。孔子说:‘还有健忘得更严重的呢:桀、纣把自己都忘了。’也和这个事是一样阿。”
皇上说“是啊,我和你们应该同心合力地互相帮助,差不多能够避免为他人所讥笑啊!”
阅读《片片蝶衣生》一文,回答小题。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
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
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
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
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
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
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
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
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
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
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
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
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
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
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
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
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更多推荐
语言,气候,说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