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发(作者:宝马新款跑车i8)

清单一 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成立

1.背景

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映了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

2.过程

(1)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的设想。

(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

(3)1943年10月,《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第一次宣告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4)1945年,签署《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3.概况

(1)宗旨: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

(2)原则:会员国主权平等,善意履行宪章义务;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等。

(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深化认知]

虽然联合国在成立之初为大国所操纵,但其严格的表决机制依然对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作用,而日后越来越独立行使权力的发展趋势,更说明联合国作为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机构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清单二 联合国的主要活动

20世纪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1.出兵朝鲜

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控制和操纵,美国打着“集体安全”的幌子操纵联大通过出 兵朝鲜的决议。

2.维和行动

(1)第一次维和行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2)第一支维和部队: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联合国向中东地区派出第一支维和部队。

(3)1987年在两伊战争中安理会第一次强制性通过决议,要求两伊交战双方立即停火。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已经遍及亚、非、欧、拉丁美洲。

(5)1998年2月,最终化解了可能爆发的又一次海湾战争。

3.裁军工作

(1)50年代初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讨论常规裁军和核裁军问题。

(2)1978年召开了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3)设立了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

(4)成员国达成了众多裁军协议。

[深化认知]

在历史上,联合国维和部队曾被超级大国利用来干涉某些冲突地区国家的内政,造成了不良影响。然而,伴随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内不断增多及超级大国影响的日渐削弱,维和部队日趋发挥着防止地区冲突扩大化的积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舆论的赞扬。

清单三 联合国的重要活动

人权宣言和推动非殖民化

1.关注人权

(1)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2)联合国展开人道主义援助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安置世界各地的难民。

(3)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约。

2.推动非殖民化

(1)背景: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

(2)表现:

①发表宣言:通过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

②成立组织:成立非殖民化特委会。

③通过裁决:1974年联大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

清单四 对联合国的评价

发展中的联合国

1.积极作用

(1)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在裁军和防止核扩散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联合国也力促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5)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局限及目标

(1)局限:它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而是国家间的协调机构,有时协调冲突时无能为力。

(2)目标:成为一个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及全人类的真正幸福不遗余力的、公正的全球性组织。

3.地位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探究点一 联合国的成立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联合国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行为;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联合国宪章》

(1)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什么?并联系时代背景说明它的成立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 [答案]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

愿望: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试图把战时同盟的友好关系延续到战后的心愿,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愿望。

材料二 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变化:联合国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讲坛,美国已无法操纵联合国。

主要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起,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话语权。

[结论形成]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1.成立的背景

(1)国联的教训:一战后建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没有起到抑制作用,没有成为维护和平的有力工具,反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推行霸权的工具。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它的破产。

(2)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激发了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求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二战后的世界迫切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3)大国之间相互制约的需要。各大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利益的考虑,都对战后国际安全机构十分重视,并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希望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2.成立的意义

(1)建立联合国是战时盟国集体智慧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渴望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美好理想。

(2)联合国的诞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3)联合国的建立是战时盟国实行平等协商原则的胜利,体现了各国和平相处的精神。

(4)联合国的成立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伸张正义。

探究点二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比较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为此“各会员国应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在历史上所起的真实作用。

[答案] 初期曾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起到过一定作用,但是后来在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它采取了纵容政策,由于未能制止法西斯的侵略,国联的威望急剧下降。

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诬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侵略者”的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安理会通过一项盗用联合国旗号掩盖美国武装干涉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军”,建立由麦克阿瑟任总司令的统一司令部。以后美国纠集了15国组成的“联合国军”直接参战,使朝鲜战争国际化。

(2)材料三中美国为什么能够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政?其影响如何?

[答案] 原因:联合国成立之初为美国所操纵,当时是在苏联缺席和大批亚非拉国家没有加入联合国及国民党当局占据联合国席位的情况下,通过了一系列干涉朝鲜内政的决议。

影响:开了以联合国的名义干涉他国内政的先例,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的色彩;使朝鲜问题国际化、复杂化,并导致了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

[结论形成]

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背景

性质

宗旨

作用

同点

成员国构成

主要

任务

国际联盟 联合国

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是美国倡导的

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

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操纵,都为维护和平发挥过一定作用

国联排斥苏联,美国没有参加,国联成为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成立之初被美国操纵和控制

防止世界大战爆发、维护世界和平、尊重基本人权和民族自决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是在1943年10月苏、中、美、英四国共同签署的( )

A.《大西洋宪章》

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D.《联合国宪章》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注意题干“宣告”“1943年”“苏、中、美、英四国”等限制条件。A项为1941年,B项为1942年,D项为1945年。

2.有人这样介绍右图所示国际组织:“该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下列哪些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

①时间 ②地点 ③性质 ④作用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图片可知“该组织”为联合国。联合国成立的地点不是费城,故正确答案为C。

3.1974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联合国是大国控制下的压制第三世界的工具

B.联合国是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C.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种族歧视的舞台

D.联合国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世界领导

解析:选C 联合国大会做出“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裁决的理由是南非当局在国内实施种族隔离政策。

4.2012年5月21日,中国第十七支赴东帝汶维和警队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赴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支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其主要领导机关是( )

A.中共中央军委

C.派往国的军队最高统帅

B.联合国

D.当地医院领导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联合国”“维和任务”,故选B。

5.“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段材料选自( )

A.《人权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B、D两项涉及对儿童、妇女权益的保护;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对人权的关注,是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

6.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③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 ④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教材细节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是联合国的工作内容,但不是中心工作,因此排除④,所以选A。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雕塑。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两次绕开联合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请回答:

(1)“铸剑为犁”“枪口打结”的主要含义是什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哪些方式实现雕塑表达的美好愿望?(8分)

(2)材料二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6分)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图文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第(1)问从图片中“铸剑为犁”“枪口打结”等信息中归纳答案。第(2)问阅读材料二,理解其中含义,然后回答。

答案:(1)“铸剑为犁”:联合国要努力维护和平,把战争的武器变为创造财富的工具,造福全人类。“枪口打结”: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组织维和行动。 (2)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进一步增强安理会在维和方面的作用;加快联合国改革。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和行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冲突各方一致同意并达成协议予以配合;(2)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安理会和秘书长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3)维和行动所需的作战部队、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及其他人员和装备完全是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的;(4)整个维和行动必须在秘书长的全权领导下实施,秘书长本人对安理会负责。所有维和人员在行动上只能接受秘书长或上级维和官员的命令,而不得按照本国政府当局指令行事;(5)维和行动的任务、使命应尽量明确,保证体现安理会的决议精神;(6)在冲突各方中保持绝对中立,不干涉或不偏向任何一方。

——《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二 中新网2006年11月11日电,联合国维和部门指出,截至10月31日,联合国派驻全球各地的维和部队人数超过8万人,创有史以来新高记录。

材料三 从2000年1月起,中国应联合国的请求开始向东帝汶派驻维和警察……截至2010年1月,中国共向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 569人次。

——《联合国维和警察的由来》

(1)据材料一,简析“基本原则”的意义。(6分)

(2)材料二、三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从材料的主旨角度理解。第(2)问维和人数的增加说明国际局势仍然动荡不安,也反映了联合国的作用加强;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说明中国在维和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1)有利于尊重当事国的主权,尊重成员国的自愿性;有利于维护联合国在维和行动中的权威地位,保持维和行动的公正公平。

(2)国际局势仍然动荡不安;联合国越来越受到信赖和肯定;中国在维和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更多推荐

国际,美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