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梅西 马拉多纳)
为什么比亚迪降价吓坏了丰田大众?试驾秦PLUSDM-i2023
冠军版
【太平洋汽车 评测频道】大众、丰田、本田在中国躺着赚钱的日
子真的到头了。
以前10万买台家轿,从便宜的桑塔纳/凌派,到贵一点的速腾/卡
罗拉,中国品牌基本没出现在这条赛道里。销量排行榜上的冠军位置
永远是轩逸、朗逸轮流坐庄。直到2022年,秦PLUS(询底价|查参配)
终于杀到了月销排行榜TOP1的位置。从改款后名为「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便可知,2023年的目标直指年销冠军的位置。
车名叫冠军不一定有冠军相,比亚迪还是靠事实说话。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上市 7 天订单已经达到了 32058 台,说这款车是
2023年销冠应该是没什么悬念了。那大家不先了解一下冠军的实力吗?
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升级五大点
1
增加墨玉蓝外观以及暖阳棕内饰;
2
前后排座椅舒适性进一步优化,增加主副座椅加热、副驾电动调
节;
3
升级到8.8英寸悬浮式仪表盘;
4
升级到DiLink 4.0(4G)智能网联系统
5
升级到8扬声器高保真音响系统
新车与现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Dragon Face设计语言可以说已
经深入人心,不过在细节方面又带来些新的演绎,比如箭羽龙睛LED
前大灯设计就很有特点,搭配大面积的黑色空气动力学翼片,车头的
视觉冲击力并不弱。灯源方面,全系标配全LED大灯,并配有自动大
灯、大灯延时关闭等功能。
外观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增了一种名为“墨玉蓝”的外观配
色,看起来会更加的沉稳大气,而且这种颜色的车漆在不同光线下有
着不同的视觉感官。
车身尺寸没变化,长宽高依然是4765x1837x1495mm,轴距为
2718mm,这身材在A级车里算大个子了。设计方面,车身的线条饱
满而富有张力,整个侧面看起来干练而不显得臃肿,尤其是腰线延至
车尾部分营造出那种健硕的雕塑感,颇有几分灵动感。
车尾采用了龙爪之痕贯穿式的尾灯设计,与箭羽龙睛前大灯形成
呼应,夜晚辨识度不错。整个尾部层次感很丰富,尤其是下方立体感
十足的后保险杆,多了几分运动感。细节方面,采用了最新字体设计
的“Build Your Dreams”尾标。
智能驾驶辅助方面,配备了ACC-S&G停走型全速自适应巡航系
统、CSC弯道速度控制系统、LKS主动式车道保持系统、LDWS车道
偏离预警系统、AEB-CCR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相比外观设计,内饰变化比较多,主要集中在配置的优化,比如
前后排座椅舒适性进一步优化,增加主副座椅加热、副驾电动调节。
另外,仪表盘升级到8.8英寸,智能网联系统也升级到最新的DiLink
4.0(4G),而且高配车型也从现款的6扬声器升级到8扬声器高保真音
响系统。
在内饰配色方面,秦PLUS DM-i新车拥有行云蓝、暖阳棕两种内
饰配?,体验的车型用的就是暖阳棕的配色,加上氛围灯的烘托,多了
几分温馨舒享感。
整个座舱的布局设计依然与现款保持一致,采用的是环抱式的设
计,加上“水天一线”的中控台装饰条的点缀,整个内饰显得更大气
与灵动。在用料方面的表现也足够厚道,整个中控台基本由软质材料
包覆,包括车内扶手上方的区域,再加上钢琴烤漆饰板、镀铬饰条的
妆点,颇有几分精致感。
接下来主要给大家介绍新款车型升级优化的点,首先是现款车型
上遭不少车主反馈的液晶仪表盘,尺寸太小没法直观了解行车信息。
这一次升级到8.8英寸悬浮式仪表,内容信息和显示精度都无太多了挑
剔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次体验的车型依旧是使用12.8英寸8核自适应旋转悬浮大屏,
变化的是升级到了最新的DiLink 4.0(4G)智能网联系统,无论是屏幕的
显示精度、菜单的操作逻辑还是操作的流畅度表现都不错,加上智能
云服务、智能语音交互系统、4G网络服务及车载WiFi等功能,实用
性更进一步。
高配车型的音响系统也由之前的6扬声器升级到8扬声器高保真
音响系统,官方表示进行了全音域至臻音效调校,相信音质效果会有
一定的提升。
在座椅方面,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依旧采用符合人体工程
学设计的运动座椅,不过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打孔工艺,以提升散热
性能,而且主副驾座椅也增加了座椅加热功能,同时副驾还增加座椅4
向电动调节,进一步提升乘坐舒适性。
后排座椅同样增加了打孔的工艺提升散热性能,同时座椅的填充
物软硬适中,对于腿部以及腰部的支撑都足够到位,长途乘坐舒适性
有保证。
此外,配置方面依旧配备了四门车窗一键升降带防夹功能、双温
区独立控制自动恒温空调、远程高温消毒杀菌模式、智能行车记录仪、
360°高清透明全景影像系统、后排中央扶手(带杯托)、后排空调出
风口等等,足够丰富。
空间方面,车内乘坐空间、储物空间以及后备厢空间均与现款车
型保持一致。乘坐空间方面,172cm体验者前排调整到合适坐姿(上
下调最低)后,头部空间为一拳;保持前排坐姿不变,后排腿部空间
超两拳,头部空间为四指。此外,中间地台凸起较低,满载中间乘客
放脚还算自然。车内储物槽足够丰富,随身物品都能找到安放之处,
另外后排座椅也可以按比例放倒。
DM-i:1.5L发动机+电动机+E-CVT变速箱
动力部分同样与现款保持一致,大家对于DM-i混动系统应该也比
较了解了,搭载的是骁云-插混专用的一台1.5L高效发动机,最大功率
110马力,最大扭矩135牛·米。传动匹配的变速箱为E-CVT变速器。
电机方面,55公里纯电续航版搭载的是电混系统EHS132,最大
功率180马力,最大扭矩316牛·米。120公里续航版搭载电混系统
EHS145,最大功率197马力,最大扭矩325牛·米。两个磷酸铁锂电
池容量分别是8.32kWh和18.32kWh。
3L/100km如何实现?
比亚迪DM-i系统的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一般是高速工况进入舒适
区,某些特定的低速工况如果符合发动机介入的扭矩控制点,发动机
也会直驱,但这并不包含平地起步地板油的工况。因为这个工况并不
符合比亚迪这台发动机的特性,所以DM-i系统可以看作是电机优先的
运行策略,或者也可以说是节能优先。
官方公布的亏电状态下综合油耗仅为3.8L/100km,其实非常好达
成。本次测试我们是用120km续航的版本,在电池电量25%的状态
下开始。
省油秘诀很简单,尽量保持匀速,缓慢行驶。但为了模拟正常使
用的工况,我们决定还是正常驾驶来测试。车主日常驾驶想要省油,
要先摸清楚这台车的动力特性,例如根据动力回收的力度提前松开油
门滑行,对路况要有个预判,尽量避免急加速急减速。
正常行驶下来,高速路况会比较耗油,达到官方的数据
3.8L/100km,但只要一堵车,油耗立马下降。走在深南大道这种城市
主干道是最省油的,速度不快,也没有红绿灯频繁启停,很容易就把
油耗降下来。当天我们最极限省油的车辆有做到3L/100km以下的,
而我们一个上午的正常行驶油耗是3.5L/100km。这个成绩10万级的
轿车请问还有对手吗?
省油=动力弱?
开过丰田混动的朋友一定听过公路闪电的美誉。丰田为了省油和
稳定性牺牲了动力。丰田THS的行星齿轮分流结构和比亚迪DM-i的
驾驶感受完全不同,单说驾驶感受,比亚迪DM-i会跟本田i-MMD更
相似。
开上秦PLUS DM-i的第一感受就是畅快,油门随踩下的开度会不
断的给予动力输出,而且大部分工况是以纯电的方式在驱动,发动机
并没有直接介入。当你需要发动机介入时,只需要在深踩一会油门踏
板,才会唤醒发动机动力,这时才会是HEV真正启动的时候。
因为大部分工况是纯电动形式,大部分时间发动机都不会介入,
所以开起来也比同级别日系车要安静。在加上秦PLUS DM-i本就有着
不错的空气动力学车身设计,大幅避免了过多风噪的干扰,而胎噪抑
制上同样得益于选择了低滚阻轮胎,兼顾日常行驶静谧性的同时也具
备了一定的降低油耗的作用。
特别要提一下,就是当发动机介入的瞬间,如果你不仔细察觉的
话,真的很难发现它从纯电到油电混动切换这个过程,因为真的是太
顺畅了,不会有一点突兀的感觉,这样几乎是无缝衔接的过程,确实
对提升行驶品质有直接的帮助。这一点真的吊打丰田。
能量回收分为两档可调,标准和较强。标准模式下同样是察觉不
出它制动力回收时带来的拖拽感,而较强模式下也是仅有轻微的制动
力回馈感,完全不会影响到驾驶本身,对于驾乘者来说,确保舒适性
也是非常必要的。
悬挂表现上,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组合也是这个级别车型的
标配了,秦PLUS DM –i调校还是偏硬了一些,尤其是在通过减速带
和沟坎时,低速滤震效果还可以,但高速通过时,弹簧回弹会有些不
及时,出现一点生硬的感觉,对于后排乘客来说,这种弹跳还是比较
明显的,后期希望可以对悬挂阻尼进行一些优化,效果肯定会更好一
些。
只要998,冠军就是它
55KM领先型作为该车入门版,官方指导价仅为9.98万元,比亚
迪这个价格太狠了。关键是我们已经问过比亚迪4S店,目前新车交订
金后2个月便能提车。
你以为低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9.98万的最低配拥有DiLink 4.0
智能网联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比亚迪智能云服务、手机NFC车
钥匙、车载WiFi、OTA远程升级等丰富的全系标配配置,消费者买车
时首先关注的倒车影像、泊车雷达、车载蓝牙、无钥匙进入、一键启
动、皮质座椅等在55KM领先型上都能找到。
配置不低,省油同时也没牺牲动力,即便买回来不充电当油车开
也丝毫没问题,无敌真的太寂寞了。
更多推荐
丰田和大众哪个档次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