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奔驰s级双门轿跑车)
一、选择题
1.预计到2025年中国10%到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①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能
②新能源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新能源汽车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符合人们求实的消费心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假定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30单位: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替代品价格下降20%同时出现时,那么,甲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7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40单位
D.减少70单位
3.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其计算方法是用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假定甲、乙两种相关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2,当甲价格由3000元下降到1500元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乙商品需求量减少l00%
B.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乙商品需求量增加100%
C.甲、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乙商品需求量减少200%
D.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乙商品需求量增加200%
4.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其需要量的增加
②该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其需要量的减少
③该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该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其互补品的需要量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商品之间属于替代关系的有(
)
①打印机和打印纸
②修正带和修正液
③玩具和电池④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7年1月至11月,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下降,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5%,同比降低6.3个百分点,约影响CPI下降0.34个百分点。但全国农产品需求量没有出现明显波动。这表明( )
A.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
B.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C.农产品已经不再是居民消费的重点。
D.价格由价值决定。
7.需求弹性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以下四种商品中需求弹性最大的是
A.照明用电
B.自来水
C.大米
D.翡翠手镯
8.如图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9.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某地发现出现非洲猪瘟的疫情后,相关部门禁止生猪和猪肉的调入和调出,这对相关肉类的影响可能有
①牛肉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②鸡肉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③羊肉的价格可能会下跌
④大白菜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0.下雨天,为防雨淋,人们既可以打雨伞,也可以披雨衣。作为商品,雨衣是雨伞的
A.互补商品 B.替代商品 C.无关商品 D.升级商品
11.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①汽车刚出来时卖得不是很好,通用汽车厂与固特异轮胎联合起来,成立了高速公路办,建高速公路,使乘客有良好体验而使汽车好卖。
②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③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没酒就没气氛,酒就像是催化剂,没有这个催化剂场面就热闹不起来。银川某饭店就利用了这一点。他们推出的饭菜仅收成本价,以借此吸引顾客,将利润的主要来源放在了酒水上。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利用了(
)
①酒与菜是互补商品的特点
②酒与菜互为替代品的特点
③价格影响消费
④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反应小的现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3.下图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曲线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②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③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④某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受疫情影响,蔬菜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在相对高位运行。有专家指出,积极推进农产品供给和流通环节的复工复产,是实现蔬菜价格稳定的最有效手段,下列图示(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该专家观点的是( )
A. B. C. D.
15.下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点。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向E1移动的是( )
①国内新冠疫情趋于平稳,口罩熔喷布生产商担忧前期行业规模过度增长引发产能过剩
②为推动行业发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
③活禽养殖行业因技术发展实现增产,但禽流感爆发导致市场需求低迷
④国际石油市场疲软,地区动荡引发行业联盟限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2019年被称为全球5G元年,中国的5G发展也进入冲刺阶段。6月6日,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及广电发放了5G牌照,这将大大加快5G的商用步伐。若不考虑其他因索,下列说法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①表示随着5G手机的普及,消费者对4G手机的需求变化
B.②表示随着5C商用的实现,4G手机的生产变化情况
C.③表示随着5G的应用发展,4G手机均衡价格的变化情况
D.④表示随着SG的商用加快,4G手机的市场变化情况
17.今年秋天的白菜收获季,韩国连遭台风袭击,导致白菜主产地的产量下滑,白菜批发和零售价格大幅上涨,这将给中国大白菜出口带来机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中国国内大白菜价格变化的是(P为中国生产的大白菜的价格,Q为中国生产的大白菜的需求,D1、Sl分别为变化前的需求和供给,D2、S2分别为变化后的需求和供给)( )
A. B.
C. D.
18.截止2017年度末,我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已超过1亿吨,显著缓解了产能过剩的压力,钢价回归到合理区间,钢铁全行业扭亏为盈。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图(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能够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B.
C.
D.
19.下图表示M商品的价格与供给曲线(S)、需求曲线(D)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商品的价格由P1向P2变动时,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
B.M商品的供给由Q1向Q4变动时,其替代商品需求量会增加
C.M商品的价格由P1向P2变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Q2Q3
D.M商品的价格由P2向P1变动时,其供给量会增加Q1Q0
20.环境负外部性是指污染者自身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对称造成了社会损失。通过开征环境保护税可以有效地矫正环境负外部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能够正确反映征收环境保护税对煤炭行业影响的是
A.
B. C.
D.
21.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平衡点)。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当某种条件发生变化时,会引起E点向E′点移动。以下对这种移动解释合理的是
①绿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发生甲图变化
②进口汽车受整车进口关税下调的影响,发生乙图变化
③国家加强环保整治力度,某行业限产停产增加,发生丙图变化
④受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创新型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发生丁图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下图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S、D分别代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E代表均衡点,工资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价格。
下列现象与图中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实施英才计划,吸引高学历劳动者
B.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C.经济活跃,就业机会增加,外来劳动者涌入
D.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3.2020年6月17日起,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价格项目政策,降低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费用,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最高限价为50元/次。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图中(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调整前后的价格)能正确反映此次价格调整的是( ) A. B.
C. D.
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读均衡价格曲线图,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E为市场均衡点,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2点,以保障粮食安全
②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1点,有利于增加种植户收益
③当粮食价格处于P2时,宜对种植户进行补贴,以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当粮食价格处于P1时,宜设置限制收购价格,以维护粮食生产的利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与乙是替代商品
B.甲与乙是互补商品
C.甲商品价格下降会使乙商品价格上涨
D.甲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①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能,①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③符合题意。
②:新能源汽车和耗油车是互为替代品,而不是互补品,②错误。
④: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不是很低,排除④。
故本题选A。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甲商品需求量会减少,故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30单位可表示为-30;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甲商品需求量会减少,故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可表示为-40。因此,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替代品价格下降20%同时出现时,甲商品的需求数量可以表示为-70,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3.B
解析:B
【详解】
AC: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数,说明甲商品的价格变动与乙商品的需求变动呈反方向变化,说明二者是互补关系,故不选AC。
BD:由材料可知甲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为(1500﹣3000)÷3000=-50%,假设乙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为X,则根据材料信息,X÷(-50%)=-2,则乙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为100%,故B项正确,不选D。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①错误,②适合题意;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③适合题意,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5.D
解析:D
【解析】如果两种商品能够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打印机和打印纸、玩具和电池是互为互补品;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修正带和修正液是互为替代品,②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6.B
解析:B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题干中,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但全国农产品需求量没有出现明显波动,这说明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B正确;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指向性,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D表述正确,但题干没有强调价格与价值的关系,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影响需求、消费)
①需求法则一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②不同商品需求里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一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
7.D
解析:D
【解析】
此题考查需求弹性。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较大。ABC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翡翠手镯属于高档耐用品,更具有需求弹性,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C
解析:C
【解析】
由图可知,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可能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故①正确。该商品的互补产品会有所减少,故②正确。该商品的替代产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故③错误。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故④正确。综上所述,选A。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某地发现出现非洲猪瘟的疫情后,相关部门禁止生猪和猪肉的调入和调出,这对相关肉类会产生影响,其替代品牛肉、鸡肉等需求量可能会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①②项符合题意;羊肉与猪肉是替代品,非洲猪瘟的疫情会使得猪肉需求量减少,羊肉的需求量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③项说法错误;大白菜与猪肉既非替代品,也非互补品,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与大白菜价格的涨落没有直接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替代商品。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雨衣与雨伞是替代商品,不是互补商品,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雨衣与雨伞可以相互替代,是替代商品,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雨衣与雨伞是替代商品,而不是无关商品,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雨衣并不是雨伞的升级,而是相互替代,排除。故本题选B。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互补品的战略,汽车与固特异轮胎是互补品,①符合题意;喷墨打印机与墨盒是互补品,②符合题意;汽油与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③不符合题意;玉米与小麦是互为替代品,④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利用了酒与菜是互补商品的特点,体现了价格变动影响消费,①③适合题意,排除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④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
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的区分
如果两种商品能够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13.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①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候,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即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入选。④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互补商品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入选。②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而不是向E1移动,排除。③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而不是向E2移动,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
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需求量
商品关系
价格
本商品
上升
互为替代品
下降
上升
互补商品
下降
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相关商品
增加
14.C
解析:C
【详解】
受疫情影响,蔬菜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在相对高位运行。有专家指出,积极推进农产品供给和流通环节的复工复产,是实现蔬菜价格回落的最有效手段。说明供给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降。
A:A图示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故A不选。
B:B图示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故B不选。
C:C图示表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故C入选。
D:D图示表示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故D不选。
故本题选C。
15.C
解析:C
【详解】
题干图表表示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①:国内新冠疫情趋于平稳,表明人们对口罩的需求量会下降,口罩熔喷布生产商担忧前期行业规模过度增长引发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说明供给增加,这会导致价格下降,①符合题意。
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会增加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题干表示需求减少,②不合题意。
③:活禽养殖行业因技术发展实现增产表明供给增加,但禽流感爆发导致市场需求低迷说明需求减少,③符合题意。 ④:国际石油市场疲软说明需求不旺,地区动荡引发行业联盟限产表明供给减少,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均衡价格。A:随着5G手机的普及,5G手机的需求量增加,在4G手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5G手机的替代品4G手机的需求减少,①表示的正是价格不变,需求减少,A正确。
B:随着5C商用的实现,5G手机的产量增多,其替代品4G手机的生产规模缩小,而②表示的是价格上涨,数量增加,B错误。
C:③表示随着5G的应用发展,5G手机的需求量增加,消费者对5G手机的替代品4G手机的需求减少,4G手机均衡价格会降低,C错误。
D:④表示随着SG的商用加快,5G手机的需求量增加,消费者对5G手机的替代品4G手机的需求减少,4G手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选项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17.C
解析:C
【详解】
白菜主产地的产量下滑,白菜批发和零售价格大幅上涨,这意味着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将给中国大白菜出口带来机会”意味着有利于中国白菜出口韩国,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意味着需求不变。A:A图显示,需求增加,价格下降,A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B:B图显示,价格不变,需求曲线右移,需求增加,B不符合题意。
C:C图显示,需求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由E下移至E1,意味着,供给增加,价格下降,C符合题意。
D:D图显示,供给不变,需求曲线右移,意味着需求增加,均衡价格由E上移至E1,意味着价格上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AB:我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已超过1亿吨,这说明钢铁的供给量减少,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钢铁的均衡价格上升。A项表明钢铁的需求量减少,B项表明钢铁的供给量增加,AB均与题意不符。
C:C项表明钢铁的供给量减少,需求量不变,均衡价格上涨,符合题意。
D:D项表明钢铁的供给量减少,需求量上升,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9.C
解析:C
【详解】
A错误,M商品的价格由P1向P2变动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B错误,M商品的供给由Q1向Q4变动时,商品供给量增加,在该商品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会下降,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C正确,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M商品的价格由P1向P2变动时,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Q2Q3;
D错误,M商品的价格由P2向P1变动时,其供给量会增加Q1Q4;
故选:C。
【点睛】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一般有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两种形式。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它总是高于均衡价格。这样,通过宏观调控把价格保持在市场均衡价格水平之上,从而扶持这一行业的发展。与支持价格对应的是限制价格,它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20.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目题意,开征环境保护税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耗煤炭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因此这会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减少对煤炭的需求,使煤炭的均衡价格上升,煤炭的需求下降则会促使煤炭行业对煤炭的供给的下降,故A图像正确地反映征收环境保护税对煤炭行业影响。B图像反映了供给的增加,均衡价格的下降,排除。C选项虽然反映了需求的下降,但是均衡价格下降则不符合题意。D选项反映了需求的增加,排除。
21.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绿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不变,均衡价格提高,甲图中E′应该高于E,①错误;进口汽车受整车进口关税下调,供给量增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需求量不变,乙图中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S应向右移动,②错误;某行业限产停产增加,产品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需求量不变,丙图中E′应该高于E,③正确;创新型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创新型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不变,丁图中E′应该高于E,④正确。故选D。
22.C 解析:C
【详解】
本题通过劳动力市场变化考查供求曲线的知识。根据图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向右平移,表示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和需求量增加。实施英才计划,通过提高待遇吸引人才,是工资率上升导致的劳动力供给量增加,A不符合题意;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并未改变劳动力数量,B排除;经济活跃,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外来劳动力涌入,劳动力供给量增加,C符合题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能会导致劳动力需求量下降,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23.B
解析:B
【详解】
最高限价是指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规定的价格上限,一般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根据材料“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价格项目政策,降低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费用,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最高限价为50元/次。”可知,调整后的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A:图示为P1到P2,价格均高于均衡价格,A不合题意。
B:图示为P1到P2,经过调整后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符合题意。
C:图示为P1到P2,价格均低于均衡价格,且经过调整后价格有所上涨,C不合题意。
D:图示为P1到P2,价格均低于均衡价格,且经过调整后价格继续降低,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4.C
解析:C
【详解】
①:在P2点时,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小于市场均衡价格,农户生产收益减少,农户减少生产,稻谷、小麦的供给减少,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故①错误。
②:在P1点时,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农户生产收益增加,将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1点,有利于增加种植户收益。故②正确。
③:当粮食价格处于P2时,粮食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农民生产收益减少,积极性降低。对种植户进行补贴,可以增加种植户收益,提高农民积极性。故③正确。
④:当粮食价格处于P1时,粮食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农民生产收益增加,粮食生产利润有保障。此时粮食价格高,政府应该给与低收入者消费补贴。故④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故甲与乙是替代商品,A适合题意,排除B;本题不是考查价格对价格的影响,排除C;甲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是互补品,D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
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更多推荐
价格,商品,需求量,需求,增加,曲线,变动,减少
发布评论