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名爵3报价及图片)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中图版)
地 理
(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点,读图完成1—4题。
1.丙地的经纬度是(
)
A.66.5°S,120°E
C.66.5°N,120°E
B.66.5°S,120°W
D.66.5°N, 120°W
2.下列四个科考站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3.下列四个科考站没有机会看到午夜太阳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4.下列景观图片拍摄于南极地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1.A 2.D 3.A 4.D
【解析】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从经度看,丙地位于120°E经
线上;从纬度看,丙地位于南极圈线(66.5°S)上。由此可判定,丙地的经纬度是120°E、66.5°S,依据题意。故选A。
2.读图可得,昆仑站距离南极点最近,其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气温最低。故选D。
3.读图可知,图中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位于南极圈以外的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没有机会看到午夜的太阳。故选A。
4.读图可知,A图所示动物是斑马,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故A错误。 B图所示动物是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故B错误。C图所示动物是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动物,故C错误; D图所示动物是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D正确。故选D。
某航母平台,从图中甲港口出发,驶入试航区(点线范围)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读图完成5—6题。
5.试航区的经度范围是
A.122°05′E~122°22′E
C.38°39′N~39°01′N
6.试航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
【答案】5.A 6.C
【解析】5.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知,试航区的经度范围是122°05′E~122°22′E,纬度范围是38°39′N~39°01′N;故选A。
6.据此读图可知,试航区的纬度在38°39′N~39°01′N之间,根据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知试航区位于北温带;故选C。
2019年2月5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正式上映。《流浪地球》讲述了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与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读材料,完成7—8题。
7.《流浪地球》开始在我国内地上映时,济宁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B.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B.122°05′W~122°22′W
D.38°39′S~39°01′S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8.要实现地球“流浪”,首先要停止地球自身的旋转运动,即停止(
)
A.地球自转﹣﹣围绕地轴运动
C.地球自转﹣﹣围绕太阳运动
【答案】7.B 8.A
7.2月5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解析】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山东省济宁市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故选B。
8.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中心是地轴;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地球公转中心是太阳;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读图,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完成9—10题。
B.地球公转﹣﹣围绕地轴运动
D.地球公转﹣﹣围绕太阳运动
9.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0.学校教学楼东西方向长度约为
A.20米 B.40米 C.100米 D.200米
【答案】9.A 10.A
【解析】9.该图是采用一般定向法定向,图中可知,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东北方向,A符合题意,选A。
10.图中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50米,教学楼在图上大约是2厘米,故实际距离是100米,故C符合题意,选C。
地图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帮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东岳泰山,华夏闻名”。家住北京的玲玲利用周末乘火车去泰安爬泰山,并顺利返回。在整个过程中,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铁路分布图,③泰安市交通图,④泰山景区导游图。
11.对玲玲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如果上述四幅地图图幅大小一样,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1.A 12.D
【解析】11.地图的种类很多,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地图,如玲玲想北京乘火车去泰山旅游,应该选择的地图是中国铁路分布图、泰安市交通图和泰山景区导游图,中国地形图对这次旅行没有帮助,故选A。
12.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在相同图幅的情况下,范围越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以上四幅地图中,泰山景区导游图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故选D。
下图是邵阳市某中学生在一地理研学旅行推进会上展示的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成,完成13—14题。
13.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为(
)
A.西北向东南 B.西南向东北 C.东北向西南 D.自西向东
14.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⑤海拔是800米
C.图中的地形部位没有鞍部
【答案】13.B 14.D
【解析】13.图中可知,该图是采用指向标定向,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为西南向东北,B符合题意。选B。
14.图中可知,⑤海拔是850米,A错误。
①②两点比⑤⑥两点海拔低,B错误。图中的地形部位有鞍部,C错误。②地形开阔平坦,比①(陡崖)更适合作为研学活动的宿营地,D正确。D符合题意。选D。
B.①②两点比⑤⑥两点海拔高
D.②比①更适合作为研学活动的宿营地
a为某自行车越野赛照片,图b为赛道及周边地区地形图。读下图,完成15—17题。
15.图b所示区域(
)
A.大部分在海拔400米以下
C.道路两侧地形坡度一致
B.道路②段穿行在山谷地带
D.道路④段位于鞍部地带
16.照片拍摄地点位于b图中①段,从②段到①段,运动员(
)
A.一直上坡 B.一直下坡 C.先下坡后上坡 D.先上坡后下坡
17.运动员在道路①段行进的方向是(
)
A.偏北 B.偏东 C.偏南 D.偏西
【答案】15.B 16.B 17.C
【解析】15.由图可以看出,图b所示区域中,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米以上,故A错误。道路②段穿行在山谷地带,故B正确。道路东侧的坡度比西侧的坡度更缓,故C错误。道路④段位于山脊地带,故D错误。故选B。
16.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从②段到①段的等高线海拔一直在下降,说明该路段一直以下坡,故选B。
17.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以看出,运动员在道路①段行进的方向是向南,故选C。
读下列各大洲图,完成18—19题。
18.“鸵鸟在散步,河马在戏水,长颈鹿伸着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叶,还有凶猛的狮子在追逐斑马。”可以看
到上述景象的大洲是(
)
A.A B.B C.C D.D
19.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
A.A B.B C.C D.D
【答案】18.A 19.C
【解析】18.题目中提到的鸵鸟、河马、长颈鹿、狮子是分布在非洲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地区,以上四个大洲中,A表示的是非洲,B表示的是北美洲,C表示的是南美洲,D表示的是南极洲,故选A。
19.“世界人种大熔炉”是指南美洲,该大洲的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后来又有欧洲移民、非洲、亚洲移民,各种族通婚慢慢导致人种越来越复杂,混血人种占比重大,故选C。
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分离 D.板块碰撞
【答案】20.A 21.C
【解析】20.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大陆轮廓基本吻合,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
同,在南美洲东南部和非洲南部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都能够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南美洲和非洲赤道附近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具有相同的气候条件,都分布着热带雨林,这与大陆漂移无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大西洋处在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海水涌灌,就形成了大西洋。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某地质调查小分队准备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一次野外调查.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完成22—25题。
22.考察队途经的a处是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23.考察队员整理了有关东非大裂谷的实地考察资料,记录有误的是
A.大裂谷地跨欧亚两大洲
C.裂谷的面积在逐渐增大
B.裂谷带分布着多座火山
D.裂谷大致呈南北走向
24.考察队员来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地质考察。该火山是欧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位于
A.欧亚板块内部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B.非洲板块内部
D.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25.考察队在行经东非大裂谷时当地发生地震,队员的正确做法是
A.跳入就近的湖泊中
C.跑到悬崖下躲避
B.向空旷平坦的地方避难
D.就近进入建筑物躲避
【答案】22.C 23.A 24.D 25.B
【解析】22.从图中可知,a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C符合题意。
23.从图中可知,裂谷跨越了非洲和亚洲,A描述错误,其它选项描述正确;选A。
24.从图中可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D符合题意。
25.在野外发生地震,可以选择向空旷平坦的地方避难,A正确;跳入湖中,或悬崖下躲避,进入建筑物躲避都是不正确的做法,BCD错;选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
26.请阅读以下材料及下图“南极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3月12日返回上海。这次科考任务之一是为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运送部分建站物资。
(1)请在罗斯海新站的经度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164°_____,75°S。(2分)
(2)中国新站选址区罗斯海新站的半球位置是在南半球和_________半球。(2分)
(3)俄罗斯东方站位于美国南极点站的____________方向处。(2分)
(4)考察队员在南极地区会感受到酷寒、_______和烈风,会看到“南极绅士”——_________。(4分)
26.【答案】(1)E
(2)西
(3)正北
(4)干燥
企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读、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罗斯海新站所处地区经度向东变大,为东经度,所以罗斯海新站的位置是(164°E,75°S)。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罗斯海新站(164°E,75°S)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3)美国的南极点站位于南极点上,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所以俄罗斯东方站位于美国南极点站的正北方向。
(4)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是“南极绅士”。
27.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资料: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请在图中a处用“箭头”标明地球公转方向______。(2分)
(2)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正值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这一天赤峰市白昼时间最______(
填“长”或“短”)。(6分)
(3)“谷雨种大田”,谷雨(4月20日前后)一到,赤峰地区开始大面积播种,此时,地球运行至图中①~④的______段。(2分)
27.【答案】(1)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2)夏至日
北回归线
长
(3)①
【解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1)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是图上看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A是北半球的夏至日,(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这一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白昼时间最长,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
(3)4月20日前后地球运行至图中①~④的①段即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28.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地形部位: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4分)
(2)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台,在①②③选址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2分)
(3)若公路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公路中段向东弯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6分)
(4)图示区域西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________。(4分)
28.【答案】(1)山脊
陡崖
(2)③
(3)5000
①避开山丘
②靠近居民区
(4)山地 A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1)读图可知,图中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表示山脊部位,乙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部位。
(2)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图中①②③三地都是山顶部位,其中③处海拔最高,海拔在800米以上,最适宜建设嘹望台,视野最为开阔。
(3)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米,若图中公路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实地距离是500米x10=5000米。公路中段向东弯曲的目的是避开高大山地,减小工程量,避免道路坡度过大。
(4)读图可知,图中区域西部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地势起伏大,海拔在500米以上。图10中a-b剖面线经过了一座高大的山顶,向东北又经过了一处盆地,地势起伏较大。读图11,A、B、C三幅地形剖面图可以判断,图A剖面图的地势起伏状况与图10中的剖面线a-b图一致。故A正确,BCD错误。
29.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图中①—⑧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_______和北冰洋,形成__________状水系,由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3分)
(2)甲图中青藏高原所在大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气候。乙图中B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气候,受此气候影响常会发生旱灾,这里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__________供应不足成为本地区普遍遇到的问题。(6分)
(3)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属于__________地区。(2分)
(4)乙图中A是___________运河,B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__________(人种)的故乡。本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和______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3分)
29.【答案】(1)印度洋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2)温带大陆性
热带草原
粮食
(3)南亚
(4)苏伊士
黑种人(黑色人种)
黄金
【解析】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1)甲图中①—⑧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青藏高原所在的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图中B线以南地区是撒哈拉以南地区,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这里由于人口增长快,粮食不足,这是该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
(3)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南亚国家。
(4)乙图中A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本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和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更多推荐
地区,地球,南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