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发(作者:二手车app哪个靠谱)
2020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1. 把下列诗句补写完整
(1)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
(2)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3)______, 子规声里雨如烟。
(4)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2.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 阅读《七律·长征》,完成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2)这首诗是围绕着“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____,______。
(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的一暖一寒,既表达了______,又表现了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
②缘:______
③不识: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5. 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
秋的声音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绽开--______匆匆--______
(3)用“匆匆”造句。
6.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7.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① 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牧童》
② 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 《满江红》
③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清平乐?村居》
④文言文语言简洁,充满智慧。《杨氏之子》中“______”一句最能反映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
⑤周瑜以“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采用_____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歇后语“孔明借东风——______”就出自这段历史故事。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
东方慕容和上官,
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
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
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 )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9.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补全古诗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促织”就是______。作者看到______,料想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0. 请默写诗、文。
(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____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_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
(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
_____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____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6)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7)《少年中国说》中“_____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
11. 课外阅读。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忆江南》是一首______,“忆江南”是它的______。
(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 )
(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
13.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是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4. 下列诗句不是赞美“顽强生命”的一项(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5. 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
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16. 课外阅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静夜思:
疑:
举头: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填序号)
①去 ②近 ③无
远——______有——______来——______
(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18. 课外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19. 补充诗句空缺的部分。
(1)______,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刘禹锡《望洞庭》)
20. 填空。
(1)《夜宿山寺》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直接描写山寺很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21. 积累运用。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______送别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该诗后两句为______,______。
(2)寓言故事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人生哲理。在《牧童和狼》中我们明白了:一贯说谎的人即使______,也______;在《蝉和狐狸》中我们懂得了: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______。
(3)东起______,西到______,万里长城谱写了______。北起______,南到______,京杭大运河谱写了______。
22. 阅读《暮江吟》,回答问题。
暮江吟①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
(1)《暮江吟》描写了四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3)在《暮江吟》中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因为他们都是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_____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3.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郊
(明)杨慎
高田①如楼梯,
平田②如棋局③。
白鹭忽飞来,
点破④秧针⑤绿。
【注】①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qí),又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③棋局:象棋棋盘。④点破:打破。⑤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
(1)选一选,填序号。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把高田比作______,把平田比作______。
A.棋局 B.楼梯
(2)写出诗中表达下面意思的诗句。
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打破了这一片初生秧苗的绿色。
24. 按要求补充诗词及名言警句俗语。
(1)相对于春、秋、冬来说,古人关于夏天的诗词还不多。其实,古诗词中的夏天还是挺好的。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
(2)有些古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一种精神。比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竹石》郑燮)又比如《石灰吟》(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
(3)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积累的一些名言警句,可以励志一生。比如普朗克(德)的“______,让我们通向新知识。”还有,《离骚》中的“路更受其修远兮,______”又比如: “莫看______,要看______。”名言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光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被迷惑,要透过表面现象来看事物本质。当自己遭受挫折时,可以用阿斯图里(危地马拉)的“______,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来激励自己。
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歇后语,从中感受到了祖国语文的生动有趣。我们也会在生活中偶尔使用它们,比如,我们在参赛前,其他同学会给我们送上一句“在赛场上,你们可以是“八仙过海——______’。“看你们的啦!”于是,我们紧张的心情一扫而光,鼓足劲儿走向赛场。又比如,对着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的天空我们会幽默地说上一句:“这天气,真是______——说变就变。”说完后,哈哈,笑一番。
25.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26. 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此诗的作者是______ 代______。
(3)题目中“题”的意思是 ______ 。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
(5)此诗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诗句是______ ,作者说明了______。
27. 课外阅读。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多选)
(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
(4)选择诗句填空。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
②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
③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
(5)本诗的线索是 , 全诗句句紧扣“ ”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
28.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
(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 ______ ______ ______
29. 读一读,猜一猜。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______。
3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 方:______
空蒙:______ 亦:______
(3)这首诗中,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描绘了西湖______时和______时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更多推荐
诗人,诗句,作者,比如,描写,表达,下列,意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