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发(作者:福特福睿斯多少钱一辆)
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九大关注点
(1)全球财宝500强企业悉数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业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悉数到场,如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TRW、德纳,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法国法雷奥等。这些企业涉及汽车关键总成、汽车电子、车身部件等各个品种,现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集中区域。
世界500强的零部件跨国公司都具有浩大的经营规模、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跨国经营阅历,但实际上中国仍旧无法摆脱以廉价劳动力取胜的\"打工者\"形象,\"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选购中心\"的说法,在实际中被大打折扣。
(2)创新型零部件企业崛起
近年来,我国一部分创新型零部件企业正在快速崛起,充分表现出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力。其特点表现在:首先,在专业化细分市场上大有作为,企业差异化经营成果显著,已基本上去除行业内的同质化弊病;其次,企业具备较强的持续创新力量和优秀的人才队伍,不断摸索和把握先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再次,已经进入汽车零部件的全球选购体系,具备肯定的品牌效应,拥有较好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企业具有良好的进展前景,有力量把握关键的战略进展点,逐步形成全球化的不行替代的市场实力。
自主创新力量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个企业乃至一
1
个行业能否持续健康进展的根本保障,作为汽车工业基础的零部件业也不例外。可喜的是我国已有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头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号召,有意识地把培育自身的创新力量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种种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行业整体水平仍旧较差、缺乏竞争力;相对于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投资力度远远不够;跨国公司不断挤压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缺乏长期性战略合作等。
(3)出口产品屡遭贸易壁垒
国内平安预警体系亟待建立
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加上出口秩序不规范,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境况令人堪忧,大有成为反倾销新热点之势。据商务部统计,仅2007年上半年,就有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对原产于我国的客车、卡车的轮胎反倾销调查作出终裁,除对内胎征收产品税外,还设定了到岸最低限价;秘鲁反倾销调查局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启动反倾销复审调查程序;埃及对我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反倾销案也发起新一轮复审调查。
一方面,我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大部分都属于中低端产品,相对出口国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范围的不断扩大,不仅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同时也开头进入到巴西、印度、乌克兰等进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整车工业水平相对比较薄弱,为爱护本国汽车产业的独立进展,必定也会对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设置贸易壁垒,实行反倾销等策略。此外,迟迟未建立反倾销预警机
2
制也是我国零部件企业频繁遭受反倾销的主要缘由之一。不合理的反倾销将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和行业造成严峻影响。我国零部件产品反倾销受到损害的后果,不仅仅只是影响到自身零部件企业、整体零部件行业以及汽车工业,也会波及到其他相关行业。
(4)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进展快速
随着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快速崛起,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与区域经济建设无疑成为近两年汽车行业的新热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拥有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各种产业园区在1000个左右,其中关键的集群区域或地带约100个。
汽车产业集群化聚集是汽车产业进展到肯定水平后的必定产物,其本质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方式,勿庸置疑,零部件产业集群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强专业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合作双赢,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利用,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进展,有利于产业做强做大,形成规模优势。
(5)出口基地优势渐渐显现
继2006年商务部批准了八个城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后,2007年又有四个城市获得基地称号。获得出口基地的牌匾,无论是对基地城市还是基地企业而言,都像是拿到了一块\"金字招牌\"。之所以众人看重这份无形资产,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入选后能享受国家及地方的优待政策。
3
(6)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国V排放柴油机诞生
2007年12月7日,广西玉柴机器集团胜利推出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YC6L-50国V排放柴油电控发动机,这标志着我国发动机研发制造跨入了新阶段,该发动机的推出比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提前了五年。
欧洲将于2009年实施欧V排放标准,玉柴在此之前推出国V发动机,首次实现了我国发动机的研发水平与国际保持同步状态,证明白我国发动机企业有力量凭借自己的力气,开发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产品。2009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只有装配了达到国V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才有机会把自己的汽车出口到欧洲市场。因此,玉柴国V柴油发动机的推出,为我国汽车行业增加了国际竞争力,为中国本土发动机品牌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7)自主品牌零部件开头高举技术出口大旗
2007年6月,陕西汉德公司向印度AMW汽车公司进行车桥技术出口,该大事对于我国汽车行业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国汽车总成技术第一次向其他国家出口。
近年来,在汽车工业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据统计数据显示,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大大高于整车出口;汽车零部件出口也由单一的产品型开头向资本输出型和技术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出口,开头向附加值较高的机电类产品出口转变;出口市场由售后市场向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配套链转变,自主学问产权零部件的出口比重不断加
4
大。汉德公司通过技术出口这种模式进入国际市场,标志着我国自主的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不仅为该公司,更为国内汽车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探究出一种新模式。
(8)零部件售后市场走向一站式
继2006年9月米其林公司与壳牌润滑油、江森自控、德国BSS汽车结盟后,2007年1月,国际轮胎企业固特异再次突破传统单一的轮胎店业态,与壳牌中国、杜邦中国、德尔福中国以及辉门集团等供应世界顶级汽车养护产品及零配件的公司签署了零售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壳牌等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可进入固特异掩盖全国250个城市的近700家授权服务中心,进一步丰富该中心的产品种类和服务内容。消费者在任意一家固特异授权服务中心内,都可购买到品种多样的汽车养护用品,享受到全面、便捷、标准化的\"一站式\"服务,包括轮胎、机油、电瓶、音响、DIY用品、快修养护等。合作双方除了共享固特异的零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外,还将在产品供应、服务支持和专业技术培训方面绽开全面深化的合作,从而推动现有的固特异品牌零售网络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全球各大汽车零部件厂商在中国的布局已基本完成,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开拓传统零部件销售渠道的同时,许多零部件厂商正在进行新的产品销售渠道的探究,零部件销售渠道正在向多元化方向进展。
(9)《北京市汽车修理合同》即将出台,修理市场有望得到完善
5
2007年11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运输局联合制定了首份汽车修理管理合同--《北京市汽车修理合同》。虽然《北京市汽车修理合同》还未正式出台且合同内容还需细化,但对于困扰车主多年的车辆修理问题,已有得到法律爱护的迹象。但由于汽车修理市场涉及的问题庞杂,且与生命平安亲密相关,因此注定了该合同的推出会有一个难产的过程。合同的制定方应当在合同正式出台前,多听取利益相关方的看法,以免亡羊补牢。
6
更多推荐
汽车,企业,出口,产品,市场,反倾销,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