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魏派suv图片及报价)

首先要感谢上的学长学姐们还有德强班陶卓老师的帮助。一路坎坷,好事

多磨,众人的相助是此行成行的关键。

出于论坛上大家讨论的都是Master攻略,而对于本科申请者来说,能收集到的信息

颇少,常常只能在论坛和网路上捕风捉影的了解到零星且主观的咨询(我深有体会啊T_T),

因而决心写一篇本科攻略贴,供后来人参考,也算是对同舟共济精神的延续。

PS1:六个半月德福18分,好吧的确显摆。但是我想借此能给有定力的人打下鸡血。

我只是禀赋一般的人,凡事只要有决心,用心做,肯定会有超出预期的结果。

回到正题。本科留德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按重要性降序排列),除此之外还须要非

常重视的事时间点的安排,比如德语考试,签证,录取通知书的取得等,这我会在以下几

点中展开叙述。

1. 德语成绩。TestDaF 4×4 或 DSH II

2. APS证书(包括testas成绩)

3. 护照

4. 211大学一个学期,非211大学三个学期的大学成绩

5. 各种材料:大学在读证明、高考成绩证明、大学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初

中毕业证书、小学毕业证书(最后2项视申请学校而定,比如TUM要求,而RWTH不要

求)

6. 大学的选择

7. 申请大学

8. 德意志银行存款保证金证明及在德国的保险证明

9. 签证

其他专题:

10. 要不要找中介

11.为什么本科就去欧洲大陆

12.个人经历

一、德语准备。

这个是要最早开始准备的,从开始学德语到考出德福4×4成绩,根据以往经验是一年

德强班加上3-4个月的准备。也就是第一年的9月开始德强班的德语学习,第二年7月份

德强班结束,报一个德福强化班,11月参加德福考试。

参加德强班的好处是:

1. 可以呆在学校里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2. 德强班的成绩算入GPA,德强班一年共36个学分,全部拿优秀的话绩点会

大涨。

3. 可以多认识一些很有意思的同学。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铁了心本科留德的话,德强班不值得推荐。德强班的课还是

算比较轻松的,而同济的留德预备部据说课程会比较紧凑,能更短时间内学完德语,缺点

就是没有德强班的那三点好处。

同济想本科留德的学生可以这样安排:大一开学直接报德强班,上一年德语,大二那

年开始正常的本科课程顺便过掉德福。顺利的话到大二之后即可赴德,本科课程学完的学

分可以转过去。

当然上面提及的是常规流程,一下提供三个非常规的例子供参考。

Beispiel 1:今年一起走的一哥们,09级,高考因为填志愿失手沦落一所非211学校。

利用高考后两个寒假两个暑假的时间分别在同济的留德预备部和上海新东方德福班和北京

莱茵春天上课,今年4月份顺利考出德福4×4的成绩。

Beispiel 2:今年一起走的一学妹,10级,211学校,上学期上完(一个学期是留德

最低要求)直接休学开挂学德语,4月份德福也16分,不幸的是四项中有一个3,没能满

足4×4的要求,但至少拿到慕尼黑大学的语言班,在慕尼黑大学开学的语言测试中如果能

通过,即可直接开始上课。目前她自称有想法去Heidelberg考DSH。

Beispiel 3:也就是我自己啦。09级。去年九月德强班开始学德语,因为一开始就明

确目标,所以特别刻苦,开挂学德语,今年四月份18分。不过其中也有人品大爆发的因

素,不值得模仿=-=。

二、APS证书及TestAS考试(详见)

留德必须取得的又一样证书,每年有5月和10或11月两次考试。与研究生不同,本

科留德学生只需参加笔试,无须面试。

APS证书的具体要求网站上很清楚,就提几点注意事项:

1. 考试可以用德语或英语考,对自己德语没有信心的同学完全可以用英语。英

语高考能130分以上的同学都没问题的。

2. 考试种类分文科、商科、理科、工科。/ 上有样题,

考试难度与其上差不多,甚至有些题目是重复的,复习的话好好看看高中的课本就够了。

相对于知识的难度,语言才是最大的障碍。

3. 能多早去考APS证就多早去考。5月份考试的话,7月初才能拿到证书。11

月考的话,1月初才能拿到证书。而德国大学申请的截止日期是冬学期7月15日,夏学期

1月15日。也就是说,拿到证书的时候仅剩下几天时间可以寄到德国了,时间上来说还是

非常赶的。如果能提早一个学期考,时间上的安排就会缓和得多。

4. APS的电话几乎打不通,但是他们邮件回得很勤快。如果不是问什么脑残的

问题一般2-3个工作日就能收到回复。

三、护照

这条专门写给上大学把户口迁到大学的非上海同学。上海的同学也请及早办理好护照

(原则是尽量早,反正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预约签证需要护照号码。

首先要到西苑食堂旁边的派出所拿一张单子,填写证明户籍迁到了上海。然后到 四平

派出所 重新办理一张上海的身份证(原来的身份证要留下,不能留下的话要让工作人员开

一张户籍证明,有二者之一才能办理护照)。然后到 杨浦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申请办理

护照。14天之后可以到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领取护照。

办理户籍证明以及更换身份证地点:四平路派出所;地址:上海市苏家屯路29弄9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杨浦分局):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2049号 。

领取护照地点: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Add: 民生路1500 号Tel:

当时在办护照给我的感觉就像在下副本或者做任务一样,要看地图,要跟NPC对话,

对话后才能知道下一步要去哪里干什么,然后跋山涉水之后还要去找NPC交任务。当时在

办护照的时候请教了另一个学长,他办的流程跟我不一样(可能因为他比较早办,到我的

时候机构的改制了),我们开玩笑说,我们俩下的副本不一样..XD.

四、211大学一个学期,非211大学三个学期的大学成绩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吧,跟着上课就是了,尽量把GPA刷高。APS和GPA的转换至今

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总之GPA高了没坏处。

211大学的优势就是可以停个一年来学德语,非211的同学可能要通过寒暑假抓紧时

间赶德语(见 德语准备 的第一个Beispiel)。

五、各种材料

1.申请表

2.语言证书(需要到使馆翻译公证,前5份公证件免费,之后每份50RMB)

3.成绩单(需要公证翻译)

4.毕业证书(需要公证翻译)

5.在读证明(需要公证翻译)

证书

7.高考证明(需要公证翻译)

8.高中毕业证(需要公证翻译)

9.简历lebenslauf

10.动机信motivation

翻译公证的地点是图书馆辅楼北侧的德研所。德研所的老太太看起来很像杨婆婆,但

是实际上很热心,好好跟她说话就是。同济的学生只要给德研所翻译就可以了(当时我们

一直纠结要不要再拿到公证处公证,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非同济的学生需要多付公证

费用。

六、大学的选择

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在精英九校中,实力无需赘言,其

他的还推荐斯图加特大学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前者有着全德国最强的建筑学且斯图加

特是保时捷和奔驰的总部的所在地,容易找到好的实习。后者在企业家的评比中跟工科老

大亚琛不分伯仲。除此之外最好再申请一个发zulassung比较快的学校如克劳斯塔尔工业

大学,用来约签证。当时我就是因为没这么干,后来多磨蹭了好多时间。

七、大学申请

准备好以上材料之后,一般在5月份,大学开始本科招生之后,可以开始申请。登陆

大学的官网进行网申,网申之后打印好申请表,连同要求的材料一起寄到德国。用DHL3

天可以到。原则也是尽量早寄,早寄的话,万一有什么缺失的材料可以补交。外办办事很

慢,一般要过个一周甚至更久才会告诉你缺少什么材料。

八、德意志银行存款保证金证明及在德国的保险证明

这个是在拿到Zulassung(录取通知书)之后,申请签证之前要完成的。

德意志银行的官网 / 网站首页就有详细的保证

金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我写这条要突出的亮点是,一般电汇保证金到法兰克福央行的话,普通银行要一周左

右的时间,而用华夏银行(华夏和德意志银行有“华夏欧元即时达”的合作)的话,第二

天即可到达,而且手续费低。等保证金到达央行之后,就可以去开户的那个德意志银行领

取保证金证明。如果是中行的话一般一周,有时候2,3天也会到。华夏银行,说实话,除了往外

汇钱的时候速度快,其他时候一律很难用...

签证还需要的办理到德国可以使用的保险,我是在/ 找猫

哥办理的DAK,会稍微贵点。

九、签证

一般情况下,本科留学申请签证,不能通过北京的 留德人员审核部 递交(今年是例

外,因为申请签证的人太多了,审核部也帮忙接受申请),必须事先在相应辖区(不能跨辖

区预约,例如江苏属上海辖区,就不能去北京使馆预约,否则会被扇回来,户籍迁到大学

的话就属大学所在的那个辖区)的使馆网站上预约面签时间,然后亲自到使馆参加面谈。

面签之后4-6周能拿到签证,而德国大学9月底新生报到,有welcome week,10月中

旬开始上课,也就是说,最好能在8月底或者最迟9月初就递交签证。

而预约签证的时间要更早,一般提前2个月就要预约。我们当时是6月底预约的,刚

好是高峰期,基本预约不到8月中和下旬的了。预约签证需要护照号码,这也是为什么要

提早办好护照的原因。

签证的面谈需要的材料很多,根据使馆网站上的整理。最关键的是Zulassung(大学

录取通知书)。有的大学的电子PDF版通知书可以递签,如TUM,有的需要原件,如RWTH。

如果通知书上有标明电子版可用的话,都可以递签。

纠结的问题来了,当时我申请的两所TUM和RWTH都是老牛拖破车速度级别的,TUM

等到8月23日晚上才给发了电子版的zulassung,而RWTH的zulassung原件至今未到。

同申请本科的同学申请的达姆施塔特工大和卡尔斯鲁厄大学7月底就收到zulassung可以

面签了。

可以这么操作:申请牛校的同时申请一所发zu速度比较快的学校,拿着先来的

zulassung去面签,反正到德国可以转签证。据说只有转入或转出柏林不可以,其他的都

没问题。不过这点我没操作过,是其他过来人的经历。

十、要不要找中介

不要。申请德国大学相对英美是很容易的事情了。按照规定和流程一步一步完成即可,

如果连申请大学都需要找中介,就别指望自己以后能在德国照顾好自己。好中介黑钱,坏

中介黑人。况且一同申请的一位10级的学妹找的 上海留学德国中心 就是当下的一个例

子。全程中介实际帮得上忙的就是寄了材料和填写了大学申请表。而且寄给慕尼黑工大的

材料还寄错了,是事后我们自己追回来的,不然是别指望能申到慕尼黑了。他们给了TestAS

的样题是直接网上每个人都可以摘抄的,而修改简历都更不用说了,随便找个德国人都改

得比他们好。

十一、为什么本科就去欧洲大陆?

关于出不出国的问题,研究生攻略贴已经讨论许久,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出国可以开

拓眼见,上真正的大学,享受纯粹的学术氛围,如果经费不是问题的话,一般情况都会选

择研究生留学,既获得更好的学历,也大大减少留学费用。研究生两年在外与其说是漂泊

不如说是旅游。相比之下,本科即开始留学生涯未免花费过大,而且耗时长,会产生寂寞,

性价比貌似大打折扣。

但我们先来做一组计算题:

1.时间上的比较。

本科出国:

语言准备1年+大一1年+国外本科2.5-3年(因为可以转学分)+研究生2年

总计:6.5-7年。

研究生出国:

国内本科4年+国外研究生2-2.5年(因为国内课比较water,到国外研究生要补课)

总计:6-6.5年。

总耗时实际上相差取平均值大约0.5年。

2.性价比的比较。

正如我题目强调的,本科去的是欧洲大陆,也就是说排除了英美帝国主义。欧洲大陆

大家比较不了解的是,有许多国家实行的是福利教育,高等教育不收取学费,仅收取少量

学杂费,且对留学生也是相同的待遇。这样的国家我知道的至少有德国,法国,意大利。

这样一来,相比英美,本科留学费用就减少到了1/3,甚至更少。【德国本科全部费用(生

活费学杂费机票)估算20-30W,视城市而定】

其二,国外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较高。天朝高等教育还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难在

美帝或者其他帝国主义中找到认同感(清北复交中科大的自动移步其他版块),凭借一个天

朝的学位,除非有吓死人的GPA和更吓死人的CV,米国名校的offer(有奖学金的录取通

知书)基本无望。只能屈尊一个接受平庸学校的offer或者自行放血接受一个名校的AD(没

有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

反观,如果凭借一个帝国主义的本科文凭,加上一般吓人的GPA和一般吓人的CV,

更有国外知名教授的推荐信,拿下offer的难度会急转直下,研究生的花费相应也减少得

多。与其将有限的经费花在研究生上,不如先在本科上投资。

Psssssssss:

1. 以上只是基于合理假设上的推想,至于是否具有实践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我会及时回来报道检验结果的。

2. 这套方案对语言要求比较高。过程要折腾一门二外,意图转战北美或者英伦

的同学还要大战GRE和toefL三百回合。

3. 要做好寂寞的心理准备。外国妹纸不好泡,泡图书馆好了。

十二、个人经历

我是09年来到同济大学,上了一年常规的本科。当初因为好奇顺手在选课网上报了

一个德强班,反正到时开学不上可以退掉,接着大二课程。命途多舛的是,开学前夕,因

为回到高中踢了场友谊赛弄得十字韧带撕裂,开学的头一个半月几乎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无可奈何只能选择课程较为轻松的德强班作为过渡。也就是在这时,在上面遇

到贵人,指明了本科留学的可能。这算是搭上末班车也可以说是计划不周,不然的话大一

的那个暑假就可以开始德语学习,而不是跟着社会实践游山玩水。

9月13日德强班的正式上课。很蛋疼的是,之前以为觉得APS用德语无法解决,还

复习了半个月的英语。开学的前一天,就是9月12日,拿着舍友寄回来的<新编大学德语>

开始自学德语。可以说一开始学德语就如临大敌,想要大二结束就登陆德意志,就必须在

次年的4月2日或者至晚7月16日考出TestDaF4×4的成绩。于是开始昏天黑地的德语

学习,诸位可以理解为脚伤了也没其他事情可以干。10月24日,十字韧带撕裂之后的刚

好两个月整来到上海,在Frau陶的调教之下开始完整的德语学习。

学的很勤奋,进度大约是每天9小时。12月底的时候超前把大学德语一年要上的4

本书啃完了。4本大学德语对于德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完4本之后推荐中德工程学院

用的新求精中级1和2。中级1、2里面有很多实用的词组搭配,听力虽然比较简单,但是

平时拿来练耳还是比较有用的。寒假报了新东方的德福班,期间就只回家了几天,其他时

候都是在学校西南七楼和新东方的多语种部来回。

备战德福还需要的书:

1. 《TestDaF Training Neu》

2. 《Fit fuer TestDaF》

3. 《德福完全教程》

4. 《德福备考教程》(上外教育出版社的那本)

5. 《德福听力高分突破》

6. 《德语“德福”考试模拟试题集》(这个拿来练口语好了,听力写作阅读都无

视掉,因为很差评)

每天9小时(就是12节45分钟的课),说起来有点霸气,实际上因为没有参加任何社

团活动,时间还算不上紧凑,每天还能玩上2小时电脑睡足9小时的觉,时而还被对面广

东的舍友拖去喝酒,前半年是真的长胖了。真正感觉紧张的是D-day之前的一个月。只能

拆东墙补西墙地糊着薄弱的口语和听力。听力我只能说多听,每天都听,多听自然有感觉。

而口语我的建议是,把所有可能的thema的回答写出来,然后背下来,考试的时候一一对

应上去,另外,背课文背多了,自然而然也会有口语的感觉,能脱口而出就说出想要的句

子。至于写作,再次感谢下陶老师哈,期间写了可能有20多篇德福作文都塞给老师帮忙

改正,之后德福写作也如愿以偿拿了5分。

有必要插入说一下短时间学德语的心得:

1.词汇。

语言的根基是词汇量。在学完发音之后,几乎是以每1.5天100个单词的速度推进。

我不是天才,100个单词只能说是模模糊糊的记了个大概。个人认为,一次性把单词记得

牢固并不是良策,非常耗时间。记单词的最高境界是在反复使用中掌握单词的,这样掌握

的最牢固。前一课的单词记个大概就开始下一课的学习,可以加快学习进度。而之前模糊

掌握的前一课的单词还可以在下一课当中反复用到,反过来加深记忆。

当然,这是在一天或者两天之内解决掉一个一周才上完的单元时的特殊方法,常规上

课还是要跟着老师,按部就班,每一步都踩得踏实。

2.语感。

语感看似很抽象,但是说白了,就是看到一个句子自然而然知道要接什么句子,或者

自己想要完成一个句子时,无需顾暇繁杂冗长的语法,随口说出。我的经验是,要做到这

点,天赋并不是决定性的。多背课文,能背到很熟了,常用的语法组合、词汇组合、句子

结构会自然烂熟于心,语感也就养成了。

四月初德福考完的时候心里是真没底,口语一共6道题目,就毁了一道。听力很简单

的第二篇听得云里雾里,好在第一和第三篇RP爆发,涉险过关。

德福考完到5月14日参加testAS之前,处于游离态,无心再与德语纠缠,就是看看

高中课本准备testas同时恶补日剧还有电影。之后就是准备申请大学的材料,其实的复杂

曲折反应在上面的经验当中,希望大家不要再走弯路。

申了两所:RWTH和TUM,都拿到Zulassung。

8月26日在北京面签,之后就回老家呆着等待结果,大家要祝我签证顺利哈。

最后,再次感谢一下无私帮助过我的人(随机顺序排列啊):

上的

Taopao1988

Uwani

mrbig727

shaovagoal

邮件联系过的

tuanju719

zxwlouise

wangxiaomin83

hahaing87

uwani461(这个跟第二个好雷同啊=-=,目测是同一个人)

德强班的陶卓老师,还有给德强班创造良好氛围的班长刘小妙韵以及何倩蓉。

一个汽车学院的学长杨帆,还有老乡,本科厦大现在RWTH的张顺荣学长。

新东方老师:Herr 阎、Herr 石、Herr 咸、以及外教 马龙老师。

以及同一条战线上的Frau 池、Herr 仲、Herr 苏匪头。

更多推荐

大学,需要,德福,申请,德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