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启辰r50图片)
BEBBI
^
S
2020年第19卷第21期
“十四五”时期建设京雄保石
国家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走廊的对策研究
□宁景超
【内容摘要】生物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幸福产业,事关民生福祉。为整合
京津翼生物医药健康优质资源,着眼建设京雄保石国家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保定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等优势,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生物医药健康发展新高地。
【关键词】京雄保石;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宁景超,保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处于爆发式增长的窗口
市县域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人口聚集能
期,各国纷纷抢占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生命健
力不断增强;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
康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是现代产业体系中成长性好、发展活
轮驱动,城镇化进人全面提质的新阶段,城乡融合将实现高
跃的重要领域之一。保定市生命健康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
质量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要求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基础。保定市多重机遇叠加的创新创业之城,面临着京津冀
促进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
协同发展战略带来的承接疏解机遇、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带
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对调整优化医疗卫
来的辐射带动机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引擎带来的临空经
生资源布局及服务均等化提出更大的挑战。
济和开放发展机遇、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带来的创新发展和城
二、现实产业基础
市经济发展机遇。在“十四五”时期着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
保定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由来已久,发展基础较
都功能疏解的“第二战略支点”,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打
好,潜力巨大。
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一) 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从发展历程看,保定市中医药
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健康产业比较突出,安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
(一) 全民健康需求不断变化与现行卫生健康环境之间
亩左右,品种300多个,全市涉药人员10万余人,绿色循环工
的矛盾。随着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不断发生新变化,人民
业园区2018年主营业务收人540亿元,被工信部评为河北省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一步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
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制造园区,获批河北省中医药文化教育基
求,逐步从关注“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看得上病、看得
地、中国中医药健康养生示范基地。从现实基础看,保定市
好病向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优质转变,从关
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以上企业9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人
注“公平可及”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112.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 7%,形成了生产门类
亟待由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领域与经济
较为齐全的医药工业体系。拥有澳诺制药、冀中药业、长天
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亟需进一步增强,迫切需要从战略层面统
药业、普康医疗设备、智同生物制药、瑞普生物、药都制药、金
筹解决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重大长远问题。
木药业等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
(二)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与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
(二) 医疗服务资源基础。全市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长,
的矛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就要从广泛的健康影
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底每千常住人口
响因素人手,建立多方面全方位的健康体系。而目前全市的
医疗床位数达到5. 55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卫生健康资源总量不足,每千常驻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达到2. 97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26人。保定
数、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等指标都处于全省中等偏后
市优质医疗资源数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的置;优质资源短缺,优质资源过分集中于中心城区及中
1. 16万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医院330家,居全省第一。
心城区的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差、人员不足、
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共10个,占全省三级医疗机构总数的12.
待遇低、设备陈旧、发展滞后问题依然突出;结构布局失衡,
6%。保定市共15家医疗机构纳人京津冀地区临床检验结
缺少大型的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重点专科优势不明显。
果互认医疗机构名单,8家纳人医学影像检査资料共享医疗
(三)
国家战略的叠加发力与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机构名单。
的矛盾。“十四五”期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
(三) 承接北京疏解的区位基础。截至2019年底,
设、环北京都市群的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对保定
市47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85家医院(组织、企业)开展了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20 (19) 21
.11 ■
保定
MM
撕
fga
2020年第19卷第21期
测器等关键部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数据采集处理和分
析、生物3
D
打印等技术,加速先进成果转化步伐,快速构建
医疗器械数字产业化集群。整合保定在生命科学、新材料、
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领域的技术与产业资源,巩固在数字
医学影像、生物科技、诊断试剂等领域的优势地位,积极开发
髙端诊断设备、精准医疗设备及关键部件推广应用。
(四)
136项合作
f
通过合作引进新技术34项,治疗患者数量达到
1310人次。保定市与北京市、河北省卫健委签署了《医疗卫
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北京世纪坛医院等5所医院分别与
保定市医疗机构对接合作。
(四)
国家生产力布局优势。近几年来,国家在保定布局
了一批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在涿州市
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项目——模式动物
提升大健康服务能级,构建生命健康大产业链
。一
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主要建设集培
是生命健康产业前景无限。围绕制造环节完善上下游,包括
育、表型与遗传分析于一体的模式动物生产和培育系统、表
临床测试、检测、中试等服务并建立完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
型分析系统、遗传分析系统及信息处理与智能自动化管控系
全面提升生命健康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物流链现代化水
统四个实验系统。琢州市依托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河
平。同时,通过医疗、康养产业的发展,积极与北京研发机构
北大学医学院等知名院校,建设的涿州质子肿瘤治疗中心已
对接联系,支持生命健康创新型企业发展,带动细胞与基因
投人试运营,将打造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际领先的
治疗、再生医学、基因编辑等未来产业,建设国内领先的生命
现代化、国际化肿瘤治疗中心。
健康产业高地。实施“生物+数字”融合工程,利用京津高端
三、思路与对策设想
生物要素资源,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用机器人、医学影像
“十四五”时期,推进京雄保石国家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走
辅助诊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发展
廊建设,瞄准生物医药领域世界先进水平,聚焦生物医药重
智能医学影像、智能诊疗、远程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数字服
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以大生物、大健康、大医疗为主攻方向,
务新业态,打造全国健康数字服务中心。二是建设环京雄康
以雄安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创新示范中
养服务产业带。充分利用保定区位、交通、生态等优势,顺应
心、高端医疗和健康服务中心、生物产业基地为契机,以成果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京雄老龄人口周边养老的新需求,积极与
转化、质量提升、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依托骨干企业,大力
北京对接,在易县、涞水、涞源等环京浅山区,建设一批医养
营造保定承接产业转移和生物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良好
结合的髙品质养老机构,积极疏解京津健康养老功能,进而
环境,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健康服
带动巨大的生活服务业市场。瞄准京津老年高端消费人群,
务业,打造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着眼京雄保石国家生物
按照“医、护、养、学、研”一体化新模式,促进中医药、中华传
医药健康产业廊道,以“一谷”为核心,以“五基地”为支撑,打
统文化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大力推进与京津医疗机构、养
造具有一流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聚集区。
老机构和康复机构的深度对接。三是打造健康休闲目的地。
“一谷”,即保定国际医疗健康谷。“五基地”,即安国国家中
以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地建设为引领,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
医药产业基地、涿州生物医药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徐水生
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建设度假养生、食疗养生和健康文化等
物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京冀养老健康基地、高级职业教育
多种服务体系,塑造中医健康旅游国际品牌,形成完整的中
基地。
医药旅游服务业链。研究谋划高层次健康旅游博览会和高
(一)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19年北京医疗机构诊
峰论坛,提升燕赵健康旅游影响力。
疗人次超2.6亿,其中外地进京群体约占三分之一。保定要
(五)
大力发展主城区医疗健康区。积极承接北京优势
勇于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政治责任。发挥北京儿童 医疗资源转移,创新托管、共建、合建等合作方式,面向京、
医院保定医院的先行先试典范作用,在保定市现有9家三甲
津、雄广大人口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构建集康
医院基础上,全面对接北京地区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通过 养、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保定主城区健康产业基地。实施“生
建设分院、合作、人股等方式,承接北京增量医疗资源,再增
物+数字”融合工程,利用京津高端生物要素资源,加快人工
加10家以上专科三甲医院,缓解北京诊疗压力,形成保定生
智能技术在医用机器人、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决策支持
命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系统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发展智能医学影像、智能诊疗、
(二) 打造医疗高端科技研发平台。加快构建从基础研
远程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数字服务新业态,加快医疗健康
究、技术研发、临床实验到药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完善支
大数据开发应用,提供智慧化、高端化、个性化健康管理
撑产业发展的研发孵化、成果转化、生产制造平台等功能配
服务。
套,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华大基因涿州科技产
(六) 着力建设安国现代医药基地。发挥安国中药材、
业园、中国农大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等项目建设,积极
业市场和文化优势,进一步挖掘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资源,
承接新区生物技术在保定转移转化。依托解放军总医院涿
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全力建设中国中药都。坚
州保障基地、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个性
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加强中药新品种研发。积极推广提取、
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
分离、纯化、制剂和过程质量控制等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
务产业,力争在重点专业领域的早期临床研究方面取得
的应用,建立较完整的中药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化体系。做
优势。
强中药材交易,做精中药材文化,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制
(三) 加快建设医疗设备产业。加快国家康复辅助器具
造、贸易、康养、文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药都产业辐射带
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建设,围绕手术器械、耗材、治疗设备等领
动作用,吸引国内外知名药企、科研团队落地,不断扩大产业
域,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依托京雄研发实力,瞄准数字化探
集群规模,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 12 ?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20 (19) 21
专
更多推荐
产业,建设,发展,医疗,资源,生物医药,北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