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六万能拿下威驰吗)

发动机控制系统- 2.5升(LB8)和3.0升(LW9)电路图和元器件位置

1.示意图和布线图(2.5 升及3.0 升别克)

(1)排放软管布线图(图1)

图1

排放软管布线图

1-至摇臂盖;2-至蒸发排放碳罐车辆后部;3-进气管;4-节气门体;5-曲轴箱强制通风阀门;6-燃油压力调节器;7-至变速器驱动桥;8-进气歧管;9-至附件;10-至真空制动助力器;11-进气岐管绝对压力传感器;12-蒸发排放碳罐吹洗阀

(2)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供电、接地、功能失效指示灯MIL、动力系统控制模块和数据连接插头)

图3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点火控制模块ICM)

图4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燃油油位传感器)

图5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喷油器)

图6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空调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和进气温度传感器IAT)

图7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加热型氧传感器、废气再循环EGR、动力系统控制模块(仅限MF2))

图8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空气流量传感器和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图9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怠速空气控制IAC、机油油位开关、机油油压指示灯)

图10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发电机、仪表板和车速传感器)

图11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PNP和自动变速器)

图12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和自动变速器)

图13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停车灯开关和自动变速驱动桥)

图14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和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线圈)

图15 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意图(左右侧冷却风扇)

(3)部件定位图

1)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

名称

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线圈

空调制冷剂压力传感器

位置

空调压缩机部件,发动机下端右前侧

发动机室右侧,储压器上

定位视图

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

手动中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部件视图

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

手动中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部件视图

接头端视图

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手动中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接头端视图

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手动中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接头端视图

自动变速驱动桥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CMP)

曲轴箱位置(CKP)传感器(7X)

曲轴箱位置(CKP)传感器(24X)

数据连接插头(DLC)

发动机左侧

发动机右侧,进气增压下面

发动机机体后下部,排气歧管下部

发动机右侧,曲轴端部,缓振平衡器的后面

位于仪表板左下部,转向柱右侧

安装在散热器左侧

——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数据链接通信中数据连接通信部件视图

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数据链接通信中数据连接通信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

发动机冷却液风扇

名称

马达(左)

发动机冷却液风扇马达(右)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ECT) 传感器

发动机机油液面指示器开关

发动机机油压力指示器开关

蒸发排放(EVAP)碳罐吹洗电磁阀

排气再循环(EGR)阀

燃油喷油器1-6

燃油箱

保险丝盒

发电机

加热型氧传感器(H02S)

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

控制总成(C60)

怠速空气控制(IAC)阀

点火装置控制模块(ICM)

仪表组件

位置

安装在散热器右侧

发动机左侧顶部,节气门体下

储油盘内中心前下方

发动机前部,起动机上部

发动机后顶部,点火控制模块后

发动机上端左侧面,靠近节气门体

发动机顶部,每个进气口处

车后部下面

仪表板的右侧,右前侧车门开口

发动机右后侧顶部

位于排气管中催化转换器后面

仪表板中央

发动机顶部左侧,在节气门体总成上

发动机后顶部

仪表板顶部转向柱上面

定位视图

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在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中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部件视图

在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中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线路系统中电源和接地部件视图

发动机电气系统中发动机电气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手动中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在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中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数据链接通信中数据连接通信部件视图

发动机电气系统中发动机电气部件视图

照明系统中照明系统部接头端视图

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在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中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接头端视图

在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中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

发动机电气系统中发动机电气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手动中暖风、通风与空调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在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中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头端视图

数据链接通信中数据连接通信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电气系统中发动机电气接头端视图

照明系统中照明系统接进气温度(IAT)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KS)组1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

空气流量(MAF)传感器

驻车空档位置(PNP)开关

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

接头封装SP205

起动机电机

停车灯开关

发动机室左前部,空滤器管道内

发动机前下侧,起动机上方

发动机后顶部,气门盖上部

发动机前左侧,空滤器管道内

发动机左侧,变速器驱动机构上

位于发动机左前侧,空滤器总成内

仪表板下面,转向柱右侧

发动机前下方

在仪表板左侧下面,位于制

名称

节气门位置(TP)传感器

发动机罩下附件导线接线盒

车速传感器(VSS)

发动机室右下侧,在变速器驱动机构上

C101(20 孔)

仪表板线束至发动机线束,位于发动机室左侧,接近支柱座

C102(16 孔)

发动机线束至燃油喷油器线束,发动机顶部,靠近发电机

C105(4 孔)

发动机线束至发动机冷却液风扇线束,在散热

器右冷却风扇上

C113 (20 孔)

发动机线束至自动变速器驱动机构线束,发动机室左侧,变速器驱动机构顶部

C200 (56 孔)

仪表板导线束与车身导线束,连接在仪表板右

侧后面

C405(8 孔)

车身线束至燃油油位传感器线束,后厢地台板备胎室前方

G113

发动机左前下方,变速器驱动机构双头螺栓,动机左侧

G117

发动机左前下方,变速器驱动机构双头螺栓,动机上方

G200

仪表板室右侧后部

G203

G402

P100

P101

S105

仪表板下面,向柱右侧

后厢内,车窗装饰板右下侧

仪表板右下侧

仪表板左上侧

发动机线束,发机室前,直列接头105(发机冷却液风扇跨接接头分接头)约40mm(2 英寸)

发动机线束,发动机室左侧,离动力系统控制模块分接头约70mm(3 英寸)

燃油喷油器线束,发动机顶部,离喷油器2 分接头约20mm(1 英寸)

燃油喷油器线束,发动机顶部,离喷油器3 分接头约20mm(1 英寸)

仪表板线束,转向柱右侧,位置

动踏板支架右侧

发动机左侧顶部,在节气门体总成上

发动机室右侧连接至支柱架

定位视图

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线路系统中电源和接地部件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线路系统”中线束布线图

接头端视图

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线路系统中电源和接地接头端视图

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线路系统”中串联线束接头端视图

“线路系统”中串联线束接头端视图

“线路系统”中串联线束接头端视图

“线路系统”中串联线束接头端视图

“线路系统”中串联线束接头端视图

“线路系统”中串联线束接头端视图

——

——

——

——

——

——

——

——

S106

——

——

——

——

——

——

——

——

——

S109

S121

S202

名称

S211

S230

S233

S234

S270

位置

从C242 中心控制台分接头约190mm

仪表板线束,位于转向柱左侧,距仪表中央组件分接头约200mm

仪表板线束,距鼓风机马达控制模块分接头约4厘米

仪表板(IP)线束,仪表板中央后部,距收音机分接头约40mm

仪表板线束,转向柱左侧,距仪表中央组件分接头约130mm

仪表板线束,位于仪表板右侧后部,离鼓风机马达控制模块分接头约40mm

定位视图

接头端视图

——

——

——

——

——

——

——

——

——

——

2)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

1—散热器;2—发动机冷却液液位指示灯模块

图16散热器右侧后面

1—C105(与发动机冷却液风扇串接);2—散热器加注口;3—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接头C1(透明);4—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 接头C2(蓝色)

图17发动机冷却风扇/散热器后面

1—发动机机油液面传感器;2—车辆速度传感器(VSS);3—曲轴位置(7X)传感器

图18发动机左前方

1—发电机;2—点火装置控制模块(ICM)接头C2;3—点火装置控制模块(ICM)接头C3;4—加热型氧传感器(H2OS)引出线;5—点火装置控制模块(ICM)接头C2;6—空气流量MAF 传感器

图19发动机右前方

1—点火装置控制模块(ICM)接头C2;2—C102(与燃油喷油器导线束串接);3—加热型氧传感器(H2OS)引出线;4—加热氧气传感器(HO2S);5—点火装置控制模块(ICM)接头C1

图20

发动机上部右前侧

1—发动机导线束

图21

发动机左侧

1—C102(燃油喷油器导线束);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3—节气门位置(TP)

传感器;4—怠速空气控制(IAC)气门;5—排气再循环(EGR)阀;6—蒸发排放(EVAP)清除阀;7—曲轴位置(CKP)传感器(24 X);8—组1爆震(KS)传感器;9—发动机机油压力指示灯开关;10—可熔断连接发动机起动机;11—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线圈;12—曲轴箱强制通风(PVC)阀;13—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

图22发动机顶端左后方

1—蒸发排放(EVAP)碳罐吹洗电磁阀;2—排气再循环(EGR)传感器;3 空气流量(MAF)传感器;4—节气门位置(TP)传感器;5—怠速空气控制(IAC)气门;6—进气温度传感器

图23 发动机上部后侧

1—组1 爆震传感器(KS);2—可熔断连接起动机蓄电池正极端子;3—发动机机油压力指示灯开关;4—起动机电磁线圈引线;5—蓄电池电缆正极;6 —C172(与右前车轮转速传感器串接);7—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线圈;8—曲轴位置(CKP)传感器(24 X);9—发动机冷却液液位指示灯模块;10—机罩下的附件接线盒接头C3;11—机罩下的附件接线盒接头C7

图24 发动机左下侧

1—发动机(RPO LB8/LW9);2—自动变速驱动桥(RPO M15)

图25 发动机室下端左后方

1—驻车/空档位置开关;2—驻车/空档位置开关,C1;3—驻车/空档位置开关,C2;4—发动机线束;5—C111 与发动机引出自动变速驱动桥的导线束串接

图26 变速器左侧

1—蒸发排放(EVAP)通风孔电磁阀;2—燃油箱

图27

汽车左后方

(4)外观识别

1)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头端视图

1—变速器驱动机构油液温度(TFT)传感器接地(黑色,2762);2~3 — 未使用;4—换档电磁线圈A控制器(1–2 换档电磁阀),(浅绿色,1222);5—高速风扇控制(深蓝色/473);6—低速风扇控制(深绿色,335);7—凸轮轴位置动力系统控制模块输入(黑色,630);8—3X参考(紫色/白色,430);9—24X参考(浅蓝/黑色,647);10—MAP 高(灰色,2704);11~12—未使用;13—歧管绝对压力(MAP)/发动机冷却液温度(ECT)传感器接地(橙色/黑色,469);14~15—未使用;16—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地(黑色/白色,451);17—进气温度(IAT)传感器接地(黑色,2760);18—未使用);19—点火正极电压运行中热/灯泡测试/起动(紫色,1500);20—蓄电池正极电压(橙色,540);21~27—未使用;28—未使用;29—加热氧传感器传感器1信号低(棕黄色,413);30—变矩器离合器(TCC)制动器开关输入(紫色,420);31—排气再循环枢轴位置传感器接地(黑色,2753);32—排气再循环阀控制(灰色,435);33—爆震传感器(KS)信号(深蓝色,496);34~37—未使用;38—怠速空气控制(IAC)阀B高(浅绿/白,1749);39~42—未使用;43—燃油喷油器#1 控制(黑色,1744);44—换档电磁阀B控制(2-3 换档电磁阀),(黄色/黑色,1223);45—未使用;46—燃油喷油器#3 控制(粉红/黑色,1746);47—燃油喷油器#2 控制(浅绿/黑色,1745);48—参照低(红色/黑色,453);49~52—未使用;53—分流(褐色/黑,424);54—点火控制IC(白色,423);55—未使用;56—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地(黑色/白色,451);57—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地(黑色/白色,451);58—II 级串行数据(深绿色,1049);59 —未使用;60—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地(黑色/白色,451);61—节气门位置(TP)接地(黑色,2752);62~63 —未使用;64—车速传感器(VSS)高(黄色,400);65—车速传感器(VSS)低(紫色,401);66~67 —未使用;68—变速器驱动机构档位开关B(黄色,772);69—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黄色,492);70~71 —未使用;72 —未使用;73—燃油喷油器#5 控制(黑色/白色,845);74~75 —未使用);76—蒸发排放碳罐吹洗控制(深绿/白色,428);77~78 —未使用;79—燃油喷油器#6 控制(黄色/黑色,846);80—交流电压力传感器接地(黑色,2751)

图28 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接头C1

图29 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接头C2

表3 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接头C2注解

针 导线颜色 电路编号 功能

1 — — 未使用

2 — — 未使用

3 深绿/白色 465 燃油泵继电器控制

4 白色 257 排气再循环阀点火正极电压

5 棕色/白色 419 故障指示灯(MIL)控制

6 — — 未使用

7 浅蓝/白色 1747 怠速空气控制(IAC)阀A高

8–9 — — 未使用

10 紫色 412 加热氧传感器传感器1信号高

11 — — 未使用

12–15 — — 未使用

16 白色 776 变速器驱动机构档位开关P

17 — — 未使用

18 黑色/白色 771 变速器驱动机构档位开关A

19 褐色/黑 231 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输入

20–21 — — 未使用

22 深绿/白色 762 空调(A/C)请求

23 紫色 806 点火正极电压仅限热起动

24 粉红色 439 点火正极电压运行中热/灯泡测试/ 起动

25 浅绿色 432 进气岐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

26 黄色 410 ECT 传感器信号

27 红色/黑色 380 空调制冷剂压力传感器信号

28 棕色 1456 排气再循环枢轴位置信号

29 灰色 23 发电机F端子监视器

30 灰色 2702 伏参考A

31–32 — — 未使用

33 灰色 2701 伏参考A

34 灰色 474 伏参考B

35 黑色 452 传感器接地

36–38 — — 未使用

39 深绿/白色 459 空调(A/C)压缩机离合器继电器控制

40–41 — — 未使用

42 浅蓝/黑色 844 燃油喷油器#4控制

43 — — 未使用

44 浅蓝/黑色 1748 怠速空气控制(IAC)阀A低

45–48 — — 未使用

49 浅绿/黑色 444 怠速空气控制(IAC)阀B低

50 棕黄色 472 进气温度(IAT)传感器

51–54 — — 未使用

55 — — 未使用

56 灰色 773 变速器驱动机构档位开关C

57 — — 未使用

58 棕色 1174 发动机机油油位开关输入

59 — — 未使用

60

61

62–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红色

深蓝色

黄色/黑色

紫色

浅绿色

红色/白色

黑色

黄色/黑色

黄色/黑色

棕色

褐色/黑

225

417

1227

1589

1867

812

407

1868

625

418

422

未使用

发电机L端子控制

未使用

节气门位置(TP)传感器信号

未使用

变速驱动机构油液温度(TFT)传感器

燃油液面传感器输入

曲轴箱位置蓄电池正极电压

未使用

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蓄电池正极电压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接地

曲轴箱位置传感器接地

未使用

起动机启用控制

未使用

变矩器离合器(TCC)脉宽调制(PWM)电磁阀控制

变矩器离合器(TCC)电磁阀控制

未使用

2)发动机控制系统接头端视图

A—参考电压供电电路-12 伏(红色/白色,812);B—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黑色,630);C—传感器回路(黑色,407)

图30 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

A—曲轴箱位置传感器信号(黄色,573);B—曲轴箱位置传感器回路(紫色,574)

图31 曲轴位置(CKP)传感器(7x)

A—曲轴箱位置传感器供电-12 伏(浅绿色,1867);B—曲轴箱位置信号(浅蓝/黑色,647);C—曲轴箱位置传感器回路(黄色/黑色,1868)

图32

曲轴位置(CKP)传感器(24x)

A—保险丝输出-IGN1(粉红色,339);B—碳罐冲洗电磁阀输出(深绿/白色,428)

图33

蒸发排放(EVAP)碳罐冲洗电磁阀

A—排气再循环电磁阀输出(灰色,435);B—接地(黑色,2753);C—排气再循环电磁阀位置信号(棕色,1456);D—排气再循环电磁阀5 伏参考信号(灰色,2702);E—排气再循环通气口电磁阀输出(白色,257)

图34

排气再循环(EGR)阀

A—保险丝输出- 点火1(粉红色,639);B—燃油喷射器#1 输出(黑色,1744);B—燃油喷射器#2

输出(浅绿/黑色,1745);B—燃油喷射器#3 输出(粉红/黑色,1746);B—燃油喷射器#4 输出(浅蓝/黑色,844);B—燃油喷射器#5 输出(黑色/白色,845);B—燃油喷射器#6 输出(黄色/黑色,846)

图35

喷油器

A—燃油表传感器信号(紫色,1589);B—燃油泵马达供电电路(灰色120);C—接地(黑色,650);D—传感器回路(黑色,452)

图36

燃油箱

A—氧传感器回路(棕黄色,413);B—氧传感器信号(紫色,412);C—接地(黑色,1050);D—带保险丝的点火输出(粉红色,839)

图37

加热氧气传感器(HO2S)

A—怠速空气控制(IAC)线圈B 低(浅绿/黑色,444);B—怠速空气控制(IAC)线圈B 高(浅绿/白,1749);C—怠速空气控制(IAC)线圈A 低(浅蓝/黑色,1748);D—怠速空气控制(IAC)线圈A 高(浅蓝/白色,1747)

图38

怠速空气控制(IAC)气门

A —分流信号(褐色/黑,424);B —点火控制信号(白色,423);C— 未使用;D — 未使用;E —参考信号(紫色/白色,430);F —参考低信号(红色/黑色,453)

图39

点火控制模块(ICM) C1

A—接地- 清理(黑色/白色,51);B—保险丝输出- 点火1(粉红色,239)

图40

点火控制模块(ICM)C2

A—曲轴箱位置传感器信号(黄色,573);B —未使用;C—曲轴箱位置传感器回路(紫色,574)

图41

点火控制模块(ICM)C3

A—进气温度IAT 传感器回路(黑色,2760);B—进气温度传感器信号(棕黄色,472)

图42

进气温度(IAT)传感器

A—爆震传感器信号(深蓝色,496)

图43

爆震传感器(KS)组1

A—进气岐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回路(橙色/黑色,469);B—进气岐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浅绿色,432);C—5 伏参考(灰色,2407)

图44

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

A—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黄色,492);B—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地(黑色/白色,451);C—保险丝输出-点火1(粉红色,339)

图45

空气流量(MAF)传感器

A —5 伏参考(灰色,2701);B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回路(黑色,2752);C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深蓝色,417)

图46

节气门位置(TP)传感器

A —驻车/空档输入(橙色/黑色,434);B —带保险丝输出- 蓄电池(橙色,840);C —未使用;D —接地(黑色,1050);E —起动机电磁阀供电(紫色,6);F —倒车灯供电(浅绿色,24);G —驻车/空档输出(黄色,1737)

图47

驻车空档位置(PNP)开关C1

A—驻车空档位置开关信号-奇偶校验位(白色,776);B—驻车空档位置开关信号-位2(黄色,772);C—驻车空档位置开关信号-位3(灰色,773);D—变速器位置开关信号- 位1(黑色/白色,771)

图48

驻车空档位置(PNP)开关C2

A—车速传感器低(紫色,401);B—车速传感器高(黄色,400)

图49

车辆速度传感器(VSS)

更多推荐

发动机,传感器,视图,接头,位置,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