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qq奇瑞汽车)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物价史研究述评
王蕾
? 2013-04-16 18:22:20 来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4期
【内容提要】物价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表征,物价变化在一国的经济生活中具
有前提和先导作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无疑是首要的经济问题之一。二十世
纪以来,学界对于中国物价史多有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类和述评,并提出应
从全貌上反映中国物价发展的趋势、对物价影响下的社会生活史多加涉及、进一
步加强学科交叉的研究、对文献进行进一步搜集和挖掘等。
【关 键 词】二十世纪以来/物价史/述评
物价问题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研究面颇为广阔
的交叉领域。尤其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随着学者们对史料的挖掘分析与西方
经济学、统计学等现代学科技术的应用,物价问题逐渐成为历史学、金融学、经
济学等各学科专家共同耕耘的领域之一。本文拟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物价史研
究做一专门述评。
一、通史性物价史研究成果
论述物价发展演变的通史性物价史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各类通史著作与地方
史著作中的物价部分。如谭文熙的《中国物价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论述
了我国自西周至民国时期物价的发展演变史。余耀华的《中国价格史(先秦—清
朝)》(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从西周开始探讨不同朝代的价格思想、价格政策、
价格运动的轨迹及其他影响物价变动的诸因素演变,从而填补了古代价格通史的
空白。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多卷本《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重视定性分析与定
量分析相结合,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中的物价表现涉及较多,表格的广
泛使用成为其重要特点。黄冕堂的《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齐鲁书社,2008)
则是一部采用通史专题体裁论述物价史的新著,这部著作对秦汉到国民党统治时
期的物价发展变化进行了叙录,分门别类的进行列表,以金属货币比价、粮价、
工价、服用品等价格为专题,按古今时间顺序对中国物价做了一个编年体式的考
察,同时书中将各个时代物价上升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环境的变化、战争原因与国
家经济政策。此著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汇集,所跨时段较长,不足之处在于对政治
结构深层次变化影响下的社会原因鲜有提及。关于民国时期,作者叙述了这一时
期物价重大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力图揭示该时期历史发展的内在脉络及其主
线。朱澄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史》(全国高等院校物价教学研究会,1985)
成书较早,但只是对建国后物价史的一个初步探索。
二、断代物价史研究成果(清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就历史阶段的选取而言,中国物价史研究各有所归,在古代物价史研究中,
国内外学者对于清代物价的研究水平颇高,岸本美绪在《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
波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一书中从清代物价资料来源及其整理状况、
有关清代物价变动长期趋势的各种观点、关于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短期变动的
研究,与物价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等方面都予以了系统回顾。清代物价研究
的另一方面是对政府宏观政策的探索,如康乾盛世物价持续上涨,其成因与政府
对策成为研究中的显学,郭成康在《18世纪中国物价问题和政府对策》(《清史
研究》,1996年1期)一文中对18世纪前后100年间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总结
为统治者为维护农业经济和社会结构稳定,在政策上世守“不加赋”的祖训,使
更多推荐
物价,中国,研究,问题,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