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奥迪rs系列报价)

后桥检修调整程序

检查后桥总游隙

由于驱动系统的不平衡车辆振动和发出异常噪音,依照下述方法测量后桥的总游隙,检查差速器承载器是否需要拆卸。

⑴ 把汽车停放在平坦的水平地面。

⑵ 将变速器控制杆推至空档位置,并将分动器操纵杆推入空档位置后,拉上停车制动杆并用千斤顶顶起车辆。

⑶ 向顺时针方向完全拧转结合法兰。将结合法兰防尘罩的匹配标记与减速器的标记对准。

⑷ 向反时针方向完全拧转结合法兰,然后测量两个匹配标记移动的距离。如果测量的游隙大于极限,拆卸减速器组件来调整游隙。

极限:5毫米

检查半轴轴向游隙

使用千分尺测量半轴的轴向游隙。

标准数值:0.05~0.20毫米

若半轴的轴向游隙超过了标准数值,将半轴卸下,改变垫片的厚度调整至标准数值。

调整半轴轴向游隙

按照下述步骤调整轴承壳和后桥壳端部之间的间隙。

⑴ 把1毫米厚的垫片和O型圈装入左侧后桥壳。

⑵ 把左图所示的轴承壳端面涂敷规定的密封剂,把左半轴装入后桥壳,拧紧各螺母。

所规定的密封剂:3M ATD零件编号8663或同等品种

⑶ 装入不带垫片和O型圈的右半轴,临时将其拧紧。

⑷ 用厚薄规测轴承壳和后桥壳端部之间的间隙。

⑸ 选择垫片厚度使其等于测量出的间隙值与0.05~0.20毫米之和。

⑹ 拆下右半轴,把垫片和O型圈装到右侧后桥壳端部。

⑺ 在左图所示的轴承壳端面涂敷规定的密封剂,把右半轴装入后桥壳,拧紧螺母。

所规定的密封剂:3M ATD零件编号8663或同等品种

备注:

以对角方向依次地拧紧各螺母。

⑻ 检查半轴轴向游隙是否在标准值范围内。

标准数值:0.05~0.20毫米。

检查齿轮油油位

卸下加油塞,检查油位。

齿轮油油面不低于加油塞孔底部8毫米以下。

测量防滑差速器预应力

为测量防滑差速器的预应力,把变速器调档杆推至空档位置,锁定两只前轮,并把停车制动器完全松开。其中一只后轮保持触及地面,另一只后应升起。

按下列程序测量已升起的该只轮子的起动力矩。

⑴ 卸下车轮。

⑵ 使用轮毂螺母把专用工具安到轮毂螺栓上。

⑶ 使用转矩扳手测量半轴朝前方的起动力矩,从而找出防滑差速器的预应力。

标准数值:

使用专用工具 1.25公斤米以上

不使用专用工具 2.5公斤米以上

⑷ 如果转矩少于标准数值,从车上卸下防滑差速器并分解。

桥壳油封的更换

⑴ 松开停车制动器和后板之间的联接件。

⑵ 在脱开制动器管子之前先从放油孔排出刹车液。

⑶ 拧下后板固定到桥壳上的螺母。

⑷ 从桥壳拉出后半轴。如果后半轴难于拉出,可用专用工具将其拆下。

⑸ 使用带爪的专用工具拆出油封。

⑹ 对装上后桥壳部位的油封涂敷多功能润滑脂。

⑺ 使用专用工具把新油封敲入后桥壳端部。

⑻ 对油封唇部涂敷多功能润滑脂。

⑼ 安装后半轴。

⑽ 安装制动器管子,从放气口排除制动系统内的空气。

⑾ 安装停车制动缆,调整停车制动杆的冲程。

后桥的拆卸和安装

拆卸步骤:

1、 制动鼓

2、 停车制动拉绳连接螺栓

3、 停车制动拉绳的连接部分

4、 制动器管子的连接部分

5、 通气软管的连接部分

6、 传动轴的连接部分

7、 稳定杆安装螺栓

8、 减震器下侧安装螺栓

9、 防撞锁档

10、钩环组件

11、桥部件

备注:

带 “*”的拧紧部位先临时拧紧,然后在空车状态下再正式拧紧。

拆卸的检修点

⑴ 传动轴

在结合法兰和凸缘叉上做上匹配标记后再拆开传开传动轴和结合法兰的连接部分。

注意:

用钢丝绳等把传动轴吊在车身上。

⑵ 防撞锁挡

用修车千斤顶把车桥的差速器部分稍微向上顶起并保持,拆下防撞锁挡。

⑶ 桥部件

往车后抽出桥部件。

注意:

桥部件在千斤顶上是不稳定的,小心别让它掉下。

安装检修点

⑷ 钩环组件

从外侧向车辆中心方向安装钩环组件。

⑸ 传动轴

使凸缘叉和结合法兰的匹配标记相互对准,安装传动轴。

半轴拆卸和安装

密封剂:3M ATD或同等品种

拆卸步骤:

1、 制动鼓

2、 停车制动缆连接螺母

3、 停车制动缆端部接头

4、 制动管连接部分

5、 后半轴组件

6、 垫片

7、 O型圈

8、 弹性圈

9、 护圈

10、后半轴

11、轴承内座圈

12、轴承外座圈

13、油封

14、轴承壳

15、油封

后半轴垫片组

拆卸检修点

后半轴部件

把后半轴连同后制动器组件拉出。如果后半轴难于拆卸,使用专用工具。

备注:

在拆卸时勿损坏油封。

护圈

⑴ 从后板上拧下一个护圈螺栓

⑵ 向下压轴承壳,一直将其压到罩盖为止。

⑶ 用橡胶带包住轴承壳的外周边缘加以保护。

⑷ 如左图所示,固定住半轴并用手持式砂轮机局部地磨削护圈的圆周,直至护圈半轴侧和轴承侧的壁厚为1.0~2.0毫米和2.0毫米。

注意:

应小心不要损伤轴承壳和半轴。

⑸ 固定住半轴,把护圈轴承侧的壁厚磨削到2.0毫米厚。

注意:

应小心不要损伤轴承壳和半轴。

⑹ 用錾子切入护圈已被磨薄的部位,拆下护圈。

注意:

应小心不要损伤半轴

拆卸后半轴轴承内座圈

拆卸后半轴轴承外座圈

拆卸后半轴油封

检查:

⑴ 检查防尘罩有无变形和损坏

⑵ 检查油封有无损坏

⑶ 检查内和外轴承有无卡死、褪色及滚道表面粗糙。

⑷ 检查半轴有无裂纹、磨损和损坏。

安装检修点

桥壳油封

安装检修点

半轴油封

⑴ 给新油封外缘涂上多功能润滑脂。

⑵ 使用专用工具如图所示,把新油封压进轴承壳直至它与轴承壳面平齐为止。

⑶ 给油封唇部涂上多功能润滑脂。

压装轴承外座圈

压装轴承内座圈、半轴

⑴ 按轴承壳、轴承内座圈的顺序安到半轴上。

⑵ 使用专用工具把轴承内座圈压入半轴。

压装轴承护圈

使用专用工具把护圈压入半轴,确认压入力是否符合标准数值。

如初始压入力小于标准值,则应更换半轴。

标准数值:

初始压入力4000公斤

最终压入力6000公斤

安装弹性圈

⑴ 装好弹性圈后,用厚薄规测量弹性圈和护圈之间的间隙(A),并检查其是否符合标准数值。

标准数值:

0~0.166毫米

⑵ 如间隙大于标准数值,可选择适当厚度的弹性圈装上使间隙符合标准数值。

减速器的拆卸和安装

拆卸前的预操作

排出减速器内的齿轮油

安装后的操作

从制动器管路中排除空气

调整停车制动的行程

注入减速器齿轮油

拆卸步骤:

1、 制动鼓

2、 停车制动缆连接螺母

3、 停车制动缆端部

4、 制动器管子

5、 螺母

6、 半轴组件

7、 后传动轴

8、 减速器

密封剂:

3M ATD或同等品种

备注:

按照上图所示,对减速器壳上桥壳安装面涂敷规定的密封剂。

拆卸的检修点

⑴ 后半轴组件

把右和左半轴拉出约70毫米。如难于拉出使用专用工具。

⑵ 后传动轴

在后传动轴的凸缘叉和减速器壳的结合法兰上作匹配标记。

⑶ 减速器总成

拧下连接螺母,用木棒敲击减速器总成的下部若干次,将结合面敲松,然后拆下部件。

注意:

把最上面的螺母拧松到螺柱的端部不要把它拆下。

应注意不要敲打结合法兰。

分解前的检查

把专用工具夹到老虎钳上,并把减速速器安到专用工具上。

从动齿轮游隙

让主动小齿轮就位锁定,用百分表在主从动齿轮上测量从动齿轮齿隙。

在主动齿轮圆周上的四点或四点以上进行测量。

标准数值:

0.13~0.18毫米

从动齿轮摆差

在从动齿轮反面的肩状物测量从动齿轮摆差。

极限:

0.05毫米

减速器总成分解

分解步骤:

1、 锁动板

2、 侧轴承螺母

3、 轴承帽

4、 差速器壳部件

5、 侧轴承外座圈

6、 侧轴承内座圈

7、 螺栓

8、 主动齿轮

9、 锁销

10、小齿轮轴

11、塞块

12、小齿轮

13、小齿轮垫圈

14、侧齿轮

15、侧齿轮插入垫片

16、差速器壳

17、防滑差速器组件

18、自锁螺母

19、垫圈

20、主动小齿轮组件

21、主动小齿轮前垫片

22、主动小齿轮隔圈

23、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内座圈

24、主动小齿轮后垫片

25、主动小齿轮

26、结合法兰盘

27、油封

28、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内座圈

29、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外座圈

30、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外座圈

31、减速器壳

分解的检修点

⑴ 侧轴承螺母

⑵ 差速器壳部件

备注:

把右和左侧轴承和轴承螺母分开放,以便重新安装时不把它们混淆。

⑶ 侧轴承内圈

备注:

通过差速器壳的开口用专用工具拆出侧轴承内座圈。

⑷ 从动齿轮

给差速器壳和从动齿轮作匹配标记。

按对角线顺序拧松从动齿轮连接螺栓,以卸下从动齿轮。

⑸ 锁销(普通差速器)

⑹ 自锁螺母

⑺ 主动小齿轮组件

在主动小齿轮和结合法兰上作匹配标记。

把主动小齿轮连同主动小齿轮隔圈和主动小齿轮前隔圈一块取出。

注意:

不要把匹配标记做在结合法兰和传动轴的结合面上。

⑻ 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内座圈。

⑼ 油封、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内座圈、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外座圈、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外座圈

使用专用工具从减速器壳敲出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外座圈。并连同主动小齿轮的前轴承内座圈和油封一齐敲出。

用同样的方法敲出主动小动小齿轮的后轴承外座圈。

重新装配

重新装配步骤:

1、 减速器壳

2、 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外座圈

3、 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外座圈

4、 主动小齿轮

5、 主动小齿轮后垫片

6、 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内座圈

7、 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内座圈

8、 油封

9、 主动小齿轮前垫片

10、主动小齿轮隔圈

11、主动小齿轮组件

12、结合法兰

13、垫圈

14、自锁螺母

15、差速器壳

16、防滑差速器壳组件

17、侧齿轮插入垫片

18、侧齿轮

19、小齿轮垫圈

20、小齿轮

21、塞块

22、小齿轮轴

23、锁销

24、从动齿轮

25、螺栓

26、侧轴承内座圈

27、侧轴承外座圈

28、差速器壳部件

29、轴承帽

30、侧轴承螺母

31、锁动板

润滑剂和胶粘剂的使用部位

重新装配检修点

⑴ 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外座圈

注意:

压入时务必小心不使外座圈偏斜。

⑵ 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外座圈

注意:

轴承外座圈必须使用压床进行装配,以防止出现倾斜和变形现象。

主动小齿轮高度的调整

按下列程序调整主动小轮高度:

⑴ 按图中所示顺序把专用工具和主动小齿轮前和后轴承内座圈安进齿轮承载器。

⑵ 拧紧专用工具螺母直至主动小齿轮旋转转矩的标准数值已取得。

⑶ 测量主动小齿轮旋转转矩(不带油封)

标准数值:

轴承区分 轴承润滑 转矩

新件

(带防锈油)

6.0~9.0公斤米

新件/重新使用 涂齿轮油 4.5~5.0公斤米

备注:

在检查主动小齿轮的旋转转矩的同时,逐渐拧紧专用工具的螺母。

⑷ 把专用工具放在齿轮承载器的侧轴承座内,而后选择一个厚度与专用工具之间的缝隙相一致的主动小齿轮后垫片,

备注:

务必彻底清洁侧轴承座。当放上专用工具时,务必使专用工具的切掉部分处于图中所示位置,而且核实专用工具已与侧轴承座紧密接触。

选择主动小齿轮后垫片时,应选加主动小齿轮垫片数至最低限度。

⑸ 把已选妥的主动小齿轮后垫片安到主动小齿轮上,并使用专用工具把主动小齿轮后轴承内座圈压入装上。

主动小齿轮预应力的调整

按下列程序调整主动小齿轮旋转转矩:

不带油封

⑴ 把主动小齿轮前垫片塞入主动小齿轮隔圈和主动小齿轮前轴承内座圈内。

⑵ 使用专用工具把结合法兰拧紧至 规定的转矩。

备注:

切勿安装油封

⑶ 测量主动小齿轮旋转转矩。(不带油封)

标准数值:

轴承区分 轴承润滑 转矩

新件

(带防锈油)

6.0~9.0公斤米

新件/重新使用 涂齿轮油 4.5~5.0公斤米

⑷ 如果主动小齿轮旋转转矩不在标准数值范围内,更换主动小齿轮前垫片或主动小齿轮隔圈以调整旋转转矩。

备注:

当选择主动小齿轮前垫片时,如果垫片数多了,选加主动小齿轮垫片数至最低限度。

⑸ 再次卸下结合法兰和主动小齿轮。

带油封

⑴ 在装上主动小齿轮的前轴承内座圈后,用专用工具把油封敲入齿轮承载器的前缘位置。

⑵ 在安装主动小齿轮部件前,对结合法兰的垫圈接触面和油封接触面涂敷多功能润滑脂。

⑶ 安上主动小齿轮部件和结合法兰,使其匹配标记恰当的对准,并使用专用工具把结合法兰自锁螺母拧紧至所规定的转矩。

⑷ 测量主动小齿轮旋转转矩(带油封),以核实主动小齿轮旋转转矩符合标准数值。

轴承区分 轴承润滑 转矩

新件

无 8.5~11.5公斤(带防锈油) 米

新件/重新使用 涂齿轮油 6.5~7.5公斤米

差速器齿轮游隙的调整

按下列程序调整差速器齿轮游隙:

⑴ 把侧齿轮、侧齿轮止推隔圈、小齿轮和小齿轮垫圈装配进差速器壳中。

⑵ 暂时安上小齿轮轴。

备注:

不要装入锁销

⑶ 在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塞入楔子惟锁定侧齿轮。

⑷ 在用楔子锁定侧齿轮的同时,用百分表在小齿轮上测量差速器齿轮的齿隙。

标准数值:

0~0.076毫米

极限:0.2毫米

⑸ 如果差速器齿轮齿隙超过极限,安上较厚的侧齿轮止推隔圈来调整齿隙。

⑹ 再次测量差速器的齿轮齿隙,并确认是在极限内。

如果不能加以调整,则应成组更换侧齿轮和小齿轮。

安装锁销

⑴ 校准小齿轮轴锁销孔和差速器壳锁销孔,并把锁销送入。

⑵ 用冲子在两点上把锁销冲入。

从动齿轮

⑴ 清洗从动齿轮连接螺栓。

⑵ 拧动专用工具(螺丝攻M12×1.25)除去粘附在从动齿轮螺纹孔的胶粘剂,然后吹入压缩空气清洁螺纹孔。

⑶ 给从动齿轮的螺纹孔涂上所规定的胶粘剂。

所规定的胶粘剂:3M螺纹锁定用或同等品种。

⑷ 把从动齿轮安到差速器壳上,使匹配的标记恰当地对准,务必按对角线顺序把各种螺栓拧紧至规定的转矩。

侧轴承内座圈

注意:

仅安装一侧的轴承内座圈时,应把负载加在差速器壳上。

轴承帽

对减速器壳和轴承帽的匹配标记,而后拧紧轴承帽。

调整主驱动齿轮游隙

按下述步骤调整主驱动齿轮的游隙。

⑴ 使用专用工具,临时拧紧侧轴承螺母直至它恰好处于侧轴承预应力前的状态。

⑵ 测量主驱动齿轮游隙。

标准数值:

0.13~0.18毫米

备注:

至少在主动齿轮圆周上测量4个点。

⑶ 使用专用工具推动侧轴承以调整游隙至标准数值。

备注:

先拧松侧轴承螺母,而后(以等值)拧紧侧轴承螺母。

⑶ 使用专用工具推动侧轴承以调整游隙至标准数值。

备注:

先拧松侧轴承螺母,而后(以等值)拧紧侧轴承螺母。

⑷ 使用专用工具,施以预应力把右和左侧轴承螺母往下拧至两个邻近的中心之间的一半距离处。

⑸ 选择和安装锁动板。

⑹ 检查主驱动齿轮的接触,如明显按触不良,进行调整。(啮合印迹参见前桥减速器)

⑺ 测量从动齿轮摆差。

极限:

0.05毫米

⑻ 如果从动齿轮摆差超过极限,改变从动齿轮和差速器壳的综合位置,并重新装配。

防滑差速器的分解和重新装配

1、 钉

2、 差速器壳(A)

3、 止推弹簧

4、 弹簧板

5、 摩擦板

6、 摩擦圆盘

7、 摩擦板

8、 摩擦圆盘

9、 压缩环

10、侧齿轮

11、塞块

12、差速器小齿轮

13、差速器小齿轮轴

14、塞块

15、侧齿轮

16、压缩环

17、摩擦圆盘

18、摩擦板

19、摩擦圆盘

20、摩擦板

21、弹簧板

22、止推垫圈

23、差速器壳(B)

差速器齿轮组

分解的检修点

螺钉

⑴ 一次一点均匀地拧松差速器壳(A)和(B)的螺钉。

⑵ 把差速器壳(A)从差速器壳(B)分开。

⑶ 从差速器壳(B)内拆下各零件。

备注:

要把拆下的左、右止推垫圈、弹簧板、摩擦板和摩擦圆盘分开依次放好,以便于在重新装配时辨检查

检查零件的接触和滑动面

⑴ 检查摩擦板、摩擦圆盘、弹簧板和压缩环

A 摩擦板、摩擦圆盘、弹簧板的摩擦表面如果有卡住、严重摩损或因热度变色的迹象,它将严重影响锁定操作,给该部位更换新的零件。

备注:

摩擦表面的内缘接触紧实是弹簧板所致,这种摩损并非反常。

摩擦板、摩擦圆盘、弹簧板的摩擦表面如果因热度轻微变色时,用细砂纸将表面变色处磨去仍可继续使用。

B 摩擦圆内圆周有6个突出物,如果缺口和凸痕,它将造成异常的离合器压力。使用油石修理零件,如不能修理,将其更换。

C 摩擦圆盘外圆周有4个突出物,如果缺口和凹痕,它将造成异常的离合器压力。使用油石修理零件,如不能修理,将其更换。

D 压缩环的摩擦圆盘的摩擦面如果缺口和凹痕,先使用油石磨零件,然后再用磨粉混合物抛光表面。

备注:

摩擦表面的内缘接触是弹簧板或弹簧贺盘所致,这种磨损并非反常。

⑵ 检查下列接触面和滑动面,用油石修理缺口或毛口。

E 止推垫圈和壳的滑动面

F 差速器壳的弹簧接触面。

G 压缩环的外缘和差速器壳的内缘的接触面

H 侧齿轮和止推垫圈的滑动面。

I 压缩环孔和侧齿轮外缘的滑动面。

J 压缩环外缘的凸出物。

K 差速器小齿轮的球面和压缩环的内径。

L 压缩环的V型槽和小齿轮轴的V型部分。

M 小齿轮轴的外径和差速器小齿轮的孔。

N 侧齿轮的外缘槽口。

O 差速器壳的内缘槽。

P 塞块的滑动面。

检查摩擦板和摩擦圆盘的翘曲。

使用千分尺,在平板上转动摩擦板或摩擦圆盘,以测量摩擦板或摩擦圆盘的翘曲度(平整度)。

极限:

0.08毫米

检查摩擦板和摩擦圆盘的磨损。

⑴ 为测量磨损,先测量磨擦表面的厚度和摩擦圆盘和板的凸出物,然后找出差距。

极限:

0.1毫米

在几点上进行测量。

⑵ 如零 件磨损已超过极限,更换新的零件。

重新装配的检修点

调整离合器盘的摩擦力

在装配前,用下列方法调整弹簧板和差速器壳之间的间隙(为了调整离合器盘的摩擦力),在把零件装入差速器之后再调整侧齿轮的端隙。

⑴ 如图所示,为每一边安装摩擦圆盘和摩擦板各2片,一片迭一片,综合它们以便左和右之间的厚度差别达到标准数值。

标准数值:

0~0.05毫米

备注:

摩擦板(新件)有一种型号:1.75毫米

摩擦圆盘(新件)有两种型号:1.75毫米和1.85毫米。

⑵ 如图所示,为每一边安排弹簧板,一片迭一片,以使工和右的厚度差别减少到最低限度。

备注:

弹簧圆盘和弹簧板新件有一种型号:1.75毫米。

⑶ 装配压缩环的外部件(差速器小齿轮和压缩环)和磨擦圆盘和摩擦板,而后如图所示测量总宽度。

⑷ 计算两个弹簧板厚度加上上述款(3)所测得数值的总数值。

⑸ 当综合差速器壳(A)和(B)时便可取得弹簧板接触面之间的尺寸(D)。

(D=E+F-G)

⑹ 改换摩擦圆盘的厚度以便差速器壳和弹簧板之间的间隙(D-C)成为标准数值。

标准数值:

0.06~0.20毫米

⑺ 卸下弹簧板、弹簧圆盘、摩擦板和摩擦圆盘。

⑻ 测量自止推垫圈终端面至终端面的尺寸(H)。

⑼ 当综合差速器(A)和(B)时,便可取得止推垫圈接触面之间的尺寸(I)。

(I=D+J+K)

备注:

尺寸(D)是综合差速器壳(A)和(B)时弹簧板接触面之间的距离。

⑽ 改变止推垫圈的厚度以便推垫圈和差速器壳之间的距离(I-H)达到标准数值。

标准数值:

0.05~0.20毫米

备注:

止推垫圈新件有3种尺寸:1.50毫米、1.60毫米各1.70毫米

⑾ 如图所示安装止推垫圈,并选择止推垫圈使从压缩环背面至止推垫圈端面距离,在左、右之间的差符合标准数值。

标准数值:

0~0.05毫米

备注:

边用手压V形槽边测量距离。

⑿ 把各零件依照图示方向放入差速器壳(B)中。

备注:

小心别把摩擦板和摩擦圆盘的插入顺序弄错,和把弹簧板的插入顺序弄错。

螺钉

⑴ 对齐差速器壳(A)和差速器壳(B)的匹配标记(在每个壳的相同数字)。

⑵ 慢慢地拧动螺丝起子几圈,拧紧螺钉以使差速器壳紧紧地接触,可能是止推垫圈和弹簧板未妥当安入槽口中,因此请重新装配。

⑶ 装配后,为测量离合器盘的摩擦力,使用专用工具测量起动转矩。

标准数值:

使用新离合器片时 4.0~7.5公斤米

使用旧离合器片时 2.5~7.5公斤米

备注:

在轻轻旋转后测量起动转矩。测量转矩宜在活动开始之际进行。

备注:

齿轮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滑差速器摩擦板、摩擦圆盘、弹簧板的使用寿命,请使用三菱公司及长丰公司指定的专用齿轮油。

更多推荐

轴承,小齿轮,齿轮,摩擦,差速器,测量,调整,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