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新款q5l什么时候上市)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01寡人之于国也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答:(1)反对兼并战争。(2)大力发展农业、
渔业、林业。(3)注重教育。(4)反对暴政,提倡施行仁政。(5)以民为本。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答:本文紧紧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然
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
年成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
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
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答:孟子用这
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
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02秋水(节选)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答: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
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客观意义: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
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答:文章开头的对河水和海水两种景物
的生动描写,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陪衬河伯与海神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主
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答:本文很能见出庄子说理“善于援譬设喻”的特
点,而且譬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
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国
之在海内,稊米之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
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
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答:本文论证很有特色,即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
推进,最后把结论推到读者面前。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很有说服力。
03五代史伶官传序
奋、成功时意气的雄壮,接着写失败时形势的衰弱,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
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格外令人信服、发人
深省。
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答:第二自然段概述庄宗李存
勖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是事实论据。第三自然段引用的《尚书》中“满招损,谦受益”、“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都是理论论据。通过
引用论据,使人更为容易接受本文论点。
0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答: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
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台阶,因此,学生在校努力钻研学问,
更多推荐
论据,主旨,方法,景物,学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